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 -20222022 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九年级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下面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一、单选题(下面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4242 分)分) 1. 图所示的下列现象是由于热传递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 A. 用毛巾反复擦身 B. 用锯条锯木头 C. 手伸到热水中 D. 划着火柴 2. 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
2、收的热量相同 C.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的温度升高得比乙液体的温度多 3. 如图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 A. 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 B. 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 C. 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 D. 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说明丝绸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了玻璃棒上 B. 橡胶棒与其他物体摩擦后,橡胶棒一定带负电 C.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橡胶棒带负电,则毛皮一定带正电 D.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后仍不带电,说明这两个物体没有电荷 5. 如图
3、所示,开关 S 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 A. L1被烧坏 B. L2被烧坏 C. 电池被烧坏 D. L1发光,L2不发光 6. 在如下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均为图乙所示,则灯泡 L1和灯泡 L2中的电流分别为( ) A. 1.2 A,0.22 A B. 0.98 A,0.22 A C. 0.96 A,0.24 A D. 0.24 A,1.2 A 7. 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A. 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 B. 夏天雷雨是,天空中划过的闪电 C. 秋天夜晚,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 D. 冬季晴天,梳头时唱看到头发随梳子飘动 8. 如图所示,用被
4、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球带负电,金属箔带正电 B. 金属球和金属箔都带正电 C. 两片金属箔都带负电,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 D. 两片金属箔都带正电,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 9. 在电学实验中遇到断路时, 常常用电压表来检测。 某同学连接如图所示电路。 开关闭合后, 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这时用图电压表测得 A、B两点间和 B、C两点间的电压均为 0,而 A、D间和 B、D间的电压均不为 0。这说明( ) A. 电源接线柱接触不良 B. 开关的触片或接线柱接触不良 C. 电流表接线柱接触不良 D. 灯泡灯丝断了或接线柱接
5、触不良 10. 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时。小华同学用电压表测出 AB、BC、AC 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B=2V,UBC=2V,UAC=4V。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 A. 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 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 C.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D. 换用电压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压值 11. 如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均如图(b)所示,则灯 L1和 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 6V 1.5V B. 7.5V 1.5V C. 1.5V 7.5V D. 1.5V 6V 12. 如图两个电路中的开关都闭合后,
6、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向右移动时, 灯泡L1、 L2亮度变化情况是 ( ) A. L1变亮,L2变暗 B. L1、L2都变亮 C. L1变暗,L2亮度不变 D. L1、L2都变暗 13. 下列关于导体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一根金属丝被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将变大 B. 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就没有电阻 C. 长导线的电阻一定比短导线的电阻大 D. 粗导线的电阻一定比细导线的电阻大 14. 关于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C. 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
7、体的电阻成反比 D.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各题中至少有两个正确选项,错选无分,每小题二、多项选择题(下面各题中至少有两个正确选项,错选无分,每小题 4 4 分,共分,共 1212 分)分) 15.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B. 1kg的 0的水和 1kg的 0的冰内能相同 C.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16. 如图所示, 开关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6V, 闭合开关后, 电压表的示数为 4V,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 L1两端电压为 2
8、V B. L1两端电压为 4V C. L2两端电压4V D. L1和 L2两端电压之和为 6V 17. 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 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 1 V 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 0.1 A B. 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 3 V 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 0.9 A C. 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 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三、填空题(每空三、填空题(每空 1 1 分,共分,共 1212 分)分) 18.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
9、是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运动_,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 19.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燃料在汽缸内燃烧,将_能转化为_能,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对外做功,又将燃气的_能转化为_能 20 如图所示, 只闭合开关_, 灯泡 L1和 L2串联; 只闭合开关 S1与 S3, 灯泡 L1和 L2_;同时闭合开关_,会烧坏电源和导线 21.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 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2.5 V;当 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 6 V,则灯 L1两端电压为_ 22. 某一导体,两端加 4.5V 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10、0.15A它的电阻为_;当其两端电压为 0V 时,它的电阻是_ 四、作图题(每题四、作图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4 4 分)分) 23. 在虚线框中画出实物图所对应的电路图。 24.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 3V,用铅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元件连接成电路,要求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暗。 五、实验题(每空五、实验题(每空 1 1 分,共分,共 1212 分)分) 25.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
11、间/min 最后温度/ 水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_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_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26.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电路。 (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还缺少一个元件,他应该在电路中再接入的元件是_; (2)为粗略判断 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观察_; (3)另有甲
12、、乙两位同学分别对小明的电路作了如下的改进:甲把灯泡更换为电流表;乙在原电路中再串联接入电流表。你认为_同学的改进更好一些,理由是_。 27. 如下图甲所示,艾力做“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_端; (2)闭合开关后,他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如上图乙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 (3)通过实验,他记录了电压与电流相对应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到的结论是_; R=10 电压 U/V 1 2 3 电流 I/A 0.1 0.2 0.3 (4)利用上图甲的电路图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有_。 六、计算题(
13、六、计算题(2828 题每题题每题 2 2 分,分,2929 题题 3 3 分,分,3030 题每题题每题 3 3 分,共分,共 1818 分)分) 28. 某家庭用燃气热水器将质量为 100kg,温度为 20的自来水加热到 50,消耗的天然气体积为 1m3(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4.2 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 3.2 107J/m3求: (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该热水器工作时的效率 29. 某手电筒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 3.3V,用电流表测得流过的电流是 300mA,这个小灯泡的电阻是多少? 30. 如图甲所示电路, 当开关S闭
14、合后, 两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均如图乙所示, 已知电阻R1的阻值为10,请计算: (写出计算过程) (1)通过电阻 R2的电流大小; (2)电源电压; (3)电阻 R2的阻值。 20212021- -20222022 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下面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一、单选题(下面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4242 分)分) 1. 图所示的下列现象是由于热传递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 A. 用毛巾反复擦身 B. 用锯条锯木头 C. 手伸到热水中 D. 划着火柴 【答案】C 【解
15、析】 【详解】A. 用毛巾反复擦身使身体发热,是通过做功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不符合题意;B. 划着火柴,是通过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 手伸到热水中,手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故该选项符合题意;D. 把铁丝弯折几次,铁丝变热,是通过做功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点睛: (1)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即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能的形式不发生变化; (2)做功实质是能的转化过程,做功的过程中能量的形式变了 2. 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
16、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的温度升高得比乙液体的温度多 【答案】D 【解析】 【详解】因为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并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由于甲乙的 t-T 图象不同,看出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C 错在加热时间相同,并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故甲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因为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甲液体吸收相同热量时,温度比乙要高,不要爱温度的影响 3. 如图
17、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 A. 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 B. 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 C. 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 D. 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试管口的“白雾”是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 A 错误; B水蒸气对木塞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出现白雾,故 B 错误; C在此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与热机的做功冲程能量转化相同,故 C 错误; D在软木塞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所以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故 D正确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8、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说明丝绸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了玻璃棒上 B. 橡胶棒与其他物体摩擦后,橡胶棒一定带负电 C.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橡胶棒带负电,则毛皮一定带正电 D.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后仍不带电,说明这两个物体没有电荷 【答案】C 【解析】 【详解】A.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了丝绸上,所以琉璃棒带正电,故 A 错误; B.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带负电,但与其他物体摩擦后,橡胶棒不一定带负电,故 B 错误; C.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橡胶棒带负电,是毛皮的外层部分电子转移到了橡胶棒上,所以毛皮失去电子一定带正电,故 C 正确; D.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后仍不
19、带电,说明这两个物体对外层电子的束缚能力相同,并不是没有电荷,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睛:重点是摩擦起电现象,要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其中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一些电子 5. 如图所示,开关 S 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 A. L1被烧坏 B. L2被烧坏 C. 电池被烧坏 D. L1发光,L2不发光 【答案】C 【解析】 【详解】分析如图电路,两个灯泡以及开关都并联在了电源的两端 当开关 S 闭合时,电流不会流过任一灯泡,而是直接经过开关形成短路,会将电池烧坏,当然两灯都不会发光 故 C
20、正确,ABD 错误 点睛:牢记设计电路时,电源不能出现短路,电源短路时会烧毁电源、导线,甚至引起火灾,所以一定要避免 6. 在如下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均为图乙所示,则灯泡 L1和灯泡 L2中的电流分别为( ) A. 1.2 A,0.22 A B. 0.98 A,0.22 A C. 0.96 A,0.24 A D. 0.24 A,1.2 A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由电路图知,两灯并联在电路中,电流表 A2测 L2的电流,A1测干路电流,而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相同,则 A1、A2所选量程分别为 03A和 00.6A,则对应的示数分别为 1.2A和 0.
21、24A,那么通过灯 L1的电流 I1=I-I2=1.2A-0.24A=0.96A 故 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 C。 7. 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A. 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 B. 夏天雷雨是,天空中划过的闪电 C. 秋天夜晚,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 D. 冬季晴天,梳头时唱看到头发随梳子飘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A闻到花香属于分子无规则运动现象,故 A 正确; B天空中划过的闪电,是带静电的云相碰形成的,故 B 错; C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是由于摩擦产生的静电引起的,故 C 错; D梳头时唱看到头发随梳子飘动是由于摩擦产生的静电引起的,故 D 错; 故
22、选 A。 8. 如图所示,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球带负电,金属箔带正电 B. 金属球和金属箔都带正电 C. 两片金属箔都带负电,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 D. 两片金属箔都带正电,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 【答案】C 【解析】 【详解】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所以橡胶棒接触金属球时,金属球和金属箔片都带有同种电荷,都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金属箔片张开,应选 C 9. 在电学实验中遇到断路时, 常常用电压表来检测。 某同学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 开关闭合后, 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这时用图电压表测得 A、B
23、两点间和 B、C两点间的电压均为 0,而 A、D间和 B、D间的电压均不为 0。这说明( ) A. 电源接线柱接触不良 B. 开关的触片或接线柱接触不良 C. 电流表接线柱接触不良 D. 灯泡灯丝断了或接线柱接触不良 【答案】D 【解析】 【详解】A如果电源接线柱接触不良,整个电路断路,A、D 间和 B、D间的电压均为零。故 A不符合题意; B如果开关的触片或接线柱接触不良,B、D间的电压为零。故 B 不符合题意; C如果电流表接线柱接触不良,电流表处断路,B、C两点间的电压为电源电压。故 C 不符合题意; D如果灯泡灯丝断了或灯座接触不良,灯泡处断路,所以用电压表测得 A、B两点间和 B、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聊城市 东昌府区 2021 2022 学年 九年级 上期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24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