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人物传记类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人物传记类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人物传记类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人物传记”类课外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恕,字道原,筠州人。恕为学,自历数、地里、官职、族姓至前代公府案牍,皆取以审证。求书不远数百里,身就之读且抄,殆忘寝食。偕司马光游万安山,道旁有碑,读之,乃五代列将,人所不知名者,恕能言其行事始终,归验旧史,信然。宋次道知亳州,家多书,恕枉道借览。次道日具馔为主人礼,恕曰:“此非吾所为来也,殊废吾事。”悉去之。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家素贫,无以给旨甘,一毫不妄取于人。自洛南归,时方冬,无寒具。司马光遗以衣袜及故茵褥,辞不获,强受而别,行及颍,悉封还之。 (节选自宋史 刘恕传 ) 注:刘
2、恕(10321078) 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筠州今江西省高安市。万安山又名玉泉山或大石山, 在洛阳南侧, 与中岳嵩山遥遥相对, 沟壑深险, 巍峨壮观。 枉道 绕道。 馔 (zhu n) 饭食。颖颖州,即今安徽阜阳市。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偕司马光游万安山 ( ) 家素贫 ( ) 司马光遗以衣袜及故茵褥 ( ) 悉封还之 ( )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 B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 C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 D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求书不远数百里,身就
3、之读且抄,殆忘寝食。 自洛南归,时方冬,无寒具。 4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说刘恕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宋濂有什么相同之处。 5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谢太傅气度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 公徐云: “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注释】谢太傅:谢安。出任官职前曾在会稽郡的东山隐居。王:同“旺”。承响:响应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舟人以公貌闲意说_ 犹去不止_ (2)下列对选文中划线句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孙兴
4、公,王羲之等人一齐惊恐变了脸色,便提议让船掉头回去。 B孙兴公,王羲之等人一齐着急得变了脸色,便大叫让船驶回去。 C孙兴公,王羲之等人一齐马上变了脸色,便提议让船掉头回去。 D孙兴公,王羲之等人一齐马上变了脸色,便大叫让船掉头回去。 (3)选文中描写孙兴公诸人表现的词语依次是_、_、承响而回;这些描写的作用是_。 刘恕笃好史学,无所不览,上下数千载间,钜微之事,如指诸掌。恕为学,自历数、地理、官职、族姓至前代公府案牍,皆取以审证。求书不远数百里,身就之读且抄,殆忘寝食。偕司马光游万安山,道旁有碑,读之,乃五代列将,人所不知名者,恕能言其行事始终,归验旧史,信然。宋次道知亳州,家多书,恕枉道借览
5、。次道日具馔为主人礼,恕曰:“此非吾所为来也,殊废吾事。”悉去之。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目为之翳。 家素贫,无以给旨甘,一毫不妄取于人。自洛南归,时方冬,无寒具。司马光遗以衣袜及故茵褥,辞不获,强受而别,行及颍,悉封还之。尤不信浮屠说,以为必无是事,曰:“人如居逆旅,一物不可乏,去则尽弃之矣,岂得赍以自随哉?” (节选自宋史 列传第二百三 ,有删改) (注释:赍读作 j,本意是指拿东西给人,送给,也指凭借、借助。 )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皆取以审证( ) (2)司马光遗以衣袜及故茵褥( )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道旁有碑,读之/目为之翳 B独闭
6、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泉香而酒洌 C恕为学/目为之翳 D身就之读且抄/且壮士不死即已 8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独 闭 阁 昼 夜 口 诵 手 抄 留 旬 日 尽 其 书 而 去 9哪些地方体现了刘恕对读书的热爱?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熊鼎传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
7、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 【注释】长:执掌。赞:帮助,辅助。起居注:官职名。广信:地名。廉:考察。 10解释文中加点词。 (1)延( ) (2)书( ) (3)遣( ) 11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陈友谅屡胁之,不应。 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12联系选文内容,说说熊鼎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各题。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
8、为奸,搢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节选自宋史 ,有删改) 【注释】增戍:增加防守兵力。格:搁置。表里为奸:内外呼应做坏事。搢绅:同“缙绅”,士大夫
9、的代称。迁给舍:指陈禾将改任给事中的职位。抗疏:上书直言。宦寺:宦官。曹:辈,等。 1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武备宽弛,东南尤甚_ (2)或指为生事_ (3)人服其先见_ (4)此国家安危之本也_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禾引上衣,请毕其说。 (2)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 15本文中陈禾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陈禾的进谏方式与我们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的进谏方式有何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请阐述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产相郑,往见壶丘子林,与其弟子坐必以年,是倚其相于门也。夫相万乘之国而能遗之,谋志论行而以心
10、与人相索,其唯子产乎!故相郑十八年,刑三人,杀二人。桃李之垂于行者莫之援也锥刀之遗于道者莫之举也。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选自岳麓书社吕氏春秋 ) 【注释】子产:春秋时郑国政治家。下文的壶丘子林,是春秋战国时郑国人,曾为列御寇之师。倚其相于门:把自己相国的地位放到门边。其:大概。见:被。 16解释下列三个加点词语的意思 序号 句子 词语 释义 1 是倚其相于门也 是 2 谋志论行而以心与人相索 志 3 故相郑十八年 故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桃李之垂/于行者莫之/援也锥刀之遗于道者/莫之举也 B桃李之垂于行者/莫之援
11、也/锥刀之遗/于道者莫之举也 C桃李之垂/于行者莫之/援也锥刀之遗/于道者莫之举也 D桃李之垂于行者/莫之援也/锥刀之遗于道者/莫之举也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产相郑,往见壶丘子林。 (2)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 19为什么说子产“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元琰待盗 范元琰,字伯珪,吴郡钱塘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敬,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 尝出行,见人盗其菘,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 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
12、,一乡无复窃。 【注释】菘:白菜。 20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元琰遽退走(慢慢) B母问其故,具以实答(原因) C或有涉沟盗其笋者(或者) D尝出行,见人盗其菘(尝试) 21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向 所 以 退 畏 其 愧 耻 今 启 其 名 愿 不 泄 也。 22元琰是如何对待“盗者”的?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孙晷见人饥寒,并周赡之,乡里赠遗,一无所受。亲故有穷老者数人,恒往来告索,人多厌慢之,而晷见之,欣所逾甚,寒则与同衾,食则与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时年饥谷贵人有生刈其稻。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
13、与之。乡邻感愧,莫敢侵犯。 (节选自晋书 孙晷传 ) 【注释】孙晷(gu) :人名。赡:供给,供养。刈:割(草或谷类) 。 23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画一处) 时 年 饥 谷 贵 人 有 生 刈 其 稻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寒则与同衾,食则与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 25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孙晷是个怎样的人。 邵宝,字国贤,无锡人。成化二十年举进士,授许州知州。月朔,会诸生于学宫,讲明义利公私之辨。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以备凶荒。 弘治七年入为户部员外郎,历郎中,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江西俗好阴阳家言,有数十年不葬父母者。
14、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宁王宸濠索诗文,峻却之。后宸濠败,有司校勘,独无宝迹。迁右布政使,与镇守太监勘处州银矿,宝曰:“费多获少,劳民伤财,虑生他变。”卒奏寝其事。进湖广布政使。 正德四年擢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刘瑾擅政,宝至京,绝不与通。瑾怒漕帅平江伯陈熊,欲使宝劾之,遣校尉数辈要宝左顺门,危言恐之曰:“行逮汝。”张彩、曹元自内出,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二人默然出。越三日,给事中劾熊并及宝,勒致仕去。寻疏请终养归,乃拜南京礼部尚书,再疏辞免。 世宗即位,起前官,复以母老恳辞。许之,命有司以礼存问。宝三岁而孤,事母过
15、氏至孝。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及终养归,得疾,左手不仁,犹朝夕侍亲侧不懈。 26下列句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危言恐之曰”相同的一项是( ) A辍耕之垄上 B公将驰之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孔子曰:“何陋之有” 2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邵宝重视教育,在许州知州任上,每月初一亲自到学校为众生员讲课;任江西提学副使时,在白鹿书院修建校舍,安置读书人。 B邵宝关心民生,重视农事,防备饥荒发生;他不主张开采处州银矿原因之一,是怕劳民伤财。 C邵宝为官正直,不畏强权,不结交当朝权贵太监刘瑾,不肯按刘瑾的意思弹劾水运长官平江伯陈熊。因为这件事,
16、邵宝后来被给事中弹劾。 D邵宝极其孝顺,多次请求辞官奉养父母,最后才得到皇上同意;回家之后,自己有病,左手麻痹不仁,还是早晚奉侍在父母身边。 2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躬课农桑 (2)峻却之 (3)劳民伤财 (4)正德四年擢右副都御史 2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刘瑾擅政,宝至京,绝不与通。 (2)越三日,给事中劾熊并及宝,勒致仕去。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共同,一块儿 向来,平素 赠送 都,全 2A 3刘恕为了得到书来读,即使几百里路也不怕远,亲自接近书,一边读一边抄写,几乎废寝忘食。 从洛南回来,当时正是冬天,家里没有防寒的物品。 4二人都热爱读书,为读书不怕路途之远;二人
17、都勤勉好学,借来的书废寝忘食地抄录;二人都家境贫困,读书不易;二人都安贫乐道、清贫自守,洁身自好。 【分析】 1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他和司马光一起游万安山。偕:共同,一块儿。 (2)句意:刘恕家里一向贫困。素:向来。 (3)句意:司马光把衣服、鞋袜和旧的被褥送给他。遗:赠送。 (4)句意:就把物品包裹起来都还给了司马光。悉:都,全。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刘恕独自一人关在书房里,不分白天和黑夜地诵读、抄写书籍。他
18、在宋次道家住了十多天,看完了所有的书后离开了。 “阁”为刘恕学习的地点;“昼夜”是时间,表现刘恕勤奋好学昼夜不停;应在“阁”与“昼夜”之间断一处;“留 旬日”是刘恕在宋次道家停留的时间,应在“留旬日”前后各断一处。 故断为: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 故选 A。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求:设法得到;身:亲自;就:接近;殆:表推测,可译为“几乎、大概”;
19、寝食:休息和吃饭; (2)自:从;归:回来;时方:当时正是,当时正值;寒具:防寒的物品。 4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本文“求书不远数百里(刘恕为了得到书来读,即使几百里路也不怕远)”联系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经赶到数百里以外)”“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可知,刘恕与宋濂都爱好读书,为求知不惧路途遥远、艰难; 根据本文“身就之读且抄, 殆忘寝食 (亲自接近书, 一边读一边抄写, 几乎废寝忘食) ”联系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
20、,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亲手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录书。抄写完毕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可知,刘恕与宋濂都勤奋好学,借书抄录,获得新知; 根据本文“家素贫,无以给旨甘(刘恕家里一向贫困,自己无法得到美食)”联系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家里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可知,刘恕与宋濂的家境都很贫困,“读书之路(学习之路)”异常艰难; 根据本文“一毫不妄取于人(他从不随意向别人家索取)”“司马光遗以衣袜及故茵褥,辞不获,强受而别,行及颍,悉封还之(司马光把衣服、鞋袜和旧的被褥送给他,他没有得到推
21、辞的机会,勉强接受而告别,等到了颍州,就把物品包裹起来都还给了司马光)”联系送东阳马生序原文“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处于他们之间,但我毫无羡慕的心。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可知,刘恕与宋濂都是甘守清贫,洁身自好,享受读书的乐趣,而不注重外在。 译文: 刘恕,字道原,筠州人。刘恕做学问,从历数、地理、官职、族姓到前代官府的公文,都拿来仔细分析,认真求证。刘恕为了得到书,即使跑几百里路也不怕远,拿到书就开始读,一边读一边抄写,几乎废寝忘食。 (一次)他和司马光一起游万安山,路旁有石碑,读上面的字,
22、知道石碑上刻的是五代时期的一位将军,人们不熟悉他的名字,刘恕却能说出他的生平事迹,回去后查验过去的史书,确实如刘恕所说。宋次道任亳州知州时,家里有很多藏书,刘恕绕道去他家里借阅。宋次道每天为他准备美食以显示主人的礼节,刘恕说:“这不是我来你家的目的,还会耽误我看书。”于是,宋次道把这些礼节都去除了。刘恕独自一 人关在书房里,不分白天和黑夜地诵读、抄写书籍。他在宋次道家住了十多天,看完了所有的书后离开了。刘恕家里一向贫困,自己无法得到美食,他从不随意向别人家索取。从洛南回来,当时正是冬天,他没有防寒的物品。司马光把衣服、鞋袜和旧的被褥送给他,他没有得到推辞的机会,勉强接受而告别,等到了颍州,就把
23、物品包裹起来都还给了司马光。 5(1) 同“悦”,高兴 停止 (2)A (3) 色并遽 喧动不坐 表现了谢安临危不乱、镇定自若 【分析】(1)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句意: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舒畅。说:同“悦”,高兴。 句意:便仍然摇船向前,不停止。止:停止。 (2) 本题考查翻译重点句子。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
24、整。 重点词:色:脸色;并:一起;遽:恐惧;唱:通“倡”,提议。句意:孙兴公、王羲之等人一齐惊恐失色,便提议掉转船头回去。 B.“色并遽”解释成“一齐着急得变了脸色”,“唱”解释成“大叫”,不正确; C.“色并遽”解释成“一齐马上变了脸色”,不正确; D.“色并遽”解释成“一齐马上变了脸色”,“唱”解释成“大叫”,不正确; 故选 A。 (3)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及写法。从“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诸人皆喧动不坐”可知,选文中描写孙兴公诸人表现的词语依次是:色并遽、喧动不坐。面对孙、王等人的惊慌失措,叫嚷骚动,谢太傅是“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公徐云”,可见,这里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表
25、现了谢安的临危不乱、镇定自若。 参考译文: 太傅谢安在东山居留期间,时常和孙兴公等人坐船到海上游玩。有一次起了风,浪涛汹涌,孙兴公、王羲之等人一齐惊恐失色,便提议掉转船头回去。谢安这时精神振奋,兴致正高,又朗吟又吹口哨,不发一言。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舒畅,便仍然摇船向前。一会儿,风势更急,浪更猛了,大家都叫嚷骚动起来,坐不住。谢安慢条斯理地说:“如果都这样乱成一团,我们就回不去了吧?”大家立即响应,就回去了。从这件事里人们明白了谢安的气度,认为他完全能够镇抚朝廷内外,安定国家。 6 来 赠送 7A 8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 9对各类公事文书,都仔细分析,认真求证。博览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语文 一轮 复习 专项 训练 人物传记 课外 文言文 阅读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26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