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孝义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山西省孝义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孝义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山西省孝义市山西省孝义市 20212021- -20222022 学年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学年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读书(一、读书(8 8 分)分) 1将下面句中加点处有误的字音或字形,更正在拼音格或田字格内。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 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馈退。 她站在十米高台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 她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八千 名观众一齐翘(qi o)首而望、屏(bng)息敛声的一刹那。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见,宛如 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这副面孔上滞留着
2、愚钝,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 2读经典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 ?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 ) (2)崔颢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感慨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句子是:“黄 鹤一去不复返, ”。 (3) 使至塞上中颔联是: , 。 (4) 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 ”。 二、读思(二、读思(28 28 分)分) 3下面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这样才能把作品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 B鲁迅作品中的一些话语,至今读起来依然是振聋发聩。 C在这场演讲中,他铿锵有力的声音入木三分,给观众以极大震撼和鼓舞。 D听
3、了这些话,他面上还是正襟危坐着,心里却翻来覆去不是滋味。 4班级开展“人无信不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同学搜集了几条关于“诚信”的论述,请你研读并写出探究结论。 【材料一】人倍(违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说苑 谈丛 【材料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 【材料三】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 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 为家者不欺其亲。 司马光资治通鉴 卷二 探究发现: (2)活动课上,有同学分享了浙江丽水“诚信奶奶”陈金英的事迹。假如你计划 采访陈
4、奶奶,请依据下面提纲,拟写三个采访问题。 采访主题 走近榜样人物,理解当代“诚信”的内涵 采访对象 浙江丽水“诚信奶奶”陈金英 陈金英,浙江省 人物事迹 丽水市兴华羽绒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她 53 岁时办厂, 3000 元起家, 艰难创业。 2011 年 9 月,公司因股东撤资引发 资金链断裂,导致欠下了 2077 万元的巨额债务。有人劝她申请破产 规避债务,80 岁的她没有这样选择,而是选择了勇敢担当。在 90 岁 时还清了所有债务,被人们誉为“诚信奶奶”。 近日,丽水“诚信奶奶”陈金英入围“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 人名单”。 采访问题 5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根据你的阅读积
5、累,写出“他”的姓名。 A 他先在南开中学,后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 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 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生的造反者。 B 他的每条腿、每条胳膊,他的胸口、肩膀、屁股都受过伤。有一颗子弹从 他眼下穿过他的脑袋又从耳后穿出。但他仍给你一个农村青年的印象,好像刚从 水稻田里上来,放下卷起的裤腿,参加了一队路过的“志愿参加”的战士队伍。 以上两段中所描述的“他”依次是 、 。 (2)学校团委举行“好书我推荐活动”,你将推荐红星照耀中国 。请从内 容、主题或写法方面任选角度,为该书拟写一段推荐语(不少于 50 字) 。 推
6、荐语: 阅读文言短文,回答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 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 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 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 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 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 中藻、荇交 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下列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清流见底 立竿见影 B五色交辉 心力交瘁 C念无与为乐者 一念之差 D盖竹柏影也 劈
7、头盖脸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 8比较阅读,完成下面表格。 选文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景物的特点 山高水净、绚烂多彩、 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 作者的情感 作者的心境是复杂而微妙的, 有贬谪的悲凉, 有赏月的欣喜,有人生的感慨,有漫步的悠闲 句式和节奏 多用整齐句式,节奏感强; 间用散句, 参差错落,节奏整齐中有变化 9阅读吴均与顾章书 ,回答问题。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 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 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
8、岂徒语哉! 【注释】仆:谦称,“我”。谢病:称病引退居家。还觅薜萝:正准备隐居。梅溪: 山名。森壁:众多的峭壁。岫(xi ) :山洞。翠:绿水。唳: (鹤)啼叫。英英: 同“嘤嘤”,鸟鸣声。重:向往。富:充裕。饶:丰富。 竹实:竹子开花后结的果实,隐居 者的食物。 办,具备。仁智所乐,岂徒语哉:这种地方被仁人志士所喜爱,岂是虚言啊! (1) 请用“/”标出文中划横线句子的停顿处。 (画三处) 蝉 吟 鹤唳水响猿啼 英英相杂绵绵 成韵 (2) 吴均选择石门山为归隐之所的原因是: 。(至少写两点) 三、读写(三、读写(54 54 分)分) 10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叶嘉莹:用生命放歌,为文化传
9、薪 陈玉洁 1974 年,叶嘉莹终于得以第一次回国探亲。当时她从加拿大经香港到广 州,再从广州飞抵北京。三十年不通音信,当从飞机上看到北京城的两排灯火, “我想,那是不是我当年的旧游之地长安街呢?我就流下泪来了。” 1977 年再次回国, 叶嘉莹发现, 青年人在看 唐诗三百首 , 西安、 桂林 的导游都会背诵古诗,周总理去世时天安门广场的悼念活动中,花圈和挽联上写 的也都是旧体诗。“我想,我们中华民族毕竟是一个文化根底深厚的民族,在普 遍的人民的心里,都还是很习惯旧诗词的。”叶嘉莹萌生了回国教书的念头。 “一个人不经过绝大的困苦,不会觉悟。”经历过丈夫入狱、自己被捕、失 去工作、女儿女婿离世的
10、叶嘉莹,做出一个重大选择,毅然决定回国,把中国的古 典文化传给年轻人。“我要把我投向古典诗歌,做古典诗歌传承的事业。”虽然在 国外生活安稳,但“诗词的那生命、那感情、那文化,它的根,一定是在中国。” 1978 年,暮春的一个黄昏,叶嘉莹经过温哥华家门前的一片树林去寄信,向 国家教委申请回国教学。满街的花树,一地的樱花,让她警醒年华似水,人生易老。 1979 年,叶嘉莹回国,先是被安排在北京大学教授古典文学,后应恩师顾 随先生之友李霁野教授之邀,到南开大学任教。在海外每讲到杜甫诗“每依北斗 望京华”时双眼就会满含泪水的叶嘉莹终于回到了祖国。 “我为什么如此热衷于讲学?我越老,读古人的书籍,就越觉
11、得我们中华 几千年的文化真是灿烂辉煌。我认为最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生命的,是诗词的创作。不只因为语言文字有胜人之处,更是因为这些作者是用他们的生命来写作诗 篇,用他们的生活来实践诗篇。这是这些作品之所以打动我的原因,也是我愿意 把这些作品里他们的生命、他们的感情、他们的理想、他们的品格传给下一代的 年轻人的原因。” 有评论说,叶嘉莹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古典诗词专家,是因为她投入与付出 的是生命,诗歌启蒙了她、丰实了她、支撑了她,反过来她又用一生的痛苦与欢 乐报答诗歌。而叶嘉莹自己说:“我是真的热爱中国古典文学。不管教论语 孟子 ,还是唐诗、宋词,我是把自己的体会、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生命和 生活的体验
12、、实践都结合在里边。” 她说,自己虽然老了,但还有这么多年轻人。“我在等待,有没有一粒种 子,因为我的讲解而留在年轻人的心里。多少年之后,我要等着这一粒种子,会 发芽,会长叶,会开花。” 刚归国时, 南开中文系为叶嘉莹安排的课程是汉魏南北朝诗, 每周上两次 课, 每次两小时。 “文革”刚刚结束,学生们如饥似渴,不仅是南开学生,天津其 他学校的学生也赶来听课,把一间大约可容纳 300 人的阶梯教室挤得满满当当。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她还受邀到全国几十所高校讲学;又应各社会团体 邀请举办了数次颇有影响的古典诗词系列专题讲演。 凡开讲时, 必定人头攒动, 从七八十岁的学者, 到十七八岁的青年,无不欢
13、喜赞赏。 1989 年,叶嘉莹退休。她每年用整整一个学期在国内讲学,其余时间则活 跃在加拿大、美国及港澳台等地的古典诗词讲坛上。她的学生如今已经成长为遍 布欧美大陆以及港澳台地区的著名专家、教授。还有一批欧美学生,已成长为汉 学专家,活跃在欧美讲台,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她还捐献出自己退休金的一半(10 万美元)建立了“驼庵奖学金”和“永言 学术基金”,用以吸引和培养国内优秀人才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普及和研究工 作。其中,“驼庵”是老师顾随的别号,“永言”则取自大女儿和女婿的名字。 现在,叶嘉莹以 90 岁的高龄,几乎每天工作到凌晨两点:准备讲课、讲 演、开会,看学生的论文 叶嘉莹崇尚钟嵘
14、诗品中的话:“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 矣。”让人在贫贱的时候不愁苦, 让内心保持平和, 没有比读诗更好的了。 “诗是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品性的。 很多人问我 90 岁怎么还这么健康?我说,是学 诗的缘故。” 【相关链接】 (选自人民画报 ,有删改) 叶嘉莹,号迦陵,出身叶赫那拉氏,知名汉学家,主要研究领域是古典诗词。南开大学中 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中国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 佛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多所大学客座教授。 (1)阅读文章后,请你参加“读传记,与高贵的灵魂相遇”读书交流活动。 读完本文后, 同学对叶嘉莹先生“为文化传薪”的典型事迹做了梳理概括, 请
15、你根据提示, 补充完善。 放弃国外安稳的生活,毅然回国教书。 。 。 90 岁高龄,仍呕心沥血,熬夜工作。 (2)为多角度展现传主形象,作者引用了一些传主自己的话,请参考示例,从文 中三段中任选一处,分析体会。 示例:第段的引用,写叶嘉莹先生虽遭遇绝大困苦,却作出了投身古典诗 词、做古典诗词传承事业的选择。可见其在逆境中的坚韧与达观。 (3)题目中的“用生命放歌”意味隽永,富有多种意味。请你结合文章,仿照示 例的形式,表达一下自己对“放歌”的理解。 示例:您用生命放歌,歌声里有苦难过后的平和与宁静。 您用生命放歌,歌声里有 。 您用生命放歌,歌声里有 。 11阅读下面两则新闻,回答问题。 【甲
16、】深度 10909 米!奋斗者号潜水艇破中国载人深潜纪录 央广网 2020 年 11 月 10 日讯 北京时间 11 月 10 日 4 时 50 分左右,中国首艘万 米级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被布放至马里亚纳海沟,向“挑战者深渊”的万米海 深冲击。A 7 时 42 分,“奋斗者号”突破万米海深;8 时 12 分左右,“奋斗者号”成功坐底,坐底深度 10909 米,刷新了中国载人深潜纪录。14 时 8 分左右,“奋斗者号”结束在万米深海 6 个小时的巡航作业,开始抛载上浮。最终,在连续工作 12 个小时后,“奋斗者号”顺利回到母船“怀抱”,完成今天的海试任务。 【乙】万米海底,妙不可言 下潜,下
17、潜!马里亚纳海沟,10909 米! 北京时间 2020 年 11 月 10 日下午 5 点半,重新踏回母船甲板那一刻,中国船 舶七二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高工张伟兜头被泼了桶冷水这是载人深潜团 队的传统庆祝仪式, 祝贺海试队员突破自己的纪录。作为“奋斗者”号载人潜水 器主驾,张伟说:“这辈子都难忘那份痛快。” 这不仅是个人的新纪录,也是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18 天后,“奋斗者” 号完成海试胜利返航。一个多月中,它 13 次下潜,其中 8 次突破万米,标志着我 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B“万米海底,妙不可言!”张伟说,第一次抵达万米深海,巨大的岩石,陡峭的悬崖,长着触角的海参,
18、外形奇特的钩虾,像花朵一样的白色海绵,还有连生物学家都很难辨别的蝴蝶状新物种,眼前的场景令人震撼! 5000 米、7000 米、8000 米深度每天下潜,9000 米深度隔天下潜,万米深度 隔两天下潜,“奋斗者”号的节奏控制得很稳,许多设备保持着零故障纪录。 “奋斗者”号总建造师、中国船舶七二所高工刘帅介绍,这主要缘于潜水器 2020 年年初就进行了陆上联调和水池测试,前者发现并解决了 40 多项问题,后者排除问题 20 多类。 但水池测试无法模拟深度等真实环境,海试也并非一帆风顺。 就在航行途中,“探索一号”母船遭遇两个台风、多个低气压,用于海底通信的吊阵被打坏。一到马里亚纳, 队员们就紧急
19、维修吊阵, 随即开展第一次下潜。 生物抓取、 开展原位实验、 完成布放回收这一系列科考作业都离不开灵敏的机械手,可低温高压极端环境下,机械手有时无法灵活开合。团队及时“对 症治疗”,后几次海试中,机械手成功抓取大批沉积物、岩石和海底生物样品, 为深渊科研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奋斗者”号每次下潜海底作业时间长达 6 个小时, 作业效率大为提升, 这得益于潜水器的“快上快下”下潜和上浮均在 3 个小时左右。张伟说,潜水 器通过自重无动力下潜,但坐底的瞬间几乎没有感觉。 这种“没感觉”的感觉有多重要? 如果“硬着陆”,不仅会撞击潜水器底部的支架、声呐和灯,还将对海底环 境造成破坏,激起的沉积物会令狭
20、窄的观察窗视线模糊。张伟告诉记者,通过先 进材料工艺及精准控制速度,“奋斗者”号顺利“软着陆”,如同一片羽毛般缓 慢轻柔地落在平坦绵软的沙地上。 “奋斗者”号总设计师、中国船舶七二所副所长叶聪介绍,这是我国首台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汇集了国内百余家单位、近千名科研人 员 5 年的心血,是全球载人潜水器中载员人数最多、海底作业时间最长、作业能 力最强的装备。 而最强装备的最大挑战,来自高压。马里亚纳海沟压强为标准大气压的 1100 多倍,相当于指甲盖大小的地方要扛住一辆小轿车的重量。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 新型高强、高韧钛合金,能够抵抗深海的高压冲击;“半球焊接”工艺,保证了 载人舱
21、焊缝可靠、安全性强;载人潜水器既要潜得深,还要上得来, 一款满足万 米深海超高压条件下高强度、 低密度的固体浮力材料, 再加上优化配载等技术手 段,实现了在海底浮力与重力基本平衡 “这段万米之路, 我们走了 20 年! ”叶聪说, 2002 年立项的“蛟龙”号实 现了从无到有, 历时 8 年研制的“深海勇士”号实现了从集成创新到自主创新, 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过 96.5%的“奋斗者”号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帮助科学家 去探索未知深海、揭示人类家园的终极奥秘,“老中青三代深潜人接力奋斗、厚 积薄发,才迎来了行稳致远、收获满满的 2020 年。” (选自 2021 年 1 月 17 日人民日报 )
22、(有删改) (1) 【新闻 标题】 同学们读完两则新闻后,有一段对话,请根据语境补全对话。 小萌:这两则新闻的标题特别有意思,你更喜欢哪一个? 我: 小萌: 你说得真好, 有理有据!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应符合新闻标题的基本要 求, 最好还能抓人眼球。 (2) 【新闻 语言】 文中划线处 A、B 两段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各有什么特点?请分析体会。 A 7 时 42 分, “奋斗者号”突破万米海深; 8 时 12 分左右, 奋斗者号”成功 坐底, 坐底深度 10909 米,刷新了中国载人深潜纪录。 B“万米海底,妙不可言!”张伟说,第一次抵达万米深海,巨大的岩石, 陡峭的悬崖,长着触角的海参,外形奇特的
23、钩虾,像花朵一样的白色海绵,还有 连生物学家都很难辨别的蝴蝶状新物种,眼前的场景令人震撼! (3) 【新闻 材料】 假如作者对新闻稿修改时,想把下面一段话穿插进文稿中,你觉得应该放进 【甲】 【乙】哪一则新闻中?请结合新闻内容说明理由。 语段:马里亚纳海沟,人称“地球第四极”水压高、完全黑暗,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其最深处约 1.1 万米,相当于珠穆朗玛峰叠加华 山的海拔高度。 12生活处处有风景。一处优美的自然风光,一个和谐的生活画面,一个不经 意的细节,一个感人的瞬间都是靓丽的风景。哪处(个)风景进入了你的 视线,触动了你的心弦呢? 请以“触动我心灵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24、 500 字。 写作提示:写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内容要具体生动; 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解析部分 1 【答案】溃;鉴;qi o 【知识点】多音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形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馈退溃退;翘首(qio shu) ;油光可见油光可鉴。 故答案为:溃;鉴;qi o 【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的掌握程度。解答本题要拿准字音、看准字形,特别是音形相近的字。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语感,注意读音以及书写,多积累词语,多注意课文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2 【答案】(1)岂不罹凝寒 (2)白云千载空悠悠 (3)征蓬出汉塞;
25、归雁入胡天 (4)不见曦月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中规定的古诗词的内容理解和默写识记掌握程度。考点: 赠从弟 黄鹤楼 使至塞上 三峡 。重点及易错字:罹;悠悠;雁;曦。 故答案为:(1)岂不罹凝寒 (2)白云千载空悠悠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不见曦月 【点评】本道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解答此类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3 【答案】C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C:入木三分:原是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孝义市 2021 2022 学年 年级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23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