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22022 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一模语文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一、积累与运用(共 2828 分)分) 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依托馆校合作,中国文字博物馆讲解员到学校开展“汉字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学生开启了一段别开生面的汉字寻根之旅。五千年的汉字史,可以追溯的仅三千余年。从古老的甲骨文到今天的简化字,这样一个漫长的连续系统,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是世界文字发展史上的奇迹。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书写属于自己的“刻画符号”,探寻文字之源。从“人”字的身行礼,讲述勤劳有礼的中国人;从“大”字的张开双臂,塑造顶天立地男子汉;从“女”字膝而坐,勾画谦卑有礼女子每个汉
2、字都有一个精彩绝的故事,每个汉字都是承载历史的精灵。 (1)依次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 sh zi B. s z i C. sh z i D. s zi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是( ) A. 恭 曲 伦 B. 躬 屈 纶 C 躬 屈 伦 D. 恭 曲 纶 2. 小文同学整理了古诗文积累的课堂笔记,请根据他的批注补全空缺处的内容。 关键词 古诗文名句 相关批注 自然之趣 _,_(欧阳修醉翁亭记 ) 寥寥数语,具体描写了琅琊山上早晚光线的变化。 神话色彩 _, _(崔颢黄鹤楼 ) 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增添了黄鹤楼的神秘色彩。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凭栏远眺
3、、吊古伤今陷入无限沉思之中的形象。 名人风采 战略家的战场智慧 下视其辙,_( 曹刿论战 ) 唯恐中了齐国诱敌伏击的圈套,曹刿下车查看车辙,登高远眺敌情,体现了他的冷静谨慎。 变革者的无畏精神 _,_(王安石登飞来峰 ) 表现作者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离人的 旷达宽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 ) 表达了词人对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慰 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 (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 (4 4 分)分) 3. 作家往往把笔触伸向下层的百姓,关注其苦难生活,传递人间温情。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并结合其中的两个故事情节来阐述这句
4、话。 老舍骆驼祥子 高尔基童年 4. 有人认为, 西游记这部作品于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展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变化。请你依据下图章回内容和自己的阅读体验,阐述孙悟空是如何在三次离开取经团队又回归的情节中成长的。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第五十六回 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5. 班级开展了一系列以“传承文化助力成长”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共12 分) 活动一 探研学之趣 3 月 15 日,班级组织了以“传
5、承红色基因,弘扬红旗渠精神”为主题的研学游活动。 (1)研学游之前,小慧同学搜集了红旗渠研学基地的资料供同学们参考,请你帮她选出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 红旗渠研学基地简介: 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了太行之巅。 总之,红旗渠这一工程之艰巨,工程美学价值之高,堪称人间奇迹,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风光。 红旗渠的建成不仅使林县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有着“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美誉。 上世纪 60 年代,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 A. B. C. D. (2)研学游结束后,小芳同学撰写了美篇,
6、她觉得画线句表述不太准确,请你帮她写出修改意见。 在红旗渠的咽喉工程处,同学们驻足观看表演。节目真实再现了当年英雄们修渠的场景。看到凌空除险队队员从高空中仅凭一根麻绳悬挂在空中去除峭壁上险石时,同学们自发地开始鼓掌。看一场红旗渠电影,同学们追随生动鲜活的黑白光影,走进那段难忘岁月,见证一段艰苦卓著、精神永存、战天斗地。大家认识到,红旗渠的修成是老一辈们一锤一锹干出来的,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活动二 悉防疫流程 (3)班级准备去安阳博物馆参观学习,班长联系了博物馆负责人。根据当前我市疫情形势变化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有序恢复开放的要求,他给出了预约参观的流程图(如右图) 。请你为大
7、家讲解。要求:内容完整,顺序合理,语句简洁通顺。 活动三 记花样年华 (4)为成长助力,全班同学分工合作,制作了一本以走过的是记忆,迈出的是开始为书名的班史。班长请班主任为班史撰写了序言,以下是序言中的一部分。请你根据活动一、活动二的相关资料,参照画波浪线句子,把它补充完整。 时光飞逝,岁月如歌,转眼间三年的初中旅程不知不觉已接近终点。三年的旅程中同学们有太多的回忆,也获得了很多启示。_,_;_,_;我们见证了冬奥健儿们的奋力拼搏,收获了超越自我、 突破极限的人生真谛。 它是旅程中沿途风光的记录,它是你我人生之旅的骄傲。 二、现代文阅读(共二、现代文阅读(共 2828 分)分) (一) (共(
8、一) (共 1616 分)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姐弟拉煤 我家过年的时候要烧煤。煤要到八十里外的一个叫高山煤矿的地方去。黄土路,上坡、下坡,一个接一个。我和二姐跟着村人去拉煤。 腊月的夜,深远而寒凉。村人怕我和二姐从车队掉下来,就把我们夹在车队最中间。怕我们在这来回一百多里的路上走伤腿,遇到平路,就让我们坐到他们的车上,拽着自己的车,以此省着我们的腿脚和力气。沿路的村庄一个个被我们甩到身后。 天将亮时,到了煤矿上,拉煤的人们排成长龙阵。 太阳刚升起,就轮到我们装煤了。煤矿用的铁锹都是簸箕形的大铁锨,一锹铲装得比我家的两锨还要多。我比二姐力气大,我用那铁锨往车上装着煤,二姐在那煤山下四
9、处捡着耐烧的煤核抱到车子上。待我铲装累了,二姐替我铲装煤,我跳到车上把煤用力朝下踩,就这样把匝有竹编的煤车装满。我和二姐把煤车装好,拉到磅场去过秤,再把交过钱的 500 斤的煤票条子交出去。 好像回去没有一段是平路。我驾辕主拉在车辕内,二姐拉着边绳在右边。也许走了三十里,也许走了四十里,忽然觉得灰黄的太阳到了头顶上似乎是午时来到了,于是把车子停在路边上,我去找着石头起野灶,二姐端着备好的铝锅,到一个村里找水。待二姐回来后,我不仅垒起了石头野灶儿,还捡来了柴火生起了火。 那天中午,我们吃的是野灶煮汤面。快要吃完时,二姐突然问我:“连科,你长大后准备干啥?” 我有些懵怔地望着姐,不知道她为啥这个时
10、候问这个,也不知道要怎样回答。 这时二姐就很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说:“你是男娃儿,你要努力离开家。” 我越发不懂地望着二姐,端碗僵在半空里。 “你长大当兵去。当兵提干,就不用这样在家苦劳受累了。” 再也没有说啥儿,重新上路。过了有路标的明皋村,我们知道离家还有三十里。那三十里,宛若要从北方到南方的三千里。天色黑得如同泥浆般。路两边的寂静里,有无数薄冰的砰啦、咔嚓声。我问二姐:“你说爹、妈会不会来接我们呢?” 二姐朝着前方望了望,没有回话。 “爹哮喘,咱妈会来接咱吧?”走了一段,我又问二姐。二姐还是没有回话。走一走,歇一歇。因为歇下,身上的汗落了,会冷得身上也结冰,于是又慌忙起来拉着车。再遇坡道甚
11、至平路也走不动了时,就又停在路边歇着脚,这时有汽车亮着大灯从我们身边开过去,我们就觉得卡车司机是多么神圣、伟大的一种职业啊,拉几吨、十几吨的货,脚一踩油门就轰轰跑走了。这时若有夜运的马车、牛车从我们身边走过去,我又觉得真的做牛做马也很好,力气大,不管车上装多少东西,一低头,就把车子朝前拉走了。 未来的前路好像和我们的脚步相反样,愈往前走离家愈远样。我们坐在路边歇息着,很想去路边干了的河里找块冻冰解解渴,冰润一下干裂的嗓,就在我和二姐在路边河里找着存水存冰时,我们听见“素粉连科”的唤声,接着就看见,有一个马灯远远地亮在黑暗里。 哥哥是听说我们去拉煤了,特地从县城跑回来,要接我们一程路。县城离我家
12、三十里,哥哥是晚上八点下班特地骑车回来接我们,所以有些接迟了。 哥哥接上我们,让我和二姐觉得世界和日子,温暖得如寒冬中有一间旺了炭火的屋。 哥哥拉着车,我和二姐都坐着,怕从车上掉下来,我一手扶着车辕板,另一只手空出来拉着二姐的手。村头的大桥就到了,母亲在大桥头上等我们。穿过村街到家了,大姐和父亲在门口等我们。 那年春节下大雪,我们熬年烤的火,全部来自我和二姐拉的煤和煤核儿,暖得连透风的屋子都没一丝冬日寒意。村人、邻人那年都去我家烤火熬年夜,那煤和煤核儿,把一个村落、一个世界的寒气都给烧没了。 (作者:阎连科。有删改) 6. 本文以时间顺序展开。请根据时间推进将空缺的情节补充完整。 姐弟夜行 _
13、返程就餐艰难前行_ _ 7. 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8. 作者是如何表现姐弟去拉煤路途中的艰辛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 9. 文章末尾画线句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小说的内容和主旨加以探究。 (二) (共(二) (共 1212 分)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坚定志向 不懈奋斗 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已落下帷幕,冰雪健儿追逐梦想、不懈拼搏的故事仍让人记忆犹新、倍受鼓舞: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徐梦桃,出战四届冬奥会, 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金牌; 单板滑雪小将苏翊鸣,一直渴望在“家门口”的冬奥会取得佳绩,常常每天训练七八个小时,最终收获了一枚宝贵的金牌每个辉
14、煌战绩的背后,都藏着一个坚定不移的志向,一段坚持不懈的奋斗。 翻阅历史长卷,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中,都活跃着一批心系国家民族的青年:中共一大代表平均年龄仅 28 岁,他们推动了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群来自大城市的青年来到金银滩,隐姓埋名、一铲一锹,参与书写了惊天动地的“两弹”传奇支持他们克服恶劣条件、成就光辉事业的,无疑是坚定远大的志向。 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青年人更应该结合自身兴趣与所学知识,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实现人生价值。只有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让青春绽放更亮
15、丽的色彩。 有些青年人不是没有目标,只是改变得太快。有人说,看到目标不可实现,就应该早些转换方向,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事实上,奋斗不仅要靠激情支撑,更要靠汗水浇灌。克服奋斗路上的困难,不仅要有敢闯敢干的勇气、开拓进取的品格,更要有恒久的坚持、踏实的付出。贵州大学 2019 级博士研究生张建参加学校“博士村长”计划,挑灯夜战、通宵实验,终于研究出成熟的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实际行动助力科技兴农; 西南石油大学 2019 级本科生刘宸, 响应祖国召唤参军入伍, 在“国际军事比赛2019”中获得 3 枚金牌,优异成绩的背后是他在高强度训练中的咬牙坚持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时间是不等人的,过一
16、年,便要进一步。习近平主席在二二二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青年作为最有朝气、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应当坚定志向、奋楫扬帆,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新的历史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文本二 我对于我国献身科学的青年们的希望是什么呢? 首先, 要循序渐进。 我一谈到卓有成效的科学工作所应具备的这个重要的条件, 心情就不能不激动。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再循序渐进。你们从一开始工作起,就要在积聚知识方面养成严格循序渐进的习惯。 你们在想要攀登到科学顶峰,应该先通晓科学的初步知识。前面的东西如果没有领会,就决不要动手去搞后面的。决不要企图
17、掩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哪怕用最大胆的推测和假设来掩饰。不论这种肥皂泡的色彩看起来多么悦目,它是必然是要破裂的,你们除了惭愧以外,将一无所得。 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你们如果不凭借事实,就永远也不能飞腾起来。没有事实,那你们的“理论”就是徒劳的。 但是在研究、实验和观察的时候,要力求不停留在事实的表面上。不要变成事实的保管人。要洞悉事实发生的奥秘。要坚持不懈地寻求那些支配事实的规律。 第二,要谦虚。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不管人们把你们评价多么高,你们总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 不要让骄傲支配了你们。由于
18、骄傲,你们会在应该同意的时候固执起来;由于骄傲,你们会拒绝有益的劝告和友好的帮助;而且,由于骄傲,你们会失掉客观的标准。 第三,要有热情。要切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就算是你们每个人能有两次生命,这对你们说来也还是不够的。科学要求人们非常紧张地工作,并且有高度的热情。希望你们热情地工作,热情地探讨。 10. 下列对于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无论是文本一还是文本二,都告诉青年要创造出不平凡的成就,必须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B. 两个文本都是针对青年提出希望, 在内容上既有相同之处, 又有不同之处。 然而文本一论点鲜明集中,文本二则没有一个集中的中心论点。
19、 C. 在论证观点时,文本一和文本二采用主要论证方法都是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 文本一中列举“中共一大代表”和“大城市的青年来到金银滩,隐姓埋名书写传奇”的事例只是为了论证“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中,都活跃着一批心系国家民族的青年”的观点。 E. 文本二中“不论这种肥皂泡的色彩看起来多么悦目,它是必然是要破裂的,你们除了惭愧以外,将一无所得”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知识上的缺陷”比作“肥皂泡”,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想要攀登到科学顶峰,应该先通晓科学的初步知识”的道理,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让人易于接受。 11. 文本一是如何把对青年的希望说得条理清楚的? 12. 两个
20、文本都是对青年提出的希望,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三、古诗文阅读(共三、古诗文阅读(共 1414 分)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一)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
21、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 (二)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节选自李华吊古战场文 ) 【
22、注】夐(xin) :辽远 。曛:赤黄色,形容日色昏暗。挺:通“铤”(tn) ,疾走的样子。亭长:秦汉时每十里为一亭,设亭长一人,掌管治安、诉讼等事。唐代在尚书省各部衙门设置亭长,负责省门开关和通报传达事务,是流外(不入九品职级)吏职。此借指地方小吏。 13.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 ) A. 便舍船 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本逐末 B. 欲穷其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层出不穷 C.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百废具兴 独具匠心 D. 不足为外人道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心满意足 14.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5. 语段(一)笔法简洁
23、而内涵丰富,请结合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分析。 诣太守,说如此。 16. 两个语段在体现的思想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分别是如何表达的? 阅读下面辛弃疾的两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7. 小文同学在语文学习中发现,辛弃疾写词善用典故,这样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24、请你从这两首词中的画线句任选一处,对他的看法加以印证。 18. 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认为,“虚实结合”是中国诗词创作中的重要写法。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就运用了这一写法,请你结合全词内容进行分析。 四、作文(四、作文(5050 分)分) 19.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班级要创建省级书香班级。环境布置时,墙上悬挂了以下名人名言: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朱永新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除了环境布置之外,还有两项任务需要完成,请任选一项任务,进行写作。 任务一:分享阅读故事。在阅读逐渐成为人类信仰的今天,你一定读过许多书
25、,有不少和书籍之间的有趣故事:有读书时生发的不少感慨,有想与作者促膝畅谈的一时冲动,有阅读带给家庭的快乐,也有和同学发生的请以“我的读书故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给大家分享。 任务二:交流阅读观点。请你对环境布置中的名言进行理解与思考,对自己平时的阅读体会进行整理,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按文体要求作文。不少于 600 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22022 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一模语文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一、积累与运用(共 2828 分)分) 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依托馆校合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河南省 安阳市 中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20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