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八年级上语文期末专题复习试卷:非连续文本阅读(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八年级上语文期末专题复习试卷:非连续文本阅读(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浙江省八年级上语文期末专题复习试卷:非连续文本阅读(含答案)(3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非连续文本阅读非连续文本阅读 非文学作品阅读 2021 年 10 月 16 日,中国神州十三号飞船顺利发射,班级准备组织一次主题为“太空再长驻 天和探无垠”的新闻阅读活动。小记者小语和文文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你参与,完成小题 【材料一】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本报酒泉 10 月 16 日电 (记者余建斌、 吴月辉、 刘诗瑶)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 2021 年 10 月 16 日 0 时 23 分, 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 582 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
2、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续,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 6 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进一步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二十一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 目前,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三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选自人民日报2021 年 10 月 16
3、日) 【材料二】 凌空飞天征寰宇 访神舟十三号飞行员王亚平 作者:本报记者 章文 本报通讯员 占康 航天员王亚平因太空教师被大众熟知,这次再度问鼎苍穹,她又将新添不少首个标签:中国首个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首次太空驻留时间最长的中国女航天员,以及首个出舱的中国女航天员。 神舟十号任务时,王亚平在聂海胜、张晓光的支持配合下,完成了一堂为时 40 多分钟的太空授课,利用失重环境演示了多项物理实验。这堂课当时引起全世界高度关注,王亚平也被 冠以太空教师的称号。此后她经常收到孩子们写来的信件,王亚平说:这是作为航天员飞上太空之外的最美好体验。 王亚平性格细致、 认真, 这可从太空授课看出来。 当时在太
4、空最难做的就是水球实验,看到王亚平持续往晃动的水球中注水,地面支持团队都担心水球会否破裂。但最终水球完美呈现,大家由衷惊叹!不仅如此,王亚平事后透露,实际上在准备过程中,更大的水量都曾试验过。 对王亚平来说, 神十任务是她实现飞天梦的起点, 她的航天员生涯和太空之旅才刚刚开始。果然,8 年后的今天,她迎来了第二次太空飞行。 面对空间站任务,王亚平再次表现出不怕吃苦、不服输的个性。空间站任务中,出舱是超大负荷的活动。和男航天员臂力、体型和臂展的先天优势相比,女航天员对加压后舱外服的操控力,可能需花费更多努力才能达到。尤其是身着舱外服的航天员行动和操作主要靠上肢,必须提高上肢力量。一次舱外服的试验
5、做下来,完全超出了王亚平的想象在 200 公斤的舱外服中工作五六个小时,手已抖得拿不住笔。 为了提高能力,王亚平加大自己的训练强度,也放弃了很多假期。王亚平的体质训练教员说,每次王亚平都要针对出舱任务加练臂力,为自己的胳膊练粗了而欣喜。 为了此次太空出差,王亚平携带了乐器、家人和战友的照片、视频,还给两位男航天员提前准备了新年礼物,我非常期待能再次在太空回望美丽的地球,在中国空间站过一个不一样的除夕,也期待能有机会到舱外去见识太空。 (选自光明日报2021 年 10 月 16 日) 【材料三】 拟订提纲 采访者要搜集与采访主题相关的资料,预先拟好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主要包括采访者预先设计的一
6、系列问题。这些 问题应该围绕主题,尽量全面。 提问技巧 采访者可以通过寒暄等方式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提问要有逻辑性,可以由浅入深,也可以由主及次。 提问应简洁清晰,尽量不用长句不用有歧义的句子,少用否定语气。 【材料四】 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林西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 采访目的 了解太空生活的日常饮食 采访方式 议论、笔录、录像拍摄 采访问题 问题 1:您好,林叔叔,您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可以先和我们聊聊宇航员在太空中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的吗? 问题 2:林叔叔,您曾提到宇航员在太空旅行前必须经过地面训练,在太空生活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那宇航
7、员们很在意食物的口感和营养怎么办? 1 【新闻 标题】 小语: 我发现前两则材料的标题各有特色, 【材料一】 的标题鲜明、 精练地概括了新闻的内容,而【材料二】的主标题更具文学色彩: (1)_。 小文:我发现【材料二】的副标题解释、补充了主标题的内容,我们也可以给【材料一】加一个副标题: (2)_。 2 【新闻 阅读】 小语: 【材料一】是消息, 【材料二】是通讯,你觉得二者在阅读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吗? 文文:_。 3 【新闻 采访】 小记者们准备作一次模拟采访,并拟定了采访提纲,请你从“提问技巧”的角度,对【材料四】中的采访问题作出评析。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奥运金牌背后的科
8、技力量苏炳添的奇迹 “100 米短跑提高 0.1 秒有多难?”“那太难了,我从 9.99 到 9.91 秒(提高 0.08 秒)用了 3年时间吧”这是 2018 年, 苏炳添以 9.91 秒的成绩追平亚洲纪录后的回答。 谁也没想到, 3 年后, 他再次将成绩提高了 0.08 秒。2021 年 8 月 1 日,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 100 米半决赛中跑出了 9.83 秒的成绩,打破了亚洲纪录,创造了黄种人第一次站上奥运会男子百米短跑决赛赛道的历史。 苏炳添一次次纪录的刷新无法简单地以勤学苦练来概括。2017 年。兰迪 亨廷顿成为苏炳添的主管教练。他采集了大量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数据,和美国运动生物
9、力学专家合作建立3D 模型。在系统中输入身高、臂长等各项身体数据后,就能得出最理想的百米跑动作技术模型,训练时用高速摄像设备把苏炳添的跑步过程拍摄下来,对比和理想模型的差距。苏炳添的身影和理想模型最初重合在一起。但三顿画面过后,二者的小腿位置开始分离,苏炳添的身体重心始终比模型更高。反复比对下,兰迪发现苏炳添存在起跑姿势不合理、前 7 步步长偏小等问题。过去 3 年里,苏炳添一直在纠正这些肉眼难以看见的问题,把前后起跑器距离加长了 3厘米和 2 厘米,前 7 步累计步长也增加了 0.91 米。这些细微的调整,都被他视为“最后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 甲_ 早在 2008 年,科技力量就在奥运会里
10、崭露头角。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科技奥运”一度受到高度关注。但那时,科技力量更多地用在奥运珠峰特种火炬研发,场馆内部设计、比赛直播等方面,在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应用还不算广。2016 年 11 月,苟仲文出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他要求大家重视科技在现代体育中的作用:“所有训练都要数据化,要用数据指导训练,教练员一定要观察数据、分析数据、创造数据”。 外部器械的改进是一个明显的变化。北京体育大学体能学院教授李卫曾执教国家自行车队,连续备战过北京,伦敦和里约三届奥运会,在里约奥运会上作为主教练,带领自行车队获得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金牌。作为人与器械紧密结合的运动。在自行车项目的训练中,运
11、动员的服装、头盔,自行车的链条、轴承,每一个设备、每一处细节,都会有专门的机构为运动员量身定做,实现低风阻、高性能。 更多的科研力量则用在了训练过程当中。训练前,教练会对运动员的各项身体机能进行检测,根据当天的状态确定训练强度。结束后会再次检测,利用数据的即时反馈,量化运动员的疲劳程度,用按摩、拉伸、能量补充的方法使运动员从疲劳状态中恢复过来。 数字化手段被广泛运用到田径,自行车,射击等众多竞技体育项目中。北京体育大学田径学院院长武文强说,不同项目里,数字化手段都是用来研究人体生物学和运动学特点,把肉眼无法看见的细节呈现出来。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队拿下 38 块金牌,科技的助力不可小觑。 人是最
12、重要的 作为奥运备战专家组成员,李卫感觉到科研力量的投入在最近 5 年愈发明显。备战东京奥运会期间,北京体育大学科研人员的人数比以往大幅增加,组建了 50 余支科研团队,扎进20 多支国家队里做科研支撑工作。算上前后方工作人员,一个科研团队少则四五人,多则超过 20 人,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为帆船帆板国家队提供航空气动力科技支持,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为赛艇选手们改良了风洞技术。此次创造历史的苏炳添,背后更是拥有一个多达12 人的“复合型团队”负责体能训练、技战术监控、生理生化指标监控等科学攻关。 在长时间与科技深度打交道的研究人员眼中,科技是一把“利器”,但并非决定性力量,运动员的勤学苦练
13、、对项目的热爱,以及个人的文化素养、专业素养,都是科技能发挥作用的前提。“经验丰富的运动员会不断地摸索求变,会去思考我为什么能打成这样?调整某个角度会不会更好?”武文强说。”人始终是最重要的,对运动项目的热爱和理解是第一位的。”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苏炳添在六年时间里,用兰迪亨廷顿建立的 3D 建模系统辅助训练,2018 年追平了亚洲记录,2021 年打破了亚洲纪录。 B早在 2008 年“科技奥运”的理念就受到高度关注,科技力量已广泛应用于火炬研发、场馆设计、比赛直播及运动员的日常训练等方面。 C数字化手段目前已广泛运用到所有竞技体育项目中,用来研究人体生物学和
14、运动学特点,将肉眼无法看见的细节呈现出来。 D文章三个部分从引人瞩目的“苏炳添的奇迹”到分析“奇迹”背后的科技力量及重要因素,三个部分有内在逻辑关系,不可随意调换。 53D 模型系统是如何助力苏炳添取得东京奥运会百米佳绩的?请简要概述训练过程。 6从下面三句话中选择一句放入甲处作为小标题,你会选择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A38 块奥运金牌背后 B科技可以为体育做什么 C看得见的金牌;看不见的科技 7奥运金牌背后的科技力量越来越强大,为什么还要强调“人是最重要的”?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小题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图 1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演出轴 图 2 央视春晚只此青绿节
15、目播出时弹幕截屏 【材料二】 千里江山图卷,北宋,王希孟作,绢本,设色,纵 51.5 厘米,横 1191.5 厘米 千里江山图卷是北宋画家王希孟传世的唯一作品。画面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森,气象万千,壮丽恢弘。山间高崖飞瀑,曲径通幽,房舍屋宇点缀其间。绿柳红花,长松修竹,景色秀丽。山水间野渡渔村、水榭楼台、茅屋草舍、水磨长桥各依地势、环境而设,与山川湖泊相辉映。此卷表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一向被视为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制杰构。 画家在构图上充分利用传统的长卷形式所具有的多点透视之特点,在十余米的巨幅长卷中将景物大致分为六部分,每部分均以山体为主要表现对象,各部分之间或以长桥相连,或以流水沟
16、通,使各段山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巧妙地连成一体,达到了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高远、深远、平远多种构图方式的穿插使用更使画面跌宕起伏,富有强烈的韵律感,引人入胜。 千里江山图卷在设色和用笔上继承了传统的青绿法,即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 为主要颜料,敷色夸张,具有一定的装饰性。用青绿法所作的山水被称为青绿山水。青绿法是我国山水画技法中发展较早的一种,在隋唐时期如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等许多画家均擅长青绿山水画。纵观宋代画坛,虽然也有一些画家用此法创作,但从目前存世作品看,尚无一件可以超越千里江山图卷。王希孟在继承前法的基础上,表现出更趋细腻的画风,体现了北宋院画工整严谨的时代风格。此图用笔精当,
17、一点一画均无败笔。人物虽细小如豆,却动态鲜明。微波水纹均一笔笔画出,渔舟游船荡曳其间,使画面平添动感。综观全幅,又不失雄阔的境界和恢宏的气势,远观近睹均令人折服。在用色上,画家于单调的蓝绿色中求变化,虽然以青绿为主色调,但在施色时注重手法的变化,色彩或浑厚,或轻盈,间以赭色为衬,使画面层次分明,色如宝石,光彩夺目。元代著名书法家溥光对此卷推崇备至,在卷后题跋中赞道: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此论可谓公允之见。 (选自故宫博物院官网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千里江山图配文,有删减) 【材料三】 只此青绿为何能这么火,是什么魅力吸引观众?近日, 只此青绿总编导周莉亚、韩真接受了中新社专
18、访,揭秘这一现象级舞蹈诗剧背后的创作历程。 中新社记者: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海内外产生热烈反响的原因何在? 周莉亚: 只此青绿的热演,体现了当代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我们正身处一个文化自信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它成为寄托这份文化自信的载体。 当代人们的爱好多元化,对于自己热爱的事物愿意花更多精力去研究。我们发现许多观众主动到网上分享观剧心得, 甚至惊讶于观众对作品的研究如此细微, 因此一直收集观众反馈,对作品进行修改和调整。 只此青绿没有最终的版本,只有最好的版本。它的魅力在于,哺育我们灵魂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广大观众之间,浪漫的双向奔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
19、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观众从网上观看,表达对只此青绿的喜爱,体现了世界各国民众追求美好的共同价值取向。 中新社记者:您想过作品会出圈吗?它呈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思想? 韩真:创作时我们没想到它会出圈。千百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学、诗词歌赋以及绘画等,告诉当代的我们,中国人充满诗性。对于这点,我们在创作时一直很自信。 中华文化在不同时代拥有不同气质。我对宋代文化的理解,一个关键词是温厚。宋代的国人有着一种内敛含蓄的筋骨和力量。 只此青绿展现出来的是古人静谧、雅致的状态。我们在细节处下足功夫。比如舞蹈动作和演员神态,淡化情绪,展现东方式的温婉:高耸的发髻与蓝绿相间的服装,是层峦叠嶂 的写意表达,这些都
20、让人眼前一亮,画作得以在舞台上真正活过来。 中新社记者:您二位此前编导过杜甫 花木兰 马可波罗等舞蹈剧,如何调和中西方观众不同文化背景的观赏需求? 韩真:近些年火出圈的传统文化作品不少。我们曾经和一些投资合作方探讨,他们希望我们做一个可以让西方人接受的作品。 只此青绿的乐曲交替呈现中西音乐文化魅力。除了运用古琴、古筝、萧、笛、琵琶等呈现宋代人们的情思,还用单簧管、大提琴来展现现代人的情感。这也是一种新探索。 我认为, 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足够深刻, 作品能呈现出中华民族蕴藏在文学、 历史、哲学里的生命思考,那将是一场奇妙的中西文化对话。对方会从作品中感受到由内而外喷薄而出的力量,足以打破中西
21、方的文化壁垒。 (选自央广网,2022 年 4 月 4 日,有删减) 8下列表述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 A“青绿法”指的是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敷色夸张,具有一定的装饰性的产生于隋唐时期的一种山水画技法,被称为“青绿山水”。 B 只此青绿节目在 2021 年 8 月即受到广大关注、至 2022 年 1 月 31 日晚引燃网络刷屏,实时在线观众达 1.8 亿,是今年春晚当之无愧的最美舞台之一。 C中华文化在不同时代拥有不同气质,宋代的国人有着一种内敛含蓄的筋骨和力量,为此,宋代文化的关键词即是“温厚”。 D 只此青绿呈现了中西音乐文化魅力,受到了海内外观众的喜欢。这是世界各族民众追求
22、美好的共同价值取向的体现。 9根据材料二,简述千里江山图“独步千载”的原因。 10近年来,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 清明上河图陆续掀起被关注的热潮,大家都说千年的文物“活”了。请整合上面三则材料及所给链接,探究成功的经验。 【链接】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人们在美好的春天祭祖祈思,踏青郊游。2021 年的清明节,河南卫视隆重推出清明奇妙游 ,将实景拍摄与 AR 技术巧妙融合,别具一格带我们穿越千年,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节目中来自二次元的唐宫小姐姐打开了清明上河图,以穿越的形式在各处踏青、游玩。这次清明奇妙游的整体节目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中,碰撞出自信的东方气息。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阅读文本,
23、回答问题 疫情当下,同学们针对各国疫情的现状展开调查,并收集到许多资料。请你一起参与资料整理和问题讨论,并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根据 Worldometer 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 2022 年 5月 19 日 24 时左右, 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超过 5 亿例, 累计死亡病例超过 600 万例。 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 91 万例,新增死亡病例 1848 例。美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超过8000 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100 万例。 (来自海外网) (中国)国家卫健委:截至5 月 19 日 24 时,我国(不包括港澳台) 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过22 万,累计死亡病例 5218 例
24、,单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176 例,治愈出院病例 309 例, 无新增死亡病例。 (来自新华网) 材料二: 我(美国返港医生吴泽铨)在加州工作的时候,很多人对戴口罩、打针很抗拒。很多人不想戴口罩,觉得这样影响了自由。但新冠肺炎是传染性挺高的病,如果不戴口罩,传染给其他人,影响了他人的健康,甚至致人死亡,这是不负责任的。 在美国读书的那两年,在医学院很多同学是推广打针和戴口罩的,但放眼到全美却是很松散,甚至还反感戴口罩。 尽管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是他们所谓的最高公共卫生机构,但各州之间的防疫政策并不相同。中国就不一样,我们一说要戴口罩,当然也会立一些条例,但人民都很合作。 (选自香港新闻网 2
25、022 年 3 月 30 日 有删改) 材料三: 中国政府平等、 无歧视地保障每一个公民的生命权、 健康权, 仅湖北一省就成功治愈了 3000余位 80 岁以上、7 位百岁以上新冠肺炎患者。而一些西方国家,老年人却成为政府抗疫不力的牺牲品。美国得克萨斯州副州长丹 帕特里克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他宁愿死也不愿 看到公共卫生措施损害美国经济,同意以老年人的生命为代价冒险重启美国经济。 在中国实施史无前例的严格管控时,不少西方国家将戴口罩、居家隔离、封城等斥为专制、侵犯人权与自由。这些举措在中国实行时,深受和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坚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无数抗疫英雄把个人冷暖、集体荣辱和国家安危融为一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浙江省 年级 语文期末 专题 复习 试卷 连续 文本 阅读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29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