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3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朝阳区北京市朝阳区 20212021- -20222022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试卷 一、本大题共一、本大题共 4 4 小题,共小题,共 2020 分。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潇湘馆的典型植物是竹子。当大观园竣工验收, 贾政等人游到潇湘馆时,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潇湘馆的竹子首先就让人联想到林黛玉纤巧的身段和弱柳扶风的步态,湘妃竹上斑点的传说又与她还泪之说契合,娥皇女英为丈夫泪尽而亡,绛珠仙草为报神瑛侍者灌溉之恩,也是泪尽夭折。更重要的是,曹雪芹借竹子塑造了林黛玉的性格。竹子亭亭玉立,刚劲有节,很多文人雅士借竹
2、来表达自己高尚的气节。黛玉也爱竹: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这种幽静其实未尝不可以理解为她的遗世独立,希望在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环境中为自己寻得一块清净之地。在这个环境中,她可以安顿自己的灵魂,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必曲意奉承,不必担心说错话做错事而被人耻笑了他去。 整个潇湘馆不像其他院落一样有各种色调的花草,这里后院种有梨树与芭蕉,前院似乎只有竹子,形成一种非常纯粹的绿。这也象征着林黛玉的性格:纯粹,不容杂质,不肯与世推移。她在贾府的处境其实和屈原世人皆浊我独清是类似的。贾府中上上下下,人人都长着一双势利眼,她一个孤儿,在贾府本就是寄人篱下,
3、按这些人的逻辑,她不是应该似迎春般逆来顺受吗?可是林黛玉偏不,她就是要按着自己的意愿活。就像屈原掷地有声的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林黛玉也在自己的诗中追问: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她想要一个干干净净的地方,那里没有虚伪,没有尔虞我诈,但显然贾府并不是这样的存在。于是, 就像屈原只能游走于江潭, 林黛玉也成了贾府上下口中的那个尖酸刻薄难相处的人。其实这两个人只要稍微妥协一下就好了,放弃一些自我,放弃出淤泥而不染的追求,屈原不要老想着挽救楚国,林黛玉也不要老想着质本洁来还洁去,就成为众人想要的乖巧样子,这样就好了。可是屈原不愿意,林黛玉也不愿意,这就没办法了,高洁的性格注定会遭遇多舛的命运。
4、 (取材于曾艳房如其人红楼梦居所与人物形象的关联 ) 材料二 潇湘馆这清幽的所在只配谁来住?世外仙姝寂寞林!高情雅致、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住在这里,才算是物得其主,景得其友,主人与居所情调一致,氛围相投,人与景异形同灵,可谓亦景亦人。 潇湘馆所涉及的植物在我国传统文化领域中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有特定的感情色彩,可以说这些植物都有特定的文化性格,它们有强烈的情绪暗示效果,让人马上联想到中华古典文化中的相关意蕴,倍觉意味深厚,从而加大了文字的信息含量,使读者得到更为丰富的审美享受。潇湘馆的景物描写富有象征意义,其特定情绪色彩与林黛玉的性格和心境一致,对读者理解林黛玉的形象具有导向和深化作用。这些景物描
5、写外化了林黛玉的心理,作者借景物这个载体成功地传达了林黛玉的精神世界。 潇湘馆后院里不种桃不种杏只种梨花,为的是突出梨花的白。白字可生发出多种意蕴。一是洁。黛玉一生好洁,目无下尘,孤高自傲,不向污俗陈规低头,自己最终也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抔净土掩风流,宁为玉碎,孤魂儿独自去寻天际香丘。二是冷。黛玉是一个冷多于热的人。聪慧早熟使她过早清醒地看透了人生,她对世事俗务表现得很冷淡。她不像凤姐那样热衷于揽势聚财,也不像宝钗那样送礼连人人看不上的贾环也不漏地会做人,也不像探春那样为争正统主子的尊严而斥母训弟。黛玉除了执着地追求宝玉的爱,别的一概不闻不问,是一个淡漠于世俗的素心人。 林黛玉性格里最大的特点是
6、由于人生的痛苦、 婚姻的无望而形成的愁, 日常的主要表现是爱流泪,潇湘馆后院栽植的阔叶芭蕉很好地渲染了这一点。蕉叶有卷与展的不同形象,常被诗家借来抒情遣怀,古人写愁就有芭蕉不展丁香结之句。黛玉所处的时代视少女怀春之情为大禁,而黛玉却刻骨铭心地感受到了爱的温馨与焦渴。这个多情的纯洁少女深知自己的感情为世所难容,所以只好疑惧重重地偷埋心事。芳心犹卷,像一缄书札,怕被东风暗拆看,正是林丫头满腹心事卷也难、展也难,抑也难、抒也难的绝妙比喻。芭蕉的伤感意味还可以从听雨的角度来品味。雨是阴郁的,是伴愁的,而芭蕉阔大的叶子正宜承雨。南唐后主李煜曾有描写芭蕉的名句: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7、这夜听雨打芭蕉的情景包含着多么深厚的感伤意蕴!潇湘馆内,雨滴蕉叶的不尽之声,躲也无处躲,不听也得听。雨滴引出泪滴,正像第四十五回所写:又听见窗外竹梢蕉叶之上,雨声淅沥,清寒透幕,不觉又滴下泪来。直到四更将阑,方渐渐的睡了。芭蕉听雨的意境渲染,进一步丰富了林黛玉的悲剧形象。 (取材于尹振华人物性格的外化与延伸略论红楼梦中潇湘馆的环境描写 ) 1. 根据两则材料,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观园竣工验收,贾政等人看到了潇湘馆中特意为林黛玉种下的满院翠竹。 B. 林黛玉既不肯放弃自我,又无法像屈原一样游走于江潭,就注定会命运多舛。 C. 潇湘馆前院种竹,后院种梨花和芭蕉,暗示了林黛玉性格中截
8、然不同的两面。 D. 竹子、梨花、芭蕉是潇湘馆中真实的自然景物,也是林黛玉精神世界的外化。 2. 根据两则材料推断,下列最适合作潇湘馆楹联的一项是( ) A.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B. 烟霞闲骨骼,泉石野生涯 C.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D. 吟成豆蔻诗犹艳,睡足荼蘼梦也香 3. 结合两则材料,概括潇湘馆的植物与林黛玉有哪些契合之处。 4. 除潇湘馆外, 红楼梦中“主人与居所情调一致,氛围相投”的描写还有多处。 阅读下面两段蘅芜苑的描写,回答问题。 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皆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
9、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飖,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 红楼梦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 红楼梦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1)蘅芜苑是谁在大观园的居所? (2)蘅芜苑描写,能看出其主人什么形象特点?结合原著中的某一情节简
10、要分析。 二、本大题共二、本大题共 7 7 小题,共小题,共 2424 分。分。 5.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烛之武退秦师 ) 权,然后知轻重( 齐桓晋文之事 )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 B.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齐桓晋文之事 ) 戍卒叫,函谷举(杜牧阿房宫赋 )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苏洵六国论 ) C. 善刀而藏之( 庖丁解牛 ) 素善留侯张良(司马迁鸿门宴 )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 D.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李斯谏逐客书 )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
11、赋 )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蒲松龄促织 )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齐桓晋文之事 ) A.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B.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师 ) C.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 D.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蒲松龄促织 ) 7. 下列对成语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明察秋毫:出自孟子“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本指视力好到能看清鸟兽秋天所生的细毛的尖端,后多形容人目光敏锐,能洞察一切。 B. 踌躇满志:出自庄子“为之踌躇满志
12、”。形容人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踌躇,得意的样子;志,指意愿。 C. 钩心斗角:出自杜牧阿房宫赋“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本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现比喻各用心机,相互争斗、排挤。 D. 日削月割:出自苏洵六国论“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原本是形容秦国不断攻打六国,占领的土地面积不断扩大,现比喻逐步侵吞蚕食。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 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柳下惠不羞
13、污君【1】,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孔子之去齐,接淅【2】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3】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犹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取材于孟子万章下 ) 注释: 【1】污君:无道之君。 【2】接淅:形容米淘好了,还没来得及煮,就
14、捧着湿米匆忙离去。 【3】金声而玉振:古代奏乐,开头以金钟起音,末尾以玉磬收韵。 (二) 孟子论伯夷、伊尹、柳下惠,皆曰圣人也,而又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圣人之名,岂隘与不恭者所得僭哉!盖闻圣人之言行不苟而已,将以为天下法也。昔者,伊尹制其行于天下,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而后世之士多不能求伊尹之心者,由是多进而寡退,苟得而害义,此其流风末世之弊也。圣人患其弊,于是伯夷出而矫之,制其行于天下,曰:治则进,乱则退。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而后世之士多不能求伯夷之心者,由是多退而寡进,过廉而复刻,此其流风末世之弊也。圣人又患其弊,于是柳下惠出而矫之,制其行于
15、天下,曰:不羞污君,不辞小官。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而后世之士多不能求柳下惠之心者,由是多污而寡洁,恶异而尚同,此其流风末世之弊也。此三人者,因时之偏而救之,非天下之中道也,故久必弊。至孔子之时,三圣人之弊,各极于天下矣,故孔子集其行而制成法于天下,曰:可以速则速,可以久则久,可以仕则仕,可以处则处。然后圣人之道大具,而无一偏之弊矣。其所以大具而无弊者,岂孔子一人之力哉,四人者相为终始也。故伯夷不清,不足以救伊尹之弊,柳下惠不和,不足以救伯夷之弊。圣人之所以能大过人者,盖能以身救弊于天下耳, 如皆欲为孔子之行, 而忘天下之弊, 则恶在其为圣人哉?是故使三人者当孔子之时,则皆足以为孔子也,然其
16、所以为之清、为之任、为之和者,时耳。岂滞于此一端而已乎?苟在于一端而已,则不足以为贤人也,岂孟子所谓圣人哉?孟子之所谓隘与不恭,君子不由者,亦言其时尔。故曰:圣人之言行,岂苟而已,将以为天下法也。 (取材于王安石三圣人论 ) 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先知觉后知 觉:启悟 B. 厄穷而不悯 悯:忧愁 C. 君子不由也 由:在意 D. 于是伯夷出而矫之 矫:纠正 9.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 施行暴政的国家,住有暴民的地方,他不愿意停留 B. 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 智慧譬如是技巧,圣德譬如是力量 C.
17、 盖闻圣人之言行不苟而已,将以为天下法也 大概听说圣人的言语行为不随随便便,要把它作为天下的法则 D. 如皆欲为孔子之行,而忘天下之弊,则恶在其为圣人哉 如果都想像孔子那样周游天下,却忘记了社会的弊病,那就成了圣人厌恶的人了 10. 孟子和王安石都认为孔子是集伯夷、伊尹、柳下惠圣贤之大成者,但二人论述有所不同。根据文意对两人的观点分别加以解说。 11.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注】。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宪问 )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
18、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宪问 ) 【注】齐桓公与公子纠争位,公子纠被杀,他的师傅召忽自杀殉主,另一个师傅管仲却做了桓公的宰相。 子路和子贡对“仁”的理解,与孔子有何不同?结合以上材料中他们对管仲的评价,简要分析。 三、本大题共三、本大题共 4 4 小题,共小题,共 2222 分。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登岳阳楼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登岳阳楼【注】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
19、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靖康二年(1127 年)四月,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是年秋,陈与义流亡洞庭期间作此诗。 12.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诗首联以今昔对比手法表达了洞庭湖巨变给作者的震撼。 B. 陈诗第一句中以“东”“西”二字点明了岳阳楼所处的地理位置。 C. 两首诗第二联都写到了古地名称,增添了洞庭湖的历史厚重感。 D. 两首诗都通过描写登临所见之景,抒发了真切而又复杂的情感。 13. “夕阳”是古诗中常用的意象。下列诗句与陈诗中“夕阳”蕴含的情感相似的一项是( ) A. 采桑春陌上,踏草夕阳
20、间。 (顾况春游曲 ) B.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韦庄忆昔 ) C.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张耒和周廉彦 ) D. 一溪绿水皆春雨,两岸青山半夕阳(端木国瑚沙湾放船 ) 14. 明人胡应麟评论陈与义登岳阳楼的艺术风格说:“得杜调者也。”结合两首诗谈谈你对这一评论的理解。 15.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洞庭湖自古就是文人吟咏的对象。南宋词人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曾以“_,明河共影,_”描绘洞庭湖的清亮明洁。 (2)真正的仁人志士应以天下为己任。 论语记录了曾皙对“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_,咏而归”的理想社会的追求,王安石在答司马谏
21、议书中用“_,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表达了自己勇于担当、推动变法、革除时弊的决心。 (3)化用是古诗文中常用手法。如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的“_”化用了周易谦卦的“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再如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_,_,_”化用了杜牧泊秦淮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古代许多优秀文学作品都能借古鉴今、针砭时弊。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非天下也”讽谏唐敬宗要吸取历史教训,励精图治;苏洵在六国论中以“_”点明六国破灭的缘由,借此奉劝北宋统治者不能再妥协苟安。 四、本大四、本大题共题共 4 4 小题,共小题,共 1818 分。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想念 电话铃声
22、响得那么突兀,我一下子就醒了,四下里一团漆黑。我听到小白的声音,他一直在医院里照顾我爸爸。曹老情况不大好,医生让你到医院来。我没有多问,就把电话放下了。 我穿衣服,穿了一件毛衣,又穿了一件,我拿了包,看清钱包是在里面,我拿了钥匙,然后关灯出门。那个时间没有电梯,我从十四层往下走,楼道里响着我奇怪的脚步声,非常奇怪。奇怪的是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动作,但又不像是我的。我走到外面,空气冰冷,天还漆黑,苍黄的路灯下,大街空空荡荡,没有一个人影。在这巨大虚空的黑夜后面,我感到了正在发生的事情,我的爸爸走了。 以后的几天里,冬日的天空异常晴朗,太阳明亮极了,街景和往日一模一样,但是它毕竟有一点不一样了,我再
23、不能到医院去看我爸爸了。在他离开我之后,我想他想得很多。 爸爸创作的雷雨应该是我看的第一个话剧,在我的记忆里是这样。我很小,大约四五岁,还不到进剧场看戏的年龄,完全不能理解舞台上人和人的关系,甚至也弄不清舞台上的演出和我爸爸的关系。到了第三幕, 雷电交加, 侍萍要女儿起誓不再和周家的人来往, 四凤被逼发了毒誓: 让天上的雷劈了我! 话音甫落响起一声炸雷,满场震动,我吓得哇地哭了。 让我永远不会忘的是爸爸的举动。我挨着他坐,他伸手一把抄起我,动作之粗暴让我心惊,我被他紧紧夹在腋下,一团漆黑之中,惶惶然稀里糊涂忽然来到明亮的地方。在剧场的侧厅他把我放到地上,刚刚的瞬间我因为惊吓已经忘了哭泣,只是胸
24、部还止不住抽动,大口大口地吞咽空气。他没有说我,等着我慢慢平静下来。也许他有点歉疚,小女儿太小,实在不能怪她,另一方面他相信我已经明白了,不能在剧场里那样大哭,那是不对的,因为影响了看戏的观众,而他们是最重要的人。这是关于戏剧我所上的第一堂课,戏比天大,剧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等我又长大一些,上学了,仍然是演出雷雨 ,爸爸牵着我的手,小心再小心,蹑手蹑脚地来到后台,站在侧幕间,看那些把我吓哭的闪电劈雷是怎样造出来的,还有稀稀疏疏的雨,怎样越下越大,一阵阵砸着观众的耳鼓。音效师们操作着,精妙地掌控着力度和节奏,把大自然的万千气候带进剧场。很多年以后我开始写小说,后来又写电影和电视剧,最终写了话剧
25、。我不由想,难道爸爸曾对我寄予了这样的期望?我想那时候并没有。分娩不止是在出生、离开母腹的时刻,人生中会经历数次分娩。是爸爸让我在首都剧场的母体中再次出生,从此开始吸收来自戏剧的养分。 爸爸去世后,我和妹妹整理了他给我们的信。他在信里说:这几年,我要追回已逝的时间,再写点东西,不然我情愿不活下去。浪费青春和中年时光,这是最可怜的,想起来甚至觉得惨痛。只有在暮年猛追一阵,补去已逝的时间。但创作真是极艰苦的劳作,一遇到走不通想不通的关,又得返工重写,一部稿子不知要改多少遍。当然真有一个结实的大纲与思想,写下去只是费时间,倒不会气馁。 读着这些信,我的脑子里不由得老冒出过去那些美好的时光。那时我家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朝阳区 2021 2022 学年 一下 期末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18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