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地理全册必备知识清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地理全册必备知识清单(1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3 届鲁教版(届鲁教版(2019)必修第)必修第二二册地理全册必备知识清单册地理全册必备知识清单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第一节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 一、人口分布特点一、人口分布特点 1.世界人口分布的最显著特点:不均衡性,形成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2.人口分布状况:就区域而言,东亚、东南亚、南亚以及西欧和北美东北部等,都是人口稠密区。南极洲以及一些荒凉海岛,至今尚无人长期定居。 3.世界人口主要分布规律 (1)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 (2)主要集中在距海较近地带。 (3)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地带。 (4)主要趋向于城镇地区。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二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1)气候:主要通过气温、降水等影响人口分布。 (2)地形:大多集中在平原及低山、丘陵地区。 (3)水资源和土壤:江河湖泊沿岸地区人口较为稠密;干旱地区人口集聚区多呈点状、线状或片状分布。 (4)森林、矿产资源:也影响人口分布。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信条件、文化教育、政府政策和地方习俗等。 三、案例: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 我国人口分布的分界线:黑龙江省黑河至云南省腾冲。以此线为界,全国约 96%的人口分布在东南部地区,约 4%的人口分布在西北部地区。 第二节第二节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及其特点一、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3、1.概念:人口迁移指人口变换常住地的空间移动,它反映人口在地域之间的动态变化,使人口空间分布变得复杂。 2.分类:人口迁移一般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3.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 人类社会早期,为满足生存需求经常迁移。 古代农业社会为寻求更事宜的生活环境以集团性迁移或大批迁移为主 15 世纪至 19 世纪, 受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的影响, 以跨越大洲、 海洋的距离国际人口迁移为主,人口迁移规模大,持续时间长。主流是从“旧大陆”迁往“新大陆”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迁移以经济原因为主,以社会性,政治性原因为辅 国内人口迁移以向城镇迁移为主;国家人口迁移趋于向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迁移
4、;永久性定居比例减小,非定居的外籍劳工增多;人口迁移目的和形式日益多元化等。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原因: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2.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1)推力:原居住地一种或多种劣势所产生的推力,迫使人口迁出。 (2)拉力:迁入地一种或多种优势所形成的拉力,吸引人口迁入。 3.具体因素:收入因素、距离因素、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生态环境变化等。 三、案例:我国的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三、案例:我国的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1.特点:国内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具有持续时间长、规模大、迁移目的和形式复杂多样等特点。 2.人口流动(1)概念:指因工
5、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暂时离开原居住地的人口移动现象。 (2)影响因素:人口流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3)主要形式: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自发性地涌向城市,特别是涌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大中城市,形成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 (4)影响 对促进经济发展、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等都有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流入地的居住、交通、市政设施等造成压力,并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第三节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概念: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由本地自然资源和
6、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人口规模。 2.超过这个限度的后果: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而失去平衡,并最终丧失原有的承载能力。 二、人口合理容量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在保证居民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所能容纳(承载)的适度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是决定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基础。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和产业结构等起重要作用。 (3)对外开放程度:对外开放的地区,资源的互补性强,可大大提高人口合理容量。封闭的地区,由于某些重要资源匮乏,人口
7、合理容量大大降低。 3.人口合理容量具有相对稳定性 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相对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变化不大。 4.人口合理容量动态变化 (1)同一时期: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经济、技术水平、产业结构以及生活水平等条件下,人口合理容量是不同的。 (2)不同时期:同一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也各不相同。 5.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途径 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按政策生育,充分发挥全面两孩政策效应,并努力提高技术水平、资源利用率以及资源管理水平,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三、案例: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湖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三、案例: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湖
8、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 1.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提高研究的准确性。 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可实现对区域内可利用资源的评价。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乡村与城镇 第一节第一节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一、乡村内部空间结构一、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1.功能区:在乡村,各类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由于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2.空间结构类型:按照土地利用类型,乡村内部空间结构可分为居住区、农业生产区和公共用地区等。此外,还包括等级较低、规模较小的商业用地。 3.特点:空间结构比较简单。一般来说,农业生产区用地规模相对较大,居住
9、区和公共用地区等规模相对较小;生产区几乎遍布整个乡村,居住区等点缀其间。 4.变化 (1)在一些发达地区,过去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庭院正转变为统一规划的居住区 。 (2)以道路为空间骨架,居民点和集镇、服务点、农业区等功能分化逐渐明显。 5.合理规划和利用乡村空间的意义 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合理规划和利用,能为居民 生活提供便利,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体现社会公正,既保护传统文化又孕育新文化。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功能区形成 (1)城镇土地面积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和土地价格等各不相同。 (2)在城镇内部,居住以及工商业等各类活动之间必然
10、发生竞争,其结果是形成了同类活动的空间集聚并按一定规律分布的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2.主要城镇功能分区及特点 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分为居住区(最基本的功能区,住宅用地是城镇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商业区(大多分布在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人员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是城镇的核心区) 、工业区(目前,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镇外围,并沿主要交通线分布) 、生态区(分布一般不受付租能力、市场等经济因素的约数)等。 当今世界功能越来越复杂,除了上述功能区外,还有一定规模的行政区、文化教育区和风景名胜区等。 3.发展阶段 (1)城镇发展初期,规模较小,各功能区往往混杂布局,尚未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异。
11、 (2)城镇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城镇功能分区逐渐明显。 (3)后工业社会,城镇功能分区可能弱化。 4.城镇规划建设 (1)影响因素:须充分考虑城镇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环境承载力、历史文化基础以及建设发展规模等。 (2)原则:坚持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创造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人居环境。 三、案例:深圳蛇口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三、案例:深圳蛇口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1.蛇口位置:位于广东省深圳市西南部的半岛上,西濒珠江口,东隔深圳湾与香港相望。 2.演变阶段 (1)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这里是偏僻渔村,空间结构简单,以住宅区和生产区为主。 (2)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深圳特区的发展
12、,工业用地规模扩大,商业网点分散且规模较小。 (3)20 世纪 90 年代,蛇口工业快速发展,工业用地迅速扩张,形成团块状分布格局;居住空间不断扩张,大片居住小区拔地而起。商业网点不断扩大。人口大量聚集,出现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4)21 世纪以来,蛇口迈入发展新阶段,工业区向外地迁移,住宅区面积不断扩大,商业服务功能日趋完善。社区功能齐全的新型海滨城区,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第二节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一、地域文化 1.概念:指一个地区的人们在生产生活、社会制度组织、精神活动中体现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2.主要特点 (1)区域性: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
13、资源物产、生活方式与习惯以及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等差异显著,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2)多样性: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类型、组成和景观等方面,根据属性,可划分为有形地域文化和无形地域文化。 (3)独特性:地域文化打上了所在地域和时代的烙印,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 (4)相对稳定性:地域文化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 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1.地域文化体现:城乡生产景观、聚落景观以及建筑格局和主体建筑物风貌等方面。 2.农耕文化的不同文化区往往形成各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景观 (1)东北黑土地文化区:商品粮生产基地,平整的水稻田一望无际,屯子居民可达数千户。 (2)
14、云贵高原文化区:哈尼族居民种植水稻的梯田层层叠叠,村寨则多修筑在山上。 3.地域文化在不同区域的城市建筑格局和景观 地域文化体现如城市建筑的格局和景观 : 杭州市和济南市的“山水风光城市” ;意大利威尼斯的“水城”景观 ; 城乡传统建筑、历史街区及民间文化艺术 如: 广东、福建、海南等地的骑楼 三、案例三、案例: :特色民居建筑特色民居建筑福建客家土楼福建客家土楼 1.概况(1)分布:闽西山区。 (2)形成时间:形成于宋元时期,经明清和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延续至今。(3)建筑选址:多建在山区范围狭小的平地或较平缓的斜坡上。 (4)建筑材料:以当地的土、石、木、竹等作建筑材料。 (5)技艺:沿袭
15、了中原地区汉族建筑技艺。 2.建筑特点: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一般高三四层,第一、二层无窗,仅有大门,有地下暗道。 3.地域文化特点及表现 特点: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筑; 表现:外墙 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与一定比例的石灰、黏土拌和,用夹墙板夯筑而成;内墙用木板分隔成众多房间,并有走廊相通,就有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等特点 4.土楼体现了迁徙文化的特征 (1)从建筑选址看:在山区范围狭小的平地或较平缓的斜坡上建造房舍。 (2)从建筑景观看:保留了具有中原地域特色的汉族大院屋型民居建筑景观特色;建筑造型以圆形、方形最为常见。 第三节第三节 城镇化城镇化 一、城镇化及其过程一、城镇化及其过程
16、 1.概念:城镇化又称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农业活动转变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城镇化的描述指标:非农人口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变化、城市数量变化、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水平等。 3.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标志:通常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即“城镇化率” ,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 4.城镇化与区域发展 (1)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意义:有利于乡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有利于居民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提高。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17、 (3)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资源问题、污染问题、交通拥堵问题、社会问题。 二、不同地区的城镇化二、不同地区的城镇化 1.发达国家 (1)主要特点:起步早、总体水平高、处于城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 (2)二战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进一步扩展;形成大城市带。 (3)十分重视城镇创新和城镇质量改善:生态城市、紧凑型城市、智慧城市。 2.发展中国家 (1)主要特点:起步晚、总体水平低、地区差异大、大部分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2)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总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 (3)城镇化率及城镇化发展质量差异显著。 三、案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三、案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1.中国走新
18、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1)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人均占有资源少,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城乡发展不平衡。 (2)我国城镇化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一些发展中国家。 2.新型城镇化: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与城镇互动、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镇与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与互相促进的城镇化。 3.典型模式 珠三角模式在突出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前提下,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进而实现城市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 4.意义 (1)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2)有助于进一步开拓
19、市场,增加农产品和工业品消费需求,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等行业发展,缓解投资需求扩大而内需不足的矛盾。 (3) 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 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实现经济、 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产业区位选择产业区位选择 第一节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一、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认识农业 (1)定义:人类利用动植物生长和繁殖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2)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2.区位: (1)一方面是指某事物的位置。 (2)另一方面是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3.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主要通过
20、热量、光照、降水等影响作物的种类、产量和品质等。地形:对农业活动的影响以海拔和坡度最为明显。土壤: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土壤结构、肥力、土层厚度以及酸碱度等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水源:湿润地区圭富的水源是作物稳产和高产的保证;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需要稳定的灌溉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可有效地引导农业生产类型、规模和布局。技术因素:良种培育,农机使用,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以及科学灌溉等。交通运输:直接关系到农用物资运入和农产品运出。其他因素: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政府政策、工业基础等。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基本上“靠天收获” ,自然
21、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重要。 2.现代: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1)科技进步削弱了自然因素对农业发展的限制。 (2)随着商品农业的发展,市场和交通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不断增强。 (3)环境因素成为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三、案例:新疆农业的“白色产业”与“红色产业”三、案例:新疆农业的“白色产业”与“红色产业” 1.“白色产业” (1)产业部门:棉花、羊毛和乳品生产及加工等。 (2)优势区位:日照时间长,作物光合作用充分,有利于养分积蓄;降水量少,气候干燥作物主要靠引水灌溉;冬季寒冷,病虫害发生几率小;气温变化大,日温差变化极大,特别是春夏及秋冬之
22、交,也有利于养分积蓄。 (3)产业地位:新疆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一半以上。 2.“红色产业” (1)产业部门:番茄、辣椒、红枣、枸杞和红花等农产品生产与加工。 (2)优势区位独特的地理环境适合喜光的红色作物生长和红色素积累。气候干燥利于作物晾晒储存。草原、绿洲远离城市和工业污染是理想的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 (3)产业发展“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形成了面向东西双向开放的地理优势。把握国内外市场机遇,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的“红色产业”和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第二节第二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工业的区位选择 一、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一、影响工业的
23、区位因素 1.自然与环境因素:土地、水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地区发展水平、政策等。 3.工业区位选择:与原料和产品运费、劳动力成本、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分散)等密切相关。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工业区位主导因素的变化 (1)工业发展早期:原料往往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 (2)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原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弱,而市场和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愈加显著。 (3)现代社会:知识、技术、劳动力素质以及环境质量等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4)此外,地区政策与投资环境、文化环境等也对工业区位有
24、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2.工业布局:须考虑影响企业生产成本的区位因素。市场是实现价值的场所,其规模、需求、竞争环境、管理秩序等都对企业效益产生重要影响。 3.工业联系 (1)工业产品之间的联系:为其他工业部门提供原材料或配套产品,并在此基础上构成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的产业链。 (2)空间利用上的联系:为了共享公用基础设施,或考虑到劳动力成本等,导致工业集聚,形成联系。 (3)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联系。 4.工业集聚的影响 有利: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减小原材料、半成品以及零部件的转运距离,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利于企业间的生产协作、信息交流,促进技术创新 不利:用地紧张、水电及原材料供
25、应不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三、案例:长江沿岸三大钢铁基地的区位分析 1.四川攀枝花 (1)自然区位:矿产资源充足;能源充足;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区位:交通便利;产品不仅供国内使用;还大量销往国外。 2.湖北武汉 (1)自然区位:矿产资源充足;能源充足;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区位:交通发达;区域协作和工业基础好;市场广阔;科技文化较发达,劳动者素质较高。 3.上海宝山 (1)自然区位:矿产资源充足;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区位:交通发达;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劳动力素质高;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第三节第三节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一、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一、
26、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1.服务业:指生产和销售服务类产品的活动。 2.特征: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生产和消费同时性等。 3.分类(1)生活性服务业:餐饮娱乐、文化与旅游业、家庭健康与养老服务业、法律服务等。 (2)生产性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 4.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是服务业布局和发展的前提,并为服务业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空间场所等。 (3)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对服务业区位的影响很大。交通运输:使服务业布局更灵活,并促进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劳动力: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较多,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较高。技术因素:
27、对服务业区位的影响在不断增强。政府财政支持、税收和土地优惠等政策因素,对服务业有明显吸引作用。合理的政府监管和健全的法律制度等,也有利于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二、服务业空间布局二、服务业空间布局 1.生活性服务业:大多分散进行布局。 2.生产性服务业 (1)特点:有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以及集聚性等特点。 (2)集聚区的区位优势: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良好的交通区位、规范化的政策环境、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以及面向国内外的开放市场等。 三、案例:影响零售业布局的区位因素三、案例:影响零售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1.零售业: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产品出售给企业、居民、社会团体等的商品销售行业。 2.影响传统零售
28、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地形:山区人口密度小,商业网点规模尘而分散;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商业网点规模大。气候:气候差异及季节变化,影响居民商品逍费需求。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市场、交通运输等对零售业布局影响较大。 3.现代零售业 (1)布局特点:布局更加灵活多样。 (2) 原因: 随着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现代零售业加强了各环节的联系与沟通, 扩大了市场空间,降低了销售成本。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环境与发展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一、运输方式与区域发展一、运输方式与区域发展 1.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
29、运输等。 2.运输方式对聚落的影响 深刻地影响着聚落形态及其延伸方向。 3.运输工具的特点: (1)大型化、高速化、专业化。 (2)货物运输向多种方式联运、集装箱运输等综合化方向发展。 4.运输方式发展和变化的影响 (1)加强了区际联系,推动了区域发展,而区域发展也促进了交通运输的进步发展。 (2)增强了客货运输的选择性,扩大了地区影响力,推动了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 1.城市外部交通布局:有利于改善区域发展条件,增强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提升区域社会经济活力,还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国防。 2.城市内部交通布局 (1)作用:维持城市高效运行和健
30、康发展的基础。 (2)特点:具有运输速度快、运输量大、运输效率高等特点。 3.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 (1)合理规划道路、扩大路网规模,还要加强交通管理。 调整优化城镇空间结构,促进土地利用结构多核心的形成。 (2)减少出行距离,错峰出行以及建立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平台等。 三、案例:交通变化与扬州城市发展三、案例:交通变化与扬州城市发展 古代扬州(繁华都市:全国最大的海盐集散区,商业繁荣的世界级大都市) 春秋时期-邗沟水运 ; 隋唐时期-京杭大运河漕运; 明清时期-水路交通发达 ; 近代扬州(逐渐衰落:内河水运枢纽地位衰落)19 世纪初-海运兴起,黄河改道,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淤废;20 世纪初-
31、海运完全取代运河漕运,津浦铁路建成通车。 今日扬州 (重新焕发活力: “宁镇扬一体化” 建设) 1949 年以来-整治京杭大运河, 改善通航条件; 2014年-“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21 世纪-已建成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 第二节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一、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 1.范围: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 11 个省市,面积约 205 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21%。 2.地位: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 40%,既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也是一条面向国内外开放合作
32、的重要走廊。 3.区位优势(1)从长江经济带内部看,它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具有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可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2)从全国范围看,连接北部沿海的环渤海经济区及南部沿海的珠三鱼经济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地位举足轻重。 (3)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看,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与“丝绸之路经济带”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衔接互动,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格局。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2.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4.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三、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1
33、.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体要求 (1)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2)要在改革创新和发展新动能上做“加法” ,在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上做“减法” ,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2.长江水资源利用及保护 (1)利用航道价值:水运、水量、水质、水能等。 利用方式:不仅包括工业、农业和居民用水、防洪、发电、灌溉、水产养殖、旅游和生态用水等,还包括北方地区跨流域调水。 (2)主要问题:部分地区水污染呈加剧趋势,特别是中下游地区水污染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3)保护措施:加快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 3.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和措施 (1)机制:综合治理和建立地区间、上下游间
34、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2)措施 西部山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加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坡耕地和石漠荒山治理 中东部平原区:加强湖泊、湿地保护,疏浚水道,降低洪涝灾害风险,建设各级自然保护区 长江下游地区:严格立法、科学治污,坚持应急防控与长效治理齐抓并举,坚持“控源截污”与生态修复统筹推进,治理水污染 第三节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一、海洋权益及其范畴 1.概念 海洋权益是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的总称,是属于主权性质的权利和由此衍生的部分利益。一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的专属经济区等。 2.范畴 涉及国家主权、安
35、全和发展的核心利益,主要包括海洋政治权益、海洋经济权益、海洋安全利益、海洋科学利益、海洋文化利益。 二、我国的海洋权益 1.海洋大国 (1)我国海域辽阔,岛屿众多。按照我国相关法律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相关国际法规定,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 300 万平方千米。 (2)我国在公海、国际海底以及极地也都拥有海洋权益。我国船舶在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享有过境通行权。 2.南海诸岛 (1)范围: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由岛、礁、沙、滩组成,素有“海上明珠”之称。 (2)中国领土 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 2000 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
36、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确立了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 (3)权益: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中国在南海拥有一系列重要权利。 3.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1)范围: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等组成。 (2)中国领土: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的海域从事生产活动。历史证据:早在明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地质依据:钓鱼岛地处水深不足 200 米的东海大陆架,是我国台湾岛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向东与琉
37、球群岛之间以水深 2000 多米的冲绳海槽相隔。 三、我国的海洋发展战略 1.概念:沿海国通过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不受侵犯、保护海上航行安全等,以获取最大海洋利益的指导性纲领。 2.地位:是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3.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1)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 (2)发展海洋经济。 (3)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4)保护海洋环境。 第四节第四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 资源耗竭: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短缺等。 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生态破坏:如森
38、林和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2.全球性环境问题 酸雨、酸雾 原因:煤炭大量燃烧释放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与大气中水汽结合而形成 影响:使草木枯萎、土壤及水体酸化、建筑物被腐蚀 全球气候变暖 原因: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温室效应增强。影响:加速了冰雪消融、海平面升高,并导致沿海低地遭海水侵扰,以及持续高温、干旱、飓风、特大暴雨与暴雪等灾害事件增加。 臭氧层空洞 原因: 氯氟烃等人造化学物质使大气臭氧层变得越来越薄, 局部地区(如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影响: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威胁地球上的生命。 2. 当代环境
39、问题的特点: 从区域性、小规模向全球性、大规模发展,从宏观危害向微观危害发展,从环境污染事件向全面生态破坏发展。环境问题已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原则 1.概念: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盖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基本内涵 (1)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 (3)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 (4)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 3.原则 公平性原则:强调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同代人之间、全球不同地区之间,以及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平等 持续性原则:强调人类必须在不超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活动与社会发展的持续性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需要各国共同参与。其中发达国家应切实履行各项承诺,在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方面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愿景与行动 1.主要途径:技术途径、制度途径、经济途径、教育途径等。 2.国际合作 (1)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2)中国:中国政府针对本国国情提出“控制人口,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并制定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战略。 3.公众参与(1)社会:倡导绿色消费,鼓励公众参与,形成关心、爱护环境的社会风尚。 (2)个人:每个人都应当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27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