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种群 章末综合测评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
《第一章种群 章末综合测评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种群 章末综合测评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1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第一章种群种群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本部分包括 1414 题题, ,每题每题 2 2 分分, ,共共 2828 分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22 宿迁高二期末)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结构,每种类型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 2.(2022 南京六校高二期末联考)我国古书早有“旱极而蝗”的记载,
2、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苗,使农作物完全遭到破坏。干旱裸露的荒地是蝗虫最佳的产卵场所,在干旱的地区,土壤变得坚实,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阴湿多雨的环境则易使蝗虫间流行疾病,雨雪还能直接杀灭蝗虫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蝗虫间流行疾病能影响其种群密度 B.可以选择用样方法调查蝗虫卵的密度 C.合理灌溉和引入青蛙等天敌可以防治蝗害 D.阴湿多雨环境中蝗虫的 K值大于干旱环境 3.黄鼠是我国北方农田和草原的主要害鼠,对农作物危害严重。某研究机构对某草地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 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设置 100 个鼠笼,放置一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黄鼠数量
3、、性别等,进行标志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事实上黄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捕获数/只 标志数/只 雌性个体数/只 雄性个体数/只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6 20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根据调查数据,可得该草地黄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 288只/hm2 B.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黄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11 D.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 100 m2有 3.6 个洞口,且不考虑重捕更难的因素,则洞口数与黄鼠数的比例关系为 2.51 4.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
4、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顶角上的菌体 5.(2022 徐州高二期末)欧洲樱桃因口感上佳、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我国山东、辽宁等地已有引种,每年24月开花,是上市较早的一种乔木果实,号称“百果第一枝”。樱桃树的主要虫害有桑白蚧、刺蛾、桃红颈天牛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影响樱桃开花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为日照长短 B.用性引诱剂诱杀刺蛾,是通过改变性别比例降低种群密
5、度 C.晚上用黑光灯诱杀桃红颈天牛利用的是其有避光性 D.生物防治害虫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2022 苏州高二期末)在“探究培养液中某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中,观察到血球计数板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块血球计数板的正中央有一个计数室 B.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样并多次计数求平均值 C.加样时,先盖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使其自行渗入 D.图示小方格中的酵母菌数目应计为 9个 7.下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 a 点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 点为衰退型 B.a点和 c点种
6、群增长速率相同,所以种内竞争程度相同 C.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 K 值为 2b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种群密度时,若被标志个体易于被捕食则估计值偏小 8.下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K 值是一定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在 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 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 K 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 B. C. D. 9.科研工作者在不同时间调查了某种群的数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 K 值是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N值是调查的种群数量。下列
7、分析错误的是( ) 调查时间 N 值 1-N/K 值 S1 400 0.87 S2 1 015 0.67 S3 1 537 0.5 S4 2 368 0.23 S5 2 675 0.13 A.该种群的 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发生波动 B.S1时,该种群数量增长最快 C.(1-N/K)可代表供种群继续增长的剩余资源量 D.S1S5期间,该种群的环境阻力逐渐增大 10.(2022 江宁高级中学高二期末)种群数量变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林下光照较弱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下降 B.在环境条件变化的情况下,种群数量都会在 K值附近波动 C.受日照长度影响,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
8、到来时会全部死亡 D.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都有在 K 值上下维持稳定的趋势 11.(2022 盐城高二期末改编)为研究丽蝇与家蝇的种间关系,研究人员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对两种蝇进行了混合培养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研究结果表明,丽蝇以家蝇为食 B.研究显示,从约 45 周到 60 周,丽蝇呈“J”型增长 C.约 45周后,丽蝇和家蝇的竞争加剧 D.如果家蝇全部死亡,可能不利于丽蝇种群优化 12.某同学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进行了相关的操作,得到了下图所示的结果。在该实验中,下列操作或结果分析科学的是( ) A.培养酵母菌前,加热去除培养
9、液中的溶解氧 B.用吸管从静置的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滴在血细胞计数板的中央进行计数 C.图中 D点和 E点相比,E点的生存环境更恶劣 D.F 点和 C点种群数量相同,两点对应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相同 13.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 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 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解释不合理的是( )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 A 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 A C.乙的出现使害虫 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乙和害虫 A存在互相抑制的种间竞争关系 14.科研人员对某岛屿连续两年中社鼠种群的数量和性别
10、比例()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决定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获取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的变化数据 C.社鼠雌性个体在秋冬季环境中生存能力低于雄性个体 D.社鼠种群密度较低时,较高性别比例()利于种群密度恢复 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本部分包括 5 题题,每题每题 3 分分,共共 15 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者得全选对者得 3 分分,选对选对但不全者得但不全者得 1 分分,其他情况不得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15.下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
11、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数量达到 K值后,围绕 K 值上下波动 B.“涸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不利于长远的发展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的鼠,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D.C 处种群数量不再上升与环境无关 16.(2022 南通海安高二期末)血球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滴入样液后轻轻振荡计数板,使细胞均匀分布 B.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细胞时,需尽量减少细胞的结团现象 C.盖盖玻片之前,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 D.血球计数板常用于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计数 17.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 4种
12、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 7个 10 m 10 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 25 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 1天和第 85 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见下表。 处理区 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 定时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增加 35% 驱走大蚂蚁 增加 70% 不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减少 10% 驱走大蚂蚁 减少 2% 对本实验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正确的是( )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 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18.下图反映了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13、 ) A.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被竞争排除 B.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会出现因竞争而被排除的现象 C.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 D.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 19.下图表示将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绵羊种群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保持恒定不变 B.绵羊数量达到 K/2 时(即第 25 年时),绵羊的出生率最高,种群增长速率也最快 C.50 年后该绵羊种群数量在 K 值附近波动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D.绵羊数量达到 K值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14、三、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共共 5 题题,共共 57 分。分。 20.(13 分)(2022 南京六校高二期末联考)图甲为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血球计数板(400 个小方格,体积为 1 mm 1 mm 0.1 mm)测得的酵母菌分布情况,图丙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1)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若图甲表示草原上鼠的种群数量变化,最好在 (填“b”“c”或“d”)时刻前进行防治。若图甲表示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蛇发挥明显作用的时间段是 。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环境而部分死亡,则图中 的角度将会 (填“变大”“变小”或“
15、不变”)。 (3)若图甲表示某同学进行“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实验得到的曲线图,可采取 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DE 段酵母菌数量减少的原因除了营养物质大量消耗之外还可能是 。若以图乙一个中方格的酵母菌数代表整个计数室中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则该 1 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约为 个,该数值与实际活菌数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4)图甲中 D 点对应图丙中 的年龄结构。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网眼大小以保护幼鱼,使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图丙中 所示的类型。 21.(13分)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6、)图 1 为调查获得的树林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该野外调查小组的研究方法是 。图 1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 (2)调查小组对该地区的树种进行了辨认和挂牌(如图 2),并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树木 A 与树木 B之间的差异属于 多样性,主要是由 和 引起的;树木 A与树木 D、E、G之间的差异属于 多样性。 (3)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植物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A 10.0 9.2 8 6.8 5.5 B 3.0 2.1 1.1 0.3 0.1 C 0.3
17、0.6 1.1 1.5 2.3 D 3.0 2.0 0.4 0 0 如果 4 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 ;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 (4)图 3是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第 2030 年间种群的增长率为 。 22.(12分)请根据下图所示“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 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趋势。 (2)自然界中种群增长曲线表现为图中的曲线 。 (3)按生
18、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 ,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值)为 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 。若出现 段,则表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4)太湖“蓝细菌(旧称蓝藻)事件”使太湖的美丽形象大打折扣,若此图表示太湖蓝细菌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 点后,增长速率为 0。 23.(8分)在控制条件下将生态和生理特征十分相似的两种农作物(甲和乙)混种在一起,对实验数据统计处理后,得到下图所示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作出当播种比例为甲乙=55时的柱状图。 (2)当播种比例甲乙=82 时,甲的产量较甲乙=64 (填“多”或“少”),原因是 。 (3)如果在该条件下农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种群 章末综合测评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 第一章 种群 综合 测评 答案 2022 2023 学年 上学 生物 苏教版 选择性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29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