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全册朗读必背知识
《2022年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全册朗读必背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全册朗读必背知识(2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X1-1-1 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内环境 (1)概念: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2)组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组成。 2.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巴液是体内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3.(1)血液血浆。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如图所示)。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成分,是各种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 (2)内环境是针对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或原生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4.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
2、腺、尿道等有孔道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外界环境,故其中的液体如消化液、泪液、尿液等不是细胞外液,也不是细胞内液,不属于体液。 5.归纳法包括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两种类型,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 6.人体主要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 (1)毛细血管管壁细胞血浆和组织液; (2)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淋巴液和组织液; (3)绝大多数体细胞组织液; (4)血细胞血浆; (5)淋巴细胞淋巴液和血浆。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及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及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但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2.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有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方面
3、。 3.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而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90%以上来源于 Na和 Cl。 4.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 pH 为 7.357.45,血浆的 pH 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的 HCO3、H2CO3等物质有关。 5.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7左右。 6.组织水肿的原因:组织水肿是由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或血浆渗透压下降,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分渗透到组织液中引起的。 三、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三、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
4、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系统的参与。 2.内环境的作用: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X1-1-2 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的稳态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内环境的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三要点”理解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1)内容:组成内环境的各种成分的相对稳定,如氧气、葡萄糖等的含量;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的相对平衡,如渗透压、pH、温度等。 (2)实质: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3)基础:内环境稳态的功能基础是机体的调节作用,结构基础是各系统、器官的协调活动。 3.内
5、环境稳态实质: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4.内环境稳态的性质:相对稳定,动态平衡。 5.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 (1)外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 (2)内因:体内细胞不断进行的代谢活动。 6.稳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绝对稳定,而是在一定范围内不断变化的相对稳定。 7.运动员剧烈运动时, 肌细胞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 乳酸可与血液中的 NaHCO3发生反应, 生成乳酸钠、水和 CO2,CO2经呼吸系统排出,血浆 pH 保持相对稳定。 8.酸性物质与缓冲对中的弱酸的强碱盐(HCO3、HPO42等)反应,碱性物质与缓冲对中的弱酸(H2CO3、H2PO4等)反应。 9.Na、K与渗透压
6、的关系 (1)Na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 (2)K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及意义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及意义 1.稳态失调 (1)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危及机体健康。 2.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稳态与疾病: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后,一定会发生疾病;但发生疾病,内环境稳态不一定遭到破坏,比如植物人的稳态是正常的。 4.内环境稳态绝对的稳定: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相对稳定状态,即内环境的各种成分、理化性质在
7、允许的范围内波动,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在内因和外因的干扰下会发生内环境稳态的失调,如发烧、脱水、高血糖等。 X1-2-1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1.脑神经和脊神经都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又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内脏运动神经)。 2.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3.交感神经: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表现为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等。 4.副交感神经: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表现为
8、心跳减慢,支气管收缩等。 5.自主神经系统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 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6.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扩张,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血压上升,支气管扩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增加、立毛肌收缩等。紧张状态下,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 7.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其作用有三个方面: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收缩,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协助生殖活动
9、,如使生殖血管扩张,性器官分泌液增加。 8.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结果: 两者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一般是相反的,在少数情况下是相同的,如两者对唾液腺分泌的作用就是相同的。在整体上两类神经的活动是对立统一、互相协调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密切配合,支配心脏有节律的跳动 二、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二、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2.神经系统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3.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X1-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反射与反射弧一、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
10、,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2.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3.反射条件 (1)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的前提条件。反射弧不完整,如传入神经受损,刺激神经中枢或传出神经,效应器能发生反应,但不构成反射。 (2)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有适宜的刺激(包括适宜的强度和适宜的时间等)。 (3)具有神经中枢的多细胞动物才有反射,植物和单细胞动物没有反射。如含羞草受到刺激时叶子合拢以及草履虫受到刺激时的反应属于应激性而不是反射。 4.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5.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都不能发生,反射弧结构完
11、整是进行反射活动的前提。 6.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其中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的。 7.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经反射弧传至效应器,引起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也可经脊髓传至大脑皮层相应感觉中枢,形成相应感觉。 8.反射反应感觉 (1)反射的发生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和一定条件的刺激,如用针刺脚趾引起的缩腿行为。 (2)反应是指生物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如用针刺坐骨神经引起的与坐骨神经相连的肌肉的收缩。 (3)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需要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参与,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可不参与,可不产生反应。
12、9.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 效应器包括两种,一种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另一种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腺体。 10.缩手反射发生时,先缩手,再感觉到疼痛。因为兴奋传至缩手反射的效应器比传至大脑皮层所经过的突触少。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1.非条件反射 (1)概念: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叫作非条件反射。 (2)实例: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 2.条件反射 (1)概念: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叫作条件反射。 (2)维持: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 (3)消退 原因: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 实质: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
13、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4)意义 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3.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没有非条件反射就没有条件反射。 4.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 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X1-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
14、经冲动。 2.在完成反射活动时,兴奋只能从感受器产生,因此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 3.神经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的不平衡,即膜内的 K浓度比膜外高,Na浓度比膜外低。 4.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兴奋传导的特点为双向传导。 5.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形成与 K、Na的运输 (1)静息电位 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特点:膜内主要是 K和带负电荷的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膜外主要是 Na和 Cl。静息时,细胞膜主要对 K有通透性,K顺浓度梯度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最终形成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在形成静息电位的过程中,K的外流需要通道蛋白,不需要消耗能量,为
15、协助扩散。 (2)动作电位 在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 Na的通透性增加,大量 Na从细胞外顺浓度梯度流入细胞内,使膜内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形成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在形成动作电位的过程中,Na的内流需要通道蛋白,不需要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 6.若刺激离体神经纤维的一端,产生的兴奋只能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若刺激离体神经纤维的中部,产生的兴奋可以向两端双向传导。 7.兴奋的传导方向总是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一致,而与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 8.静息状态虽然由 K大量外流产生和维持,但此时 K浓度膜内仍然高于膜外。导致膜两侧电位外正内负的原因是外侧阳离子(包含 Na、 K等)多, 而不是
16、K浓度膜外比膜内高。 同理, 动作电位状态时,Na浓度膜外仍然高于膜内。 9.离体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方向不同 (1)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 (2)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 10.静息电位 (1)静息电位的本质是一种 K平衡电位,其绝对值的大小与膜内外 K浓度差呈正相关; (2)当膜外 K浓度适当升高(仍低于膜内 K浓度)时,膜内外 K浓度差变小,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反之,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大; (3)静息电位绝对值的大小,与膜外 K浓度呈负相关,与膜外 Na浓度无关。 2.动作电位 (1)动作电
17、位的本质是一种 Na平衡电位,其绝对值的大小与膜内外 Na浓度差呈正相关; (2)当膜外 Na浓度适当降低(仍高于膜内 Na浓度)时,膜内外 Na浓度差变小,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小;反之,动作电位峰值变大; (3)动作电位峰值的大小,与膜外 Na浓度呈正相关,与膜外 K浓度无关。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传递特点 (1)特点:单向传递。 (2)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变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2.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神经递质是小分子化合物。 4.神经递质以扩散方式通过突触间隙,不需消耗能量。 5.神经递质有兴
18、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其作用于突触后膜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6.-银环蛇毒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后,乙酰胆碱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不能兴奋;有机磷农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后,乙酰胆碱酯酶不能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从而使突触后膜持续处于兴奋状态。 7.有关神经递质的 6 点总结 (1)供体: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 (2)传递途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3)受体:突触后膜上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 (4)作用: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打开突触后膜上的相应的离子通道,发生离子流动,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5)类型: 兴奋性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
19、、 谷氨酸等, 引起兴奋的机理为该类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能增强突触后膜对 Na的通透性,使 Na内流,从而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即引起下一神经元发生兴奋;抑制性神经递质如甘氨酸、-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等,引起抑制的机理为该类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能增强突触后膜对 Cl的通透性,使 Cl进入细胞内,强化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从而使神经元难以产生兴奋。 (6)去向: 神经递质发挥效应后, 会很快被相应的酶降解, 或被突触前神经元回收, 以免持续发挥作用。 8.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发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结果取决于神经递质的种类。 9.神经元与肌肉细胞或某些腺体细胞之间也是通过突触联系的。
20、 10.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处完成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1.吸毒者吸入的可卡因可与多巴胺转运蛋白结合而阻断多巴胺的回收, 引起吸毒者突触后膜持续受到刺激,使人产生强烈的愉悦感。长期吸食可卡因的人,其体内多巴胺受体持续受到高浓度多巴胺的刺激,导致多巴胺受体数目减少,进而使突触变得不敏感,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受到影响,吸毒者必须服用可卡因来维持这些神经元的活动,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毒瘾难戒。 X1-2-4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
21、级调节 1.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2.大脑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1)脊髓是调节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脑干等连接高级中枢和低级中枢。 (2)脑中相应高级中枢发出的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整。 3.脊髓控制的运动受大脑的调控。 4.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但头部是正的。 5.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的大小取决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 6.躯体运动受大脑皮层、脑干、小脑和脊髓等共同调控。 7.大脑皮层运动区的特点 (1)大脑皮层运动区与躯体呈现对侧、倒置的关系。但是与头部的关系是对侧和正立的,并非对侧、倒置的关系,如眼的位置在上
22、,口的位置在下。 (2)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8.低级中枢与高级中枢的关系 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1)大脑皮层是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所有的感觉(触、听、视等)均在大脑皮层形成。 (2)脊髓具有传导功能,同时也是许多简单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可以自主地控制一些反射行为,如排尿反射、膝跳反射等。 (3)低级神经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如成人可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二、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二、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1.排
23、尿反射的分级调节 (1)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 (2)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 (3)没有高级中枢的调控,排尿反射可以进行,但排尿不完全,也不受意识控制。 2.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 (1)脊髓是调节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 (2)脑干中含有调节呼吸运动的中枢,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中枢等。 (3)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可以调节体温、水平衡、摄食等过程。 (4)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这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 X1-2-5 人脑的高级功能人脑的高级功能 一、语言功能一、语言功能 1.大脑
24、的功能 (1)感知外部世界。 (2)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 (3)具有语言、学习和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3.W 区被破坏,失去书写、绘图能力。 4.S 区被破坏,不会讲话。 5.H 区被破坏,能听见别人发音,但不懂其含义。 6.V 区被破坏,病人的视觉无障碍,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即不能阅读。 二、学习、记忆和情绪二、学习、记忆和情绪 1.学习和记忆的机理 (1)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2)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3)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
25、的建立有关。 2.情绪是指人对环境作出的反应。情绪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3.抗抑郁药可能通过抑制突触间隙神经递质的降解或抑制突触前膜对神经递质的回收而发挥作用。 X1-3-1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一、激素的发现一、激素的发现 1.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 (1)外分泌腺 概念:分泌物经由导管而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的,称为外分泌腺。 实例:汗腺、唾液腺、胃腺等。 (2)内分泌腺 概念:凡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称为内分泌腺。 实例:甲状腺、肾上腺等。 2.激素的发现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2)激素调节: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生物 新教材 选择性 必修 朗读 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23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