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22022 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情系江河(15 分) 河流滋养了生命,哺育了文明。班级举行以“话说江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1-2题。 1.下面是一则有关江河的材料,请你阅读并完成(1)-(3)小题。 (5 分) 江河, 是一种景象。 临江远眺, 极目天涯。 江河一路奔流, 永不停息。 有时迂回曲折, 有时一 xi _千里;有时悄无声息,有时声震天地经过遥远的路程,饱受千辛万苦到达汪洋大海。 江河,是一种精神。顽石与暗礁意欲阻止急流,然而却被奔流不息的江河水磨去了它们的 l ng_角。 那些被顽石与暗礁摔成的无数颗银亮的水
2、珠被抛向空中, 刚一落下河床, 便又急匆匆地追赶那远去的伙伴,去迎接下一次的粉身碎骨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和语段中“悄无声息”的“悄”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 (1 分) A.静悄悄 B.悄怆幽邃 C.悄然落泪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 分) _ _ (3)参考【课内链接】 ,结合语境,解释材料中加点的词。 (2 分) 【课内链接】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 醉翁亭记 )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岳阳楼记 ) 临:_ 极:_ 2.下面是同学们用来探究“江河诗文”主题的表格,请你补全。 (10 分) 主题词 诗文佳句集锦 说明 奇观 大漠孤烟直, (1)_。 此句体现了(9)_
3、(作者)作品“诗中有画”的特点。 伤世 商女不知亡国恨, (2)_。 杜牧以曲笔抒写对国事隐忧的心境。 惜时 (3)_,不舍昼夜。 此语出自儒家经典 (10)_ 。 怀古 (4) _?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望长江,咏古迹,借古讽今。 乡愁 (5)_?(6)_。 崔颢登上黄鹤楼顿生缠绵的思乡之情。 自强 (7)_, (8)_。 李白借宗悫的典故表达乐观进取之意。 二、神游文学(49 分) 文学天地,别具风光。让我们开启这场义学之旅、完成 3-14 题。 (一)名著阅读(8 分) 3.面对困境,有人选择抗争,也有人选择屈从,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不同的人生意义。请你从西游记 简爱
4、围城中任选一部,结合内容做出阐释。 (4 分) _ 4.下面是围绕“文学与现实”的话题展开的读书交流会对话。请你积极参与,从艾青诗选 白洋淀纪事 水浒传中任意选择一部作品进行发言。 (4 分) 小甬:我在网上听文学讲座,主讲老师说“文学是生活的模仿” 小真:我曾听老师说过, “文学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 小智:你们说的都是关于“文学真实性”的问题。 我:关于这个话题,我可以举具体作品来谈谈我的看法。_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8 分) 一棵有梦想的树 蒋曼 从前,有一棵树,当它还是种子的时候,就有自己的梦想。它不想停留在任何地方,它要像鸟儿一样,四处流浪,看尽世界。那是老树听鸟儿们说过的世
5、界:它们广阔无边,山的那一边还是山,无数的山,高高低低的山;河流转弯之后还会碰上河,宽宽窄窄的河,它们汇在一起,热热闹闹地流到海洋。 星光灿烂的夜晚,种子们都睡着了。 “去吧,孩子们,到远方去,海就在世界的尽头。 ”那颗小小的种子听到了老树的梦呓。它记住了那悄悄的梦呓,连同满天的星光。它下定决心:不要像树一样,植根在某一地方,要走到世界的尽头,找寻蔚蓝的大海。 起风了,种子们跃跃欲试,乘着风的翅膀启程。老树大声地祝福: “孩子们,到远方去吧,生根,发芽,好好成长!”种子们兴高采烈地出发了,跟着风,纷纷扬扬。 它们穿过云层,在天空和大地之间飞翔,它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土地,要一辈子相守的土地。第一批
6、种子停留在山坡上,小伙伴大声呼喊: “停下来吧,我们是树呀,树有树的生活,我们不是鸟,我们没法永远流浪。 ”那颗种子没有回答,它固执地跟着风飞行,世界多么辽阔,而大海闪着神秘的光。第二批种子落在了田野上,它们七嘴八舌: “留下来吧,这里土地肥沃,我们会长成一片茂密的树林,热闹而团结的树林,不要再飞了,那里只有孤独和苍凉。 ” 那颗种子依然沉默,它是一颗很轻的种子,风带着它,继续流浪。终于有一天,风突然说,我累了,我驮不动你了。风消失了,只剩下种子被孤单地留在高山的边上。种子仍然不愿停留,它顺着山坡慢慢向下滚,它看到朝云和夕阳,远方之外还是远方,翻过那座山,就会离海更近一些吧。它努力翻滚,向着梦
7、想的方向。 种子被一块石头挡住了去路,它停下来,靠着那块石头,一不小心,它睡着了。不过是睡了一个晚上,当它听到雨声醒来时,惊讶地发现:它走不动了。种子长出了无数的根须,扎进泥土。头上冒出了芽苞,鼓鼓胀胀的芽苞。种子陷在了湿润的泥土里,一天天长大,根向着土地,枝干向着天空,种子长成了一棵树,一棵小小的树。它拼命踮起脚尖,它还记得星光下的梦想,而远方,无法到达,只能眺望。树悲伤而难过地成长。 树不喜欢自己的样子,它讨厌黑暗土地下那些紧密连接的根,牢牢禁锢着它的身体,不能动弹;它怨恨那些枝干,它们太沉重,太阔大,没有鸟儿翅膀的轻盈。风来时,它们只会喧哗,不能变成翅膀。树埋怨命运,这是多么不公平呀,为
8、什么一棵树就注定不能在世界行走,一直走到大海的中央。 那颗想看遍世界所有大海的种子,长成了一棵树,它的梦想融化在树的血液里,一天一天,那棵树的叶子和枝干变成了浅蓝色,深蓝色,蔚蓝色,湛蓝色。各种各样的蓝色,在阳光下发出奇异的光。微风轻抚时,细浪耳语;山风狂野时,树叶发出巨浪的咆哮。那棵树,长出海的颜色,海的模样。风又来了,风说,树呀,你的声音就像大海。风走过很多地方,风看过大海,可树留不住风。树又一次想到了鸟儿。去不了远方,看不到大海,听听鸟儿们的讲述也好呀。 于是,树打开了树枝,收留一只只南来北往的鸟,那些筑巢的鸟,迁徙的鸟,飞走的鸟,死去的鸟。它们飞过了无数的天空和山川,它们很乐意跟树讲起
9、远方的故事。树不再寂寞和悲伤,它专心致志地听那些远方的故事:海洋中的大鱼会唱歌;金色的砂砾在半空中织成罗网;火在天空中飞快地燃烧;白色的熊滑进白色的海洋;热带的森林里,最稀缺的是阳光。 一年又一年,树把那些神奇的故事储存在年轮里,越来越多的故事,越来越多的远方。每一片蓝色的树叶里都藏着一个故事, 重重叠叠的树叶, 密密麻麻的故事, 关于远方和大海, 还有生活和梦想。 后来, 飞来的鸟,不仅在讲述,讲述自己的远方;也在聆听,聆听别人的故事。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一只白头鸟借着风的滑力,跌跌撞撞地闯进了树枝中,它脚步踉跄,翅膀沉重,羽毛暗淡。 “终于找到了,蓝色的大树,我实现了我的梦想。 ”它垂
10、死的眼睛里闪着幸福的光。大树好奇地问:“我只是一棵树,怎么会成为你的梦想?”白头鸟发出微弱的声音: “很多年来,鸟儿们渐渐有了一个共同的秘密,在层层叠叠山的背后,一座高山之上,有一棵蓝色的树,找到了它,就找到了远方。在那些浓密的树枝里,有数不尽的远方:现在的远方,过去的远方,时光中的远方。 ” 又是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那棵怀揣梦想的大树忽然明白:它知道这个世界最多的远方的故事,它把自己变成了大海的样子,它早已实现了梦想。 现在,它成为远方,它就是梦想。 【寓言情节】 5.阅读上面这则寓言,请你梳理“一棵树”在追梦历程中的情感变化,完成填空。 (4 分) 【寓言形象】 6.寓言中事物的形象往往与
11、现实中的形象有所不同,如本文中画线句是对“一棵有梦想的树”的形象刻画,请你品味,说说对这一形象刻画有何理解。 (4 分) 它的梦想融化在树的血液里,一天一天,那棵树的叶子和枝干变成了浅蓝色,深蓝色,蔚蓝色,湛蓝色。各种各样的蓝色,在阳光下发出奇异的光。微风轻抚时,细浪耳语;山风狂野时,树叶发出巨浪的咆哮。那棵树,长出海的颜色,海的模样。 _ 【寓言角色】 7.白头鸟找到大树并与之交谈是一处别具匠心的情节设计, 请你说说 “白头鸟” 这一角色在这篇寓言中的作用。(4 分) _ 【寓言意义】 8.下面是两位同学对于这则寓言的疑问: 小甬:这棵树没有到达大海,没有实现愿望,怎么能说“早已实现了梦想”
12、呢? 小真:文章最后说“它成为远方,它就是梦想” ,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请你结合对这篇寓言主题的思考,谈谈对上面两个问题的理解。 (6 分) _ (三)文言文阅读(17 分) 【甲】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宋史欧阳修列传节选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
13、。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曰: “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 (有删减) 注释高若讷:字敏之,并州榆次(今山西晋中榆次区)人,北宋时期大臣。校勘:宋代校订官中藏书的官名。 9.阅读下列文言词义积累卡,结合上文和所给例句,完成词义解释。 (2 分) 坐贬夷陵
14、令 解释: (1)_ 例句:遣郭威招诱白承福入居太原城中,以谋叛坐之,并其部属四百余口尽杀之,不留一个。 ( 新编五代史平话 ) 目之曰“党人” 解释: (2)_ 例句: (陈平)渡河,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要中当有金玉宝器,目之,欲杀平。 ( 史记陈丞相世家 )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断 3 处) (3 分) 既 多 所 张 弛 小 人 翕 翕 不 便 修 虑 善 人 必 不 胜 数 为 帝 分 别 言 之。 _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6 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_ (2)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15、_ 12.结合【甲】 【乙】两文内容和你的学习积累,说说欧阳修和范仲淹是不是朋党论中的“真朋党” ,并说明理由。 (6 分) _ (四)古诗词阅读(6 分) 【甲】塞下曲(其一)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乙】南乡子 清纳兰性德 何处淬吴钩?一片城荒枕碧流。曾是当年龙战地,飕飕。塞草霜风满地秋。 霸业等闲休。跃马横戈总白头。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丘。 注释折柳:指折杨柳 ,汉代乐府曲名。楼兰:汉代时地处西域的楼兰国,此处泛指敌国。吴钩:钩,兵器,形似剑而弯曲,春秋吴人善铸钩,故称,后也泛指利剑。
16、 13.【甲】 【乙】分别选择“天山雪”和“_”等自然景象,描绘了边塞_的环境特点。 (2 分) 14.【甲】 【乙】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做简要分析。 (4 分) _ 三、话说英雄(13 分) “新冠”肺炎挡不住逆行者前进的步伐,茫茫太空隔不断探索者坚定的脚步,酷热严寒拦不住奥运健儿拼搏的身影新的时代,呼唤新的英雄!某班同学开展主题为“新时代英雄观”的讨论活动,下面是部分讨论资料和发言记录,请你参与,完成 15-17 题。 【材料一】 讨论与辩论 讨论是指多人为一件事进行共同研究的过程讨论者没有明显的意见方向,可以持共同观点,也可以有不同意见,结果由讨论者综合组织而成。 辩论是
17、由持正反两种不同观点的双方,以自己的观点与依据为辩点,进行辩论,并由中立的裁判确认胜负。 讨论规则(例举) 1.预先明确议题、讨论目的、注意事项; 2.主持人保持中立,参与者发言机会均等; 3.发言的观点要明确,表述要清楚,不重复他人观点; 4.就事论事,文明表达; 【材料二】 “新时代英雄观”专题讨论稿 议题 什么是新时代英雄观? 话题一:不同时代的人们对英雄的定义是怎样的? 话题二: (1)_ 话题三: (2)_ 【材料三】 【甲】培养英雄情怀 铸就新时代英雄梦(节选) 传统观点对英雄的理解大多与为争取国家独立、 守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军人, 或者在紧急关头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付出巨大牺牲
18、的烈士等相联系,导致人们对和平时期的英雄缺乏深刻理解。时势造英雄,不同的时代主题造就不同的英雄。 100 多年前, 历史提出了我们面临的核心任务: 中华民族是独立生存还是亡国灭种?面对自身的落后和帝国主义国家的轮番侵略, 无数仁人志士开展了 100 多年的为争取民族生存、 国家独立的抗争, 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建立起了民主独立的新中国, 他们坚定的信仰、 国家危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以及为国家民族独立不怕牺牲的英勇无畏的精神是对英雄精神的诠释;新中国建立后,历史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如何建设好自己的国家”的新任务,无数中华儿女自强自立、艰苦奋斗,投入到新中国的伟大建设洪流中,抗美援朝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浙江省 宁波市 中考 语文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14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