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知识点归纳整理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知识点归纳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知识点归纳整理(3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部编版(部编版(20202 22 2)新教材高中政治)新教材高中政治 选择性选择性必修必修 2 2法律与生活法律与生活知识点归纳整理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一、一、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1 1、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1 1)法律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地位)法律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地位)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名成员,都处于社会生活之中。法律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 我们要学习法律常识,增强法治意识,遵守法律规则 (2 2)民法含义民法含义:民法调整平等
2、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3 3)民法典)民法典 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 2020 年 5 月 28 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共 7 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能够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规范了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名词点击名词点击 法人法人 非法人组织非法人组织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
3、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例如,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属于营利法人,公立学校属于非营利法人,政府机关属于特别法人。 非法人组织, 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 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 (4 4)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 含义: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主体主体: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然及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自然人根据其年龄和智力状态,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
4、行为能力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名词点击名词点击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类型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类型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18 周岁以上的自然人) 16 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8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 8 周岁的未成年人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 8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名词点击名词点击 民事权利民事权利 民事义务民事义务 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义务能力民事义务能力 民事权利民事权利:是指民法赋予的民事主
5、体/为实现某种特定利益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自由。 民事义务民事义务:是指民事主体/为满足民事权利所保护的利益/而依法应当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约束。 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的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有没有) 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确认的/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从事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的能力。(能不能)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例如,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侦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
6、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对等的。 (5 5)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原因原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体现体现: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大力弘扬传统 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 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
7、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2 2、解析民法基本原则、解析民法基本原则 (1 1)必要性)必要性 社会成员的私人利益之间以及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可能形成各种利益冲突。 民法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旨在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作用 (2 2)含义)含义: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 (3 3)内容)内容:6 6 个原则个原则 平等平等原则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自愿自愿原则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8、。 公平公平原则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诚信诚信原则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守法和公序良俗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绿色绿色原则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二、二、积极维护人身权利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1 1、生命健康俱可贵生命健康俱可贵 (1)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 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前提,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人们在生活中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
9、人身权利。 (2)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 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生权利;身体是承载生命健康的物质载体;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民法典把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置于人格权编的前列,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一般伤害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残疾的 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造成死亡的 2 2、姓名肖像受保护、姓名
10、肖像受保护 (1)姓名权 含义:是自然人对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权利。 民法中有关姓名权的规定: a.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 b.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由父母决定其姓名,成年后有权自己决定继续使用或者改变姓名,但是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c.此外,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姓名的简称等,参照姓名权加以保护。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一)选取其
11、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2)肖像权 a.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自然人享有肖像权。 b.民法中有关肖像权的规定:自然人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3 3、名誉隐私不可侵、名誉隐私不可侵 (1)名誉权和荣誉权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英烈条款” 民法典规定:“对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
12、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是民法典在人身权保护的规定中,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看特别设定的“英烈条款”。 (2)隐私权 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 a.含义: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b.侵权表现: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民法保护隐私权,是对宪法规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落实。 (3)意义 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法律明确保护个人信息,对于保护自然人的人身与财产权利、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保护个人信
13、息的原因:个人信息与隐私权密切相关,受到法律保护。 (5)保护个人信息的要求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 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 不得非法以收集、 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方式处理他人个人信息。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
14、,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第二课第二课 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 一、一、 保障各类物权保障各类物权 (一)(一)定分止争定分止争所有权所有权 1 1、国家保护财产权、国家保护财产权 (1 1)财产制度的意义)财产制度的意义: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财产关系,是一个社会得以稳定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制度。 (2 2)法律规定财产权意义)法律规定财产权意义:有利于确定财产归属,并以此促进财产的流通和使用。保护财产权就是保护劳动、保护发明创造、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国家通过不断完善财产制度,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 然人的财产权,激励人们创业创新。 (3
15、 3)国家保护财产权的法律规定国家保护财产权的法律规定: 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 2016 年 11 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指出:“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保护产权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
16、然要求。有恒产者有恒心,经济主体财产权的有效保障和实现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2 2、财产权和、财产权和物物权权 (1)财产权财产权的含义及分类的含义及分类:财产权: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能够给民事主体带来经济收益的权利。 (2)物权物权的含义及类型:的含义及类型: a.a.物权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他物权。物包括动产与不动产。 名词点击名词点击 不动产不动产 动产动产 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虽可移动但移动就会损害其价值的物,一般指土地以及房屋、林木等地上定着物。 动产,是指不动产以外的物。 3 3、物权法定制度的基本原则:、物权法
17、定制度的基本原则: (1 1)物权法定原则物权法定原则: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必须有法律规定,不得任意创设。 (2 2)民法典规定了物权平等保护原则)民法典规定了物权平等保护原则: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 社交媒体账号、数字货币、网络游戏装备等虽然只存在于网络世界,并不是物,但它们越来越广泛地进入我们的生活,也能让人真真切切感受到它们的价值。民法典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4、所有权所有权 a.a.含义:含义:是权利人对自己
18、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b.b.分类:分类:依据主体的不同,我国将所有权划分为三类:国家所有(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除法律特别规定某些财产只能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外,其余财产可以由各类主体享有所有权。 4 4、所有权的取得所有权的取得: 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因不动产与动产而有所不同。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所有权的取得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因此,对于动产对于动产,一般来说,所有人按照转让财产所有权的意图,直接把财产交给对方占有,对方就取得了该财产的所有权。对于房屋等不动产对于房屋等不动产,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 必须到不动产登记机
19、构办理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 5 5、共有关系和共有财产、共有关系和共有财产:在生活中可能由多人对同一财产享有所有权,从而形成共有关系 以家庭为例,每个家庭成员可能有专属于自己的个人财产,整个家庭则有共有财产,夫妻之间也存在夫妻共有财产。 几个人合伙从事经营活动,可能形成合伙人的共有财产。 (二)(二)物尽其用物尽其用他物权他物权 1 1、含义与类型、含义与类型:他物权是所有权之外的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两类。 2 2、用益物权用益物权:对他人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 (1 1)土地承包经营权(用益物权)
20、土地承包经营权(用益物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农村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我国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法律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核心就是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为完善农村集体产权相关制度,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的要求,民法典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自主决定依法采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转土地经营权。这将有利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和流转交易。 (2 2)宅基
21、地使用权(用益物权)宅基地使用权(用益物权) 宅基地使用权也是农民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房及其附属设施,农村村民有权长期占有和使用宅基地。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予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农村宅基地以及承包地被征收、征用的,农民有权获得合理赔偿。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收回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对土地使用权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3
22、 3)建设用地使用权(用益物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用益物权) 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权利人依法利用土地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权利。生活中,这些权利往往与房屋所有权相联系。房地产开发商应当在建造房屋之前,先行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们从开发商那里购买商品房,并且办理转移登记和取得不动产权属证书之后,既拥有商品房的所有权,又合法享有该商品房的所在地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3 3、担保物权:担保物权:是为了确保债权的实现,而在他人财产上设立的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等。 抵押权和质权(担保物权)抵押权和质权(担保物权): 财产的权利人可以将其财产(例如房屋、汽车、电脑、股票等)抵押或者质押。债权人通过抵
23、押、质押而在他人财产上享有的权利就是抵押权、质权。 名词点击名词点击 抵押抵押 质押质押 抵押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一种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质押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 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另外,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也可以进行质押担保。 二、二、尊重知识产权尊重知识产权 1 1、知识产权:知识产权: (1)含义:是权利人依法就作品、 发明创造等智力成果或者商标、 地理标志等工
24、商业标记享有的专有性权利。 (2)内容: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3)意义: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全社会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保护知识产权是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法律机制。 2 2、保护创作、保护创作著作权著作权 (1)含义:权利人针对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获取利益的权利。(又称版权) (2)内容: 著作人身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著作财产权:复制权、发行权、改编权、翻译权、表演权、信息网络传播权 (3)著作权的侵权: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广泛的权利。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
25、能构成侵权。 (3)保护期限: a.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保护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 50 年。 著作权属于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发表权的保护期是作品创作完成后 50 年; b.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是作品发表后 50 年,但作品自创完成后 50 年内未发表的,法律不再保护。 c.著作权保护期届满,该作品就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但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仍受法律保护。 名词点击名词点击 作品作品 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作品、戏剧作品、美术作品、建筑作品、摄影作品、视听作品等。 3 3、激励创新、激励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律与生活 2021 2022 学年 高中政治 统编 选择性 必修 法律 生活 知识点 归纳 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15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