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 20212021- -20222022 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试卷 1. 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遒劲(qi ) 国殇(shng) 长途跋涉 连棉不断 B. 洨河(xi o) 翘首(qi o) 俯仰生姿 坦荡如砥 C 濒临(bng) 酒肆(s ) 慷慨激昂 和颜悦色 D. 秀颀(q ) 差使(chi) 无动于中 为富不仁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聪明的重庆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重庆呈现一种独特的美。 B. 留学生李燕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收看央视国际频道成了她每天的
2、必修课。 C. 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D. 课间十分钟,班上的“开心果”王松使尽浑身解数,搞怪逗乐,整个教室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B. 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C.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D.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4.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
3、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 B. 中国石拱桥选自桥梁史话 ,作者叶圣陶,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桥梁专家、教育家。 C. 列子 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 其中有大量的寓言, 比如我们以前学过的 两小儿辩日 和 杞人忧天 。 D.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参观邓小平故居,你是周末去呢,还是暑假去呢? B.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 C.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
4、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D. 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6. 将句连缀成语意连贯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庄稼人有个小习惯,就是越闲越吃,所以晚饭自然丰盛些。 乡下人干活是急性子,但吃饭蛮讲究,尤其懂得“想要肉更香,工夫必须长”的道理,小火慢炖,肉烂汤浓。 如若恰巧那天家里有喜事,更会杀鸡烧肉以示庆贺。 因此,傍晚炊烟是细水长流,从黄昏一直摇曳到夜幕降临。 傍晚的炊烟是最美的,也最能体现农家生活的细致与温馨,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庄稼人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 A. B. C. D. 7. 古诗词默写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_
5、,_(王绩野望 ) (2)_,_国恒亡。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3)杜甫春望中写出战乱不断,家人音信极其珍贵的句子是:_,_。 (4)很多古人的作品,总让我们陶醉于当时的明月清风、松柏竹林。其实,_?_?只要我们保有内心的一份闲适和豁达,再平凡的生活也有诗意,再繁杂的日子也能美丽。 (用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句子作答) 8. 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 南通日报“视听阅读”版开设了一个新栏目“读书访谈录”,首期话题围绕“读名著”展开,将邀请诗人、作家为嘉宾,假如你作为中学生代表主持本次访谈,你围绕这个话题设计两个问题向嘉宾提问。 (2)第一小组准备把同学们平时写的读书笔记汇编成专刊我与
6、名著 ,为专刊设计三个结构相同的栏目名称。 (3)小杨妈妈不准孩子读名著,说“那些是闲书,对学习帮助不大”,你替小杨拟写一段话,用委婉而简洁的语言说服妈妈。 二、阅读(二、阅读(3434 分)分) (一)(一)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
7、泪沾裳。 9. 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乘奔御风 B. 绝巘/多生怪柏 C. 常有高/猿长啸 D. 至于/夏水襄陵 10.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B. 沿溯阻绝(隔绝) C. 良多趣味(良好) D. 略无厥处(同“缺”空隙、缺口) 11. 下文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乘奔马、御风飞行作比,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B.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茂,山高,草盛,趣味良多。这是作者对春秋景象的综合描述和赞美。 C. “林寒涧肃”四字,营造出秋天的肃杀氛围。 D. 选文先写概貌
8、,再做分述,布局自然,思路清晰,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12. 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3. 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请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 (二)(二)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4. 秋风本无形,诗人为什么用“见”?请说说你理解。 15.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三) 世界还很年轻 刘丽丽 初中毕业,我考到县城读书,母亲做了个相当前卫的决定:垦荒种棉花,来年用自家的棉絮给女儿做一床
9、新铺盖,在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上,彰显母爱的事每天都会发生,没有什么稀奇,唯一不同的就是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 那时环绕在村子四周的都是水田,没有现成的棉花地,就算种出了棉花,变成新被褥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再者,种棉花几乎要天天喷药,否则虫子猖獗,到秋后留不下几个棉桃。但是在成堆的困难面前,母亲大手一挥,她很坚决,她的理由也很简单:女儿考到县城就必须配好的被褥,公家发的她信不过。 开学后我就忙碌自己的学业,母亲也忙,忙秋收,忙着打听种棉花的事。那时候村里没有电话,她又不会骑自行车,种棉花的亲戚离我们村十几里地,她都是一步步走着去的,从没有喊过累。她选中的棉田依傍着沟渠,是一块撂荒地,
10、长满了白茅和芦苇,土地解冻之后,母亲就扛着铁锹去垦荒。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这样的地块,掘起来很费劲,往常一锹下去就能翻上来的土,这里得多费几倍的力气,一个春天下来,母亲的脸变得又黑又瘦,以致我回家看到她的模样,吓了一跳。母亲黑了瘦了,但是那块荒地却变得有边有角,平头正脸,种子已经播到地里,盖了白生生的薄膜,芜杂的世界在春天中呈现出新的秩序。 学校的功课紧张,她每天如何辛劳我是不知道的,后来听邻居说起,每天下地回来,她就钻进厨房先忙活出一家人的饭食,然后趁着薄暮时分的天光,再钻进棉花趟子里,掐杈子,打花心,捉虫子,干这些活都是零打碎敲的工夫,牺牲的却是她
11、的休息时间。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 那段时间我的成绩并不稳定,心情晴朗的时候少,阴天的时候多。功课紧张,偏偏班主任又指定让我参加学校的演讲赛,虽说我普通话比较标准,但是以我内向的性格,让我在人前侃侃而谈,甚至连比画带拍桌子地演讲,把观众感动到掉眼泪,我实在觉得为难。当我站在棉花地头跟母亲大吐苦水的时候,就是怀着这样一种抗拒的心情,我想打退堂鼓。 那是秋天的清晨,草籽在秋风中陆续成熟,草叶上闪烁着晶莹的光亮。母亲正在棉田里忙碌着,她的腰间系了一块塑料布,防止露打湿衣服,但是裤脚上却已经变得湿漉漉的。她一边掐去疯长的杈子,一边仔细翻检棉花嫩蕾上的虫子。在一棵棵棉
12、苗前,母亲的急性子和坏脾气都消失了,她变成了一个极其耐心的人,就像面对着十分宠爱的孩子。是啊,从春天到秋天,田里的无数棵棉花,就是这样一遍遍翻检过去,又抚摸过来的,每一棵棉花上都留下了她的指纹和温度。母亲的情意没有白费,棉花们都很争气,叶子深绿,极力展开的枝杈间已经见到累累的棉桃。听完我的诉苦,母亲说:“老师让咱讲是看得起咱,那你就好好地讲。”回头揪下一个被雨水捂烂的桃子,惋惜叹了一口气,继续说,“一遍讲不好,你就多讲几遍。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 最后的这句话突然击中了我的心。看着黑瘦的母亲,我突然一阵心酸,同时一股莫名的力量在心底泛起。为了我的新铺盖,母亲在“熬”;为了演讲赛的好成绩,我也要
13、“熬”。她虽然讲不出深刻的道理给我听,但她倔强地认定,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最终会变成洁白的棉絮,去温暖女儿,让她在白天繁重的课业之后,夜里有一个轻盈幸福的梦。为了这份信念,她不喊苦不叫屈,硬生生将一块荒地变成了棉田,那时候,她既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处理一大摊子家务。在焦头烂额里,信念如同一盏孤灯,在黑暗中亮起。循着这光亮,她看到了丰收在望的棉花,她的女儿也读出了一番人生的隽语。 多年之后回望,我还记得整日里那个劳碌的身影,记得她的不服输和坚持。这些年来,每当我疲倦偷懒,我便习惯性地向着故乡的方向张望一会儿,然后俯下身子维续我的工作。 世界在窗外,未来在远方,亲爱的同学,你准备好出发了吗?希望
14、你的心头也有一盏灯照拂,希望你坚定而努力,正如茨维塔耶娃在诗中写的那样: 世界还很年轻,一切都将发生,为了你能到来。 16. 选文用“世界还很年轻”做标题,有何用意? 17. 选文第段结尾说“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 作者认为“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的原因是什么? 18. 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的理解。 19. 结合语境,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语句。 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 20. 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母亲形象。 三、写作(三、写作(4040 分)分) 21. 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天又一天,我们感知
15、世界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也体验深深浅浅的忧伤。回首过往,是否有某个时刻让你念念不忘?反思从前,是否有某些情景总萦绕心间? 请以“那天,如果 ”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 20212021- -20222022 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试卷 1. 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遒劲(qi ) 国殇(shng) 长途跋涉 连棉不断 B. 洨河(xi o) 翘首(qi o) 俯仰生姿 坦荡如砥 C. 濒临(bn
16、g) 酒肆(s ) 慷慨激昂 和颜悦色 D. 秀颀(q ) 差使(chi) 无动于中 为富不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连棉不断连绵不断; C濒临(bng)bn; D无动于中无动于衷; 故选 B。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聪明的重庆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重庆呈现一种独特的美。 B. 留学生李燕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收看央视国际频道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 C. 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D. 课间十分钟,班上的“开心果”王松使尽浑身解数,搞怪逗乐,整个教室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17、【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妥善办法。使用正确; B与日俱增:用于人的思想感情,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使用正确; C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在此形容路灯突然灭了,使用对象有误; D浑身解数:指所有的本领,全部的技术手段。使用正确; 故选 C。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B. 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C.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D.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
18、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病辨析。 A.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句中用于形容老师,感情色彩不当; B.滥用否定词,使表达的意思与正确的正好相反。“防止”“不再”只留一个; C.缺少主语,把“使”删除; 故选 D。 4.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 B. 中国石拱桥选自桥梁史话 ,作者叶圣陶,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桥梁专家、教育家。 C. 列子 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 其中有大量的寓言, 比如我们以前学过
19、的 两小儿辩日 和 杞人忧天 。 D.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 B 中国石拱桥选自桥梁史话 ,作者是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桥梁专家、教育家; 故选 B。 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参观邓小平故居,你是周末去呢,还是暑假去呢? B.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 C.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D. 大量事实证明:沉溺
20、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D.“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大量事实证明”的内容,“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是采取的举措,“身心健康”后的逗号应改为句号; 故选 D。 6. 将句连缀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庄稼人有个小习惯,就是越闲越吃,所以晚饭自然丰盛些。 乡下人干活是急性子,但吃饭蛮讲究,尤其懂得“想要肉更香,工夫必须长”的道理,小火慢炖,肉烂汤浓。 如若恰巧那天家里有喜事,更会杀鸡烧肉以示庆贺。 因此,傍晚的炊烟是细水长流,从黄昏一直摇曳到夜幕降临。 傍晚的炊烟是最美的,也最能体现农家生
21、活的细致与温馨,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庄稼人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衔接与排序。 通读全部句子可以找出描写的中心是“晚饭”, 因此确定第句是首句, 由“傍晚的炊烟”引出“晚饭”;接着由其中的“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庄稼人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引出句;再用句中的“更会杀鸡烧肉以示庆贺”对句中的“晚饭自然丰盛些”进一步说明; 然后用句点明做饭的讲究, 句“因此”表明由上句的“小火慢炖,肉烂汤浓”引出结果,宜放在最后;因此排列顺序为; 故选 B。 7. 古诗词默写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_,_(王绩野望 ) (2)_,_国
22、恒亡。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3)杜甫春望中写出战乱不断,家人音信极其珍贵的句子是:_,_。 (4)很多古人作品,总让我们陶醉于当时的明月清风、松柏竹林。其实,_?_?只要我们保有内心的一份闲适和豁达,再平凡的生活也有诗意,再繁杂的日子也能美丽。 (用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句子作答) 【答案】 . 树树皆秋色 . 山山唯落晖 .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烽火连三月 . 家书抵万金 . 何夜无月 . 何处无松柏 【解析】 【详解】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
23、词:唯、落晖、拂、烽、抵。 8. 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 南通日报“视听阅读”版开设了一个新栏目“读书访谈录”,首期话题围绕“读名著”展开,将邀请诗人、作家为嘉宾,假如你作为中学生代表主持本次访谈,你围绕这个话题设计两个问题向嘉宾提问。 (2)第一小组准备把同学们平时写的读书笔记汇编成专刊我与名著 ,为专刊设计三个结构相同的栏目名称。 (3)小杨的妈妈不准孩子读名著,说“那些是闲书,对学习帮助不大”,你替小杨拟写一段话,用委婉而简洁的语言说服妈妈。 【答案】 (1) 哪些名著最适合中学生阅读?中学生没时间阅读名著怎么办?如果请你们为中学生推荐名著,你们会推荐哪些书目? (2)示例一 :与
24、大师牵手 与名人相约 与名著对话 示例二:领略作家风采 汲取名著精华 交流阅读感悟 (3)妈妈,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对我们的学习是有好处的,特别是一些名著故事,读了它,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知道更多的人物和故事,对于我们的文化底蕴也有很多的提高。所以,您不要阻止我读课外书,好吗?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设计提问。 作答时,要围绕“读名著”展开,设计提问要注意学生实际情况。 示例:中学生阅读名著有哪些阅读方法?您有没有推荐的名著书目?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设计栏目。 作答时,要结合主题内容来回答,如“与大师对话”“与名人相约”“与名著邂逅”。 【小问 3
25、 详解】 本题考查劝说语。 作答时,一定要注意语言委婉得体,达到劝说的目的。 示例:妈妈,在课余时间读一下名著,能够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知识面,所谓“腹内有书气自华”,而且阅读名著能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笔能力,所以,您不会再阻止我读课外书的,对吗? 二、阅读(二、阅读(3434 分)分) (一)(一)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娄底市 双峰县 2021 2022 学年 年级 上期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24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