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全册知识点总结
《202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全册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全册知识点总结(1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20232023 届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届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文化与生活 = = 文化与社会文化与社会+ +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的作用文化的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相互影响: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2、;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与经济相互交融与经济相互交融: :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与政治相互交融与政治相互交融: :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一些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 3、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与综合国力 当今世界,各国
3、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4 4、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优秀的文化塑造人生,能丰富人的精神世
4、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注意: :注意: :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物质载体之中。 4、 文化既包括三观等意识形态性质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 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5、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相对独立性,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不能
5、简单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6、虽然文化在当代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但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经济和科技。 7、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而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8、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9、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10、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侧重人的主观领域,强调人的主观精神感受。关键词有“欣赏到” 、 “感受到” 、 “享受到” 、 “体验到” 、 “领略到” 、 “修养”等。举例:文学欣赏、音乐欣赏、绘画
6、欣赏、精美歌舞使人视野开阔、知识增加、思想解放、观念更新。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侧重具体行动中文化转化为人们行动的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关键词有“增强了” 、 “鼓舞了” 、 “激励了” 、 “振奋了” 、 “促进”等。举例:奥运精神鼓舞奥运健儿不断创造辉煌,激励着国人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生产和建设中。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第 3 3 课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 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节日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7、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 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3 3、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尊重文化多样性,
8、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2)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3)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4 4、文化传播的重要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文化传播无处不在地发生于日常生活中。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5 5、现代文化传播
9、的、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手段大众传媒大众传媒 (1)传媒的发展形态: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术的推广为标志的。 大众传媒的形式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2)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6 6、为什么要进行文化交流?(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文化交流?(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10、) 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有利于我国吸收与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有利于增进国家间的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7 7、怎样进行文化交流?(中外文化交流的措施)怎样进行文化交流?(中外文化交流的措施) (1)进行文化交流,首先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
11、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3)在文化交流中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4)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5)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6)创新文化传播途径,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多种方式,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7)借助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进行文化交流。 (8)要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12、”和“封闭主义” 。 第第 4 4 课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 1、传统文化的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 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1 1)继承性的表现:)继承性的表现: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传统建筑: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但具体内涵因时而
13、变。)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但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3 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带,今天仍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2 2、传统文化的双向作用:、传统文化的双向作用: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 (1)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2)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14、3 3、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 ,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立足于社会实践, 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反对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倾向。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15、、创新性发展。 4 4、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对于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的说法对吗? 提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反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因此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是先后两个过程。 5 5、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文化发展的
16、重要因素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根本因素)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 ,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第第 5 5 课课 文化创新文化创新 1 1、文化创新和社会实践的关系:、文化创新和社会实践的关系: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又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
17、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 2、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 3、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18、,要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要坚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和融合。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克服“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方向、采用正确方法进行。 (5)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
19、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6)在时代的新起点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注意:注意: 1、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3、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 5、文化创新的根基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6、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7、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颠倒错误。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2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第 6 6 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包容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包容性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 (1)文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2、中华文化古代辉煌、近代衰微、现代再创辉煌 殷周影响,春秋雏形;秦划时代,汉儒至尊。隋唐全盛,宋元明续;明清衰微,再创辉煌。 3、衰微的原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趋没落和西
21、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4、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要求)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 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5 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A A、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独特性 文学艺术: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历史辉煌而悠久、内涵丰
22、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前列。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B 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区域性( (应用示例应用示例: :用于分析各区域文化差异的原因和关系)用于分析各区域文化差异的原因和关系) (1)成因: 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2)关系: 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C C、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
23、族性民族性 中华文化与中华文化与 民族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的关系: 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且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 6 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中
24、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兼收并蓄” ,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7 7、中华文化的力量中华文化的力量 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生活 2023 高中政治 人教版 必修 知识点 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27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