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部编版六年级上期中专项复习试卷:课内阅读(含答案解析)
《2022年秋部编版六年级上期中专项复习试卷:课内阅读(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秋部编版六年级上期中专项复习试卷:课内阅读(含答案解析)(3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期中专项复习:六年级上期中专项复习:课内阅读课内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 ,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 ,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 惊讶) ,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用“ ”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把_比作“无边的绿毯”,把_比作“白色的大花”,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草原上鲜明的颜色,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3请用“ ”画出 中直接描写草原景色的句子;用“”画出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这种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写法的好处是( )A可以让景物具有人的思想感情。 B“情景交融”,把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时的惊喜、赞叹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4下面对选文中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作者眼中草原上的牛马似乎被陶醉了,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B
3、这句话写出了草原上的牛马很多,突出了草原独特的景色。 C巧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草原美景令牛马对草原产生了很深的感情,舍不得离去。 5 这段话是围绕“_”来写草原景色的。 这使我联想到了诗句“天苍苍, _, _”所展现的画面。 阅读与理解。 丁香结(节选)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
4、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6选文第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找出文中句子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 7选文不仅写了丁香花的形状,还写了它的_、_以及丁香花对“我”的影响。 8画“
5、 ”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 9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积雪”“雪色”形容的是白色的丁香花。 B作者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笔墨写这三棵白丁香。 C作者在文中以细腻的笔调,描写出了一个色彩绚丽的丁香花的形象。 阅读理解。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zh,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0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往往“诗中有画、诗中有情”。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中那如画的情景。 _ 11下面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此诗先写羁旅夜泊,
6、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 m o 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B“江清月近人”中的这一句点明了题目。 C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课内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2前两句中的“未遮山”“_”“_”,写出了雨下得很急。 13诗中的“翻墨”“水如天”是什么意思? _ 14“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了天气骤然变化时的_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_心情。 15简述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_ 16小敏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
7、醉书这首诗的每一句都看成一幅画,并为它们各拟写了一个标题,请你选一选。 大雨倾盆图 乌云密布图 水天一色图 风起云涌图 (1)黑云翻墨未遮山( ) (2)白雨跳珠乱入船( ) (3)卷地风来忽吹散( ) (4)望湖楼下水如天( ) 古诗文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7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_派词人_,字_,号_,有“_”之称,与苏轼合称“_”,与李清照合称“_”。 18下列句子中的“见”与“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意思不同的是( ) A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B风吹草低见牛羊。
8、C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D 二月初惊见草芽。 19用自己的话解释下面词句的意思。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 20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的是_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王维的鸟鸣涧中的“_,_”有异曲同工之妙。 (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描写的意境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_,_”极为相似。 21请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这首词后四句所表现的画面内容。 _ 22从词句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 阅读题。 我是大自然藏掖在心中,吞吞吐吐,终于说出的一个词。我是从蓝色的天幕掉落到碧绿的草 毯上的一颗星星。 秋天催我入梦。 我是风雨的女儿。
9、冬天把我孕育,春天把我降生,夏天把我培养, 我是恋人的馈赠,婚礼的桂冠。活人向死者授予的最后礼品。 清晨,我与微风相互,宣告晨光来临。夜晚,我与鸟儿做伴,一起送走光明。 我摇曳于平原, 把它装扮;我呼吸在空中, 把它熏染。 我若睡去, 黑夜无数只眼睛对我凝视;我欲醒来,我 要用白昼的眼睛眺望。 我饮吮露水的酒浆,倾听黄莺的歌唱,在野草的掌声中鼓动。 我永远眺望高空,以便看到光明,而不去看我的身影。这一哲理,人们至尽尚未学成。 23 课题“花之歌”的意思是_。在作者眼中, 花就与_样,会摇曳,会_,会_,会跳舞。作者用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表达了作者_的感情。 24“而这些哲理,人类
10、尚未完全领悟”中的“哲理”指什么?( ) A我们要积极乐观地对待人生,因为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都是可爱的,值得骄傲的。 B指的是大自然的哲理。 C指花儿是最值得人们欣赏的。 D批评人类不懂大自然,不珍惜大自然。 读七律 长征 ,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5这首诗的作者是_,中心句是_。 26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_、_、_。 27这是一首_诗,表现了红军战士_。 28你还知道长征途中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_哪些英雄人物?_
11、阅读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29选段描写的是五壮士_的场面。 30作者是抓住人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请根据要求进行选择。 (填序号) A神态描写
12、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班长马宝玉:沉着( ) 宋学义:把胳膊抡一个圈( ) 葛振林:大吼一声( ) 胡德林和胡福才: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 ) 31 选段既描写了人物群体, 也描写了每一位战士, 这种写法叫点面结合 。 其中第_句是“面”的描写,整体描写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情形;第_句是“点”的描写,具体描写每位战士的表现。这样写的好处是:_。 32从五壮士的表现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_ 课内阅读。 开国大典(节选)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
13、。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部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33给文段描绘的场
14、面拟个小标题:_。 (不超过六个字) 34画“ ”的句子生动地写出了战士们_的形象。 35文中画“ ”的句子描写了人民群众看到_时的举动,从加点词语可以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_的思想感情。 36下面关于阅兵式场面描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开头”“接着”等表示顺序的词语依次介绍,场面描写井然有序。 B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让人感受到整个阅兵式的隆重,又展现了各具特色的队伍。 C注重描写人物的行为表现,渲染了喜悦、热烈的气氛。 D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使阅兵式场面描写丰富生动,读来如同身临其境。 阅读题。 灯光 星儿不见了,月儿失踪了,小窗灯光消失了,河面渔火熄灭了;黑暗,无边无际,
15、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黑暗,吞没了天空、大地、河流、村庄,我的眼睛被蒙上了黑纱,在我脚下延伸的道路成了难以跨越的深渊。 我在哪里?向前还是向后,向左还是向右,是到了悬崖边上、三岔道口,亦或是被黑暗封闭的隧道尽头? 咕咚,一块石头从我脚前骨碌滚落水中,我脊背冰凉,脚骨发软。调一个方向走吧,伸手不见五指,哪儿还有方向? 我盼望,我祈求,我呼唤 ,呼唤,呼唤,一石沉大海,没有一丝回应。星星被抢掠了,月亮被绑架了,饥馑的肆虐,村舍人家炊烟断绝。河里已无一条活鱼可捕,何来灯光渔火?飞来一只萤火虫吧,把这黑暗大袍洞穿一个窟窿,萤火虫你在哪里?飞来一场暴风雨吧,用你的雷鸣闪电把沉沉夜幕划破,暴风雨何以音讯皆无
16、?来一场野火吧,熊熊烈焰把黑暗烧个焦头烂额,山野何以如此一片沉寂,无动于衷? 挣扎,扭打,左冲右突,拳落处,没有触感,空若无物。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精疲力乏。 上路的时候,我为什么不带电筒,不带风灯,连一根火柴也没有?老同志没责备我,还是一个娃娃。可我懂了,夜行的时候,不能没有灯火。 37前三段写了黑暗给夜行人带来的困惑和恐怖,请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先写黑暗吞没一切,次写看不清道路,再写无方向可辨,极有层次地揭示了黑暗给夜行人造成的严重危害。 B通过夜行人的所见所闻及其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把黑暗的危害写得生动逼真,令人毛骨悚然。 C借助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有声有色地描绘出夜行人的困惑感
17、和恐怖感。 D运用排比、比拟、比喻等修辞手法,以突出黑暗的横行肆虐和我的惶惑心态。 38根据语境,应依次填入第段空缺处的词语是 ( ) A河面的渔火、小窗的灯光、星星、月亮。 B小窗的灯光、河面的渔火、月亮、星星。 C星星、月亮、小窗的灯光、河面的渔火。 D月亮、星星、河面的渔火、小窗的灯光。 39第段中的黑暗,除了扼杀一切光明的事物之外,还意味着什么呢?请选出概括得完全正确的一组。( ) 不幸 荒凉 沉寂 贫穷 祸患 灾难 饥饿 死亡 A B C D 40第段写我向黑暗作斗争,我之所以毫无成效,其原因是( ) A黑暗看得见却摸不着,全是瞎折腾。 B四面八方都是黑暗,个人无能为力。 C胡斗乱打
18、,行动盲目。 D没有灯火,目标不准。 4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 ) A灯光 B黑暗 C夜行的经历 D思想感情的变化 42通读全文后,你认为灯象征些什么?请选出说得全对的一组( ) 正确的政治方向 正确的理论思想 正确的奋斗目标 正确的方针路线 正确的人生道路 A B C D 阅读与理解。 我的战友邱少云(节选) 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烈火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
19、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 43“不敢朝他那儿看”,“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这两句话矛盾吗?为什么? _ 44读文中画“ ”的句子时,应有的语气是( ) A激昂,豪迈 B欢快,欣喜 C愤怒,焦急 D低沉,悲壮 45 文中加点的字“才”说明火在他身上烧的时间很_, 从而让我们感受到邱少云_的精神。 46为什么说邱少云是一个伟大的战士? _ 47我想对邱少云说:“_。” 课内阅读材料 竹节人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ho ho)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hng hng)作鸟兽散。 上课了,
20、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jing jing)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 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m m i)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
21、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我也凑过来,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屈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48用“/”划去文中加点的多音字不正确的读音。 49文中画“ ”的句子属于_(正面 侧面)描写,描写出“我们”在斗竹节人时,斗争的激烈,表现出“我们”_。 50选文中“屏风”加了引号,其作用是( ) 。 (选序号) A表示特定称谓 B表示引用部分 C
22、表示否定或讽刺 D表示特殊含义 51第段中,“_”“_”“_”几个具体的动词,写出了后面同学看“我们”玩竹节人时的人迷。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_。 52如果要聚焦对老师的描写,你会读_、_两段的内容,这两段生动传神地对老师进行了动作描写与_描写,也从侧面表现出“竹节人”游戏的_。 53“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这种说法矛盾吗?为什么? _ 课内阅读。 宇宙生命之谜(节选) 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 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
23、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 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为了对火星作进一步的考察,1975 年,美国发射了两个名叫“海盗号”的探测器。这两个探测器在火星着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得到两个重要结果:一是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这证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科学家又提出,生命物质是否会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呢?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5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和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 55下列关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的依据,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火星上水汽含量极少。 B火星上氧气含量极少。
24、 C火星上表面温度很低。 D火星上有磁场,但大气层中没有臭氧层。 56美国“海盗号”探测器对火星进行分析和测试后,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_ 57第 2 自然段中加点的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_ 58你如果想探究“生命物质是否会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这个问题,会采取什么方法来得到答案呢? _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近六百年历史了。 紫禁城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边午门,北边神武门,东西两边分别是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
25、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59第段主要介绍了故宫的_和建筑风格。 60结合片段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有六百年的历史。( ) (2)故宫有四座城门:南边神武门,北边午门,东西两边分别是东华门、西华门。( ) 61片段中多处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如“十米多”“七十二万平方米”“七十多座”等,这样表达是为了_ 62片段最后一句说明了故宫的建筑有_、_、_的风格特点,抒发了作者对故宫的_之情。 课内阅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秋部编版 六年级 上期 专项 复习 试卷 阅读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24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