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诗词三首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诗词三首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课诗词三首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1 14 4 诗词三首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背诵三首古诗词,把握三首古诗词的主要内容。 2.深入了解诗人,通过朗读、背诵和展示课外资料等学会对诗歌进行赏析,感悟、品味诗词的意境和语言艺术。 3.赏析诗词中的名句,领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或爱国忧民的情怀,学习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诗词以及不同体裁的诗歌在形式上的特点。 2.体会作者的情感基调,熟读成诵。 3.分析作品的意蕴和艺术特点。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自主预习字词。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行路难(其一)行路难(其一) 一、导入新课一
2、、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他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多岁离开蜀地,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多岁才奉诏供奉翰林院,仅一年多就又被迫离开。这个人就是李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代表作行路难(其一),感受诗人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预习检查二、预习检查 1.掌握加点字的字音字形。 金樽(zn) 投箸(zh) 冰塞川(s) 歧路(q) 济沧海(j) 2.解释加点词语。 (1)金樽(对酒杯的美称。樽,盛酒的器具) (2)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 ,形容酒美
3、价贵 (3)珍羞(同“馐” ,美味的食物) (4)直万钱(同“值” ,价值) (5)投箸(筷子) (6)歧路(岔路) (7)长风破浪会有时(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 (8)云帆(高高的帆) (9)济沧海(济,渡;沧海,大海) 三、整体感知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 李白,年轻时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院,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
4、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 将进酒 行路难等。 2.写作背景 天宝元年(742) ,42 岁的李白,经朋友举荐,受玄宗皇帝诏聘来到长安,准备大显身手,建立一番功业。但是此时的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种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傲骨,也根本无法见容于近宦权臣。因此,李白逗留宫中近两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官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逐出长安。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于是写下行路难 (其
5、一) 。 “行路难”是乐府(能够配乐的歌诗)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本诗是李白行路难组诗的第一首,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3.朗读指导 (1)指名朗读。学生评价。 (2)齐读屏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然”字颤音弱收,有如叹息)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山”短促收束, “满” “山”一字一顿读出来)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语气柔和而喜悦,情绪较为昂扬) 行路难,行路难, (两个短句都是升调,后句比前句语气高扬,表达无路可走时焦急如焚的心境) 多歧路,今/
6、安在? ( “在” ,用气音,长吁一口气发出来,用疑问语气读出无路可走的现实,表达怨愤的情绪)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深切憧憬和满怀信心,以昂扬语气收束) 说明: “/”表示时间停顿较短; “/”表示时间停顿略长; “”表示语气延长; “”表示颤音; “”分别表示声调微升和声调略降,突出抑扬顿挫感。 (3)朗读欣赏。屏显朗读视频。 (4)学生放声诵读。 四、合作探究四、合作探究 1.理解诗歌内容。 (1)对照课下注释,同桌合作,理解诗歌大意。 屏显:词义答疑,出示重点词。 金樽(zn) :古代盛酒的器具。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 ,形容酒美价贵。玉盘:
7、对盘子的美称。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 ,美味的食物。直:同“值” ,价值。 投箸:丢下筷子。箸(zh) :筷子。不能食:咽不下。茫然:无所适从。 太行:太行山,在现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姜尚曾在渭水的磻(pn)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后辅佐周武王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太阳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姜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诗人借此表明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碧:一作“坐” 。忽复:忽然又。 多歧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处何方(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歧:岔路。安:哪里。 长风破浪会有时:比喻终将实现远
8、大理想。会:终将。云帆:高高的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济:渡。 (2)学生自己翻译,然后指名学生翻译,教师纠正。 译文: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珍贵佳肴。我放下酒杯,扔下筷子,不能下咽,拔出剑来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要渡过黄河,冰封住了河面;想要登上太行山,雪堆满了高山。当年姜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这么多,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终将会有一天,我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横渡沧海。 2.领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言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学生回答) 明确:抒发了
9、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3.读过本诗后,你知道它的主要内容和主旨是什么吗? 明确:诗作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道路的坎坷、崎岖不平,反映了诗人面对黑暗污浊社会的苦闷、忧郁和不平,表现了一种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4.从词语运用的工整和夸张修辞运用的角度分析诗的第一、二句。 明确: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清酒、珍羞极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可见,亲朋好友为诗人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 5.第三、四句中有哪些典型动词和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 “停” “投” “拔” “顾”这四个连续动作,与“金
10、” “清” “玉” “珍”形成鲜明的对比,与“茫然”放在一起,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郁难平的心情。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作者在这里并未渡河登山,那么这么说的用意是什么呢? 明确: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他苦闷的原因。 “冰塞川” “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李白本是个积极处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他受诏入京后,皇帝却没有重用他,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 ,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的情形吗? 7.“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这两句化用了什么典故?
11、用意何在? 明确:前一句化用了姜尚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的典故;后一句是伊尹受商汤聘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经过太阳旁边的典故。作者在此化用这两个典故,表明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8.“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作者化用典故刚刚有了信心,为何又开始感叹行路难? 明确:当作者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展望未来,只觉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四句节奏短促,反复感叹过去自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同时也表现出进退失据而又不甘放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 9.“行路难”这一句,在句式格式上与全诗不大一致,是无意
12、为之,还是有意而为?改成“行路难啊行路难,多歧路啊今安在”可以吗? 明确:是有意而为。诗句不仅运用了反复、反问,还运用短句和标点,有强烈的感叹,更有强烈的诘责、质问,更能表达诗人心中的愤怒、痛苦和迷惘,因而不可以改。 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说明作者最终拥有了怎样的心境? 明确:说明作者又对前路充满信心,哪怕前面的道路险峻而多歧,却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直达理想彼岸。突出表现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这是他唱出的最强音。 五、问题探究五、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在行路难 (其一)中李白创造的自我形象? 明确:在这首诗中,李白停杯拔剑却
13、又四顾茫然,欲过河山却又踟蹰不前,羡慕古人却又不可追攀,咏叹“行路难”却又迷失方向,誓将乘风破浪却又难以实现。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情感的动荡不安,言辞的慷慨激昂,都跃然纸上。这其中,有理想的破灭,有梦想的起航,有永不言败的豪情,有舍我其谁的 疏狂。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觉得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示例: (1)在处于困境或遭遇挫折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激励自己或别人,战胜困难,坚定信心,鼓起前行的勇气。 (2)在想要奋起前行、追逐梦想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鼓舞自己或别人,坚定信心,扬帆起航。 3.如何理解行路难 (其一)中的用典? 明
14、确:运用典故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方法。典故,可分为事典和语典两类,有时也两者兼而有之。 行路难 (其一)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用姜尚、伊尹的故事,是事典,表明理想仍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一语,用宗悫的故事,语典和事典交融,表明壮志未减。 这些典故的运用,使诗词语言凝练含蓄,表意丰富,议论抒情形象化,并让读者借助典故的原始意象展开联想,扩大了诗词的意境,增强了表现力。 六、写法探究六、写法探究 1.运用多种手法抒情。 细节描写: “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 ,形象地揭示了英雄失意、抑郁悲愤的愁怀。 比兴、象征: “冰塞川” “雪满山” ,以自然景象象征人世现象,以路途艰险
15、比说人世艰难。 用典: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借用姜尚和伊尹的传说抒发了诗人的抱负,表现他对前景的希望与信念,等等。 2.强烈的情感。 诗歌情感起伏变化,可谓一波三折、荡气回肠。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现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七、拓展延伸七、拓展延伸 1.知人论世,解其人。 诗人在行路难另一则中写道: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他也曾直言“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面对残酷的现实会做何选择? 离开长安后,李白仍关心国事,希望有一天能够得到朝廷的重
16、用。后来,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怀着恢复国家安定的志愿,加入永王李璘的幕府,却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获罪并流放夜郎。但他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中途遇赦东还,却忽然得病,之后,李白在当涂去世。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们的未来同样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在成长的路上遭遇挫折和失败时,可以拿李白的诗句来勉励自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回忆在你积累的诗句中关于理想抱负的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八、课堂小结八、
17、课堂小结 行路难 (其一)这首诗反映了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际的郁闷之情和心理矛 盾。一方面,表现了他对黑暗朝廷和艰难仕途满怀悲愤,却又无可奈何,产生了进退失据、茫然无措之感;另一方面,他又对前途充满希望,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移及历史上贤人终得明主赏识之例,使得他对追求理想怀有一种昂扬奋进之志,这是他豪放不羁、自强积极个性的体现。 李白作诗,情饱、才满、神足,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作品中,诗人合一,天人合一,他那追求自由与理想的执着精神,将永远鼓舞着积极向上的人们昂首前行。 九、板书设计九、板书设计 十、作业布置十、作业布置 1.背诵行路难 (其一) 。 2.完成课后习题一。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酬
18、乐天扬州初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逢席上见赠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刘禹锡的一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借此来认识一下这位不服输、不言败、执着而又乐观的一代诗豪。 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永贞革新。失败后,一再遭贬。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在和州刺史(刺史是唐朝对州最高长官的称呼,相当于太守)任期满,被召回京。返回洛阳途中,经过扬州,与苏州刺史任满罢职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 两人才华横溢,经历相似(被贬) ,他乡相逢,格外兴奋。在相逢后的一次酒席上,两人诗词唱和(席间唱和、相互酬答,是当时文人惯例的雅兴和礼节) 。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赠给刘禹锡, 对他
19、长期被贬表示同情。刘禹锡读后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答谢白居易。 二、预习检查二、预习检查 解释下列词语。 (1)酬(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2)巴山楚水诗人曾被贬夔(ku)州、朗州等地,夔州古属巴郡,朗州属楚地,故称“巴山楚水” (3)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4)怀旧(怀念故友) (5)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6)长(zhn)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三、整体感悟三、整体感悟 1.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贞元九年进士,曾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和柳宗元交谊甚深,人称“刘
20、柳” ;与白居易多唱和,并称“刘白” 。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理想。有刘梦得文集 。 2.写作背景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对刘禹锡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他。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3.教师播放朗读音频,学生赏析、学习。 4.以小组为单位,组内自由朗读诗歌,注意个别字音和重音,并尝试划分朗读节奏
21、。 明确: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5.学生精彩朗读展示。 四、合作探究四、合作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2.学生代表进行展示。 明确:巴山楚水(本是一片)冷落荒地,遭受贬谪(在这里)安身二十三年。 想到旧时常常怀念亡友,重返京城好似隔世之人。 沉船旁边千船万帆竞发,病树前头已是万木争荣,一片春色。 今日初逢听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凭这一杯美酒振作精神。 3.作者为什么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明确:在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中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4课诗词三首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4 诗词 教学 设计 2022 2023 学年 部编版 语文 九年级 上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19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