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考点十一:阅读感悟与启示(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考点十一:阅读感悟与启示(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考点十一:阅读感悟与启示(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考点十一考点十一 感悟与启示感悟与启示 一、常见问法一、常见问法 1.阅读文本,你有怎样的感悟? 2.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3.这篇文章给了你哪些人生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4.从这篇文章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结合自己的情况具体说说以后你打算怎样做。 5.谈谈你从这篇文章中获得的人生道理。 6.选文在做人方面给我们以启示,请你概括地写一写。 二、解题技巧二、解题技巧 ( (一一) )解题方法解题方法 在中考中,重点是考查从作品中获得人生观、世界观、美好品德、某种精神方面的启示或收获。 结合自身实际或现实生活,谈谈读后的启示或收获的解题方法: 1.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2.仔细查
2、找,看文章中有没有揭示题旨的议论性的句子。如果有,那么这句话就是文章所要传达的道理,也就是我们应得到的启示。如果没有,则需要根据文章所讲的故事自己归纳总结。 3.有时文章给我们的启示可能是多方面的,这个时候注意答题要完整。 4.如果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回答,这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空洞地只答道理,而要举实例说明。 ( (二二)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要准确、深刻地领会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倾向。 因为对作品的个性体验和感悟是在理解、领会原文基础上的拓展延伸,所以谈体验和感悟离不开对原文的深刻理解。 2.要紧扣原文、紧扣题目所问来体悟作品。 无论是谈对作品的阅读体验,还是谈自己的认识、体会、启示等
3、,都要从作品本身出发,按照题目的具体设问进行回答,切忌脱离原文泛泛而谈。 3.感悟一定要联系实际或所链接的探究材料,要独特、有新意,不能人云亦云。 感悟不能是对作品思想观点的简单重复,要善于换个角度看问题,尽量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贴近生活,紧跟时代,这样才能做到新颖独特。 4.立论要公允,说理要充分。 不能因为这类题目主观、开放性强,答起来就可以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甚至出现明显错误或者有悖公德的观点。一定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使观点禁得住推敲,令人信服。 答题的形式一般是先摆观点,再联系生活实际,最后予以论述,使自己的观点能够确立起来。 总之,只要我们解题时做到准确地领会作品,紧扣题意,联系
4、实际探究,观点有理有据,就一定能够解答好这类题目。 ( (三三) )答题步答题步骤骤 第一步:读原文,看文章是赞美或宣扬哪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品质、精神; 第二步:作判断,分析这些思想或行为在当今社会是否值得提倡,如果不值得,我们又该如何去改正或抵制。 三、典型例题三、典型例题 【典例【典例 1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题目 1.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创造财富、确保活力的最珍贵和最稀缺的资源,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人才争夺愈演愈烈,人才流动愈加频繁。如何吸引人才,为己所用,从本文中你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 【解题指导】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联系实际感悟作品的能力。谈感悟既要联系生活实际,又 不能脱离文本。 韩愈在 马说 一文中虽然没有直接谈如何善待人才, 但从文中分析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中, 我们还是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正面主张, 即对待 “千里马” 式的人才,
6、应该 “策之以其道, 食之尽其材, 鸣之通其意” , 这在今天仍具有借鉴意义。 围绕作者的主张来谈感悟,方能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参考答案】示例:诚心诚意为人才提供优越的条件,使其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从而能够充分地发挥出聪明才智,建功立业。 题目 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你将怎样避免“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悲剧命运? 【解题指导】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联系实际感悟作品的能力。解答本题,我们首先要阅读文本,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作者认为“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根本原因在于“食马者不知马” , 缺少伯乐的眼光。 这主要是从外部找原因,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从 “千
7、里马”的自身找原因,就有可能获得新的发现。我们设想,如果“千里马”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伯乐的发现,而是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日行千里的才能,那么等待它的命运也许会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了。这岂不是一种新的感悟? 【参考答案】示例:要善于抓住机遇,大胆地表现自我。 题目 3.如何让“千里马”脱颖而出呢?有人主张“相马制”,有人赞成“赛马制”。联系下面的漫画,谈谈你的看法。 漫画一:千里马的遭遇 漫画二:伯乐收了好处费 【解题指导】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联系实际感悟作品的能力, 采用的是材料探究的题型。 马说 一文强调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具有决定作用, 而本题链接的漫画材料却暴露了 “伯乐相马”的种种弊端,意在
8、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反思,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从而获得富有创意的见解和感悟。本题具有开放性,可联系当今的人才选拔机制来谈,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我主张“赛马制”。是不是“千里马”,不能仅由伯乐说了算,应让马之间展开公平的竞争,能者上,庸者下,优胜劣汰。 【典例【典例 2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孔子相卫,弟子子皋为狱吏,跀人足,所跀者守门。人有恶孔子于卫君者,曰:“尼欲作乱。”卫君欲执孔子。孔子走,弟子皆逃。子皋从出门,跀危引之而逃之门下室中,吏追不得。夜半,子皋问跀危曰:“吾不能亏主之法令而亲跀子之足,是子报仇之时,而子何
9、故乃肯逃我?我何以得此于子?”跀危曰:“吾断足也,固吾罪当之,不可奈何。然方公之狱治臣也,公倾侧法令,先后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而臣知之。及狱决罪定,公憱然不悦,形于颜色,臣见又知之。非私臣而然也,夫天性仁心固然也。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注】跀(yu):古代一种酷刑,把人的脚或脚趾砍去。恶(w):痛恨,引申为说坏话,诬陷。倾侧:这里是反复推敲之意。憱(c):脸色改变,表现不安的神色。 题目:读了本则小故事,你认为怎样的法律惩处才有最好的效果? 【解题指导】由“跀危”说的话可以找到答案,“跀危”救子皋的原因有二,一是按刑法给定罪时,子皋反复推敲法令,先后为“跀危”
10、说话,很想让“跀危”免罪;二是等到案子和罪刑决定了,子皋对“跀危”表现出了同情。由这两点联系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执法,可以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1)不偏袒,不严苛,依法惩处。(2)对被惩处者予以应有的人文关怀。 【参考译文】孔子要在卫国当相国,他的弟子子皋做了管理监狱的官员,子皋砍掉犯人的脚,让被砍脚的人看守大门。有一个在卫君面前讲孔子坏话的人,说:“孔子想作乱。”卫君打算捉拿孔子。孔子逃跑了,弟子们都跟着逃跑。子皋跟随着跑出大门,那个被他砍脚的守门人引着他逃到大门边的地下室中,差役们没有追捕到子皋。半夜时分,子皋问断腿守门人说:“我不能破坏君主的法令从而亲自砍掉了你的脚,这正是你报仇的时候,
11、可你为什么肯帮助我逃跑?我凭什么从你这里得到这样的报答?”断脚守门人说:“我被砍掉脚,本来是我的罪行应受到这样的处罚,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但是当您在公堂上审理我的时候,您反复推敲法令,先后为我说话,很想让我免罪,这些我是知道的。等到案子和罪刑决定了,您心里十分不快,脸色上都表露了出来,我看见也知道了您的心意。您并不是偏袒我才这样做,而是您天生的本性中的仁爱之心本就这样。这就是我欣慰并感激您的原因。” 【典例【典例 3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食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
12、,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注黔敖:人名。袂(mi):袖子。屦(j):麻鞋。 题目:从“施与者”的角度谈谈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解题指导】本题可采用人物梳理法”找出写“施与者”“饿者”言行的句子,然后采用“提关键词句法”“情感主旨法”分析“施与者”的表现和饿者的反应、曾子的说法,明确黔敖“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在帮助别人,但“嗟,来食“的做法伤害了饿者的尊严。而从饿者宁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做法看,饿者并不因黔敖道歉而接受他的好意,黔敖伤害对方大深。由此提炼出“做善事要顾及对方的尊严”“
13、否则可能给对方造成更大伤害”等核心内容。 【参考答案】扶助别人要顾及对方的尊严,否则即便是做善事也不会被接受,甚至有可能给对方造成更大的伤害。 【参考译文】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脚上趿拉着鞋,两眼昏昏无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吃的,右手拿着喝的,说道:“喂,来吃吧!” (那个饥民)抬起头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 (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终绒死了。 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用这样吧!人家叫喊着让你吃,当然可以走掉;人家道歉了,就可以吃。” 【典例【典例 4 4】阅读下面
14、文言文,完成问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狼(节选)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日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 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题目:狼很狡猾,可最后走向死亡,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解题指导】本题可采用“人物梳理法”解题。从屠户正面杀狼,可提炼出对待阴险狡诈的恶势力的态度,就是像屠户一样,能暴击就暴击,识破其阴谋,勇敢斗争,善于斗争。从狼的下场,可以提炼出坏人的下场就是自取灭亡。 【参考答案】对待像狼一
15、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心存幻想,不能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要善于斗争。坏人虽狡猾,但害人终害己,终会走向灭亡。 四、对点演练四、对点演练 ( (一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割席分坐 管宁与华歆,俱为东汉末人。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见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者过门,宁读如故,华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尔非吾友也。” 注金:黄金。轩冕:轩,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的官员乘坐。冕,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礼帽。轩冕,借指官位爵禄。 题目:请从不同的角度,谈谈选文给你带来
16、了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从管宁和华歆绝交的原因来看:交友要交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这样才有共同的语言,能够促进两人一起发展。从读书时两人不同的表现来看:学习一定要静下心,最后才能学有所成。 【解析】本题可采用“人物梳理法”“事件梳理法“解题。在通读全文,把握管宁和华歆两段故事的基础上,提炼出两个人对待金钱和权势、学习的不同态度,从而分析提炼出读书和交友之道,即交友要志同道合,可以共同进步;读书要专心,才能学有所成。 【参考译文】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草,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把宁看作瓦石一样,华歆捡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着有围棚的车穿着礼服的人
17、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 (二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修幼失父,母尝谓曰: “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 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 生可求乎?曰: 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 【注】修:欧阳修,北宋文学家。治:研究。废:不再继续。服:服从。 题目: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答案】(示例 1)良好的家庭教育
18、对孩子成材有着重要作用。 (示例 2)做官要公正严明,明察秋毫,不枉杀无辜。 (示例 3)我们要善于听取有益的教诲,以优秀的人为榜样,做个有作为的人。 【解析】解答的时候,要着眼文中的人的言行,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可以从欧阳修的母亲的角度,以及欧阳修的角度来分析。 【参考译文】欧阳修幼年时失去父亲,母亲曾经对他说:“你父亲做官的时候,常常在夜间点着蜡烛研究官府公文,多次停下来叹息。我问他为什么这样,他便说:这是死刑案件,我想寻求他的活路,却没有找到。我说:活路可以寻求吗?他说:寻求他的活路而得不到,那么被判死刑的人和我就都没有遗憾了。我经常为死囚寻求活路,仍然还有失误造成不该死的人被处死的,
19、然而世间的官吏却常为犯人寻找处死的理由呀。 他平日教导别人的子弟,经常用这些话,我都听熟了呀。”欧阳修听了这段话,终生服从不忘。 ( (三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乙】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会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
20、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拾遗记,有删改) 【注】任末:人名。笈:书箱。庵:茅草小屋。荆:灌木名。麻蒿(ho):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 题目:结合甲乙两文中的内容,谈谈你在自主互助学习中的启示。 【参考答案】(示例)在自主学习中,我克服困难,勤奋学习,发挥自己学习的优势,为小组增光添彩。 在互助学习中, 我在教别人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 我们大家互帮互助, 共同进步。(围绕两文,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要审清题干,回答问题时要紧扣“自主互助学习”,谈的内容应从选文的内容出发,具体阐述,避免空谈。
21、在通读、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找到蕴含主旨的语句,甲文中有“教学相长”一句,乙文中有“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结合这些蕴含主旨的句子来分析提取答案。 【参考译文】 乙任末十四岁, 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 背着书箱不怕路途遥远, 危险困阻。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有时靠在林木下,编白茅为茅草小屋,削荆制成笔,刻树取汁作为墨。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昏暗(的话)就绑麻蒿来自己照亮。看书看到有心领神会的地方,写在他的衣服上,来记住这件事。一同求学的人十分喜欢他的勤学,常用干净的好衣服换取他的脏衣服。(任末)快死时告诫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的人即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语文 一轮 专题 复习 文言文 阅读 考点 十一 感悟 启示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28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