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诗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在诸如“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及“诗言志”“思无邪”等为人熟知的表述的促动下,诗歌的影响遍及从国家社稷、社会风尚到日常礼仪、个人修为的不同层面。 进入现代以后,中国诗歌在主题向度、语言形态和构造体式等方面均出现很大变化,诗教的社会文化语境及施行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特别是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诗教,教育观念
2、的革新与迁移深刻影响了其理论内涵和实践指向。近代以来由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等人开创,由鲁迅、宗白华、朱光潜等人丰富完善的美育,通过引入康德、席勒等西方理论家的美学思想,确立了以情感为核心、倡导“审美无功利”、以“立人”为旨归的理论构架。这些美育观念从多方面推动了中国诗教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促使诗教直面现代乃至当代的处境。 依照朱光潜的“诗教就是美育”这一说法,诗教显然是现代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林语堂所说“中国的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 ,虽然他所讲的“中国的诗”是指古典诗歌,并且中国诗歌经过现代性的洗礼之后,其样态及其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已经发生巨变,仅有百年历史的现代诗歌被认
3、为失去了古典诗歌的辉煌和魅力,但是诗歌本身仍然具有相当的感召力,对人类的精神生活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处于现代境遇中的诗教,或者说在现代美育观念影响下的诗教,实际上包含两个问题向度:一是传统诗教的适应性,即传统诗教通过调整、转换,寻求合乎现代人生存状态、审美趣味和心理需求的路径;一是根据现代诗歌的特性,找到诗歌与社会文化的连接点,探索诗教的现代意义和方式。 现代美育以“立人”即塑造“完人”为最终目标,这与现代诗教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传统诗教非常重视通过诗歌养成完美人格。在中国古代,诗歌之于“修身”绝非一般意义的怡情养性,而是全方位完善自我的绝佳途径。不过,古今诗教对“完人”有着很不一样的
4、期许和取向,现代诗教已不可能像古代诗教那样,仅仅视以“仁”为内核、具有德性的君子为“完人”,而是对之倾注更丰厚内涵、更富于现时代特征,以回应急剧变化的历史语境。至少应该在马克思预期的“人的解放”的意义上理解现代社会的“完人”,即一种具有“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人格形象。依此目标,现代诗教对人的诲示就不限于心智上,而更在于一种将其置于“社会关系”之中所产生的创造力。 在社会文化日渐多元化的当下,倘若不是孤立、抽象、静态地领悟诞生于上世纪初的现代美育所关涉的美、审美、美感等命题,它的某些观念对诗教的拓展仍然具有启示价值。未来诗
5、教关于诗歌的界说中,诗歌之美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立体的,不只提供赏鉴、实现“净化”,更具有海德格尔所说的超越性的“拯救的力量”,不仅能够弥合“人心”,而且将重塑人在技术时代的命运和位置。 (摘编自张桃洲现代美育,诗教何为) 材料二: 今年北京市高考语文“微写作”,要求考生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快递小哥写首诗,引起社会各界关注。高考作文向来是“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而这一举动让人们再次审视诗歌和诗教的意义、价值。诗教事关国民人文素养和创造力培养。近年来,国家逐步重视诗歌教育。2019 年秋季学期起,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率先在 6 省使用,其中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专门就诗歌写作提出了要求.此外,全部教材共选
6、用 67 篇古代诗文,占全部课文数的 49.3%,诗词比例大幅提升。 不同于传统社会,当代诗教是在互联网以及媒体融合背景下展开的,可以说赶上了融媒体时代。在一项针对中小学生古诗词传播情况的调研中显示,有 64.6%的学生以网络媒体作为日常接触诗词的主要途径。互联网发展催生了数字生活空间的形成,在这个由信息构成的数字世界里,每个参与者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他们主动参与信息的生产、传播、接受、加工等全部环节。传播方式的改变,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促使诗教变革。在“得到 App” “喜马拉雅 App”等新媒体平台上,“康震品读古诗词” “为你读诗”等诗教节目都有较高的播放量。 新媒体为诗教提供
7、了广阔平台,但现有内容仍难以满足数以亿计诗歌爱好者多层次、多方面的学习需求。同时,传统课堂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变。 (摘自宋湘绮融媒体时代的诗教需要注重“用户”思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诗教理论内涵和实践指向,受到了教育观念革新和迁移的深刻影响。 B.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诗教需要不断地调整和转换,以便寻求更合乎现代人多种需求的路径。 C.现代诗教不能视以“仁”为内核、具有德性的君子为“完人”,而应赋予“完人”新的内涵。 D.如果孤立地领悟上世纪初的现代美育,那么它的某些观念对诗教的拓展可能就不具有价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
8、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由于康德、席勒等人美学思想的重要影响,中国诗教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B.现代诗歌被认为失去了古典诗歌的辉煌和魅力,因而诗教应以古典诗歌为主要内容。 C.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古诗文占比 49.3%,诗词比例大幅上升,足见国家对诗词教育的重视。 D.在融媒体时代,中国有六成多的中小学生以网络媒体作为日常接触诗词的主要途径。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一第二段“这些美育观念”的一项是(3 分) A.“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B.“理性的最高方式是审美的方式,它涵盖所有的理念。” C.“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
9、之快乐也。” D.“理想的教育是让天性中所有的潜蓄力量都得尽量发挥,所有的本能都得平均调和发展,以造成一个全人。” 4.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诗教在当下的作用。(4 分) 5.结合材料和自己的学习经验,给当前的诗歌教育提供一些建议。(6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布莱克沃兹沃斯 (英)奈保尔 每天都有三个乞丐准时到米格尔街好心的住户门前乞讨。 十点钟,一个印度人。十二点,一个叼着烟斗的老太婆。下午两点,一个瞎子。有时候,我们也施舍流浪汉。一天有个男人来这儿,说他饿坏了,我们让他饱餐一顿。 一天下午大概四点钟的时候,来了一个非常古怪的流浪汉
10、。他叫住我:“小弟弟,我可以进你们家院子里来么?” 他身形瘦小,衣着整洁,戴一顶帽子,穿一件白衬衫一条黑裤子。 我问:你想干嘛? 他说:我想看看你们家的蜜蜂。 我跑上台阶,喊道:妈,有个人在院子里,他说想看看蜜蜂。 我妈走出来,上下打量他,不友好地问:你要干嘛? 那人说:我想看看你们家的蜜蜂。 他英语纯正的听起来不自然。我看妈有些不放心。 她对我说:你待这儿,看着他点。 那人说:谢谢您,夫人. 他吐字缓慢清晰,好像说出的每个字都要花掉他的钱一样。 我们一块看蜜蜂。他和我,蹲在棕榈树下,大概有一个小时的光景。 那人说:我喜欢看蜜蜂,你喜欢看蜜蜂吗?你看过蚂蚁吗?还有蝎子、蜈蚣什么的,你都看过么?
11、我摇摇头。 我说:你是干什么工作的,先生? 他站起身来说:我是诗人。 你叫什么名字,先生? 布莱克沃兹沃斯,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就是看到一朵像牵牛花一样的小花,我都想哭出来。 我问:为什么哭? 等你长大就会明白啦。要知道,你也是个诗人。你成了诗人以后,任何一件事都会让你哭出来的。 我说:你真认为我是个诗人? 你像我一样有才华。他说。 后来,沃兹沃斯走了。我希望还能再见到他。 大约一个星期后的一天下午,放学路上,我又看见他了。他说:我院里有棵挺好的芒果树,是西班牙港最好的一棵。现在芒果都熟透了,红彤彤的,果汁又多又甜。我就为这事在这儿等你,一来告诉你,二来请你去吃芒果。 他住在阿尔贝托街上一间小
12、屋里。院子里绿荫荫,还有一棵高大的芒果树、一株可可和一株李子,这地方看上去很荒僻,好像根本不在城里。 他说得不错,芒果汁多味美,我一连吃了六个。 回到家里,妈妈问我:你窜到哪里去啦?到处疯玩?去,给我把鞭子拿过来! 她打得真够狠,我从家里逃出来,来到沃兹沃斯家。 沃兹沃斯说:别哭啦,我们一起去散散步! 我不哭了,我们散着步,走过圣克莱尔大街,来到大草坪,沿着跑道漫步。 沃兹沃斯说:我们到草坪上躺会,看看天空,我想让你猜猜那些星星离我们这里有多远. 我按他说的做了,明白了他的意思。我忘记了一切,有生以来第一次感觉如此骄傲愉快。 忽然,一道光打在我们脸上,一个警察出现在面前。我们赶紧站起来。 你们
13、在这干嘛?警察问。 沃兹沃斯说:都四十年了,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从此,我们成了好朋友。 他对我说:关于我,还有芒果树、可可和李子树的事,你不要告诉别人,一定要保守秘密。 我很喜欢他的小屋。有一天我问他:沃兹沃斯先生,你为什么在院子里留这么多野树? 他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个男孩遇见一个女孩,他们深深相爱,后来就结婚了。他俩都是诗人,少年喜欢文学,姑娘喜欢花草树木.有一天,女诗人对那位少年诗人说:咱们家里又要增加一个诗人啦!但是,那个小诗人并没有出生,因为姑娘死了,它也随她而去。少年非常难过,决定从此再也不去动姑娘花园里的一草一木。就这样,花园留下来了,花草、树木没人管,越长越
14、高。 我看着沃兹沃斯,当他讲这个动人故事时,他显得更加苍老。 有一天他对我说:我准备告诉你一个重要的秘密。记着,只有你我知道。我正在写一首诗。 到现在,我已经写了五年啦。每个月写一行,这样二十二年以后,我就会写出一首震撼全人类的诗。我充满惊叹之情。 我觉得他一天天老下去。 一天,我到他的小房子去看他,发现他躺在小床上。看上去那么虚弱苍老,我真想哭。 他说:诗写得不太顺利。 他没有看我,而是透过窗户看着那株可可树,喃喃地说:二十岁的时候,我好像有使不完的劲。突然,我敏锐地感觉到了,死神已经爬上了那张憔悴的脸。 他看着我,看着我满含眼泪,挣扎着坐起来。 他把我搂到他那瘦削的胸前,说:你想听我再给你
15、讲个有趣的故事么? 可是我什么也说不出来。 他说:我给你讲完这个故事,你要答应我马上回家,再也不要来看我了,好么? 我点点头。 他说:很好,现在听我讲,以前我给你讲过一个关于少年诗人和女诗人的故事,你还记得吗?那不是真事,是我编出来的。还有那些什么作诗和世界上最伟大的诗,都是假的。你说这是不是你听过最好笑的事情? 他的声音中断了。 我离开了小房子,跑回家,大哭了一场。像诗人一样,看到什么都想哭。 一年以后,我又来到阿尔贝托街,可是再也看不到那栋小房子了。一幢两层楼房代替了它。芒果树、可可树还有李子树也被人砍伐了,留下一片水泥砖地。 一切都好像表明,沃兹沃斯从来没有到过这个世界。 (改编自奈保尔
16、米格尔大街) 【注】 米格尔大街是关于英属殖民地特立尼达首府西班牙港的米格尔街上普通居民的故事。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沃兹沃斯穿戴整齐,头戴礼帽,身着白衬衣黑裤子,衣着折射个性,即使乞讨他依然保持着绅士的尊严。 B.沃兹沃斯的到来,引发了小男孩和他母亲不同的反应,我好奇而乐于信任,母亲则现实且充满警惕。 C.这地方看上去很荒僻,好像根本不在城里,印证了沃兹沃斯的潦倒,暗含了我对沃兹沃斯的同情。 D.当警察问草坪上躺着的俩人你们在这干嘛?时,沃兹沃斯答非所问,这是他对世俗规则秩序的反抗。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开头用
17、了铺垫的手法,以各种不同的人上门乞讨,引出主角这个很不一样的人。 B.母亲与警察构成了小说的背景,是他们构成了小说内部冰冷的文化氛围。 C.小说采用单一的儿童视角,使得对主要人物的正面描写很少,较快地推进了叙述进程。 D.本文是一个人物传记,采用点面结合的结构,用一件件小事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塑造。 8.沃兹沃斯自认为是一个诗人,正在写一首最伟大的诗,但作者讲述了他和我之间的很多小事,并没有具体呈现沃兹沃斯的诗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处理的好处。(4 分) 9.小说结尾,沃兹沃斯说少年诗人和女诗人的故事是编出来的。有人评论这个故事无论真假,都增加了小说的悲剧性。请结合文本,从真假两个角度谈谈你的
18、理解。(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甲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乙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继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郈昭伯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杭州 地区 周边 重点中学 2022 2023 学年 高二上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27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