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练习题(边学边练)含答案
《2022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练习题(边学边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练习题(边学边练)含答案(11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练习题(边学边练)第一单元第1课 放大镜基础知识梳理1.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2.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尽管如此,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0.1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3.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能把图像放大,显现人眼看不清楚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放大镜的镜片叫凸透镜,它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目前凸透镜广泛使用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4.放大镜的镜片特点:透明、中间厚、边缘薄。只要具有类似放大镜镜片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5.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2、1)观察对象不动,人眼与观察对象之间距离不变,放大镜在观察对象与人眼之间来回移动。(2)把放大镜放在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6.放大镜的作用:放大作用,聚光作用,成像作用。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或计算机的屏幕,看到的线状物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组成的。7.放大镜的倍数与它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的放大镜,放大倍数就越大。放大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越小。反之,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放大镜的大小无关。8.自制放大镜的材料有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塑料袋(盒)装水,冰块、水滴、透明玻璃
3、球等都有放大功能。(注: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课时作业一、判断题1.放大镜能放大的倍数和镜片的大小有关,镜片越大的放大镜,其放大的倍数越大。( )2.圆柱形或球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放大的功能。( )3.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大,我们看到的细节越多,但是视野会随之变小。( )4.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5.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6.格罗斯泰斯特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7.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物品,都具有放大功能。 ( )8.放大镜的镜面越大,放大的倍数一定越高。 ( )9. 使用
4、放大镜时,可以让物体和眼睛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眼睛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出现放大而清晰的像。( )10. 用放大镜看报纸时,我们看到的字变得很大,字数也变多了。( )11. 近视的人戴上近视眼镜能看得更清楚,就是因为近视眼镜的镜片也能放大物体的图像。12. 放大镜能将物体放大,使我们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 )二、选择题1.下列关于放大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B.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C.用放大镜能看到手上的细菌2.下列透明镜片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3.下列不需要用放大镜的是( )A.开发计算机程序 B.观察植物的花的结构 C.精修精密仪
5、器4.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功能的是( )。A.近视镜 B.老花镜 C.一滴水滴5.分别用眼睛和放大镜看树叶和报纸,获得信息较多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 B.直接用眼睛观察 C.二者获得的信息一样多6. 公安人员观察案发现场的指纹,需要用到( )A.平面镜 B.望远镜 C.放大镜 7. 下列活动中,( )不需要用到放大镜。A.观察树叶的形状 B.观察面包上的霉点 C.观察花粉 8. 下面三个透明玻璃片(侧面图)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9.两个装水的玻璃容器(如图),水中各有一个小球。从容器侧面观察,两个小球大小相同。如果将两个小球从水中取出比较,会发现( )。A.球形容器里的小球大 B.长方
6、体容器里的小球大 C.两个容器里的小球一样大10. 用圆形的鱼缸养鱼,从侧面观赏鱼缸内的鱼,看到的鱼应该( )A.比实际的鱼小 B.比实际的鱼大 C.没有变化 D.无法确定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B.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手上的细菌C.中央厚、边缘薄的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D.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12. 冰遇火要熔化,但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却能“削冰取火”,他们将冰磨成一种冰镜,让太阳光射过并会聚,点燃干草取火。这冰镜应磨成( )A.凸透镜 B.凸面镜 C.凹透镜 D、凹面镜三、探究题小科同学用三个不同倍数的放大镜在距离报纸
7、的同一高处观察(如下图)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1)上面三个放大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视野最大的是( )),凸度最小的是( )。(填序号)(2)爷爷看报纸,而报纸字太小,看不清楚,为了看清楚报纸上的字,小科同学教爷爷使用放大镜,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手持放大镜在报纸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报纸上的字大而清晰B.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报纸,直至报纸上的字大而清晰C.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3)小科同学的爷爷觉得使用放大镜不方便,想配一副眼镜,小科就帮助爷爷选了一副( )。(填“近视眼镜”或“老花镜”)课时练习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 ()2.
8、()3. ()解析: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小,我们看到的细节越少,但是视野会随之变大。4. ()5. ()6. ()7. ()8. () 9. ()10. ()11. () 解析: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能缩小物体的图像。12. ()解析:放大镜放大的是物体的图像,不是物体本身。二、选择题1.(C) 2.(B) 3.(A) 4.(A)解析:近视镜的镜片是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没有放大功能。5.(A) 6.(B) 7.(A) 8.(C)9.(B) 10.(B) 11.(D) 12.(A )三、探究题(1) (2)C (3)老花镜第2课 怎样放得更大基础知识梳理1.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
9、明显提高了放大倍数,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2.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用显微镜观察了毛细血管的血液流动,水中的微生物等。3.显微镜的发展经历了金属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约200万倍;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观察三维的原子结构图。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用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5.显微镜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带我们走进微观世界,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和细胞6.蚜虫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我们用肉眼只能看见它们密密麻麻的一片,但在10倍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清它们的
10、肢体。7. 两个平行组合的凸透镜间的距离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所以需要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这个位置能观察到清晰而放大的图像8.手持式简易显微镜的特点:体积小、易携带、可以看不透明的物体。9.我们制作的简易显微镜时,两个组合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目镜和物镜。课时作业一、判断题1.放大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2.我们可以用两个放大镜来自制一个显微镜。( )3.显微镜和放大镜相比,显微镜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更大。( )4.放大镜是人类观察微生物的重要工具。( )5.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约200万倍。 ( )6.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
11、的金属结构显微镜。 ( )7.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放大镜叠起来看,可以无限增加放大倍数。( )8.显微镜和量筒、弹簧测力计一样,是人类认识周围物质的一种工具。( )9.用组合凸透镜观察物体,靠近物体的那块镜片相当于显微镜的目镜。 ( )二、选择题1.有关显微镜技术发展历史的过程正确的是( )。A.放大镜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B.放大镜光学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2.光学显微镜的镜头一般是由( )组成的。3.下列方法中,能使观察到的图像最大的是( )。A.调整凸透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B.调整凸透镜与观察者眼睛之间的
12、距离C.调整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之间的距离4.右图所示是用( )观察到的大肠杆菌。A.电子显微镜 B.光学显微镜 C.放大镜5.下图是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观察到的花粉和花粉管,观察花的这些结构必须用的工具是( )。A.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6.查阅资料,显微镜的目镜放大倍数是30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20倍,这个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A.50倍 B.600倍 C.3020倍7. 用组合凸透镜观察物体,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 ),观察到的视野会变得更( ),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A.大,大 B.小,大 C.大,小8. 如果我们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b”,那我们观察到的物体是
13、( )A.b B.p C.q D.d9.我们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是( )A.放大了的正像 B.放大了的倒像 C.缩小了的倒像 D、缩小了的正像三、探究题1.请帮助小科完善制作过程:制作材料:两个 、一个纸筒、胶带。制作步骤: (填序号)。把两个凸透镜用纸筒固定取一个凸透镜放在第一个凸透镜下方上下移动下方的凸透镜将一个凸透镜放在上方使两个凸透镜相互平行观察到清晰放大的图像,测量凸透镜间的距离2.观察对比学校的显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那个凸透镜叫( ),靠近眼睛的那个凸透镜叫( )。A.目镜 B.物镜 C.透镜3.下图中( )是用自制简易显微镜观察到的,( )是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A. B.
14、 4.假如所使用的两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和20倍,这个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A.200倍 B.30倍 C.1020倍课时作业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 2.() 3.() 4.()解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还不足以观察微生物,显微镜是人类观察微生物的重要工具。5. () 6.() 7.() 8.() 9.()二、选择题1.(C) 2.(A) 3.(C)。解析:两个凸透镜可以组成简易的显微镜,显微镜的放大效果会更好。4.(A) 5.(B) 6.(B)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所以这个显微镜的放大倍数30206007.(C) 8.(C) 9.(B)三、探究题1.请
15、帮助小科完善制作过程:凸透镜(放大镜) 制作步骤:。2. B A 3. B A 4.A第3课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基础知识梳理1.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 安放 对光 上片 调焦 观察(1)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3)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4)调节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5)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6)从目镜往下看,调节准焦螺旋
16、,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尽可能地看清标本。(7)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2.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蟋蟀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3.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出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触角形状:蝗虫、蟋蟀丝状,蝴蝶棒状,蚕蛾羽状,蚂蚁膝状,天牛鞭状。4.在放大镜下观察到蝇的眼是复眼,它是由许多小眼组成的,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根据苍蝇复眼的视觉原理,人类研制出了“蝇眼照相机”和“蝇眼雷达”,还仿制出
17、一种“蝇眼探测系统”,用来探测高能宇宙射线,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变。5.人们模仿苍蝇的触角,研制出“蝇式气味分析仪”,将它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密封舱里,可以净化空气,还可以在空气泄露时立即发出警报。同样这种仪器也可以安装在煤矿的矿井里,监视瓦斯的浓度,当瓦斯的浓度超标时,就会报警,以便及时排除。6.在显微镜下,蝴蝶的彩色翅膀其实是由许多小鳞片组成的。这些鳞片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从而调节体温。科学家们受蝴蝶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对温度敏感的百叶窗样式,随温度变化可调节窗的开合,保持了人造卫星内部温度的恒定,解决了航天事业中的一个大难题。7.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
18、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8.触角的形状和在身体的位置是鉴别昆虫种类的重要特征,它能感受气味、平衡身体。课时作业一、判断题1.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2.苍蝇在光滑的玻璃上不掉落和它脚上的结构有关。( )3.昆虫的身体构造很奇特,大多数昆虫的身体较小,我们需要借助放大镜观察( )4.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相同。( )5.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秘密。( )6.我们周围的空间看起来空空的,其实有无数的灰尘在空中飘舞。( )7.在观察植物和动物时,要用简短的词语、画图、拍照等形式记录。( )8.
19、所有昆虫的身体器官都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见。( )9. 显微镜的目镜或物镜的镜面比较脏时,要用专用的擦镜纸,不能直接用手擦。( )10.“蝇眼照相机”是人类根据苍蝇复眼的视觉原理研制的。( )二、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蟋蟀的“耳朵”长在它的头部B.蚂蚁用触角接触外界的信息C.只有蝴蝶的翅膀上有鳞片2.( )的形状和在身体上的位置是鉴别昆虫种类的重要特征,它能感受气味、平衡身体。A.足 B.触角 C.耳朵3.蚕蛾的触角是( )触角。A.棒状 B.羽状 C.膝状4.用放大镜观察不到的是( )。A.昆虫身体内部结构B.昆虫眼睛的特点C.昆虫如何吃食物的5.下列关于蝴蝶翅膀在放大镜下的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新教 六年级 上册 科学 知识点 练习题 边学边练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22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