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21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北京市通州区2021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通州区2021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通州区北京市通州区 2021-2022 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基础一、基础 运用。 (共运用。 (共 1717 分)分) 1. 学校组织同学们围绕新闻单元开展了系列阅读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去,完成下列任务。阅读下面新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她站在 10 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好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8000名观众翘首而望, ( )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有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飞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
2、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 ) ,又潇洒自如。1.7 秒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 )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又展开身体,笔直地像轻盈的箭,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选自“飞天”凌空 ) (1)为文段中加点字依次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翘首(qi o)一刹那(sh )悄然(qio) B. 翘首(qi o)一刹那(ch )悄然(qio) C. 翘首(qi o)一刹那(ch )悄然(qio) D 翘首(qi o)一刹那(sh )悄然(qio) (2)在文段
3、括号中依次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屏息敛声 急如流星 眼花缭乱 B. 屏息敛声 疾如流星 眼花缭乱 C. 屏吸敛声 疾如流星 眼花潦乱 D. 屏息敛声 疾如流星 眼花济乱 (3)下列句子与文段中画线句所使用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李白夜宿山寺 B.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 ) C.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 D.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4)为上面新闻文段拟定一个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跳水比赛 B. 从天而降的仙女 C. 吕伟夺得比赛冠军 D.
4、吕伟完成精彩跳水表演 (5)如果你是现场采访吕伟的小记者,请围绕一个主题,设计三个连续问题,问题之间要有逻辑关系。 2. 阅读下面两个新闻文段,回答后面小题 文段一: 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 )瑞士的迪南( )他于 1864 年建立了红十字会( )经济学家帕西( )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选自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 文段二: 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的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_。 (选自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 (1)文段一的句子括号中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 ; , B. 。 。 ,
5、, C. : , 。 , D. : 。”, (2)结合语境、在文段二横线处填入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甲】中国以它为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体现了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乙】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丙】彰显坚定信念、磅礴的力量,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 (3)阅读了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一位同学有感而发写了一幅书法作品誓佑和平 。下面对这幅作品评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幅书法作品是楷书,工整清丽,横平竖直。 B. 这幅书法作品是楷书,庄重典雅,一波三折。 C. 这幅书法作品是隶书,工整清丽,横平竖直。 D. 这幅书法作品是隶书,庄重典雅,
6、一波三折。 二、古诗文阅读。 (共二、古诗文阅读。 (共 2121 分)分) (一) (一) (4 4 分)分) 3. 默写。 (1)日暮乡关何处是?_。 (崔颢黄鹤楼 ) (2)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 (3)记承天寺夜游 中, 写出月光澄澈清明特点的句子是: “_, _, 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二)(二) 阅读渡荆门送别 ,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 诗歌的颔联用精当的词语描绘了从蜀地到楚地的景物变化:用“随”字形容群山消失,被原野取代;用“_
7、”字形容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 5. 李白的浪漫主义在诗歌的颈联表现得淋漓尽致,“月下飞天镜”用月亮倒映水中有如飞天明镜来展现_;“云生结海楼”用云霞兴起有如 _来展现天空的高远。 6. 阅读完这首诗,有同学评价说:“诗中没有送别意,题中的送别二字可以删去。”从全诗来看、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三)(三) 阅读三峡 ,完成下面小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8、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 春冬之之时 山川之美 C. 清荣峻茂 香远益清 D 绝巘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9. 作者从山和水两方面写了三峡,写水时为什么不按照四季的顺序来写呢?请你结合文本的内容说一说原因。 10.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黄牛滩 郦道元 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
9、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 注:黄牛山:与下文中的“黄牛滩”,均在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内。色:这里指形状。就:造就。纡(y)回:形容江水回旋、环绕的样子。信宿:连宿两夜。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经常引用一些语句, 黄牛滩引用“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写出了黄牛滩_的特点; 三峡中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写出了三峡的_的特点;同时渲染了_的气氛。 三、名著阅读。 (共三、
10、名著阅读。 (共 6 6 分)分) 11. 全班同学共同阅读红星照耀中国 ,然后进行专题探究,请你完成下面的问题。 (1) 红星照耀中国 最早书名是 红星在中国 后来改为 红星照耀中国 显然, “照耀”一词比“在”更为传神。结合名著内容,你认为“照耀”一词有什么含义。 (2)某编辑部想要再版红星照耀中国这部著作,下面两种封面究竟用哪一个,编辑向读者征求意见。请向编辑部投稿,说出你的建议及理由。 (100 字左右) 四、现代文阅读。 (共四、现代文阅读。 (共 1616 分)分) (一) (一) (8 8 分)分) 阅读藤野先生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
11、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
12、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 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 倒挂在水果店头, 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业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
13、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载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12. 第段在文章结构上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结构:_ 内容:_ 13. 鲁迅的文章在语言运用上特别讲究意味和趣味,请你自选角度(词语、修辞、写法等) ,赏析文稿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4. 本文题目为“藤野先生”,有的同学认为-段内容与“藤野先生
14、”无关,可以删去。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结合藤野先生全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二) (二) (8 8 分)分) 阅读百年明镜季羡老 ,完成下面小题。 百年明镜季羡老 梁衡 98 岁的季羡林先生离我们而去了。 初识先生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一次颁奖会上他大概看过我哪一篇文章,托助手来对号,我赶忙上前向他致敬。会后又带上我的几本书到北大他的住处去拜访求教。先生的房屋格局十分简单,一张睡了几十年的铁皮旧床,甚至还铺着粗布草垫,环墙满架是文学方面的书,还有朋友、学生的赠书。他很认真,凡别人送的书,都让助手仔细登记、编号、上架。他每天四时即起,就在床边的一张不大的书桌上写作。这是多年的习惯,学校里都
15、知道他是“北大一盏灯”。我这一去,便成了先生的常客。 有一次。 我就带了一个年轻记者去采访他。 采访中记者很为他的平易近人和居家生活的简朴所感动。那天先生助手讲了一件事。季老很为目前社会上的奢费之风担忧,特别是水资源的浪费, 他就从自家做起,在马桶水箱里放了两块砖,这样来减少水箱的排水量。这位年轻的女记者当时就笑弯了腰,她不可理解,先生生活起居都有国家操心,自己何至于这样认真?以后过了几年,她每次见到我都提起那件事,说季老可亲可爱就像家乡农村里的一位老爷爷。是啊,先生永远是一身中山装,每日三餐粗茶淡饭。我就想大概是他身上农民子弟的基因使然。 一次我从新疆回来,正在创作(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
16、我谈到在伊犁采访林则徐的旧事。虎门销烟之后林被清政府发配入疆,过“果子沟”,大雪拥谷,车不能走,林家父子只好下车趟雪而行,其子跪地向天祷告:“父若能早日得救召还,孩儿愿赤脚趟过此沟。”先生眼角已经饱含泪水。他对爱国和孝敬老人这两种道德观念是看得很重的。他说,爱国,世界各国都爱,但中国人爱国观念更重些。欧洲许多小国,历史变化很大,惟有中国有自己一以继之的历史,爱国情感也就更浓。他对孝道也很看重,说“孝”这个词是汉语里特有的,外语里没有相应的单词。一次到病房里看他,聊天时就说到儿童教育,他说:“我主张小学生的德育标准是热爱祖国、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和睦伙伴。”并当即提笔写下这四句话,后来发表在人民
17、日报上。 但 2003 年,先生病了,年初住进了 301 医院,后来一直以院为家。我到医院看先生时,常碰到护士换药。腿伤,要用夹子伸到伤口里洗脓涂药,近百岁老人受此折磨,令人心中不是滋味,他却说不痛。助手说,哪能不痛?先生从不言痛。医院都说他是最好伺候的、配合得最好的模范病人。 我去看季老从不敢谈学问。在我看来他的学问高深莫测,这些东西在我们看来像一片茫茫的原始森林,稍一涉足就会迷路而不得返。他从梵文(印度的古典语言)的“糖”字的考证中,竟如茧抽丝,写出一本 80 万字的糖史 ,我曾好奇地问了一个问题:“季老,您研究的那些外国的古代的学问,总是让人觉得很遥远,对现实有什么用?”他没有正面回答,
18、说:“学问,不能拿有用还是无用的标准来衡量,只要精深就行。当年牛顿研究万有引力时知道有什么用?”是的,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牛顿当时如果只想有用无用,可能早经商发财去了。事实上,所有的科学家在开始研究一个原理时都没有功利主义地问它有何用,只要是未知,他就去探寻,研究结果出来后,有没有用,那是后人的事。先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的那一份平静,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 近几年我越来越觉得应该为先生做点事,先生不只是一个很专业的学者,他的思想、精神和文采应该普及和传播。于是去年建议帮他选一本面对青少年的文集,他欣然应允,并自定题目,自题书名。在提到编辑思想时,他一再说:“我这一生就是一面镜子。” 现在我
19、翻着先生的著作,回忆着与他无数次的见面,先生确是一面镜子,一面百年明镜。在这面镜子里可以照出百年来国家民族的命运,也可以照见我们自己的人生。 (摘自人民日报 ,有删改) 15. 阅读全文,完成下列表格。 事件 精神品格 先生将别人送书登记在册,每天按时写作。 先生在自家马桶水箱里放了两块砖。 生活简朴,忧国忧民 先生被我讲的故事感动。 顽强,善良,平易 先生写著作糖史 ,回答我关于学问的问题。 对待学问研究的纯粹 先生为青少年文集自提书名。 关心青少年成长 16. 文章的题目“百年明镜季羡老”可否改为“百年明镜季羡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17.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结尾画线
20、句“在这面镜子里可以照出百年来国家民族的命运,也可以照见我们自己的人生”这句话的理解。 五、作文。 (共五、作文。 (共 4040 分)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18. 在学习中我们掌握了人物传记的一般写作特点,请你选择一个熟悉的人物,为他(她)写一篇小传,题目自拟。 要求: (1)将题目拟好,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 600-800 之间。 (3)文中不出现所在学校名称以及师生的全名。 19. 按要求作文 一座山,一池水,是一种风景;一片云朵,一道彩虹,是一种风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也是一种风景 请你以“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
21、篇记叙文。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 600800 之间。 (3)文中不出现所在学校名称以及师生的全名。 北京市通州区北京市通州区 2021-2022 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 (共一、基础运用。 (共 1717 分)分) 1. 学校组织同学们围绕新闻单元开展了系列阅读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去,完成下列任务。阅读下面新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她站在 10 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好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8000名观众翘首而望, ( )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22、。有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飞舞的“飞天” 。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 ) ,又潇洒自如。1.7 秒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 )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又展开身体,笔直地像轻盈的箭,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选自 “飞天”凌空 ) (1)为文段中加点字依次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翘首(qi o)一刹那(sh )悄然(qio) B. 翘首(qi o)一刹那(ch )
23、悄然(qio) C. 翘首(qi o)一刹那(ch )悄然(qio) D. 翘首(qi o)一刹那(sh )悄然(qio) (2)在文段括号中依次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屏息敛声 急如流星 眼花缭乱 B. 屏息敛声 疾如流星 眼花缭乱 C. 屏吸敛声 疾如流星 眼花潦乱 D. 屏息敛声 疾如流星 眼花济乱 (3)下列句子与文段中画线句所使用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李白夜宿山寺 B.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 ) C.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 D.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4、 ) (4)为上面新闻文段拟定一个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跳水比赛 B. 从天而降的仙女 C. 吕伟夺得比赛冠军 D. 吕伟完成精彩跳水表演 (5)如果你是现场采访吕伟的小记者,请围绕一个主题,设计三个连续问题,问题之间要有逻辑关系。 【答案】 (1)C (2)B (3)C (4)D (5)示例:请问您对自己的这一跳是否满意?在入水过程中您在想什么?当听到观众的欢呼声后您内心有何感想? 【解析】 【分析】 【小问 1 详解】 A.一刹那(sh ) ch ,悄然(qio) qio; B. 翘首(qi o)qi o,悄然(qio)qio; D. 翘首(qi o)qi o,一刹那(s
25、h )ch ; 故选 C。 【小问 2 详解】 A.急如流星疾如流星; C.屏吸敛声屏息敛声,眼花潦乱眼花缭乱; D.眼花济乱眼花缭乱; 故选 B。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辨识。划线句中,由“笔直地像轻盈的箭”一句可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她”的身体比喻成“轻盈的箭” ,生动形象的写出“她”跳水时动作的轻盈,表达了赞美之情。 A.“高百尺” “摘星辰”使用了夸张的修辞; B.“怀采薇”是引用,引用了伯夷、叔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的典故; C.“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洞庭山水”比作“银盘里里的青螺” ; D.“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对偶; “争”运用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通州区 2021 年级 上期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17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