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考点七:归纳主旨推断写作意图(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考点七:归纳主旨推断写作意图(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考点七:归纳主旨推断写作意图(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考点七考点七 归纳主旨,推断写作意图归纳主旨,推断写作意图 一、常见问法一、常见问法 1.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2.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3.这则故事蕴含了什么样的哲理? 4.读了本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_的人。 二、解题指导二、解题指导 写作意图指的是文学作品的创作意图,即作者想要在作品中表达的主题、内容和思想。应该说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其创作意图,只不过可能有的意图明显,而有的则不明显,即意图是隐藏在作品的形象或情节、形式之中。作者的创作意图来自两个方面他所生存的社会和文化情境,其意图针对的也是这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写作意图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任意
2、的,必定有其相应的方面, 任何作家和作品都不能例外。 对作家写作意图的理解可以通过作品本身,也可以通过作家所生存的社会和文化情境来认识。认识作家的写作意图是理解作品的关键, 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因为还有一个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再创造问题。 本考点尽管被列入探究能力的考查中, 但是它和传统的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能力密切相关,要善于抓标题的拟定,抓行文的矛盾设计,抓人物或情节的相关性设置。创作意图是内隐的,但是有外在表征予以表现。它可以指向主题,可以指向人物,也可以指向情节材料安排,还可以指向题目安排等。破解创作意图,是深层阅读和探究阅读的一个重要体现。 ( (一一) )解题思路解题思路 1.明文本文
3、体,找答题方向; 2.析行文思路,抓主要对象; 3.找关键词句,辨感情倾向; 4.联创作背景,挖深层意图。 ( (二二) )解题方法解题方法 (1)根据作者直接表达观点、态度的语句(抒情、议论),明确作者对人、对事的肯定或否定、赞颂或批评的态度。 (2)作者的观点没有直接流露,就从文中对人、事、物、景的具体描述中分析出隐含其中的态度和情感,借助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分析、比较来综合归纳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 (三三) )解答此类题常犯的错误解答此类题常犯的错误 1.不仔细筛选文本背景信息,对相关背景一略而过。本题型虽为探究题,但与基础考点的能力紧密相关,考生要善于运用筛选、归纳、概括等能力,文本中存
4、在这样的信息一定不要放过。 2.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胡乱猜测, 没有文本依据。 考生仍应该从把握作者的观点、 态度入手,探讨文本思路、主要材料的表达目的,那么作者的意图就可以掌握了。 ( (四四) )答题时要注意答题时要注意 1.选准角度,学会转述; 2.全面把握; 3.由表及里,逐步深入; 4.内容具体。 三、典型例题三、典型例题 【典例【典例 1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
5、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袁枚黄生借书说节选) 注形诸梦:在梦中现出那种情形。切:迫切。省:记。通籍:出仕,做官。落落:堆积的样子。素(yn):指书里蠹虫。 题目: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解题指导】第一段通过对比,以自己年少时借书之难、读书用心之专和做官后有了大量的书籍却不再读书等切身经历为有力论据,现身说法,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第二段紧扣“借书”一事,指出黄生有幸而遇肯“公书”的人,勉励他应该珍 惜机会,勤奋学习。 【参考答案】劝勉
6、后辈珍惜当下条件,刻苦读书学习 【典例【典例 2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越:越国。睫:眼睫毛。庄蹻(qi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题目: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 【解题指导】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主题的把
7、握,根据文意,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原因是庄子认为楚庄王伐越是没有自知之明的。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可以是“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够避免失误,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答案】示例: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够避免失误,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译文】 楚庄王想攻打越国。 庄子劝谏道: “大王为什么要攻打越国呢?” 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庄子说:“我虽说很无知,但深为此事担忧。见识如同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有人在境内作乱,官吏无能为力,这说明楚国政事混乱。可见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比越国差。您却要攻打
8、越国。这样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楚庄王便打消了攻打越的念头。因此要想认识到困难,不在于能否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自己。所以老子上说:“自己认识到自己才叫做明察。” 【典例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
9、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 题目:【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参考答案】(示例)【甲】文和朋友分享对山川之美的热爱和隐逸情怀;【乙】文邀请朋友来山中同游,委婉希望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这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也是一封
10、书信。作者把冬景写得诗情画意、生趣盎然,既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美景和美好生活的欣赏,与朋友分享美景的真情,同时也暗含着对朋友的劝诱和邀请。本文写景特别富有生活情趣这也表现了作者期望闲适于山水之中、追求田园生活的心理。 【参考译文】【乙】夜色中登上华子岗,见辋水泛起涟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的月影也随之上下。那寒山中远远的灯火,火光忽明忽暗在林外看得很清楚。深巷中狗叫,叫声像豹叫一样。村子里传来舂米声,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这时,我独坐在那里,跟来的仆人已入睡,多想从前你与我拉着手吟诵诗歌,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 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
11、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里雉鸡在清晨鸣叫。这些景色很快就来了,(你)能和我一起游玩吗?如果你不是这样天性清新高雅的人, 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 四、对点演练四、对点演练 ( (一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依树建庙 会稽石亭埭有大枫树,其中空朽,每雨,水辄满溢。有估客载生鳣至此,聊放一头于枯树中,以为狡狯。村民见之,以鱼鳣非树中之物,或谓是神,乃依树起屋,宰牲祭祀,未尝虚日, 因遂名鳣父庙。 人有祈请及秽慢, 则祸福立至。 后估客返, 见其如此, 即取作臛,于是遂绝。 (节选自刘敬叔异苑,
12、有删改) 【注】会稽:古郡名,在今江苏东南部及浙江西部。石亭埭(di):古镇名。狡狯(kui):取乐。秽:不敬重。臛(hu):肉羹。 题目: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_的人。 【答案】迷信、愚昧无知、盲从(或不从实际出发,不探究其根本而被蒙蔽) 【解析】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理清故事的情节,感知故事的大意。解答时,需要结合人物的事迹、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和自己的感悟等进行思考分析。这篇文章讽刺了迷信、盲从、不从实际出发的人。 【参考译文】会稽石亭埭,有一棵大枫树,树干里面朽坏了,有一个空洞,每到下雨的时候,里面的积水就会满溢。(一天,)有个商人运着一船鳣鱼经过(这里),随意捉了一条,扔
13、进了枯树中,以此来取乐。村民发现了这条鳣鱼,因为鳣鱼不是枯树中的动物,有人便说这是神物,于是靠近那棵树,建了一座庙,并宰杀牲口来祭祀,不曾有一天间断过,因此,就为这座庙取名为“鳣父庙”。(据说,)如果人们虔诚地请求,就会有福报;如果谁敢不敬或怠慢,就会立即灾祸临头。 后来商人回来又经过此地, 见到此番景象, 便把那条鳣鱼捉起来, 做羹吃了。(祭祀活动)于是就停止了。 ( (二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
14、患,死于安乐) 【乙】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 【注】诵:背诵。方:正在。辍然:突然终止的样子。喧:因分心而遗忘。裂:割断。 题目: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 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不能分心的道理。 【解析】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 求提取重要信息。第一问,“子不学,断机杼”,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第二
15、问,分析事件内容,考虑孟母的用意。这个故事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的道理。 【参考译文】【乙】孟子年少的时候,(有一次他正在)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织布。孟子突然停止,过了一会儿又继续背诵下去。孟子的母亲知道他因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 “为什么中止了?” 孟子回答说: “有些地方忘记了, 后来又记起来了。 ”(这时)孟母拿起刀割断了布,以此来告诫孟子。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 (三三) )阅读阅读 甲甲乙乙 两文,回答问题。两文,回答问题。 【甲】 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奇山异水,
16、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节选) 【乙】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tio)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o),麦陇朝雊(u)。斯之不远,傥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 题目:同为书信,甲乙两文的写作目的有何不同? 【答案】 甲文作者借写景来表
17、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和避世退隐的情怀。乙文作者邀请裴迪共赏山中美景,委婉劝诫他不要热衷功名利禄。 【解析】 甲文作者描写自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的奇山异水, 抒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之情。乙文是王维写给裴迪的一封信。在辋川别业游玩时,王维想起了常来与自己游玩的好友裴迪,而此时裴迪正在家中复习,准备进京赶考,作者颇有孤独之感,于是给好友裴迪写信,邀请他明年开春前来游玩。并借“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委婉规劝裴迪不要太热衷于功名利禄。 【方法技巧】文章主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分析:(1)立足首尾。作者常在首尾段表达自 己的观点、情感,尤其是尾
18、段。(2)分析综合。若首尾段中没有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可结合每段大意,归纳总结。(3)画龙点睛。有时候作者会借助个别关键句来表情达意,故可抓关键句来分析。 【参考译文】乙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里的雉鸡在清晨鸣叫。这些景色很快就来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如果你天性不是与众不同的话,难道我能把你邀请来游山玩水吗?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不要忽略了。 ( (四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复儿子书 来信均悉,兹再汇汝日本洋五百元。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皆散尽
19、?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亦足用一年而有余, 何四月未满即已告罄?汝苟在理应用者, 虽每日百金, 力亦足以供汝,特汝不应若是耳。汝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且汝亦尝读孟子乎?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吾儿恃11 有汝父庇荫12 ,固13 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穑14 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息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余前曾致15 函16 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语文 一轮 专题 复习 文言文 阅读 考点 归纳 主旨 推断 写作 意图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28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