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政治真题按单元分类汇编解析: 法律观念和法律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政治真题按单元分类汇编解析: 法律观念和法律基础知识(1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法律观念和法律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某地执勤民警发现驾驶员没有随车携带灭火器,依法对其开具处罚决定书。此时,被罚驾驶员发现并指出警车同样没放置灭火器。次口,当地交警支队发布“知错能改 ”通告,对警车驾驶员也依法进行了处罚。以此事件作为论据,能够证明的观点是( )公民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者应成为守法的标杆 法律的权威只能靠警察维护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中民警是国家的执法者,对没有装灭火器的公民依法处罚,但是民警自身身为执法者也并没有做到安装灭火器,也对民警作出了相应的处罚,体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且要为公民做示范和榜样。故正确。错误,题文
2、中的财产所有权没有受到侵犯,因为民警是依法办事,而不是非法的。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可以排除错误的观点,选出正确的答案。2.2018 年初,有网友爆料几位女游客在东北雪乡旅游时遭遇了下图这种“ 变脸”,因不想参与导游指定的项目,被导游威胁、勒索甚至扇巴掌,恶劣程度令人震惊。据报道,该涉事导游已被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为了避免类似欺客宰客事件再次发生( )旅游从业者应增强法治观念,遵规守法人们应放弃到东北雪乡旅游,避开消费陷阱消费者应增强权利意识,依法维权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依法规范旅游市场
3、秩序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题文描述,导游的做法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法治观念淡薄的表现,没有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要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需要旅游从业者、消费者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所以符合题意;的说法错误,故应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知法守法,依法维护权利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可以排除错误的观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3.2018 年 1 月 5 日,G1747 次列车在合肥站准备开车时,旅客罗某以等丈夫为由做出如下图扒阻车门的举动,她不听劝阻,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公安机关
4、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并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对罗某处以 2000 元罚款。罗某的行为警示我们( )要坚持正义标准,树立规则意识行使公民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应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题文描述,罗某阻拦列车,破坏了社会秩序,既是不道德的,要受到道德的谴责,也是一般违法行为。该行为带给我们的警示,实际上就是要我们回答从该案例中,我们得到的教训,罗某的行为违背了多数人的利益,是非正义的、是缺乏规则意识的体现,损害了公共利益,所以符合题意;说法错误,罗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
5、行为,不属于犯罪,故应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对规则与正义,正确行使权利,知法守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意主旨,可以排除不符合题意的答案,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4.2017 年 8 月,一段“小车斑马线前礼让老人,老人脱帽鞠躬致谢” 的视频刷屏网络,引起网友热议。这段视频启示我们应( )诚实守信,赢得他人的信任相互礼让,构建和谐社会遵守交通法规,做守法公民文明交往,尊重他人,懂得感恩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题文描述,小车斑马线前礼让老人,老人脱帽鞠躬致谢。这是一幅和谐的社会生活画面,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
6、,说明了司机遵守交通法规,老人懂得感恩。所以符合题意;与题无关,故应排除;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知法守法,尊重他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明确题意主旨,分析题肢选项,排除符合题意的干扰选项,比较容易选出正确的答案。5.2017 年 11 月 6 日,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欺凌案进行宣判。犯罪时未满十八岁的五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被告人朱某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被告人赵某、李某、霍某、高某犯寻衅滋事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要学法、懂法、守法受害者要学会自我保护欺凌者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校园欺凌现象是正常的 A. B.
7、C. D. 【答案】C 【解析】【分析】对于校园的欺凌行为的产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与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不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受害者没有学会自我保护等相关,据此,的启示符合题意,正确。错误,校园欺凌行为不仅严重危害学生的健康成长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和法律后果,是不正常的现象。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校园欺凌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涉及的知识点有知法守法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等,难度值不大。6.前不久,北京某医院门口,两名女护士下班时刚要打开被自己私自上了锁的共享单车,就被巡逻民警抓个正着,两人被行政拘留 5 日。两名女护士私锁共享单车的行为( )属于不文
8、明行为 是不道德行为,但不违法属于违法行为 应受刑罚处罚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为一已私利私锁共享单车既是不文明,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符合题意,正确。错误,题文中被行政拘留表明其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但没有犯罪。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违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题文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被行政拘留 5 日“,据此,可以排除错误的观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7.以下属于表征刑事处罚的是( )以预防和惩治犯罪为主要目的以规范政府机关执法行为为主要目的以赔偿被害人财产损失等为主要手段以限制或剥夺人身自由甚至剥夺生命等为主要手段
9、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 刑事处罚 是违反刑法,应当受到的刑法制裁,简称 刑罚 。它是以预防和惩治犯罪为主要目的,以限制或剥夺人身自由甚至剥夺生命等为主要手段。符合题意,正确。不符合题意,这是行政处罚。不符合题意,这是民事处罚。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刑罚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可以直接选出正确的答案。8.下表中对“微行为” 的“微点评 ”,正确的有(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有序停放共享单车 遵守公共秩序 公共汽车上主动为孕妇让座 关爱他人 向有关部门反映学校周边黑网吧问题 尊重社会公德 男生帮
10、上台表演的女生搬乐器 超出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尺度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有序停放共享单车体现遵守公共秩序,公共汽车上主动为孕妇让座是关爱他人和友善的表现。符合题意正确。错误,向有关部门反映学校周边黑网吧问题是行使监督权,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表现。错误,男生帮上台表演的女生搬乐器这是正常的男女同学的交往。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遵守规则,承担社会责任,男女同学交往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可以直接选出正确的答案。9.犯罪的法律标志是( ) A. 违反刑事法律 B. 具有主观恶意 C. 造成严重后果 D. 法官独立裁决【答案
11、】A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其中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结果。A 观点正确。BC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犯罪的特征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可以直接选出正确的答案,难度值不大。10.自 2017 年 1 月 1 日起,被称为南昌“史上最严”的禁燃烟花爆竹新规正式实施。2018 年元旦以来的一个多月里,全市共查处非法燃放烟花爆竹案件 96 起,罚款 84 起
12、,拘留 15 人。在禁燃区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属于( ) A. 刑事违法行为 B. 民事违法行为 C. 行政违法行为 D. 严重违法行为【答案】C 【解析】【分析】按照违反的法律,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即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即违反国家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即触犯刑事法律的行为;违宪行为。其中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违法情节比较轻,对社会危害性较小,被称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对社会危害最大、性质最严重,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应分别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受到法律相应的制裁。根据被查处的违法者所受到的
13、处罚,应该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正确答案是 C 选项。ABD 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违反行为类别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违法行为类型的判断我们可以从概念和承担的法律后果两个方面进行判断。11.放学回家的路上,初中生小亮总喜欢将自行车骑到马路中间,惹得过往的司机一声声埋怨斥责。小亮的行为( )违反了交通法规 行使了通行自由构成了危险驾驶 漠视了自身安全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干中小亮将自行车骑到马路中间,违反了交通规则,缺乏规则意识,也不利于自身生命安全,缺乏生命安全意识。说法正确,符合题意。说法错误,没有履行遵守交通规则
14、的义务;说法错误,危险驾驶是指驾驶机动车造成危险,自行车不是机动车。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遵守规则和珍爱生命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本题分析题肢选项,联系实际可以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的答案。12.某班同学对社会生活中的事件进行讨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事 件 判 断 某位大学三年级女生应征入伍。服役期间表现优异,成为特战队员 这是在依法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某退休教师将自己的所有财产捐赠给学校 这是在依法行使自己的文化教育权利 某公司未经允许使用名人照片做广告,被判侵权 该公司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 某人把两辆共享单车据为已有,被判处有期徒刑 6 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 3000 元
15、这种行为 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判断正确,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判断错误,退休老师将自己财产全部捐给学校,属于依法行使自己的经济权利财产的处分权,判断错误,使用名人照片做广告侵犯了他 人的肖像权,判断正确,将共享单车占为己有,行为人符合我国刑法中侵占罪的构成要件。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公民的基本义务,财产所有权,肖像权,犯罪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干材料,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13.图 1 所表示的是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两者之间的关系育图示相同的是( )A.
16、法定继承,遗嘱继承 B. 宪法,预防未虎年人犯罪法C. 公民的基本义务,保守国家秘密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违法行为包括了一般违法和犯罪。图一中违法和犯罪的关系是包含关系,根据宪法知识保守国家秘密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一,所以 C 符合题意,正确。AB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和犯罪,公民的基本义务,人民代表大会和继承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14.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体现出我国法律( ) A. 主要内容是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B. 对一切违法行为
17、都实施刑罚处罚C. 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D. 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答案】D 【解析】【分析】材料中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说明了我国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合法权益的,故 D 正确;A 的内容与题干无关,故错误;B 错误,对犯罪分子才实施刑罚处罚,C 的说法是片面的,应坚持惩罚与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相结合;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法律的作用这个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此题体现的是保护作用,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主旨,排除错误的观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15.截止 2018 年 2 月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18、制定法律 25 部,修改法律 127 件次,做出法律解释9 件。这( )体现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最高决定权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制定说明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修改法律,这是国家立法工作,表明法律由国家制定,这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符合题意;错误,题文材料体现的是立法权,未体现最高决定权,错误,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法律的基本特征这个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联系全国人大职权,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可以排除错误的题肢选项,从而
19、选出正确的答案。16.2017 年 11 月 2 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欺凌案进行了宣判,五名犯罪时未满十八岁的被告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此案的判决表明( )A. 未成年人违法要受到刑罚处罚 B. 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C.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受非法侵害 D. 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必承担刑事责任【答案】C 【解析】【分析】题文中校园暴力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所以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处罚,表明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受非法侵犯。C 符合题意,正确。AD 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违法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违法不一定犯罪,只有犯罪才承担刑事责任,接受刑罚处罚;
20、B 观点错误,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犯罪的法律标志是刑事违法性,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的作用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分析题肢选项,联系犯罪的特征等知识,可以排除错误的观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17.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其中,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则是( ) A. 纪律 B. 道德 C. 法律 D. 章程【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其中,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则是法律,C 符合题意,正确。ABD 不具有强制性,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规则和法律的特征的认识,主要
21、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排除错误的观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18.八旬母亲黄某,因担心自己去世后智障的儿子无人照顾,黄某选择杀害儿子。之后她投案自首。黄某( ) A. 应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B. 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凡是违法行为必须受到刑罚处罚C. 不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她是“因爱杀子”,情有可原 D. 不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她没有造成社会危害,并且投案自首【答案】A 【解析】【分析】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犯罪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八旬母亲黄某杀害儿子同样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 符合题意,正确。B 错误,犯罪行为才受刑罚处罚。C 错误,只要
22、违法就要承担法律的责任。D 错误,她行为触犯刑法,构成犯罪,应承担法律的责任。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法律的特征和犯罪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结合题干材料,可以排除错误的观点,选出正确的答案。二、材料分析题19.话说宪法,感悟法治。材料一:一切立法活动都必须以宪法为准绳,不得与宪法的规定、 宪法的原则、宪法的精神相违背,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依法立法。全国政协委员 李保平相关链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第四项是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第七项是审议监察法(草案)。材料二:作为一名人民法官,要对宪法法律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带头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
23、、规则、程序履行职责,做到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法院院长蒋伟材料三:几年前,我进驻旭日村普法。当时,村里乱象频现:基层选举被宗族势力渗透,拉票贿选、使用暴力解决纠纷时有发生。我便从宣讲宪法开始经过努力,情况得到了根本性好转,现在村里的大小事务,都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广东卓凡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向辉 (1)用材料一的观点解释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安排。 (2)结合对材料二的理解回答权大还是法大,并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推断旭日村发生变化的原因。 (4)概括上述材料及问题共同体现出的法治要求。 【答案】(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
24、章程;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否则普通法律无效;宪法是普通法律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全国人大是我国的立法机关。(2)观点:法大。说明:因为: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也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需要;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同时也为权力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法律依据。(3)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对法律的宣传阻止了贿选行为;法律保护了村民的合法权益,公平选举,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4)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解析】【分析】(1)本题可以通过题干转换,更快更好的把答案写出来。转换
25、为“十三届人大上为什么要以宪法为标准来安排回忆”答案应从两方面法:1人大的地位和权力 2 宪法的地位和权力。即可。(2)本题的答题方法为:观点加原因。围绕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和依法治国;等知识点组织答案即可。(3)本题可以通过划相关的关键词一一对应把答案写下来。比如:“贿选”对应的知识点为法律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暴力解决纠纷问题”和不能公平进行选举,得出法律保护了人们的合法权益。题目较为简单,切记此类题目一定要结合材料回答。(4)题干中强调了综合上述材料,和关键词“法治要求”,材料一体现了科学立法的要求,材料二体现了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的要求,材料三体现了全民守法的要求。【点评】本题考查对宪
26、法地位,依法治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的作用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说明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中等。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8 年 4 月 27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第一条明确指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村料二表明了什么? (2)谈谈国家制定这部法律的意义。 【答案】(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2)能够为保护英雄烈士提供法律依据;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保护英雄烈士的名誉权、荣誉权等人格尊严
27、权;有利于形成学习烈士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析】【分析】(1)从关键信息”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 可知,体现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从材料二关键信息“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可知,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2)本题为开放性的试题,具体的意义可以从维护英烈的名誉、荣誉,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法律的特征,宪法及人格尊严权,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21.回应诉求,感受文明。树料一:近年来,全国
28、各地陆续开展的“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活动,收效明显,回应了公众诉求。下面是一组“关注斑马线治理,呵护斑马线文明”宣传图片。(图一:不礼让行人罚 200 元扣 3 分;图二:你们请先过马路)法律连线第四十七条: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材料二:吸烟有害健康,已经成为妇孺皆知的常识,公众对二手烟危害的认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明显提高,对目前室内无烟环境的满意度普遍较低。室内无烟环境成为公众诉求。 (1)据图一及“法律连线”得到的启示,选取一个角度。提出实现室内
29、无烟环境的设想。 (2)据对图二的理解,谈谈实现室内无烟环境,吸烟者应提高哪些道德索质。 (3)据以上材料及问题,概括解决公众诉求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1)法律角度:学法守法尊法用法,依法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裁违法行为,保护了人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应该去履行相应的义务。(2)道德素质:尊重他人,遵规守德,珍爱生命,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任。(3)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 【解析】【分析】(1)本题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设问行使,设问比较新颖。根据题干图一:惩罚不礼让的行为和“法律连线”得到的启示:即观点(法律的作用)和怎么做,转换设问,通过图一你得出的启示,选取道德角度或者法律角度进行对室内无烟应该怎么做?(2)根据题干分析得出,因为吸烟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应该尊重他人,并且也要尊重爱护自己的生命,做一个遵守道德和负责任的公民。(3)本题的关键点在于“对社会”,切记不要写对个人和对国家的影响【点评】本题考查对知法守法,尊重他人,珍爱生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法律的作用,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等知识的综合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说明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中等。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2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