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测评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测评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测评卷(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测评卷综合素质测评卷 一、积累与运用(15 分) 请在相应的田字格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在横线上填写相应选项。第 1 4题每句 1 分,第 5 题(1)(3)小题每小题 2 分,(2)(4)小题每小题 1 分。 1遥怜故园菊,。 2 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边城夜色的诗句是:,。 3 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4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的悲苦惆怅的句子是:,。 5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6 分) 在这个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微信代替了书信。那些曾经的慢时光似墨迹渐渐慢慢 tu ( )去了。从前那
2、种品一杯香茗、读一封信的时光已经成为一种奢侈(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信 中国”节目,近百年来选取共产党员的书信,通过读信以及讲述书信背后的故事,传递出书信的精神力量。书信似春风,带给我们温暖;书信似甘霖,滋润我们心田;_,_。亲爱的同学,闲暇的时候,给你的亲人、师长或朋友写封信吧! (1)在语段括号处填写正确的汉字和拼音。(2 分) (2)语段中第句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应将_改为_。(1 分) (3)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2 分) 第_句,修改意见:_。 第_句,修改意见:_。 (4)在语段中横线处续写一个分句,使之与前面的分句构成一个排比句。(1 分) 6下列句子中加
3、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他离开了人声鼎沸的城市,来到芳草萋萋的乡村,尽情享受那沁人心脾的花香。 B小刚不求甚解,又把这个题目研究了一番。 C这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好朋友小红一直在暗地里帮助我。 D谎言可以分为恶意欺诈和善意隐瞒,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二、阅读(49 分) (一)文言文阅读(16 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7 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三人行,
4、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节选自论语) 7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_家经典著作之一。(2 分) 8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3 分) 9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又说:“学而不厌。”孔子对学习为什么感到愉快而不厌倦呢?你在学习中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请谈一谈你的感受。(2 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 分) 赵简子问子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简子不说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 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 ”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简
5、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 (选自说苑 ,有删改) 【注释】赵简子:即赵鞅。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终业:完成学业。譬:好像,犹如。奚:怎么。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 分) (1)孔子为人何如_ (2)简子不说_ (3)终业而去之_ 11用“/”给文中画框线的句子断句。(断 3 处)(3 分) 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语句。(2 分) 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 13下列对文章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1 分) A本文赞扬了赵简子求贤若渴、不耻下问的作风。 B本文称赞了子贡治学严谨的品德。 C本文说明了孔子的高深博大,也体现了子贡谦虚、
6、尊重老师的品质。 D本文阐述了求学问必须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二)现代文阅读(31 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 分) 槐花飘香 申 琳 小区墙角的槐花开了,满树洁白的花朵,映着湛蓝的天。这一串串小花,把我的思绪带回满村飘着槐花香的故乡。 故乡,是中原大地上的一个极平常的村庄,几十户人家,房前屋后长满树木,柳、杨、桐、杏、梨最多的,就是春天繁花满树、夏天浓荫蔽日的槐树。每年农历三月,是槐树平凡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一串串槐花挂满枝头,整个小村的天际变得晶莹透亮,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淡淡的清香。 槐花香,香在枝头。从村小放学回家的儿童,一路追逐嬉闹,嗅到槐花香越来越浓,就知道离村子越来越
7、近,离家已经不远。进得村来,一群孩子中突然有人停下脚步,用鼻子使劲嗅了嗅,说了句: “真香! ”后面就只听见一片“呼哧呼哧”的嗅花香声。 “香不香?”带头的孩子高声问。 “香! ”一群人齐声呐喊起来,伴随着的是一阵开心的大笑。喊声和笑声,惊得一群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过头顶。 槐花香,香在嘴里。小伙伴们悠闲地甩着书包或是外套一路走回家,就像转着一个风车。进了小院,放下手中的“风车” ,扛出来的是一个特别的工具: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绑一把锋利的镰刀。人人手持这个工具,开始仰起头,拣那些开得最多、最盛的槐花采摘,手起镰刀落,一串串槐花像大片雪花一样从树上掉落。大孩子从树上采,小孩子从枝上捋,有人早经不住
8、这又甜又香的花儿诱惑,团起槐花就往嘴里塞,那一丝丝清香就从舌尖甜到心底 边吃边采,最后把一筐槐花交给母亲,眼看着母亲拌上面粉,放在大锅里开始蒸。做作业的大孩子、看小人书的小孩子,就心不在焉地一会儿歪过头看看忙碌的母亲,一会儿跑到厨房问上一句: “快熟了吧?”好不容易等到出锅,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的孩子们早抱着碗站在灶台前。 开饭时,母亲用饭盆端出一大盆槐花蒸菜,放在院子前面槐树下的地上。旁边一只大碗,盛着半碗蒜汁作调料,上面漂一层香喷喷的芝麻油。父亲还是农村人吃饭的标准姿势,蹲在饭盆前,背靠着那棵槐树,大块大块地夹起槐花蒸菜,蘸着蒜汁吃得慢条斯理。而像父亲一样背靠槐树端着饭碗的孩子们,早已狼吞虎
9、咽了一阵风吹过,树上扑簌簌飘下来一朵朵槐花,落在农村人泥土的“餐桌”上,落在孩子们的饭碗里、头发间。 前几天,妻子在郊外农村办事,买了一袋槐花回来,母亲惊喜地拌上面粉,做了一顿槐花蒸菜,调料依然是浇了芝麻油的蒜汁。看我埋头吃得津津有味,儿子也拿筷子夹了一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味道。父亲在一旁笑吟吟地问我: “还记得家门口咱们背靠着吃饭的那棵槐树吗?”三十多年前的情景,如今讲起仿佛就在昨天。 槐花香,香在田间。三月槐花开时,麦苗才刚打苞,农活并不算忙,勤劳的农民却总也闲不住,开始把家门口攒的绿肥一锹锹挖起来,装在牛车上拉到田头。伯父家的绿肥堆边有棵槐树,他用锹挖绿肥,总有一些槐花飘落到绿肥里
10、、牛车上,星星点点,仿佛是从泥土里冒出来的。那些日子的傍晚,等我放了学,我牵牛,伯父拉着一车绿肥,缓缓走过槐花飘飞、清香四溢的村庄。如今,伯父去世快一年,他院内的那棵老槐树,不知道是否和往年一样开得满树洁白 在这座江南城市,不知是谁,在小区墙角种下一棵槐树。也不知何时,我突然抬眼看到它就近在咫尺。我会静静地站在这棵槐树下,呼吸着那一缕缕淡淡的槐花香,仿佛置身于我那远隔千里的故乡。 (有删改) 14本文围绕“槐花飘香”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件事?(4 分) 15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文章以槐花飘香为题的好处。(4 分) 16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 分)
11、17文章第段中“如今,伯父去世快一年,他院内的那棵老槐树,不知道是否和往年一样开得满树洁白”饱含着对伯父的怀念之情。你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之一是表达对伯父的怀念吗?请从文中找出你的依据。(4 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 分) _ 于增会 去年回乡时,有人告诉我说,在七里海新发现了一种鸟巢,样子很奇特,高悬在湖边树梢上,就像倒挂着的葫芦,在轻风吹拂下缓缓摇晃。 这样奇特的巢,是什么鸟筑就的呢?我带着几分好奇,几次去七里海寻找。树林间有好多鸟巢,有碗状巢、盘状巢、树洞巢等,但形状都不像倒挂的葫芦。那“葫芦巢”呢?因为树林太大、太密,找了几次也没找到。然而,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越是急
12、于想找到它就越找不到,有时“蓦然回首”间就碰巧遇到了。 那天,我从七里海边经过。小路两侧,生长着洋槐、香花槐等树木。槐花绽放,缀满枝头, 看上去就像一片紫红色的烟雾, 缭绕于郁郁葱葱的树林之间,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花香,招引得蜂蝶翩翩起舞, 小鸟上下翻飞。 我漫步走着, 忽见飞来两只小鸟, 不声不响地落在枝头,睁着黑黑的小眼睛,机敏地这看看、那瞧瞧,点头翘尾,轻声鸣叫,好像自言自语,又像是相互交谈。它们时而在枝间跳跃,时而飞来飞去,时而倒悬在枝端悠来荡去。一转眼,突地就钻进花心。我凝神注视,两只鸟娇小玲珑,棕褐色上背,浅黄色腹部,一只鸟的头顶还有一道宽阔的黑色带斑。它们轻巧地在花心间啄食花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上册 第三 单元 综合素质 测评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18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