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全册知识点核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全册知识点核心(1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八年级上物理全册知识点核心物理全册知识点核心(基础篇)(基础篇)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章机械运动 1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m) 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m) 、纳米(nm) ; 2 长度的单位换算: 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m=10-6m、1nm=10-9m。 例题:单位换算:2.1km=2.1x105cm 解题过程:2.1km=2.1x1km=2.1x103m=2.1x103x102m=2.1x105m 3.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 (1) 选: 选
2、取合适的量程 (测量范围) 、 分度值 (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 (2)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侧,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3)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长度=测量值+估读值+单位。 4时间的单位:秒(s) ,其他还有:分(min) 、小时(h) 。 换算关系:1min=60s,1h=3600s。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得差异(不能消除,只能减少) 减少误差的方法: (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选用精密的仪器; (3)改进测量方法 6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3、分类:机械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又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7.运动的其他形式(不是机械运动的运动形式) :分(原)子的运动、电磁运动、生物体自身生长发育; 8参照物: (1)概念:说物体在运动还是静止,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2)如何研究物体运动情况: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如果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物体运动了。 (2)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应该根据需要来选择最合适的。参照物选择的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可能不同。通常研究问题时,往往选择大
4、地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也就是说运动和静止运动和静止是是相对相对的的。 9速度:用字母 v 表示。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 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 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v=v=s st t 。 (4)单位:米每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每时(km/h) 。换算关系:1m/s=3.6km/h 例题:为开辟新航道,某科学家利用装有回声探测仪器的探测船,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已知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 0.8s 被探测器接收到。问:暗礁到船的距离有多远?(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
5、度为 1500m/s) 解: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 0.8s 被探测器接收到,则超声波从船所在的位置到暗礁所用的时间为 =12 0.8 = 0.4 暗礁到船的距离 s=vt=1500m/s0.4s=600m 答:暗礁到船的距离有 600m。 10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1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来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 测量方法:物体运动路程 s 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 t 的比值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v。 (公式:v=st ) 第二章声现象第二章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6、。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真空不能传声传声。 (2)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V固V液V气) 。 (3)声音在 15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3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振动的快慢用频率描述。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 。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音调就高;振动得慢,频率低,音调就低。 影响乐器音调的因素:琴弦的粗细、松紧、鼓面的宋静、空气柱的长短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声音的强弱与振动幅度有关,振动的幅度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电视的音量、引吭
7、高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禁止大声喧哗) (3)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分辨不同的乐器的声音) 4.超声波传递信息的例子:声呐、倒车雷达、超声波检测钢材、B 型超声波诊断仪(B 超) 、蝙蝠回声定位、超声波测距等等。 5超声波传递能量的例子: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碎石等等 6.次声波传递信息的例子: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会产生次声波。 7.次声波传递能量的例子:核武器爆炸。 8.噪声的控制: (1)在声源处减弱(禁止鸣笛、电视调小声、安装消音器等) (2)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关窗、安装隔音墙等) (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
8、塞、戴耳罩、捂耳朵等)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三章物态变化 1温度: (1)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温度的单位:。 (3)温度的测量工具液体温度计: 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正确使用方法: a.首先注意观察温度计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 b.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者容器壁; 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2常见的晶体、非晶体: (1)各种金属、冰、海波、萘等是常见的晶体; (2)蜡、沥青、松香、玻璃是常见的非晶体。 3熔化: (1)物
9、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 (2)熔点:晶体熔化时温度叫熔点。 (3)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异同点: 固体 相同点 不同点 温度是否升高 有无熔点 晶体 吸热 保持不变 有 非晶体 吸热 升高 无 (4)冰的熔点:0。 4凝固: (1)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 (2)晶体与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 熔液 相同点 不同点 温度是否降低 有无凝固点 晶体 放热 保持不变 有 非晶体 放热 降低 无 (3)水的凝固点:0。 5对同一种物质,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6汽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 (2)沸腾: 定义:
10、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特点:在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有沸点。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水的沸点(在 1 标准大气压下) :100。 (3)蒸发: 定义: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只在液体表面上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速。要加快蒸发,就要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要减慢蒸发,应采取相反措施。 蒸发致冷: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 (4)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异同点 蒸发 沸腾 不同点 发生地点 液
11、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 只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发生 剧烈程度 平和 剧烈 相同点 汽化现象、吸热过程 6液化: (1)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 (2)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增大压强) 。 7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 8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 9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 液化:雾、露、 “白气”的形成; 凝华:霜、雪、雾凇、冰花、窗花、树挂等的形成; 熔化:冰雪消融 凝固:水结冰 第四章光现象第四章光现象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
12、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3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激光准直等等。 4光在真空中的速度:3108m/s。 5光的反射:实例水中倒影 (1) 概念: 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上, 总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2)几个名词: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入射角。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反射的种类:镜面反射、漫反射。 镜面
13、反射:在光滑的镜面上发生的反射叫做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发生镜面反射时,反射光线仍为平行光线,只是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由于反射光线都在同一个方向上,因此从这一方向看很刺眼,而从别的方向上却看不到反射光线。 漫反射:在粗糙表面上发生的反射叫做漫反射。平行光线发生漫反射后,反射光线就不再平行了,而是按照反射定律射向各个方向,由于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因此从不同的方向上都能看到反射光线,而且光线不刺眼。 (5)我们能够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由这个物体反射的光进入到我们的眼睛。 6平面镜成像特点: (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14、(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镜面为轴的轴对称) 。 7光的折射:海市蜃楼、筷子在水中弯折、谭清疑水浅等 (1)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折射角。 (3)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到水等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等透明物质斜射到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8光路是可逆的:在光的反射现象、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9.色光三原色:
15、红、绿、蓝 10.红外线的应用:测温(红外线测温仪) 、遥控(电视遥控器) 、成像(红外线夜视仪) 11.紫外线的应用:消毒杀菌、验钞 第五章透镜第五章透镜 1凸透镜、凹透镜: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2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3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三条光线 凸透镜: (1)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如。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经过焦点。如。 (3)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
16、线平行于主光轴。如。 凹透镜: (1)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如。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如。 (3)其延长线经过焦点的光线, 经凹透镜折射后, 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如。 5实像和虚像: 区别 概念 能否用光屏承接 倒立与正立 举例 实像 真实光线会聚成的像 能 一般为倒立 小孔成像 虚像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组成 否 一般为正立 平面镜成像 6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 u 像的性质 应用 倒正 大小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2fuf 倒立 放大 实像 投影仪 uf 正立 放大
17、 虚像 放大镜 7.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8.近前凹(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远后凸(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9.确定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1)太阳光聚焦法(粗测焦距法) :把凸透镜正对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至纸上出现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此光斑所在处即为凸透镜的焦点。用刻度尺测量出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 (利用的物理知识是: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折射成为过焦点的光线” 。太阳光为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该方法误差较大,只能作为粗测
18、焦距的方法) (2)二倍焦距法:在光具座上一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然后点燃蜡烛并使蜡烛火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接着调节蜡烛火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和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的像与蜡烛火焰等大为止,此时用刻度尺测出物距。物距的一半就等于焦距。 (利用的物理知识是:当物体在二倍焦距处时,其所成的像在二倍焦距处、且成的是倒立、等大、实像。 ) (3)平行光源法:将一束平行光沿着主光轴方向射到凸透镜上,在光屏上得到的折射光线相交于一点,即焦点,测出此点到凸透镜光心得距离,即为焦距。(该方法类似第一种方法,只不过不再利用太阳光这种平行光源,而是利用人造平行光。 ) 第六章质量
19、与密度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1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字母 m 表示。 (2)单位:千克(kg) 。还有克(g) 、毫克(mg) 、吨(t) 。 换算关系是:1t=103kg1g=10-3kg1mg=10-6kg (3)物体的质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天平(托盘天平) : (1)天平的用途:测量物体的质量。 (2)使用方法: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
20、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3)注意事项: 左边放物体,右边放砝码; 取用砝码用镊子; 不要超过天平的量程; 测量液体、潮湿物体或化学药品时,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3量筒: (1)量筒的用途:测量物体的体积。 (2)构造(图略) 。刻度单位是 mL(毫升)或 cm3。 (3)注意:在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液面是凹形的,视线应该与凹形液面的底部相平。 4密度: (1)物理意义: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来表示。 (2)定义: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某种物
21、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定义式:=mV 。 (4)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3) 。常用单位:克每立方厘米(g/cm3) 。 换算关系:1g/cm3=1.0103kg/m3。 例题:某个零件原来采用密度较大的钛合金制造,质量为 1080kg,密度为4.8103kg/m3,后来采用同样尺寸的复合材料制成的零件替代原零件后,质量减小了 720kg。请计算: (1)该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2)这种复合材料的密度是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解: (1)某个零件原来采用密度较大的钛合金制造,根据密度公式,该零件的体积 =10804.8 103 3= 0.2253 答:该零件的体积是 0.225m3; (2)根据已知条件,所用的复合材料的质量为 m=m-m=1080kg-720kg=360kg 则这种复合材料的密度为 =3600.2253= 0.2253 答:这种复合材料的密度是 1.6103kg/m3。 (5)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6)水的密度:1.0103kg/m3。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29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