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练习题
《10《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练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1 七年级语文上册七年级语文上册 10 10 短文两篇短文两篇 练习题练习题 一、基础部分 1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 ,作者_,字_,号_。 北宋_家, _家。 和父亲_、 弟弟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_”。 2下列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五色交辉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歇(消散) B夕日欲颓颓(坠落) 沉鳞竞跃竞跃(争相跳) C月夜入户户(窗户) 未复有能与与其奇者(和) D相与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但但少闲人(只是) 3翻译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阅读
2、下列文段,完成 48 题。 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 4“书”的意思是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 5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6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7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912 题。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3、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抄写在下面。 比喻句: 拟人句: 反问句: 9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10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 1317 题。 甲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蚹,以至于剑拔士导者,生而有之也。 3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4、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乙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1)而节叶具焉 具:_ (2)节节而为之 为:_ 12甲文中包含了两个成语,请写出一个,并解释它的意思。 成语是:_ 意思是:_ 13乙文中说“意在笔先”,甲文中也有文字说的是这个意思,请将这些文字找出来,写在下边。 答:这些文字是_。 (不超过 11 个字) 14甲文中作者明确指出了当时画竹的毛病,这些毛病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语句作
5、答。 答:这些毛病是_。 (不超过 12 个字) 比较阅读比较阅读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15、一词多义或用法相同的词。 (1) 、夕日欲颓 ( ) 颓然乎其间者( ) (2) 、与( )其奇者 无与( )为乐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短文两篇 记承天寺夜游 答谢中书书 10 短文 记承天寺 夜游 答谢 报答 中书书 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22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