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东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1年北京市东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北京市东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2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1 年北京市东城区八年级年北京市东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一、基础 运用(共运用(共 1212 分)分) 1. 围绕学校举行的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系列活动,某校初二年级学生以“演讲”活动探究单元为基础,经历了如下学习过程。请你也参与其中,共同完成下列任务: 【学习演讲词】 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错了!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_下去的! ( 最后一次讲演 ) 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
2、写起来叫名人逸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作雄辩,凡人就是_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作 _,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_,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 (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 (1)学习演讲词时,部分同学对文段中加点字读音和演讲者语言风格的理解存在偏差,请帮助他们选出全都正确的一项( ) A. “间”此处是“挑拨使人不和”的意思,应读 ji n。此段演讲者号召进步青年继承先烈遗志,语气委婉。 B. “间”此处是“空间”的意思,应读 jin。此段演讲者直接向敌人发起攻击,语气铿锵,语意直露。 C. “强”此处是“勉强”的意思,应读 qing。在讲到名人和凡人话题时,
3、演讲者用了风趣的对比,体现了语言幽默的特点。 D. “强”此处是“强硬”的意思,应读 qi ng。在讲到名人和凡人话题时,演讲者通过对比,对名人进行了讽刺。 (2)根据语境,文中横线处依次所填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 ) A. 喧哗 狡辩 前呼后拥 漫不经心 B 蛮横 狡辩 平易近人 不修边幅 C. 蛮横 浮躁 前呼后拥 不修边幅 D. 喧哗 浮躁 平易近人 漫不经心 2. 【撰写演讲稿】 (1)小华摘抄演讲稿写作知识的过程中出现了疏漏,结合语境,帮助她从画线语句中挑出表达欠妥句,并进行修改。 【A】写演讲稿时,要明确表达观点,把自己的思路直接、清晰地展现出来。 【B】听现场演讲与读文章的不同,
4、在于听众无法像读者那样反复阅读,慢慢思考。因此,写演讲稿时要注意提高自己观点和思路的“辨识度”。 【C】除了用提示性词语、关联词语和过渡性语句来提示自己的思路外,尤其要注意观点要明确,将其更直接、更清晰地呈现出来,不要过多地让听众去揣摩、分析。 (2)对演讲标题的拟定,小明认为用题目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好。结合你对该单元的学习,从下列文章题目中挑出最符合小明看法的一项,用正楷字抄写。 A最后一次讲演 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C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D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 25 周年 3. 【参加演讲比赛】 (1)小明将代表班级参加年级“百年追梦路,时代圆梦人”演讲比赛,根据你的理解,提取下面文字中的
5、关键信息,用表示递进或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串起来,为他现场演讲取得更好效果提出具体建议。 (不超过 50字) 演讲者在演讲时,如果能让听众参与其中,形成上下呼应的局面,演讲的效果必定不错。那么,该如何在演讲中让听众与自己互动起来呢?有三种方式: 其一,先讲故事,提出问题引起听众呼应式互动。 其二,共做游戏,激发兴趣引起听众模仿式互动。 其三,用动作手势,制造悬念引起听众情绪性的互动。 总而言之,演讲者和听众互动的方法还很多。关键是要以新颖巧妙的方式引发听众乐意与你互动,并且见好就收,才能达到预定的演讲效果。否则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 演讲,使听众互动起来 ,李关怀文) (2)为让小明的演讲内容
6、更丰厚,结合“百年追梦路,时代圆梦人”演讲主题,大家对他原稿中使用的材料提出了补充建议。下列文章最适合直接作小明演讲材料的一组是( ) 一滴水经过丽江 登勃朗峰 安塞腰鼓 回延安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 核舟记 灯笼 A. B. C D. 二、古诗文阅读(共二、古诗文阅读(共 1818 分)分) 4. 默写。 (1)_,宛在水中坻。 ( 蒹葭 ) (2)青树翠蔓,_,参披拂。 ( 小石潭记 ) (3)水击三千里,_,去以六月息者也。 ( 北冥有鱼 ) (4)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5)同样面对分别,_,_”(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初唐诗人王勃用空间距离的远与近说分
7、别,青春洒脱;“_,_”( 送友人 ) ,盛唐时的李白则用马的嘶鸣来表现与友人的依依不舍。 5. 阅读卖炭翁一诗,完成问题。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本诗的作者为唐代诗人_。他用明白晓畅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一个_(填内容)的悲惨故事。 (2)结合内容,具体说说本诗在情感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可从对人物、
8、事件的描述,叙事视角,诗人的态度等任一角度谈) 6.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_。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
9、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_,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根据上下文,在两则材料横线处默写句子。 (2)结合语境,分别为材料二中“人不独亲其亲”的两个“亲”字选择恰当义项。 A.接触 B.父母 C.亲人 D.爱,敬爱 ( ) ( ) (3)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10、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翻译:人们在这儿的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和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 理解:以武陵人的视角观察桃花源中人的耕作活动、男女服饰,平淡叙述中含有惊奇。 B.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村中人嘱咐他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太守说啊!” 理解:村中人委婉地嘱咐,既有不相信武陵人的意味,也为后文武陵人违背承诺、桃花源消失埋下伏笔。 C.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翻译:人们虽然厌恶把财物抛弃在地上,但其目的并不是想把它们据为己有。 理解:大同社会里,人们亲如一家,所以有人抛弃财物以让有需要的人取用。 (4)同是理想社会, 大道之行也中有“大同
11、”,陶渊明则有“世外桃源”。根据这两则材料,说说“大同社会”和“世外桃源”有哪些共同点。 三、现代文阅读(共三、现代文阅读(共 2323 分)分) 7.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 4500 米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 ,注入渤海。黄河突出的特点是“水少沙多”,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 580 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 2%,但输沙量却达 16 亿吨,是世界上含泥沙最多的河流。 为了科学地调度多个水库的水源使之挟沙入海,从 2002 年起,黄河水利委员会探索建立了原型黄河、数
12、字黄河、模型黄河“三条黄河”体系,将以信息化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深入运用于治黄领域。原型黄河就是自然界中实实在在的黄河;数字黄河则是原型黄河的虚拟对照体,把黄河“装进”计算机,借助现代化以及传统手段采集基础数据,对全流域及相关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构建一体化的数字集中平台和虚拟环境,以系统的软件和数学模型对黄河治理开发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为决策提供科学性、合理性和预见性支持;模型黄河,就是把原型黄河按比例浓缩在一个实验室中,对原型黄河所反映的自然现象进行反演、模拟和试验,以揭示黄河内在规律。实践证明,_。 【材料二】 黄河流域总土地面积 11.9 亿亩(含内流区) ,占全国国土面
13、积的 8.3%,其中大部分为山区和丘陵,分别占流域面积的 40%和 35%,平原区仅占 17%。由于地貌、气候和土壤的差异,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利用类型(如图) 。 黄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1990 年探明的矿产有 114 种,在全国已探明的 45 种主要矿产中,黄河流域有37 种。 黄河流域上游地区的水能资源、 中游地区的煤炭资源、 下游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都十分丰富,在全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我国的“能源流域”。 (取材于黄河网 科技日报相关文章) (1)阅读材料一,在文中横线处补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模型黄河的建立,为调沙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 B. “三条黄河”体系
14、的建立,为调水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 C. “三条黄河”体系的建立,为调水调沙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 D. 模型黄河的建立,为调水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 (2)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可以看出,黄河及其流域主要具有_、_、_三个特点。 (每空不超过 8个字) 8. 阅读蝴蝶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一文,完成问题。 蝴蝶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张沁柠 长尾蓝蝶,因其翅膀上拖着细长的“尾巴”、身上泛着蓝色的荧光而得名。它在非洲和欧洲南部很常见,但很少冒险到英国那么遥远的地方去。但在最近大约十年里,英国南部夏末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长尾蓝蝶。这对自然保护主义者来说,不是件好事。虽然长尾蓝蝶可以通过扩大活动范围来减少气候变暖带来的负面影响,
15、但绝大多数野生动物却无法这么做。 对全球变暖引发的最明显的反应之一,就是物种从赤道迁移到更冷的两极。作为依靠气候来调节体温的冷血动物,蝴蝶对气候变暖很敏感。它们短暂而复杂的生命历程,让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能很快显现出来。这种快速反应赋予了它们比大多数动物更强的适应能力。许多种类的蝴蝶每年都不止繁殖一代。这为它们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蝴蝶是受气候变化影响较为敏感的昆虫代表。最近一项研究表明: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加拿大虎凤蝶和东方虎凤蝶分布的区域已向北移动了 40 千米,其他种类的蝴蝶也在向高海拔地区迁徙。随着气候变暖,高海拔地区的气温给它们提供了更适合的温度。 实际上, 世
16、界各地的蝴蝶都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随着气温上升,很多蝴蝶会在一年中提早出现。2019 年,科学家在分析了 130 种蝴蝶后发现:随着气温上升,那些每年有多个繁殖周期的蝴蝶种类在自己喜欢的栖息地仍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但那些依赖特定种类、数量有限的植物来喂养幼虫的蝴蝶种类则可能遭遇灭顶之灾。这是因为早熟会导致它们的繁殖时间与植物的生长周期不同步。 不过,有的蝴蝶种类也能找到新的生态位。例如,欧洲大陆的红边小灰蝶幼虫主要以天竺葵为食,但在英国它们更喜欢以岩蔷薇为食。但随着气候持续变暖,人们发现,生活在英国的红边小灰蝶也开始吃天竺葵。 科学家认为,植物本身并不是影响物种特化的重要原因,植物创造的微
17、气候反而更加重要天竺葵能够创造一片更凉爽的栖息地。也就是说,植物创造的栖息地微气候增强了这些物种对抗气候变化的能力。 相对于改变习性和栖息地,蝴蝶能否通过进化来应对气候变化呢?科学家发现,如果自然选择压力足够大,那么进化的脚步就会很快。许多昆虫都证明了这点。因此,科学家相信蝴蝶也具有这种适应能力。 科学家在对北美落基山脉蝴蝶的研究工作中发现了黄粉蝶的进化现象。2020 年初,他们重复了 1971 年的一项实验:研究蝴蝶翅膀的色素沉积。他们发现,在过去的 49 年里,这些蝴蝶不仅进化出了颜色更淡的翅膀,而且进化出了根据蛹期环境温度不同来调整翅膀颜色的能力,这两种能力都能帮助它们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
18、。 然而,这并不代表蝴蝶的进化速度可以一直跟得上气候变化的脚步。事实上,快速进化只会发生在那些繁殖周期短、速度快的物种身上。科学家发现,那些对栖息地和植物不挑剔的物种,特别是一年繁殖一次以上的物种,最能在短期内应对气候变化。因此,气候变化最终可能会导致珍贵的稀有物种灭绝,而常见的物种数量不断增加,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 从长远来看,即使是适应能力强也不能迅速应对气候变化。科学家发现,从地理位置看,随着气温升高,蝴蝶所在的海拔与它们实际上应该上升到的高度并不一致,主要原因是已经没有可以让它们上升到的更高海拔的栖息地。因此,除了大幅减少碳排放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外,我们只能尽可能保护
19、和扩大各种自然保护区,建立物种丰富、大型、稳定的栖息地网络,让蝴蝶找到自己的栖息地。 ( 大自然探索2020 年第 12 期,有删节) 注:生态位指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物种特化指生物适应的极端情况,例如金丝猴只吃高山冷杉上的一种地衣。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加拿大虎凤蝶和东方虎凤蝶分布区域向北移动是全球变暖引发的明显反应现象。 B. 某些物种特化的更重要原因是植物创造的栖息地微气候。 C. 相对改变栖息地,蝴蝶习性的改变可以使它们逃脱灭顶之灾。 D. 从全文看,长尾蓝蝶北迁至英国南部
20、,只能暂时减少气候变暖带来的负面影响。 (2)下面是蝴蝶通过自身进化应对气候变化部分的思维导图,阅读文章第七至九段,按照要求填空。 (3)在生物小组“关爱自然,刻不容缓”沙龙活动上,作为蝴蝶爱好者,请你根据下面材料的相关信息对上文阐明的事理作即席发言。 【材料一】 进入 2021 年 5 月,位于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的红河蝴蝶谷,一年一度的蝴蝶大爆发即将开始,总计 1.5 亿只蝴蝶宝宝将在这里羽化成蝶。 专家预计,这将是 10 年来这一区域蝴蝶爆发规模最大的一次。 红河蝴蝶谷是世界上蝴蝶资源最丰富的地方之一。每年 5 至 6 月,都会出现箭环蝶集中爆发的罕见现象。受去年气温偏高影响,谷
21、内箭环蝶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蛹期比往年提前,所以预计今年箭环蝶爆发时间比往年提前 5 天左右。 蝴蝶谷原始自然的生态环境和植物的多样,为蝴蝶的繁衍提供了良好条件。 ( 每日经济新闻 ,2021 年 5 月) 【材料二】 即席讲话,要根据特定的背景、场合决定说什么和怎么说,以取得较佳的讲话效果。不宜长篇大论,要观点明确,针对性强。 9.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平安报与故人知 肖复兴 家对门一楼的小院里,种着两株杏树,今年开花比往年早一个多星期,根本不管疫情肆虐全球,烂烂漫漫,满枝满丫,开得没心没肺。这家主人,每年春节前都会挈妇将雏全家回老家过年,破五后回来。今年破五了,元宵节过了,春分都过了,清明也
22、过了,他们还没能赶回家,不知是在哪里受阻或因疫情被隔离。屋子里始终是暗的,晚上没见到灯亮,月色中显得有些凄清。小院里,任凭杏花开了,落了,一地缤纷如雪,又被风吹走,吹得干干净净。小院一直寂寞着,等候主人的归来。 在这样的非常时期,没有什么比平安归来更令人期待。毕竟平安归家,是世上所有人心底最大的期盼。 无事可做,翻书乱读,忽然发现我国古诗词中,写到平安的诗句非常多。这或许是因为心有所想才会句有所读吧。不过,确实俯拾皆是,可见平安是从古至今人们心心相通的期待与祈愿。 “种竹今逾万个,风枝静、日报平安。”这是宋代一个叫葛立方的词人写的一阕并不知名的小令,但竹报平安是我国尽人皆知的象征。这句词,写的
23、是平常日子里的景象,其中一个“静”字,道出这样平和居家日子的闲适。如果在平常的日子里读,我会随手就翻过去,不会仔细看,觉得写得太水,大白话,没什么味道。如今读来,却让我向往,更让我感叹。日日足不出户宅在家中,没有任何人往来,屋里屋外,同样也是一个“静”字了得,心里却风雨交加,电视屏幕中世界各地的确诊人数惊心动魄地频频增加,会让这个“静”字倾翻,对平安的期盼涌上心头。 我所能读到的关于平安的古典诗词中,最让我感动并难忘的,是岑参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是小时候就读过的诗句,那种在战争或离乱之中偶遇故人,无纸无笔,急迫匆忙之中让人传个话给家人报个平安的情景,什么时候想起,都让人心动
24、。比起同属于唐代诗人张籍的诗句“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要好;比起元代顾德润的“归去难,修一缄回两字报平安”,要好不知多少。 张顾岑三位,同样是归去难,一个只是守株待兔般空等使者的到来,好传递平安家书;一是已经写好哪怕只有两个字的平安书信;一个是偶然与归家的故人相逢,请求转达平安的口信。平安,让相隔的关山万重显得多么沉重。岑参的好,是因为哪怕只得到平安的口信,也可以抚慰我们的内心,它会比接到真正的平安书信更让我们感动,并充满想象。 同渴望平安消息一样,有关得到平安消息和终于平安归家的诗词,也有很多。“平安消息好,看到岭头梅”,这是文天祥的诗句;“难忘使君后日,便一花一草报平安”,这是
25、辛弃疾的词。无论是得到平安消息,还是平安归来,他们都是将平安与“梅”“一花一草”那些美好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在这个动荡的世界上,平安,是最美好的一种意象,一种无价的向往。因为平安是和无价的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任何财富与权势,都无法与之相比。关于平安的近代诗词中,我最喜爱的是鲁迅先生和陈寅恪先生的两首绝句。 “我亦无诗送归棹,但从心底祝平安。”这是鲁迅先生 1932 年送给归国的日本友人的诗句。这一年,日本侵略者将战火烧到上海,战争烽火中,人身的安危同那随海浪颠簸动荡的归棹一样,令人担忧,这使得心中的祈愿是那样的一言难尽,意味深长。 “多少柔条摇落后,平安报与故人知。”这是陈寅恪 1957 年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北京市 东城区 年级 下期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16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