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九校联考2021年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联考2021年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市九校联考2021年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2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宁波市九校浙江省宁波市九校 20202020- -20212021 学年高一下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学年高一下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353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7070 分)分) 1. 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表明“当时的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门槛”。下列考古资料最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A. B. C. D. 2. 据左传定公四年记载:西周建国后,将“殷民六族”分赐给鲁公,使其“帅其宗氏,辑其分族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给予康叔(卫国)以“殷民七族”和其它权力,便于其执行王室任命的职务。对以上记载分析正确的是 分散了商朝遗民
2、的力量说明鲁卫两国处于王畿地区 利于文化共同体的发展体现了诸侯权利义务的统一 A. B. C. D. 3. 桓灵时童谣有云:“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笫良将怯如黾。”这反映了当时选官制度效能有限。后来,更因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从而导致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上述“当时的选官制度”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4. 学者齐涛指出,中国古代土地赋役制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特点是税人与税地的合一;第二阶段的特点是以人户为税基占主导;第三阶段的特点是土地为税基占主导。其中体现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演进的标志性制度的确立
3、是在 A. 商鞅变法时期 B. 隋炀帝时期 C. 唐玄宗时期 D. 唐德宗时期 5.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下列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属于汉朝“增益”的是 A. 户籍制度 B. 乡里制度 C. 刺史制度 D. 通判制度 6. 从十六国到北朝,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壮大,为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下列事件或现象最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A. 淝水之战 B. “王与马,共天下” C. 杨广灭陈 D. 拓跋宏迁都洛阳 7. 安西都护府是唐朝和西部少数民族关系的晴雨表之一,历经变迁。联系上表,结合所学,下列有关安西都护府判断正确的是: A. 为配合管理东突厥政权而设置 B. 唐蕃联合灭西突厥后治所迁到龟
4、兹 C. 治所迁回龟兹得益于文成公主入藏 D. 唐蕃会盟发生在其与唐中央政府失联后 8. 北宋名臣、历史学家薛居正的儿子薛惟吉死后,其妻柴氏想要携资(十万贯)再嫁,因此,同平章事(中书门下长官)向敏中、右仆射(尚书省长官)张齐贤都争着求娶,相互闹得不可开交。后向、张二人还牵扯进了“违反诏令私买薛家宅地”案,被双双贬官.某历史兴趣小组成员质疑这则历史故事的真实性。下列质疑理由中合理的有 A. 0 个 B. 1 个 C. 2 个 D. 3 个 9. 有元一朝,下列区域始终由中央机构直接管理是 A. B. C. D. 10. 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表述也会随之调整。下列表述最符合现行教
5、科书(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 )对军机处职能认识的是 A. “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 B. “备咨询、议军情,拟理机要。” C.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执政之府矣。” D. “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11. 中国古代的科技在诸多时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列历史人物及其作品能代表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是 A. 裴秀禹贡地域图 B. 沈括梦溪笔谈 C. 徐光启农政全书 D. 宋应星天工开物 12. 著名美国来华传教士、汉学家卫三畏曾发表-篇长达 25 页的关于瀛寰志略的书评。他指出:“这部著作己被恰如其分地称为在正确的方向上迈出的一步,我们希望它成为中国学者刊行同类作品的先导,将会令中央帝国
6、的权贵和士人获知地球上其他国家的位置、资源和产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书是作者徐继畲在广东处理对外交涉事务所撰 B. “在正确的方向上迈出的一步”指的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C. “成为中国学者刊行同类作品的先导”可用于论证这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D. 从“获知地球上其他国家的位置、资源和产品”可知作者重视-视同仁地介绍各个国家 13. 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 1500 里长的、在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中巡逻。实际上,英国海军中有位军官还拥有“长江海军少将”的头衔。该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北京条约签订后 C 马关条约签订
7、后 D. 辛丑条约签订后 14. 下图所示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的且由政府督导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 它直接体现了哪-运动的成果?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 C. 清末新政 D. 预备立宪 15. 中国历代政权特别重视“正统的名分”,在近代这被称作“法统”,即统治权力的法律依据。有学者指出,民国的法统其实有南北两个来源,可以用民国初年两个代表性的法律文件来体现。这两个文件最有可能是: 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逊位诏书中华民国宪法 A. B. C. D. 16. 1917 年,一位远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在紧张的毕业季,得知新青年征稿,便写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这位学生
8、是 A. 陈独秀 B. 胡适 C. 鲁迅 D. 刘半农 17. 下图为赵一曼烈士遗书照片。在该书最后部分,她希望儿子“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时间为“1936 年 8 月 2 日”。根据上述信息结合所学推断,赵一曼牺牲时,她所属的部队的名称是 A. 东北人民革命军 B. 东北抗日联军 C.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D.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18. 在一场胜利之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渥太华发表演说:“诸君如忆及日军之活跃,即知中国抵抗敌人至五年之久,并予敌人以打击,为如何不可思议之事。”几乎同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给蒋介石发来了一份热情洋溢的贺电,说:“中国军队对贵国遭受野蛮侵略所进行的英勇抵
9、抗已经赢得美国和一切热爱自由民族的最高赞赏。”这场胜利最有可能是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大捷 C. 百团大战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 下列属于我国从“一五”时期起到“四五”时期取得的成就的是 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自主研发了“两弹-星” 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三线建设改善了工业布局 A. B. C. D. 20.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谋求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不断探索。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倡议共建“一带-路” 正式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B. C. D
10、. 21. 许多研究罗马帝国衰亡的历史学家,所关注的多是帝国的西半部地区。事实上,在罗马帝国的东半部,尽管时有动荡,但这里没有被征服,而是又延续了一千年之久。关于东西罗马帝国的衰亡,表述有误的是 A. 3 世纪之后,西罗马帝国陷入危机 B. 7 世纪之后,东罗马帝国盛况不再 C. 日耳曼人入侵是导致东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共同原因 D. 东西罗马帝国都因巨大的军事防御压力而消耗资源 22. 在中古时期欧洲城市狂欢节等喜庆活动中,常有表演古希腊神话中巨人和野人的节目。他们颠倒圣俗的秩序,随心所欲地表现平日与特殊日的交替,激励共同体蓬勃发展。这一现象反映了 市民的宗教意识未局限于基督教市民宗教生活的多样
11、性 宗教戒律完全控制市民的精神生活基督教会不占有重要地位 A. B. C. D. 23. 下图中航海路线与之对应信息正确的是 A. 路线 A 发现美洲并到达纽芬兰岛 B. 路线 B 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标志之一 C. 路线 C 开辟了欧亚贸易的主干道之一 D. 路线 D 在航行过程中发现了合恩角 24. 1531 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1609 年,荷兰建立阿姆斯特丹银行和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这些现象主要反映了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普遍建立 B. 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重大变化 C. 价格革命对欧洲封建经济制度的冲击
12、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25. 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将中华帝国引作专制政体的反面教材,说“中国的专制主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从而变得更加凶暴”;而伏尔泰则认为中国是推行“开明君主制”的成功典范。产生这两种不同观点的主要原因是两人 政治主张的差异个人性格的差异掌握材料的差异阶级立场的差异 A. B. C. D. 26. 相比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是其突出特点。下图中哪一国家突出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特点 A. A B. B C. C D. D 27. 1834 年,英国政府通过的济贫法修正案这样规定:一切救济活动只能对居住在“济贫院”里的穷
13、人施行,而济贫院里的生活必须安排得极其艰苦, 再加上繁重的体力劳动, 决不让受救济的人“白吃白拿”!有关这一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能够体现亚当斯密的观点 B. 不利于生产组织的重大变革 C. 反映了中间阶层力量的发展 D. 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 28. 下图是一战欧洲战场的西线,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 处爆发日德兰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B. 处爆发索姆河战役,双方均伤亡惨重 C. 处爆发马恩河战役,标志德军速决战”破 D. 处爆发凡尔登战役,同年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29.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
14、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材料主要说明了 A. 中国用“以工代战”形式参战并收回一些主权 B. 赴法华工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赴法华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D. 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 30. 阅读1913-1937 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 1928 年工业生产未恢复到 1913 年水平 B. 1932 年工业成就突出是由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1937 年轻重工业均衡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D. 工业发展为日后取得卫国战争胜利创造物质条件 31. 二战后为
15、恢复发展经济,法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两个,一是国有化,重点是煤炭、电力、钢铁、农机、水泥、运输等六个基础部门。二是经济计划化,对上述基础工业部门规定为期四年的生产指标。这表明法国 A. 开始实行计划经济 B.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 建设“福利国家” D. 社会矛盾得以消除 32. 下列各图是国际组织的徽标图案,其中“成立时的运行机制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帮助维持黄金与美元基本固定的汇率”的国际组织是 A. B. C. D. 33. 1955 年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宣布“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六年后的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规定了参会国家的条件包括不参
16、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和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这表明 A. 不结盟运动冲击了二战后的两极格局 B. 亚非拉国家成为国际舞台的新兴力量 C. 万隆会议为不结盟运动提供政治启示 D. 中国作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影响力 34. 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在于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应用于现阶段的实践,把它同我国特殊条件尽可能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此南斯拉夫 A. 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B. 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 C.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提出改革的行动纲领 35. 20 国集团成立于 1999 年,其成员国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主要经济体
17、以及不同地域平衡,采用协商一致的运作原则,在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复苏、推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主要反映出 A. 政治的多极化与全球化并存 B. 南北发展经济差距日益缩小 C. 多极化促进经济秩序民主化 D. 全球化潮流取代区域集团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3 3 小题,小题,3636 题题 1010 分,分,3232 题题 1212 分,分,3 3 题题 8 8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 36. 获得政权、巩固政权皆属不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形势图(1433 年) 材料二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原因,有学者侧重于从中国共
18、产党成立以来的-系列探索创新中寻找答案,也有的侧重于从“转折的 1947 年”发生的各种主客观事件分析。 据魏宏运中国现代史 、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 1947 年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长期以来明朝内陆边疆的主要威胁来自哪个民族?并结合所学,列举明朝防范该民族、维持和平局面的主要措施。 (2)阅读材料二,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你侧重于哪一种观点?试结合史实扼要论述。 37. 美洲金银大量流入对同时代的东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 世纪美洲金银的流入所引起的欧洲社会财富和阶级结构的变化,最终给予了君主专制政体以致命的冲击。英国比其他西欧国家更早地迈
19、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新兴阶级对早期斯围亚特王朝统治的反抗,是在“保护私有财产的动机”的推动下进行的。英国革命的胜利也为那些同受美洲金银冲击的西欧国家树立了-个成功的样本。 据张燕宇、高程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整理 材料二 根据明亡时户部司务蒋臣的估计, 其时全国银货约为 2.5 亿两, 其中除极少量的国内银产外,二者之间的差额盖都源自海外贸易。可见,晚明短短 70 多年的光景里,中国的货币存量起码增加了 1 倍以上。需要指明的是,以上这些数目仅包括中国与日本、西葡美洲殖民地之间的贸易所得。此时,明朝的生丝以及丝织品的生产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明初苏州府吴江县仅种桑 1.8 万余株,宣德年间已增
20、至 4.4万余株,17 世纪下半叶达到 10 万余株。突然扩大的海外市场和数额可观的白银流入为晚明中国商人提供了暴富之路。当时主要的大商帮,几乎都参与了对海外白银这一大块财富增量的争夺。 据王涛明至清中期中国与西属美洲丝银贸易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 世纪美洲金银的流入”对欧洲社会的影响。结合所学,指出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体现“保护私有财产的动机”的法律文献(须注明颁布时间)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条导致白银流入中国的海外贸易路径,并分析白银大量流入对明至清中叶社会经济的影响。 38. 人类在 20 世纪为“非理性”付出过沉重的历史代价。阅读材料,
21、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的纳粹化进程充满了国家及民众层面的非理性因素。在民众层面则是对强人领袖的迷信及抛却良知的利益诉求。在这两个因素的合力下,一个原本政教发展在欧洲遥遥领先的国家最终却策动了战争,点燃了几乎殃及全世界的冲天烈焰。 胡德坤、卢晓娜二战前德国纳粹化的非理性因素分析 材料二 缘起于 1944-1946 年间的东西方冷战把战时盟国彼此塑造成了非此即彼的安全威胁与敌人,在其背后体现了双方极强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并在塑造过程中注入了一些非理性色彩。德国问题本身也就演变成了握在各自手中用以对付对方的有效工具,围绕着德国问题的斗争也逐步成为了东西方冷战的新中心。 据王帅论战后德国分裂局面的
22、形成(1941-1949) 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前德国纳粹化进程中民众的“非理性”,并结合所学具体分析哪些现实因素导致了民众层面的“非理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二战后德国成为东西方冷战“新中心”的表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你认为该如何构建“理性”的国际关系?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浙江省宁波市九校 20202020- -20212021 学年高一下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学年高一下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353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7070 分)分) 1. 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表明“当时的中国即将迈入阶级
23、社会门槛”。下列考古资料最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A. B. C. D. 【1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莫角山遗址发现对研究良渚文化的聚落形态、社会性质,以及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种种迹象表明这一时期我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符合题意;玉钺在当时是权力的象征,符合题意;黑陶罐和石犁属于生产生活上的表现,不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 B 正确,ACD 排除。故选 B。 2. 据左传定公四年记载:西周建国后,将“殷民六族”分赐给鲁公,使其“帅其宗氏,辑其分族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给予康叔(卫国)以“殷民七族”和其它权力,便于其执行王室任命的职务。对以上
24、记载分析正确的是 分散了商朝遗民的力量说明鲁卫两国处于王畿地区 利于文化共同体的发展体现了诸侯权利义务的统一 A. B. C. D. 【2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建国后,将“殷民六族”赐给鲁公,“殷民七族”给予康叔(卫国) ,分散了商朝遗民的力量,鲁国、卫国的诸侯统治其国内各族,执行周公的法制和王室的命令,有利于文化共同体的发展,体现了诸侯权利、义务的统一,说法符合题意,C 项正确;鲁、卫作为两个诸侯国,所处并非王畿地区,说法错误,与之组合的 ABD 三项不符合题意。 3. 桓灵时童谣有云:“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笫良将怯如黾
25、。”这反映了当时选官制度效能有限。后来,更因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从而导致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上述“当时的选官制度”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3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的标准是孝廉,因此 B 正确;世官制的标准是血缘,A 排除;九品中正制的标准是门第和族望,C 排除;科举制的标准是考试成绩,D 排除。故选 B。 4. 学者齐涛指出,中国古代土地赋役制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特点是税人与税地的合一;第二阶段的特点是以人户为税基占主导;第三阶段的特点是土地为税基占主导。其中体现第二阶段向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宁波市 联考 2021 年高 一下 期末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文档标签
- 浙江省宁波市2021年高一下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1年高一下期末联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浙江省台州市2021年高一下期末质量评估物理试卷含答案
-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年高一下期末调研物理试卷含答案
-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1年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浙江省湖州市2021年高一下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联考2021年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
- 浙江省宁波市2021年高一下期末政治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广州市五校联考2021年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1年高一下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考2021年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浙江省温州市2021年高一下期末统一监测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联考2021年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1学年高一上期末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 宁波市高一下九校联考2021
- 宁波市高一下九校联考2022
- 宁波市高一下九校联考物理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联考2022年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16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