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泰州市江苏省泰州市 20212021- -20222022 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围棋是中国古代文人最喜爱的娱乐雅戏之一,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认为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 刘熙载艺概言,“艺者,道之形也”。中国古代传统将“道”作为知识、思想、信仰的依据,作为形下之器的“艺”,被认为是“道”的感性显现方式。在“以道统艺,由艺臻道”的文化氛围下,“道”与中
2、国文化在围棋中有生动的体现。 在古代绘画中出现的围棋,往往在围棋之外,还有着多方面的文化寓意。 宋元时期山水画发展勃兴,围棋成为古代文人山水画中的重要元素,一种新的图像范式逐渐形成。现存宋佚名绘 山居对弈图 , 画作通过大片的留白与云雾的渲染, 营造出一种“惟恍惟惚”的朦胧自然境界,而偏于一角屋宇中对弈的二人,似乎正是古代文人理想境界的一种象征。通过静止的空间,画作让时间意识淡化,二人远离尘嚣、闲静幽对,体现了庄子齐物论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观者神思打通古今,由此而畅神,乃至逍遥物外、物我两忘,以达到无知、忘知、无忧、忘忧的境界,而“忘忧”作为围棋的别称,也正体现出文人冲淡
3、闲远的趣味追求。 清代绘画中的弈棋女性形象,既是文人士大夫对理想女性的想象,也寄托了他们的文化理想和文化诉求。随着西学东渐,西洋绘画技法受到宫廷文人画师的崇尚。清康乾时期焦秉贞绘桐荫对弈图 ,画师笔下的庭院在焦点透视法的描绘中进一步彰显环境的幽深, 而对弈场景的设置, 进一步烘托出一种闲静之美。同时,通过对此类画作的细节考察,可以发现,作为传统的绘画类型,源自屈原离骚“香草美人”的文人以女性自比的传统,在明清仕女画中如何演变。明清时期仕女画中的女性,已非真实女性,而成为一种男性模式化的偶像。正如有学者指出,清代的仕女画负担着男性或“载道”或“言情”的诉求,画中的女性往往在观画者看来是一种自我投
4、射,文人士大夫借此抒发自己“骥遇伯乐”“玉在匮中求善价”的殷切期望。 绘画中的围棋, 在不经意间透露了围棋文化所蕴含的文人趣味, 是一种极富中华文化特色的文化符号。 (桐荫对弈图 焦秉贞/绘) (摘编自陈术合、奚沛翀画中纹枰有深意古代绘画中围棋的文化含义 ) 材料二: 围棋在东晋被称为“坐隐”、“手谈”,道出了围棋所蕴涵的文化底蕴;至北宋,宋徽宗有言,“忘忧清乐在枰棋”,围棋于是又被称为“忘忧”;烂柯传说流传,围棋则多了“烂柯”之名。实际上坐隐、手谈、忘忧、烂柯所用的典故均是两晋时期的言谈作品,这从侧面说明,围棋在那个时期已经登堂入室,在理论上、地位上均有质的提高,并在那些名门高士中广为流传。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大行其道,道教开始创立,佛教逐渐兴盛,这不能说是巧合。在这一哲学背景的影响下,围棋、围棋的别名、围棋的传说、围棋的故事的发生发展,正是这些思想文化表现的产物。 围棋被称为坐隐,正是道家所崇尚的隐者风范。道家的代表人物杨朱,逃离人世,遁迹山林,正是一位隐者。玄学包含着道家“道可道,非常道”的精神,实际上就是道不可道,只可暗示。不闻之闻,不见之见,不言之言,这就是道家哲学的表现方式,就如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样,因为真意自在心中,无需言出。这就是魏晋的名士风度,不言自言。围棋,在魏晋名士的心目中,是一种哲学活动、悟道活动,对弈折射出他们的生命哲学,也表现着他们形
6、而上学的苦涩悲凉的思索。 佛家讲顿悟,围棋讲感觉,棋理佛理相通,围棋于是成为佛门弟子的爱好。手谈二字,就是高僧支道林命名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也是此道高手,下棋讲究美感,是个求道派,与人下棋,“拾敌死子,空处如龙凤形”,这堪与日本现代“美学棋士”大竹英雄相媲美了。棋理禅理相通,境界达到高妙之时,二者是互通的。 儒家则把围棋看成是小艺。 论语阳货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宋儒们的解释是“圣人非教人博弈也,所以甚言无所用心之不可尔。”孟子更是把“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当作是不孝之一。在儒家眼里,围棋不值得提倡。儒家所谈的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就不包括弈。 进入北宋时期,儒者大多不像前人那么严肃,对待围棋就温和了许多,比如那个一本正经的拗相公王安石,“每与人对局,未尝致思,随手疾应。觉其势将败,便敛之,谓人曰:本图适性忘虑,反苦思劳神,不如且已。”这就是将围棋当作一种适情游戏了,只要不为其所惑,玩玩无所谓。苏轼有云,“胜固欣然,败亦可喜”,道出了围棋的奥妙所在。 围棋是文人雅士的玩物,在文人的意象中,是和云雨、疏帘、青山、绿水、书画、琴箫等等连成一体,构成中国古代文人的水墨图,而不是流于贩夫走卒之徒,构成市井图。 (摘编自汉高周围棋的文化精神 ) 1. 对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元时期围棋成为山水
8、画中的重要元素, 山居对弈图折射出文人冲淡闲远的旨趣。 B. 焦秉贞的桐荫对弈图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也有对西洋绘画技法的借鉴运用。 C. 佛门弟子之所以偏好围棋,是因为棋理佛理相通,借助围棋感觉方能达成佛家的顿悟。 D. 对围棋的态度,儒家既与道家、佛家不同,儒家内部不同时期的儒学人物也不尽相同。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熙载用“以道统艺,由艺臻道”高度凝练地概括了中国文化“道”与“艺”的关系。 B. 清代文人观赏仕女画时往往自我投射,借此抒发自己“玉在匮中求善价”殷切期望。 C. 名门高士中围棋广为流传与当时玄学大行其道、道教创立、佛教兴盛的哲学背景有关。
9、 D. 围棋是历代文人都尊崇的娱乐雅戏,它和其它意象一起构成中国古代文人的水墨图。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中围棋“适情”观点的一项是( ) A. 归山终未遂,折桂复何时。且共江人约,松山雪夜棋。 (寇准闲夜围棋作 ) B. 莫将戏事拢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战罢两奁收黑白,一枰何处有亏成。 (王安石棋 ) C. 随缘冷暖开怀酒,懒算输赢信手棋。千古英雄一抔土,不如欢笑有便宜。 (唐伯虎避事 ) D.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曹雪芹红楼梦 ) 4. 材料二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类比的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5. 人工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先后击
10、败围棋大师李世石、柯洁,有人据此认为围棋作为精神体操对于日常生活已经没有意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看法的认识。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61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蓬荜居印人蓬荜居印人 聂鑫森 章达君要搬家的消息传进了“蓬荜居”这个小院子,把金锲之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为什么搬家?金锲之想啊,想啊,猛地心一颤。他明白了,真的 风雪拥年关,他们真正地成为知己,似乎是在解放前的一个年关前夕,印人金锲之和小学的语文教师章达君在当铺的偶遇。在当铺那麻石台阶上片刻的惶惑和窘迫后,两个人豁达地哈哈大笑。他们似乎获得了一种什么契机,仿
11、佛突然看见了对方心性的另一个层次,于是,感情猛然间获得了升华。办完典当手续,他们找个僻静小酒店沽一壶酒,尽兴地谈起来。 从那时起,几十年来,他们的友谊就像下窖的“茅台”一样,愈久愈醇,愈久愈香。那么,达君为什么突然要搬家呢? 是什么时候他们的感情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仔细想来, 似乎是年初一个春月淡淡的夜晚, 在章达君家。 达君家陈设极为简单,门楣上挂着块横匾,上有“不厌居”三字,是由达君书写、锲之镌刻的。达君除嗜书外,还喜欢养兰草,置之案头,雅趣盎然。 那晚,两个人喝着酒,嗅着案头兰草的香味,忽然谈起金石治印来。金锲之手舞足蹈,口若悬河。 达君满面通红,看样子酒力已经发作,边听边点头,用手指轻轻
12、击案。忽然,他站起来,“老兄,我让你看一件传家之宝,以助酒兴。” 说完,用钥匙打开大柜,在里面窸窸窣窣掏了半天,才掏出一个小小的绸布包,解开来,一层又一层,一共包了九层。突然,灯下闪出一束金黄金黄的光焰,顿时满室生辉。 金锲之的眼直了、呆了,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胸脯急剧地起伏着。想不到达君家竟有这样一块稀世之宝:田黄冻。他洗净了手,慎重地接过来欣赏。 果真是一块田黄冻, 方寸大小, 浑然一体, 鲜活活的, 亮晃晃的, 带着一股溪流的清润之气。 “好石! ”金锲之惊呼了一声。田黄冻从他的右手转到左手,又从左手转到右手。他眉毛扑闪着,嘴唇抖动着,简直有些忘乎所以了。 “可惜上面少几个字,要不,就
13、两全其美了。”达君听了这句话,猛地接了过来,将绸布包锁入大柜。 田黄冻藏起来了,酒也喝得差不多了。锲之怅然站起来,几句淡语告了別,猛然觉得多了桩心事。不,是多了一点追恋的东西,死命地折磨着他。 从此,锲之几乎闭门不出。那几把刻刀响得分外勤,石头磨了又刻、刻了又磨。他简直魂不守舍了,把老伴急得火燎肝肺似的生痛。 一天傍晚,他提着瓶“湘潭汾酒”,兴冲冲来到达君家。哗啦,哗啦,两只酒盅斟满。寒暄了几句,金锲之顿了顿,终于开口了: “达君,你这个名字,我琢磨了一晌,想出了一个布局,你看行不行?” 达君没有作声,头上冒出一层细细的汗珠子。端起酒盅只顾喝酒,不说话了。 回到家里,金锲之悄悄地立在小院中。月
14、亮被一块云遮住了,院子里一片漆黑。风中,竹叶沙沙,单调而凄清。 他急匆匆奔入那间刻印的屋子,扯亮灯,忙从抽屉里寻出块鸡血石,取出刻刀,敛声屏气,久久地盯着石面。然后,运腕下刀。咔嚓、咔嚓,每一刀走得那么顺畅,好像不是用手,而是用心在刻,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了。 远处传来鸡叫的时候,印章已刻出。金锲之捧着印章,叩开了达君的门。 达君接过印章,细细观看,心中赞叹不止。正要致谢,抬头一看,金锲之已经走远。目送着那微弯的苍老的身影,达君的眼眶有些润湿。 过了不久,达君便决定要搬家了 达君走了,金锲之少了一个知音,整天愁眉不展,长吁短叹,常常彻夜不眠,寄情于金石之上。一次在院子的月下看竹影,不慎跌倒,患脑
15、血栓,经医治总算保全了性命,但右边的手脚却瘫痪了。他终日卧床,呻吟不已。 叭哒、叭哒脚步声响得那么急,一直响到院子里,然后进入他的卧室。金锲之猛一抬头,站在面前的是张很熟悉的中年人的面孔,呀,是达君的儿子。 中年人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绸布包和一封信,递给金锲之。金锲之艰难地用左手展开信,读完后金锲之老泪纵横,放声恸哭起来。 院子里飘起了雨丝,带着初春的寒意,而且渐渐地密起来、大起来,天地间迷蒙一片,让人透不过气来。达君的儿子什么时候走的,他不知道。 故人亡,而田黄冻在;田黄冻在,却不能亲手去镂刻它了! 此后,他案几上搁上了一盆兰草,是他特意叫老伴去花店买来的。那淡淡的幽香,一直渗到他的心眼里,过滤
16、着他的心思。 此后,几把刻刀和几本印谱就放在枕边,不时地用左手抓起来,掂几掂,又放下。田黄冻天天在他的手里翻动、摩挲,变得更加光亮了。他凝神地看着,随着全身一种莫名其妙的筋肉运动,上面竟渐渐地显现出红色的字体来。那是在一刀刀刻过之后,显现出来的“达君”的朱文,刀刃触石的声音,久久回旋,不绝于耳。 他还想好了一篇祭悼达君的古体文,文章是用一种几乎只能凭感觉运刀的小楷来刻的,其精细微妙之处,他分明一一感受到了,每句话都凄怆袭人。书法和刀法结合得天衣无缝,气韵生动,流转自如,若行云流水一般。他兴奋得大叫了几声,待再仔细打量时,一如风吹云散,竟不留半点痕迹。 院子里太静了,屋子里太静了,他的心太静了。
17、 (有删改) 6. 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章达君执意搬家,是因为自己无意间给金锲之看了田黄冻,担心其安全,从此,他俩心存芥蒂,互不信任。 B. 一句“故人亡,而田黄冻在;田黄冻在,却不能亲手去镂刻它了”,道尽了人世沧桑与无奈,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 C. 小说描写“雨丝带着寒意”“密起来”“大起来”“让人透不过气来”,情景交融,表达了金锲之当时复杂的心绪。 D. 小说结尾的三个“静”字,意蕴丰厚,既是对当时环境的再现,也体现了金锲之物我两忘的境界,言有尽而意无穷。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在结构上颇具匠心,开
18、篇作者以倒叙的手法设置悬念,再以顺叙的手法完成叙述,使得故事的结局自然而不突兀。 B. 文中“蓬荜居”“不厌居”等院子和书房的命名,都暗示了人物的家境和身份,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体悟。 C. 文中“章达君头上冒出一层细细的汗珠子,只顾喝酒,不说话了”的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了他当时的紧张与不安。 D. 小说以小见大,以物喻人,以印人的际遇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也再现了传统艺术由衰败到兴盛的发展历程。 8. 文中两处划线的句子都写到兰草,各有何作用? 9. 请阅读下面关于小说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的论述,据此标准,判断金锲之是什么类型的人物,并结合文本阐明理由。 检验一个人物是否圆形的标准,是看
19、它能否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让我们感到意外。如果它从不让我们感到意外,它就是扁的。假使它让我们感到了意外却并不令人信服,它就是扁的想冒充圆的。 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 二、古诗文阅读(二、古诗文阅读(3535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202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昭,字潜夫。明宗践祚,优诏褒美,迁都官员外郎。时皇子竞尚奢侈,昭疏谏曰:“帝王之子,长于深宫,安于逸乐,纷华之玩,丝竹之音,日接于耳目,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傥非天资英敏,识本清明,以此荡心,焉能无惑。苟不豫为教道,何以置之盘牙?臣见先帝时,皇子、皇弟尽喜无稽玩物之
20、言,厌闻致治经邦之论,入则务饰姬姜,出则广增仆马;亲宾满坐,食客盈门,箴规者少,谐谑者多。以此而欲托以主治,不亦难乎?臣请诸皇子各置师傅,陛下令皇子屈身师事之,讲论道德。使一日之中,止记一事,一岁之内,所记渐多。每月终,令师傅具录闻奏。或皇子上谒之时,陛下更令侍臣面问,十中得五,为益良多,博识安危之理,深知成败之由。臣又闻古之人君,即位而封太子、拜诸王,究其所由,盖有深旨。使庶不乱嫡,疏不间亲,礼秩有常,邪慝不作。臣请诸皇子于恩泽赐与之间婚姻省侍之际依嫡庶而为礼秩据亲疏而定节文示以等威绝其徼幸保宗之道莫大于斯。”明宗览疏而不用。 长兴二年,奏请劝农耕及置常平仓等数事。明宗方务听纳,昭复上疏曰:
21、“臣闻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者,先儒之丕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者,前经之至戒。究观列辟,莫不以骄矜怠惰,有亏盛德。恭惟太宗贞观之初,玄宗开元之际,焦劳庶政,以致太平。及国富兵消,年高志逸,乃忽守约之道,或贻执简之讥。陛下以慈俭化天下,以礼法检臣邻,绌奸邪之党,延正直之论,务遵纯俭,以节浮费,信赏必罚,至公无私。其创业垂统之基,如贞观、开元之始,然陛下有始有终,无荒无怠。”明宗览之称善。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二 )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请诸皇子于恩泽/赐与之间/婚姻省侍之际/依嫡庶而为/礼秩据亲疏而定/节文示以等威/绝其徼幸/保宗之道/莫大于斯/ B.
22、 臣请诸皇子于恩泽赐与之间/婚姻省侍之际/依嫡庶而为礼秩/据亲疏而定节文/示以等威/绝其徼幸/保宗之道/莫大于斯/ C. 臣请诸皇子于恩泽赐与之间/婚姻省侍之际/依嫡庶而为/礼秩据亲疏而定/节文示以等威/绝其徼/幸保宗之道/莫大于斯/ D. 臣请诸皇子于恩泽/赐与之间/婚姻省侍之际/依嫡庶而为礼秩/据亲疏而定节文/示以等威/绝其徼/幸保宗之道/莫大于斯/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这样的用语现象有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等等。 B. 迁:即改官,古代大多有三种情况:一是平调,二是升迁,三是降职。文中
23、张昭“迁都官员外郎”是指升职。 C. 常平仓: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设置的粮仓,即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歉年卖出粮食以稳定粮价。 D. 太宗:古代帝王、诸侯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号。“太宗”即谥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针对当时皇子们争相崇尚奢侈的情况,张昭认为帝王子孙因生长在深宫中,安于享乐,所以很容易产生骄纵。 B. 张昭建议皇上给皇子们延请老师教导,是因为皇子们玩物丧志,只关心国家治理方面的言论,而不重视实践。 C. 为了避免因为皇位继承而引发的流血冲突,张昭建议唐明宗册封太子、任命诸侯,严格把握嫡庶亲疏的
24、界限。 D. 张昭以唐太宗和唐玄宗忧国忧民的例子,劝谏明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严格遵守礼法,做事要有始有终。 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请诸皇子各置师傅,陛下令皇子屈身师事之,讲论道德。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 ) 14. 张昭认为怎样才能制止皇子的竞相奢靡之风,请加以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定风波定风波 陆游 敧帽垂鞭送客回。小桥流水一枝梅。衰病逢春都不记。谁谓。幽香却解逐人来。安得身闲频置酒。携手。与君看到十分
25、开。少壮相从今雪鬓。因甚。流年羁恨两相催。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中“敧帽”的“敧”是歪斜着的意思,写出了作者送别友人后歪戴帽子回家的情形,表现了他郁郁不快的惆怅心理。 B. “梅花”历来被人们当作崇高品格的象征,词中作者借“一枝梅”这一意象既表明了春天的到来,也表现了自己品质的高洁。 C. “频置酒”是说作者如有空闲,将频频安排酒宴,要与好友一起欣赏梅花,表现了他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爱恋。 D. “少壮相从今雪鬓”采用了对比手法,想当初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如今却是两鬓如雪,委婉地抒写了抑郁愤嫉之情。 16. 词中作者说“逢春都不记”,除了衰病,可能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泰州市 2021 2022 学年 上期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18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