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潍坊市山东省潍坊市 2022 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电话里,于漪爽快地接受了采访。 【预习】学校里的美育,请谁来谈 那天记者上门,于漪拿出两张解放日报前两篇美育访谈录版面说:仔细看了前两位所谈,伍必端教授从艺术创作角度,黄豆豆从社会普及角度,我的角度,又不一样。 的确。美育,事关立德树人。学校,课堂,是国民教育与大众审美的从小培养场所、美育基本途径,基础性、重要性不可替代。 记者在 2019 年国庆 70 周年新中国首次授予人民教育家这一荣誉
2、称号时,想到了基础教育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于漪。 【备课】91 岁于漪准备上一堂美育课 她精心准备材料,在她随后讲述中,或为背景,或为案例,在记者眼前次第展开,导入适时精准,讲来行云流水。记者准备的 29 个问题,全在自然而然中,已被涵盖答了。 【开讲】我为什么对美育非常自觉 针对育分不育人,求学不读书,我提出立民族精神之根,树爱国主义之魂。基础教育阶段,我一直认为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打得宽一点,以后可样样发展。探索教育的美、追求教育的美,是我整个教学里头非常自觉的一个思路。 我学教育,受蔡元培先生影响。他认为,美育的目的是陶冶活泼敏锐的性灵,养成高尚纯洁的人格。我觉得,美育是和智育、德育
3、结合在一起,培养美好情操、健康人格的。我就想到王国维。他最早从西方引进美育,认为美育是培养完整的人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他说智力的理想是真,意志的理想是善,情操的理想是美,把教育和真善美联系起来。 【案例】怎样用好世上最美的语言 美好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但大美无言。兰亭在那个地方很美,但没有王羲之去,就没有人的感受、人的认知。柳宗元讲过,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课要追求 三动 的境界。 动听, 学生沉浸在语言美的氛围中, 遨游在母语的丰富美感里,感到快乐,产生兴趣。动情,教师披文以入情,学生产生托尔斯泰说的感情的传染,就会升腾起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动心,黑格尔在美学中说构成心灵的最内在的本质的
4、东西正是思考。 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真正是世上最美的语言, 情感、 精神、 语言之丰富, 文化内涵之灿烂,情意表达之细致、 细微、 细腻, 令人叫绝。 我们教各式各样的文章, 一定要用美育的眼光来讲。 你看王愿坚的七根火柴,无名战士留给人间最后的话语是什么?留给人间最后的动作是什么?我抓住文中这个艺术镜头,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都是湿漉漉的,眼前都是模糊的,但指向正北方向的手又是清晰的, 这不是矛盾么?模糊表现无限悲痛, 高举的手指着长征的方向,好像再加一个特写镜头,舞台上的灯慢慢暗下去,所有光集中在手上,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亡留给自己,交织起来写,整个草地在哭泣,为伟大的英雄品质唱哀歌,唱赞歌
5、。 我上课常用戏剧、美术等艺术手法解读文本,使文中精神凸显出来。我们就是要教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教我们的革命文化,你用美育的角度切进去,孩子觉得是种享受。 【板书】教学力戒失魂落魄魂不附体 教师要进入文本,感受里头真的价值。人类创造文明,能传下来的思想结晶,一定伴随着真善美。文章绝对不只是文字的排列组合,背后是人的生命、思想轨迹。读文章是读人、读历史、读现状,读思想的起伏。教师自己没审美体验,抓不到文章的魂,上课就会失魂落魄、魂不附体。 【作业】请想想哪些现象其实是缺乏美育 美育,在有的地方,真是缺失得很。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所有学科里头,语文最直接指向人,跟人的思想、情感、兴趣、品德紧密联系
6、,是陪伴人一辈子的。人的语言水平,就是他的思想水平、情感水平、道德品质水平。学校美育,立德树人。 (摘编自郭泉真于漪:美是不功利美育访谈录(三) 材料二: 太白最擅长的作品是乐府歌行,而乐府歌行用自由体译起来,又最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所以多译些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一类的诗,对于李太白既公道,在译者也最合算。太白在绝句同五律上固然也有他的长处;但是太白的长处正是译者的难关。李太白本是古诗和近体中间的一个关键。他的五律可以说是古诗的灵魂蒙着近体的躯壳,带着近体的藻饰。形式上的秾丽许是可以译的,气势上的浑璞可没法子译了。但是去掉了气势,又等于去掉了李太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7、这是何等的气势,何等古朴的气势!你看译成英文,成了什么样子? 因为自由体和长短句的乐府歌行,在体裁上相差不远;所以在求文字的达意之外,译者还有余力可以进一步去求音节的仿佛。 如果小畑薰良同韦雷注重的是诗里的音乐,陆威尔注重的便是诗里的绘画。字句的色彩当然最先引起陆威尔的注意。只可惜李太白不是一个雕琢字句、刻画词藻的诗人,跌宕的气势排奡的音节是他的主要的特性。所以译太白与其注重词藻,不如讲究音节了。中国的文字尤其中国诗的文字, 是一种紧凑非常紧凑到了最高限度的文字。 像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这种句子连个形容词动词都没有了;不用说那尸位素餐的前置词、连读词等等的。这种诗意的美,完全是靠句法
8、表现出来的。温飞卿只把这一个一个的字排在那里,并不依着文法的规程替它们联络起来,好像新印象派的画家,把颜色一点一点地摆在布上,他的工作完了。画家让颜色和颜色自己去互相融洽, 互相辉映诗人也让字和字自己去互相融洽, 互相辉映。 (摘编自闻一多英译李太白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记者邀请于漪来谈学校里的美育,是因为她是唯一获“人民教育家”殊荣的教师。 B.于漪在语文教学中自觉探索追求教育的美,与蔡元培、王国维等人的思想影响有关。 C.用戏剧、美术等艺术手法解读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D.英语很难译出李白近体诗的浑璞气势,可以作
9、为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的佐证。 超然客公众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王羲之没有到过兰亭并作兰亭集序,人们就不会感受、认知到兰亭客观存在的美。 B.要想撰写“漫谈古典诗歌由古体诗向近体诗的发展”研究论文,可以查阅李白的有关诗歌。 C.闻一多认为关注诗的音乐美的小畑薰良比关注诗的绘画美的陆威尔更适合翻译李白的诗歌。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月、松、泉、石互相融洽辉映,也是紧凑到最高限度的文字。 3.根据材料一相关内容,下列最不可能属于记者准备的 29 个问题的是(3 分) A.于漪先生,您是如何看待美育对学生“完整的人”的塑造作用的? B.于漪先生,您
10、是如何从美育的眼光来讲王愿坚的七根火柴的? C.于漪先生,要在教学中落实美育,对教师的素养有怎样更高的要求? D.于漪先生,现在社会上出现的高铁霸座等现象,是否与美育缺失有关? 4.材料一说文章绝对不只是文字的排列组合, 材料二却认为中国的文字是紧凑到了最高限度的文字,二者矛盾吗?请谈谈你的理解。(4 分) 5.一问一答、谈话纪实是访谈的基本方式,材料一却不是这样。请简要分析其文体特征及表达上的创新之处。(6 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69 题。 延安与中国青年 柯仲平 青年!中国青年! 延安吃的小米饭, 延安穿的麻草鞋, 为什么你爱延安
11、? 我们不怕走烂脚底板, 也不怕路遇九妖十八怪, 只怕吃不上延安的小米, 不能到前方抗战, 只怕取不上延安的经典, 不能变成最革命的青年。 哪怕我们的课堂在露天, 我们的凳子一块砖, 我们的桌子两腿上面搭着一块小木板; 我们学得多么乐,多么欢: 我们的教员是英雄, 曾毕业在草地雪山。 我们也学种菜,学背柴, 还到乡村里宣传: 多流一滴汗,多学得一点马列, 多到群众里工作, 多学得一些群众观点。 深更半夜,工作归来, 。头顶明月,脚踩沙滩! 哼着歌子,绕过延水边 呵!唱不尽的是革命, 看不厌的是明月, 我们年青人的热情, 好比流不尽的水, 留连,留连, 夜深了,还在延水边留连。 忽见中央机关那一
12、面, 忽见中央机关那一面,的 。还有星星大的灯光三五点, 那分明是老干部还在密洞里埋头苦干, 又才警觉到战斗的明天。 明天,明天同样是战斗的学习,战斗的工作, 战斗的生产; 战斗的青年, 要带着毛主席给的战斗法宝, 到前线, 到广大的民间。 啊!青年!青年! 勇敢的中国青年! 多情的中国青年! 你穿破了延安的草鞋, 你取得了一些活生生的革命经典, 你吃饱了延安的小米饭, 你有了一个能思想的脑袋。 你呀你,你前进! 你将开花在华北华南, 结实在鸭绿江边, 青年!你可爱的中国青年! 1939 年秋在延安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为什么你爱延安?”写出了当时大家
13、都在提的问题:延安生活艰苦,为什么青年都涌向延安?引发读者的思考。 B.“我们不怕走烂脚底板也不怕路遇“九妖十八怪”,是说青年们还很稚嫩,思想不成熟,需延安战斗生活来磨炼。 C.“课堂在露天”“乡村里宣传”“头顶明月”等展现了青年们在延安火热的学习、生产场景,诗人从平凡生活中发现了美的意境。 D.“穿破了延安的草鞋”“取得了革命经典”“吃饱了延安的小米饭”,写出青年们获得了延安物质、精神的滋养,与延安密不可分。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首诗极富泥土气息,清新自然、意境朴素,不像是诗人“做”出来的,而像是从延安的平凡战斗生活中自然“流”出来的。 B.诗歌
14、用的是民歌体,语言多是群众语言,如“吃的小米饭”“穿的麻草鞋”“学种菜,学背柴”等过于直白,缺少诗意。 C.诗歌二、三小节没有写抽象的道理,而是描绘了一幅令人神往的延安生活的生动图景,体现了诗歌用意象、意境抒情的基本特点。 D.诗歌最后一节直抒胸臆,人称由前面的“我们”变为“你”,是从延安的角度对青年的赞颂,深化、升华了青年的革命豪情。 8.诗歌第三小节描写了哪几幅画面?请简要概括。(4 分) 9.本诗在谋篇布局方面有何特色?请结合诗歌加以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
15、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 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 尚恐其不我欲也, 今平原君乃以为羞, 其不足从游。 乃装为去。 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
16、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魏王见公子,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 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 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 抑秦兵, 秦兵不敢出。 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其岁,魏安釐王亦薨。 秦闻公子死, 使蒙骜攻魏。 其后十八岁而虏魏王。
17、高祖始微少时, 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 太史公曰: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 (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 B.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 C.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 D.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
18、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处士,古时候称有品德、有才能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B.免冠,指脱去帽子,古时表示谢罪,后来表示敬意。此处指平原君向魏公子谢罪。 C.宗庙,在古代指奉祀祖先的宫室,又可指代王室、国家,该词在文中意思是后者。 D.薨, 指诸侯死去。 礼记 曲礼下 : “天子死曰崩, 诸侯曰薨, 大夫曰卒, 士曰不禄。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信陵君礼贤下士、不计身份。他听说毛公藏身于赌博人中间,薛公
19、藏身于酒馆里,就打听到他们的藏身之地,亲自步行去找他俩。 B.信陵君深明大义。他听说魏王派使者请自己回国抗秦,起先告诫门客不得通报,听毛公和薛公阐明魏国存亡的利害后他毅然回国。 C.信陵君大破秦军、威震天下。他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在黄河以南地区把秦军打败,将秦军赶进函谷关里不敢出来应战。 D.信陵君贤德有才、深得敬重。高祖年轻的时候,就多次听别人夸赞魏公子,等到他做了皇帝,经过大梁,常常去祭祀公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4 分) (2)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4 分) 1
20、4.平原君听说信陵君要离开的时候,为什么坚决挽留?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韩愈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水部张员外籍:唐代诗人张籍,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白二十二舍人: 白居易, 排行二十二, 曾任中书舍人。 曲江: 位于唐代京城东南角, 为游览胜地,遗址在今陕西西安东南部。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
21、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首诗除了倾诉自己和友人对春天的喜爱之外,也有惋惜和埋怨白居易爽约的意思。 B.第一首诗结构有新意,打破绝句第三句便“转”的规律,三句写景,第四句陡然一问作结。 C. “草色遥看近却无”,描摹出似有却无的色彩,与“烟柳满皇都”意境相同,空处传神。 D.第二首诗 “最是一年春好处” 转折, 交代一年之计在于春, 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在早春。 16.有学者认为, 唐代诗人非常理解自然的价值, 并善于从亲近自然中获得美感、 幸福感。请结合韩愈这两首诗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22、 分) (1)班级学习经验分享会上,如果你发言的主题是“学习要有恒心,有毅力”,你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_,_”两句。超然客公众号 (2)李白的将进酒中“_,_”两句,用乐观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于高度自信中透露出渴望入世的积极愿望。 (3)辛弃疾曾写下许多慷慨豪迈的英雄壮词,其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两句,描写了刘裕率领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时的气势,反映了他希望南宋朝廷能收复失地的愿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无论是爱情主题说、政治小说说、色空观念说,红楼梦里的感伤主义思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潍坊市 2022 届高三三模 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文档标签
- 届高三三模
- 语文试卷
- 山东省日照市022届高三三模语文
- 山东省淄博市022届高三三模语文
- 山东省日照市2022届高三三模语文
- 2022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数学三模
- 2022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三模语文
- 2022届山东省东营市高三三模语文
- 2022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三模语文
- 2022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三模语文
- 2022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三模语文
- 2022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三模语文
- 山东省烟台市2022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2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化学试卷
- 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山东省日照市2022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山东省淄博市2022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山东省烟台市2022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2年山东省潍坊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14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