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学业水平抽测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学业水平抽测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学业水平抽测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七年级上期中学业水平抽测语文试卷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七年级上期中学业水平抽测语文试卷 第一篇章:读(第一篇章:读(19 分)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分)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1 (6 分)跟着名家读四季之美。 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是热闹的、充满希望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梁衡笔下的夏天是紧张的、热烈的,轻飞曼舞的蝴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张爱玲笔下的秋天是和谐的、静 m _的,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 l _的声音。郁达夫笔下的冬天是可爱的、迷人的,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
2、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你在房间里坐不住。 (1)给加点字注音。 蝉 (2)根据拼音写汉字。 静 m 淅 l (3)选段中的画线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拟人 B.比喻 C.排比 D.夸张 2 (3 分)关于论语的相关知识,请找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 ) A 论语 ,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B 论语一共 20 篇,宋代把它与大学 中庸 孟子合称为“四书” 。 C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D “子曰”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论语中的“子”特指孔子。 3 (3 分)下列关于论语十二章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温故而知
3、新,可以为师矣”强调复习对巩固知识的重要性。 B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只有在学习中思考,思考中学习,才能明辨真伪,去伪存真,让知识为我所用。 C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D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指每三个人中都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强调老师存在的普遍性。 4 (3 分) 论语中孔子对颜回的评价“贤哉,回也”连用两次,请你谈谈颜回“贤”在何处? 5 (4 分)跟着活动思交友之道。 在“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明白了“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 。 那么,中学生在网上究竟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呢?请你谈一谈你的观点
4、,并写出理由。 第二篇章:品(第二篇章:品(51 分)分) 6 (7 分)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 (林语堂) 读下面文段,补充诗句。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古代读书人有着建功立业的使命,正如一代枭雄曹操在观沧海中借助想象之景“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表达的伟大抱负。一代代读书人为了实现梦想,背井离乡, “思乡”也便成了诗歌的重要主题。当年李白出蜀时挥笔写下的峨眉山月歌中的“峨眉山月半轮秋, ”言犹在耳,四处飘零的他又写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同是唐朝的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写到“ ,归雁洛阳边” ;而安史之乱后的岑参更是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写
5、到“ ,应傍战场开” ;李益则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道“不知何处吹芦管, ” ;几百年后,元朝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出了更为伤感的“夕阳西下, ” 7 (6 分)古诗词赏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巴陵送李十二 王昌龄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根据要求完成表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巴陵送李十二 写景 (1)首句中 、 等景物暗示时节,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填名词) (3)诗歌中 的江水、 的山峰等景物灵动而又含情,使画面更为美妙。 (填形容词) 抒情 (2)诗人将明月
6、人格化,表达了对友人被贬遭遇的 之情。 (4) “蒹葭”不仅写了秋江风景,还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开的 之情。 8 (16 分)文言文阅读。 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叔父安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 “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 “散盐空中差可拟。 ”道韫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安大悦。 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 词理将屈, 道韫遣婢白献之曰: “欲为小郎解围。 ” 乃施青绫步鄣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 及遭孙恩之难,举厝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方命婢肩舆抽刃出门。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韫曰: “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
7、,宁先见杀。 ”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 (选自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传 ) 【注释】步鄣:用以遮蔽风尘或视线的一种屏幕。 举厝:举止、行动。 肩舆:乘坐轿子。 (1)解释下列加点词。 叔父安尝内集 散盐空中差可拟 欲为小郎解围 为之改容 (2)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限划两处) 乱 兵 稍 至 手 杀 数 人 乃 被 虏 (3)翻译下列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 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 (4)你从“未若柳絮因风起”读出谢道韫是一个 的女性形象;你从“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发现谢道韫更是一个 的女性形象。 9 (6 分)名著阅读。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
8、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 ” 我们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钱店掌柜是军械司长 (1)上面这段材料中讲话的人是谁?后来“我”疑心他是怎么死的? (2)读完朝花夕拾 ,有人会用一个词语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例:痛苦;理由: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受到歧视,并看到中国人的麻木,这一切让他倍感痛苦。请用一个词语来表达你对作品的理解,并简述理由。 10 (16 分)现代文阅读。 母亲的记忆 孙犁 母亲生了七个孩子,只养活了我一个。一年,农村闹瘟疫,一个月里,她死了三个孩子。爷爷对母亲说: “心里想不开,人就会疯
9、了。你出去和人们斗斗纸牌吧! ” 后来,母亲就养成了春冬两闲和妇女们斗牌的习惯;并且常对家里人说: “这是你爷爷吩咐下来的,你们不要管我。 ” 麦秋两季,母亲为地里的庄稼,像疯了似的劳动。她每天一听见鸡叫就到地里去,帮着收割、打场。每天很晚才回到家里来。她的身上都是土,头发上是柴草。蓝布衣裤汗湿得泛起一层白碱,她总是撩起褂子的大襟,抹去脸上的汗水。她的口号是: “争秋夺麦! ”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一家人谁也别想偷懒。 我生下来,就没有奶吃。母亲把馍馍晾干了,再粉碎煮成糊喂我。我多病,每逢病了,夜间,母亲总是放一碗清水在窗台上,祷告过往的神灵。母亲对人说: “我这个孩子,是不会孝顺的,因
10、为他是我烧香还愿,从庙里求来的。 ” 家境小康以后,母亲对于村中的孤苦饥寒,尽力周济,对于过往的人,凡有求于她,无不热心相帮。有两个远村的尼姑,每年麦秋收成后,总到我们家化缘。母亲除给她们很多粮食外,还常留她们食宿。我记得有一个年轻的尼姑,长得眉清目秀。冬天住在我家,她怀揣一个蝈蝈葫芦,夜里叫得很好听,我很想要。第二天清早,母亲告诉她,小尼姑就把蝈蝈送给我了。 抗日战争时,村庄附近,敌人安上了炮楼。一年春天,我从远处回来,不敢到家里去,绕到村边的场院小屋里。母亲听说了,高兴得不知给孩子什么好。家里有一棵月季,父亲养了一春天,刚开了一朵大花,她折下就给我送去了。父亲很心痛,母亲笑着说: “我说为
11、什么这朵花,早也不开,晚也不开,今天忽然开了呢,因为我的儿子回来,它要先给我报个信儿! ” 一九五六年,我在天津,得了大病,要到外地去疗养。那时母亲已经八十岁,当我走出屋来,她站在廊子里,对我说: “别人病了往家里走,你怎么病了往外走呢! ” 这是我同母亲的永诀。我在外养病期间,母亲去世了,享年八十四岁。 (1)孙犁在母亲的记忆一文中记叙了关于母亲的诸多片段,请用简洁的文字进行概括。 (至少写出4 件事,每件事不超过 8 个字) (2)同学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做了批注,你认为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孙犁通过记叙母亲一生中诸多的片段来塑造母亲的形象。 B.孙犁的母亲生了七个
12、孩子却只养活了孙犁一个,承受了巨大的丧子之痛,因此发疯似的劳动。 C.孙犁并没有夸大母亲的伟大,只是用深沉凝重的话语记录一件件小事来表现朴素的母爱。 D.文章短小精悍,但孙犁的语言很有特色,语言虽然朴素,读起来让人酸楚,欲罢不能。 (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蓝布衣裤汗湿得泛起一层白碱,她总是撩起褂子的大襟,抹去脸上的汗水。 (4)面对母亲的去世,作者在本文中抒发的感情与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中有何异同? 第三篇章:写(第三篇章:写(50 分)分) 11 (50 分)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苏轼) 颜真卿在劝学中写道“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当代少年,须知世间万
13、物皆可读。我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懂得了人性的伟大,我读自然这本书懂得了生命的蓬勃,我读青春这本书懂得了拼搏的意义,我读父母这本书懂得了亲情的温暖 请以“我读懂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记叙你的真实经历和感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 (3)字数不少于 600 字; (4)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第一篇章:读(第一篇章:读(19 分)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分)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1 (6 分)跟着名家读四季之美。 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是热闹的、充满希望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14、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梁衡笔下的夏天是紧张的、热烈的,轻飞曼舞的蝴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张爱玲笔下的秋天是和谐的、静 m _的,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 l _的声音。郁达夫笔下的冬天是可爱的、迷人的,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你在房间里坐不住。 (1)给加点字注音。 蝉 chn (2)根据拼音写汉字。 静 m 谧 淅 l 沥 (3)选段中的画线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 A.拟人 B.比喻 C.排比 D.夸张 【分析】 (1)本题考查字音。根据积累作答。 “蝉”读作“chn” 。 (2)本题考查字形。根据积累作答。 “m”心中“谧
15、” ; “l”写作“沥” 。 (3)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根据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选:A。 【解答】答案: (1)chn (2)谧 沥 (3)A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 (3 分)关于论语的相关知识,请找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 ) A 论语 ,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B 论语一共 20 篇,宋代把它与大学 中庸 孟子合称为“四书” 。 C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战国时期思想家、
16、政治家、教育家。 D “子曰”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论语中的“子”特指孔子。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掌握。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文学常识积累。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孔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故选:C。 【点评】在日常学习中,要掌握学过的文学常识,并注意复习和归纳。 3 (3 分)下列关于论语十二章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复习对巩固知识的重要性。 B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只有在学习中思考,思考中学习,才能明辨真伪,去伪存真,让知识为我所用。 C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兴趣是学习最好
17、的老师。 D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指每三个人中都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强调老师存在的普遍性。 【分析】本题考查对论语中句子内涵的理解。 【解答】ABC.正确。 D.有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一种谦虚的学习态度。 故选:D。 【点评】理解文句的内涵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仔细分析,不要简单的望文生义。 4 (3 分) 论语中孔子对颜回的评价“贤哉,回也”连用两次,请你谈谈颜回“贤”在何处? 【分析】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概括人物形象。 【解答】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写颜回家境贫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是说颜回“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
18、乐趣” ,从中可以看出颜回安贫乐道;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的意思是“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表明颜回好学。 答案: 家境贫穷,但是安贫乐道,好学不倦。 【点评】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1)从文章中直接找出表现人物品质、性格等的词语; (2)从他人的相关言行以及人物自身的言行中提炼出体现人物品质、性格等的词语; (3)联系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进行综合提炼概括。 5 (4 分)跟着活动思交友之道。 在“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明白了“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 。那么,中学生在网上究竟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呢?请你谈一谈你的观点,并写出理由。
19、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针对“中学生在网上究竟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呢”谈谈自己的观点,观点要明确,理由要充分,言简意赅,表达清晰流畅。 【解答】答案: 示例 1:我认为中学生不能在网上交到真正的朋友。理由:网络是虚拟的世界,网上的人五花八门,三教九流,我们网络交友更容易上当受骗。 示例 2:我认为中学生能在网上交到真正的朋友。理由:网络是个开放的世界,网络交友双方可以敞开心扉交谈,这样有利于自己找到兴趣爱好、三观一致的朋友。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
20、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第二篇章:品(第二篇章:品(51 分)分) 6 (7 分)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 (林语堂) 读下面文段,补充诗句。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古代读书人有着建功立业的使命,正如一代枭雄曹操在观沧海中借助想象之景“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表达的伟大抱负。一代代读书人为了实现梦想,背井离乡, “思乡”也便成了诗歌的重要主题。当年李白出蜀时挥笔写下的峨眉山月歌中的“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言犹在耳,四处飘零的他又写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同是唐朝的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写到“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
21、边” ;而安史之乱后的岑参更是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写到“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李益则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道“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 ;几百年后,元朝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出了更为伤感的“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尤其要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答案: (1)日月之行 (2)星汉灿烂 (3)影入平羌江水流(注意“羌”的书写) (4)乡书何处达(注意“乡”的书写) (5)遥怜故园菊(注意“怜”的书写) (
22、6)一夜征人尽望乡(注意“望”的书写) (7)断肠人在天涯(注意“涯”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7 (6 分)古诗词赏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巴陵送李十二 王昌龄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根据要求完成表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巴陵送李十二 写景 (1
23、)首句中 杨花 、 子规 等景物暗示时节,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填名词) (3)诗歌中 清澈 的江水、 连绵 的山峰等景物灵动而又含情,使画面更为美妙。 (填形容词) 抒情 (2)诗人将明月人格化,表达了对友人被贬遭遇的 思念和祝福 之情。 (4) “蒹葭”不仅写了秋江风景,还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开的 诗人内心的孤独惆怅 之情。 【分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 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 给予抽象的 “愁心”以物的属性,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抒发
24、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心之情。 巴陵送李十二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诗词作品,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他们乘着船在江上航行。 船来到一块陆地, 水就一分为二了。 水流虽然分开了, 隔着水流还能听到彼此说话。 诗人安慰李白,分分合合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人生也是如此,聚散两依依,你不要太过悲伤。 【解答】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诗歌一开头, “杨花落尽”和“子规”既写景又点明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 “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 “子规”即杜鹃,传说它是蜀国国王杜宇魂化而成,叫声凄凉哀婉。因此, “杨花” “子规” ,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无锡市 梁溪区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上期 学业 水平 抽测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27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