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22022 年高考全国乙卷历史真题年高考全国乙卷历史真题 1. 据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 A. 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 B. 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 C. 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 D. 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2. 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 A. 小篆 B. 楷书 C. 行书 D. 草书 3. 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
2、,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 规范地方行政 B. 防止武人干政 C. 提升军事能力 D. 削弱州府权力 4. 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 A. 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 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 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D. 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5. 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
3、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 。这种主张( ) A. 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 B. 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 C. 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D. 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 6. 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 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 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 ) A. 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 B. 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 C. 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 D. 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7. 20 世纪 30 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
4、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 A. 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B. 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 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 D. 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8. 下图是 1978 年与 1986 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C. 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 D. 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9. 据学者研究, 古代雅典官员在
5、接受任职资格审查时, 需要回答: 直系亲属姓名及男性亲属所在村社名称、崇拜的神祗及其圣所所在地、墓葬方位、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等。下列属于成为古代雅典官员前提条件的是( ) A. 军事才能、宗教信仰 B. 道德品质、演说能力 C. 丰厚财力、贵族血统 D. 本邦籍贯、成年男性 10. 16 世纪中叶,法国人帕斯基耶写作法国研究时说,“我用俗语(而非拉丁语)写作”;布代的论钱币处处流露出捍卫法国文化并与意大利人竞争的意识。有学者因此认为,16 世纪是“法国意识”萌发的世纪。据此可知,“法国意识”的萌发缘于( ) A. 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B. 新兴阶层摆脱宗教神权束缚 C. 资
6、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 D. “人民主权”学说深入人心 11. 1879 年,德国杜伊斯堡成为世界最大内河港口,输入矿砂和粮食,输出煤和钢铁制品。1900 年,德国船队总吨位由 1870 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 200 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船队。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 A. 已经确立“世界工厂”地位 B. 航运业的发展助长其海外扩张 C. 海上实力飞跃源于蒸汽机改进 D. 共和政体确立推动经济飞速发展 12. 1917 年 3 月中旬,加米涅夫和斯大林连续发表文章,主张只要临时政府不直接危及群众利益,就应给予支持;要求放弃无条件反对战争的立场,改行对临时政府施
7、加压力以迫其开始和谈的策略。这个主张得到了党内大多数人的支持。这表明当时( ) A. 临时政府反对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B. 沙皇残余势力仍对革命存在严重威胁 C. 布尔什维克党对革命形势认识尚不明晰 D. 国际局势不利于俄国革命持续深入发展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 世纪 50 年代,日本颁布“外资法”等一系列法规,加强对技术引进的管理,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列出鼓励进口和限制进口的技术项目,对私人企业的技术引进加以指导,其后,日本政府逐渐放宽引进技术的管理和审查标准,企业决定引进方式和内容,并承担引进过程中的一切风险,所引进的技术主要来自欧美。196
8、2 年到 1966 年,在企业提出的技术引进申请中,有 90.4%获得了批准。 摘编自王永生技术进步及其组织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即确立发展科技的方针。1956 年,国家制定 12 年科技规划,明确提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首先掌握世界现有的先进科学成就,在开展国际科学合作时应力求自力更生,在技术引进方面,50 年代,由苏联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项目共计 304 项;由东欧各国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建设项目共 116 项、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还重视引进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1960 年,苏联政府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这以后,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
9、术。 摘编自杨德才等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 材料三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对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中央确定我国国防尖端科技的发展,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强调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培养人才,掌握技术。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日两国技术引进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技术引进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 1
10、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 姓姓名名 任职地任职地 事迹事迹 刘陵 安成 (今属江西) 先时多虎,百姓患之,皆徙他县。陵之官,修德政,逾月,虎悉出界去,民皆还之。 法雄 南郡 (今属湖北) (郡)多虎狼之暴,前太守赏募张捕,反为所害者甚众。雄乃移书属县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民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泽,仁及飞(禽)走(兽)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是后虎害稍息,人以获安。 刘平 全椒 (今属安徽) 县多虎为害,平到修政,选进儒良,黜贪残,视事三月,虎皆
11、渡江而去。 童恢 不其 (今属山东) 民尝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生获二虎。恢闻而出,咒虎曰:“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知非者,当号呼称冤。”一虎低头闭目,状如震惧,即时杀之。其一视恢鸣吼,踊跃自奋,遂令放释。吏人为之歌颂。 据后汉书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 (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15.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商鞅变法,严惩百姓私相斗殴行为,奖励军功,授以爵位田宅,养成“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风气,秦国的军队几乎战无不胜,统治区域不断扩大,被当时六国人称为“虎狼之国”。荀子曾访问秦国,他认为
12、秦国管理有效,承认秦国军队战斗力强悍:“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但他认为按商鞅之法组建的秦国军队,“隆势诈,尚功利”,无礼义教化,“干赏蹈利”(求赏逐利) ,只能称之为“盗兵”,“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不能与春秋时齐桓公的军队相比,更不能与商汤王、周武王那样的仁义之师相提并论。 摘编自荀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荀子称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军队为“盗兵”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军事改革。 16. 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55 年 12 月,美国、英国意欲资助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并提出一系列附
13、加条件,但为埃及领导人纳赛尔拒绝。次年 6 月,苏联提出为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提供无附加条件的贷款。7 月,在美英两国先后宣布撤销对阿斯旺水坝的援助后,纳赛尔也宣布将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英国和法国对埃及这一决定反应非常强烈,决定以军事手段维护两国的利益。8 月 10 日,苏联发表声明,支持埃及将运河国有化的决定。10 月 29 日,英法联合以色列向埃及发动进攻,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在美国和苏联的压力下,英法两国和以色列在 11 月 6 日宣布停火。此后,法国进一步走上寻求欧洲联合的道路,英国也加快了从殖民地撤离的步伐。 摘编自王缉思、牛军主编缔造霸权:冷战时期的美国战略与决策等
14、(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前后美国对英国的态度变化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伊士运河战争对当时西方阵营的影响。 17. 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48 年 11 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新解放城市中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指示。1949 年 8 月至 12 月, 毛泽东以中央或个人名义发出多份电报, 督促各地尽快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并报告开会情况;批复和批转不少地区关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报告,推广开会经验。毛泽东在指导各地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实践中,提出一系列带有方针、政策性的重要指导思想: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前
15、身,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初期组织形式;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一件大事,这个会议是团结各界人民的重要工具;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扬民主,切实开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49 年 7 月以后,由于党中央和毛泽东发出许多关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指示,各地都迅速召开这一会议。 摘编自党的文献编辑部共和国走过的路建国以来重要文献专题选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高度重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东督促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历史意义。 20222022 年高考全国乙卷历史真题年高考全国乙卷历史真题 1. 据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 A. 推
16、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 B. 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 C. 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 D. 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图示可知, 商周政治重心位于黄河流域,而重要铜矿位于长江流域,长途运输成为必要,南北方联系由此加强,C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青铜器比较珍贵且坚韧度不够好,未广泛用于农业,A排除;青铜铸造由官府垄断,B 排除;地图未标示统治区域,无法得出扩大到江南,且青铜铸造的繁荣主要缘于技术进步等因素,地理因素不是主因,D排除。故选 C项。 【点睛】本题以商周青铜器为切入点,揭示了商周青铜文明与长江流域铜矿开发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共同塑造了早期华
17、夏文明的结论,深化学生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的历史认知。 (摘自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2022 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 解析参考: 商周制造青铜器的原料是从哪来的? ) 2. 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 。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 A. 小篆 B. 楷书 C. 行书 D. 草书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唐代楷书盛行,楷书具有字体方正、笔画工整、遒劲有力的特点,与材料形象化的描述相符,B项正确;小篆是秦朝时期的字体,且篆书比较舒
18、朗,具有曲线美,排除 A项;行书与草书都具有灵活、流动的特点,以适意为主,不要太受法度之限制,与材料信息不相符,排除 CD项。故选 B项。 【点睛】本题围绕盛唐书法的时代气象和艺术风格创设情境,彰显了书法艺术承载的美学理念,引导学生培养审美感受力和领悟力,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摘自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2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 3. 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 “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 。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 规范地方行政 B. 防止武人干政 C
19、. 提升军事能力 D. 削弱州府权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干信息重点阐释了通判的建制员额、职责权限,通判的设置起到了协理政事、审核把关、权力监督及制衡等作用,有助于行政程序规范化和流程化、弥补知州(知府)不足之处、避免出现重大失误以及防止权力的滥用、 误用, 因此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在于规范地方行政, A项正确; “干政”是指干预朝政 (中央权力) , 题干信息说的是地方, 此外任知州的一般是文官, 武官担任较少, 说通判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武人,显得多此一举,B排除;通判一般都是文官,且相互制约,不能提升军事能力,排除 C项通判与知州一起行使州府权力,州府总体权力未变,只是分散了,削弱
20、的不是州府,而是知州,排除 D 项。故选 A项。 【点睛】本题围绕宋代官职“通判”的概念展开,通过对通判的建制员额、职责权限等进行阐述,从规范地方行政的角度考查通判设置的目的,学生只有深入理解“通判”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通判协政理事,任责督察) ,方能准确作答。本题可尝试从“副手”、“参谋”、“审核员”“监督员”等身份理解通判。 (改编自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2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 4. 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 “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 ,但“俗气扑人” 。这可用于说明( ) A. 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
21、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 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D. 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明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市镇普遍兴起,市镇经济对传统的社会意识、当地风俗产生冲击,形成了“好名喜夸”之风,D 项正确;“颠覆”表述过于绝对,士大夫传统观念仍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排除 A项;宋朝时期甚至更早以前就已有世俗化审美趣味,“初现”表述错误,排除 B 项;明清时期社会结构总体稳定,“解体”表述错误,排除 C项。故选 D项。 5. 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
22、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 ,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 ,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 。这种主张( ) A. 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 B. 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 C. 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D. 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可以看出,陈宝箴本人是赞同并推行了变法改革的, 但同时他又认为康学使民权平等的学说非常兴盛, 这会造成守旧派更大的阻扰,故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 ,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C项正确;新旧势力的合流,不符合史实,排除 A项;材料体现的是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 ,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不是
23、为了突破“中体西用”束缚,排除 B 项;彻底否定,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D项。故选 C项。 6. 据某位学者回忆, “ 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 ,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 ,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 ) A. 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 B. 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 C. 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 D. 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可知五四之后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了一定的变化,更具理性,说明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24、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主张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D 项正确;“由此引发”表述错误,排除 A项;“开始受到批判”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 B项;“得以消除”表述错误,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7. 20 世纪 30 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 A. 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B. 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 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 D. 为建立民
25、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给一切革命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给了其他阶级一定的权利,拉拢其他阶级,共同为抗战服务,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抗战,不是武装反抗国民党, 排除 B项; 材料未涉及党的中心工作的变化, 排除 C 项; 1944年才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时间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8. 下图是 1978 年与 1986 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 A. 城市经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全国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16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