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末模拟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末模拟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末模拟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 2022-2023 学年九年级上期末模拟化学试学年九年级上期末模拟化学试卷卷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小题) 1. 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推广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B. 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 某些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可以循环使用,以节约水资源 D. 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 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B. 生石灰能吸收水分,可作干燥剂 C. 金刚石硬度大,可作钻探机钻
2、头 D.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 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 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内部结构 B. 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会变得越低,越易燃烧 C. 用明矾净水明矾可用来软化水 D. 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4. 规范的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 溶解固体 B. 倾倒液体 C. 加入固体 D. 粗盐过滤 5. 根据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 过程中微粒的间隔增大了,属于物理变化 D. 化学变化
3、实质上是分子再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 6. 分类法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应用。运用分类法学习研究化学物质常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 ) A. 铁和铜均属于金属单质,它们都能与稀盐酸反应 B.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一样 C. 白开水和蒸馏水均无色透明,它们都是软水 D.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元素组成一样,它们都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7. 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 用 CO2来区分水和澄清的石灰水 B. 证明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水,只需一盒火柴和一个干而冷的烧杯即可 C.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CO2中混有的 CO
4、 D. 除去水中的少量过氧化氢:向其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过滤 8. 根据如图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要使 NaCl结晶析出,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B. 若 KNO3中含有少量 NaCl,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来提纯 KNO3 C. 10时,KNO3的溶解度比 NaCl 的小 D. 30时,KNO3的溶解度比 NaNO3的大 9.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验证硝酸铵溶解吸热 B. 验证 Fe、Cu、Ag 的活动性依次减弱 C. 制取并收集纯净的 CO2 D. 验证铁钉的锈蚀与氧气有关 10. 有一瓶溶液 X,分别滴加到盛有硝酸银、氢氧化钠、
5、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的现象如下表,则溶液X 是 试管中试剂 硝酸银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 现象 白色沉淀 红褐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A CuCl2溶液 B. FeCl3溶液 C. H2SO4溶液 D. 稀盐酸 二、非选择题(共二、非选择题(共 5 小题)小题) 1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图 1 是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图 2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中 n的值为_;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 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周期,硒化钠的化学式为_。 (2)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
6、3 为碳的价类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填空。 A 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 D 点表示的物质在常温下易分解为 B,则 D的化学式为_; 写出 A 与 B反应生成 C的化学方程式_。 12. 硝土中含有硝酸镁、硝酸钙、氯化钠等物质,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民间曾用硝土和草木灰作原料来制取硝酸钾, 其主要生产流程如图 1; 某课外小组模仿该生产流程在实验室进行实验, 请回答有关问题: (1)草木灰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2)步骤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g(NO3)2+K2CO3X+2KNO3,则 X 的化学式为_; (3)操作 a 的名称_。操作 a中需要用到玻璃仪器有烧杯、_、_;
7、 (4)从图 2 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_,在获得氯化钠晶体时应采取_的方法,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变化_,采取_方法获得硝酸钾晶体更为方便; (5)步骤中滤液可重复使用的理由是_。 13. 工业上利用赤铁矿(含少量 SiO2等杂质)炼铁的过程如图: (1)生铁属于_(填“合成”或“金属”)材料。“高炉气体”中的_会导致酸雨。 (2)“煅烧”时: 生成 CO的反应之一为2 C+CO2CO高温,该反应属于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石灰石的主要作用是在高温条件下和 SiO2固体反应,生成硅酸钙和 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生活中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
8、气中的_和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下列措施不能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_(填标号) 。 A涂油、刷漆 B镀上耐腐蚀的铬层 C用盐水清洗 14. 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后,某兴趣小组存在一些疑惑,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问题一】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 【查阅资料 1】 氧化铁为暗红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铁和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铁能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氧化铁、四氧化三铁也能和稀盐酸反应,但无气泡产生。 【实验探究】将铁丝燃烧后得到的黑色物质冷却,然后碾碎,_(填操作方法和现象) ,说明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铁。 【问题二】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氧化铁呢? 【查阅资料 2
9、】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的分解温度见下表;氧化铁高温分解成四氧化三铁。 四氧化三铁 氧化铁 铁 分解温度/ 1538 1400 熔点/ 1535 【理论讨论】根据上述探究以及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在_之间,此温度范围氧化铁已分解,已知氧化铁在 1400以上高温分解会产生四氧化三铁和一种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问题三】氧化铁也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吗?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I.分别量取 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 A、B 两支试管中,向 A试管中加入 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 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
10、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待 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 _ .将实验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_。 【实验结论】氧化铁可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讨论交流】做 A、B 两支试管中实验的作用_,步骤 II的实验目的是_。 【问题四】某实验小组欲证明氧化铁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实验时均以生成 25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1 5mL 氧化铁 0.5g m 2 5mL 二氧化锰 0
11、.5g n 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指_,若_,说明二氧化锰比氧化铁对过氧化氢的催化效果好。 15. 现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 200g,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生成 Cu(OH)2沉淀,沉淀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H2SO4+2NaOHNa2SO4+2H2O CuSO4+2NaOHNa2SO4+Cu(OH)2) 求: (1)Cu(OH)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 (2)生成最大沉淀量时(即 B 点) ,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 (3)求 B 点时,反应后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 20222022- -
12、20232023 学年九年级上期末模拟化学试学年九年级上期末模拟化学试卷卷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小题) 1. 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推广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B. 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 某些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可以循环使用,以节约水资源 D. 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环境,且对人体也不好,该选项符合题意; B、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有利于保护地球,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某些工业废水经处
13、理后可以循环使用,可以节约水资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保护环境,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2. 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B. 生石灰能吸收水分,可作干燥剂 C. 金刚石硬度大,可作钻探机钻头 D.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正确;B、生石灰能吸收水分,可作食品干燥剂,正确;C、金刚石硬度大,可作钻探机钻头,正确;D、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错误。故选 D。 点睛: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14、 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 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 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会变得越低,越易燃烧 C. 用明矾净水明矾可用来软化水 D. 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是由于表面的铬有效隔绝了铁与氧气、水的接触,而不是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由于可燃物越多,燃烧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C、用明矾净水的原理是明矾溶于水后会形成胶状物,只能吸附水中不溶性的杂质
15、,而不能减小水中可溶的钙、镁离子的浓度,即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是由于氧气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此选项表述正确。 故选 D。 【点睛】 4. 规范的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 溶解固体 B. 倾倒液体 C. 加入固体 D. 粗盐过滤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量筒只能量取液体,不能用于溶解固体,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B、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紧挨试管口,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该选项操作正确; C、 不能用手拿药品, 且取用块状药品时, 现将试管横放, 用镊子将药品放在试管口, 然后慢慢将试管竖立,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D、过滤
16、时液体应用玻璃棒引流,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故选 B。 5. 根据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 过程中微粒的间隔增大了,属于物理变化 D. 化学变化实质上是分子再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水分子分解形成的氧原子和氢原子最终转变为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故 A 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氢原子和氧原子在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故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故 B正确; C、过程中微粒分成了原子,属于化学变化,故 C错误;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变化实质
17、上是分子再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故 D正确; 故选 C。 6. 分类法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应用。运用分类法学习研究化学物质常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 ) A. 铁和铜均属于金属单质,它们都能与稀盐酸反应 B.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一样 C. 白开水和蒸馏水均无色透明,它们都是软水 D.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元素组成一样,它们都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铁和铜均属于金属单质,铁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前面,能够与稀盐酸反应,而铜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选项
18、错误;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种物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两种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选项错误; C、 白开水和蒸馏水均无色透明, 白开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较低, 蒸馏水中不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它们都是软水,选项正确; D、一氧化碳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石灰水不变浑浊,二氧化碳能够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项错误。 故选 C。 7. 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 用 CO2来区分水和澄清的石灰水 B. 证明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水,只需一盒火柴和一个干而冷的烧杯即可 C.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CO2中混有的 CO D. 除去水中
19、的少量过氧化氢:向其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过滤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无明显现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B、将该物质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有水雾出现,说明燃烧能生成水,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无法被点燃,符合题意; D、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过氧化氢能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二氧化锰,可得到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8. 根据如图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要使 NaCl结晶析出,可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南通市 如东县 2022 2023 学年 九年级 上期 模拟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29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