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第20课曹刿论战》对比阅读(含答案)共6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第20课曹刿论战》对比阅读(含答案)共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第20课曹刿论战》对比阅读(含答案)共6篇(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曹刿论战对比阅读曹刿论战对比阅读 【一】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 未可。 齐人三鼓。刿日: 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节选自孙子军争篇) 1解释下列加点
2、词语的意思。 (1)公将驰之 (2) 望其旗靡 (3)三军可夺气 (4)朝气锐 2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3甲文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乙文中的中心句是 。(均用句中原文回答) 4节选的甲、乙两文在阐述用兵方面相同的观点是什么?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参考答案: 1(1)驱车(追赶)(2)倒下(3)士气(4)锐利(饱满) 22(1)他们的勇气消失了而我军的士气正旺, 所以战胜了齐军。 (2)不要去攻击阵容整齐的敌人,这就是治理军队的变化啊。(意思对即可) 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故三
3、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4第一问答案要点: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 军事上要后发制人; 第二问答案要点: (_1)无论干什么事要善于分析; (2)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3)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等等。 【乙文译文】对于敌人的军队,可以挫败它的士气;对于敌人将领,可以动摇他的意志。因此,初战时,部队士气高昂;经过一段时间后则逐渐懈怠;到战斗后期,士气就衰竭了。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要避开敌人士气旺盛的时候,而选择在对方士气低落、衰竭时进攻,这是掌握士气的方法。用我方的严整有序,对付敌方的混乱无序;以我方的沉着冷静,对付敌方的躁动不安,这是掌握军队心理的方法。用我方的靠近战地,等待敌人的远
4、道而来;用我军的安逸从容,对付敌军的疲劳仓促;用我军的粮饷充足,对付敌军的饥饿不堪,这是把握军队战斗力的用兵方法。不要去截击旗帜严整、队列雄壮的敌军,不要去攻打阵容强大、实力雄厚的敌人,这是掌握机变的用兵方法。 【二】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 何以战?公日: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日: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日: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日: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5、。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警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选自史记) 注释约束:原有的纪律和规定。 易置:撤换。 奇兵:变化莫测的军队。 1解释下列旬中加点的词。 (1)小惠未徧 (2)牺牲玉帛 (3)而绝其粮道 (4)秦悉坑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3(1)甲文中体现“可以一战”理由的句子是 。 (2)乙文中赵括所为与“忠之属也”相反的句子是 。 4乙文与主要人物有关的成语是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 参考答案: 1。(1)同遍
6、,遍及,普通。 (2)古代猪、牛、羊等祭祀晶。 (3)截断 (4)动词,活埋。 2(1)做官的人谋划这件事?你又为什么参与呢? (2)全部改变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了原来的军官。 3(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悉更约束,易鼍军吏。4纸上谈兵;不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 【乙文译文】赵括代替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军官。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事, 派了变化莫测的军队, 假装败退, 截断了赵军运输军粮的道路, 把赵国的军队一切为二, (于是)军心离散。 经过四十多天, 军中兵士饥饿, 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 (结果)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
7、数十万兵士便投降了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三】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刿四: 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 遂逐齐师; ,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守其网,如是者
8、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其脑,果腹而去。 (选自薛福成庸庵笔记) 【注释】 飙:暴风。这里指迅速。 盬(gu) :吸欲。 1解释下列旬中加点的词。 (1)公将鼓之 (2)一鼓作气,再而衰 (3)如是者三四次 (4)果腹而去 2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2)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踞蛇之首 3。甲文中吾军克敌制胜抓住了反攻有利时机是在 之时;乙文中的蜘蛛 是在蛇 之时,乘其不备,置蛇于死地。 4甲文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 5甲、乙两文提示了一个共同道理
9、是 参考答案:15 (1)击鼓(2)第二次(3)像这样(4)离开 16 (1)他们的勇气已经完了,我们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2)蜘蛛乘蛇不防备,迅速悬丝垂下,盘踞在蛇的头上。17。辙乱旗弃靡,以首俯地 18示例一: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行事。示例二: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在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 19弱者如果能抓住时机,也可以战胜强者。 【乙文译文】(我)曾看见一蜘蛛在墙壁间作网,蛛网离地约二三尺上下,有一大蛇从蛛网下经过,抬起头想吞吃蜘蛛,它的力量却够不到蜘蛛;过了很长时间,大蛇将要离去,蜘蛛突然悬丝而下,垂身在半空中,好像要追赶大蛇;蛇大怒,又抬起头来想吞蜘蛛,蜘蛛引
10、丝迅速回到网中,又过了很长时间,大蛇又将要离去,蜘蛛又赶忙悬丝而下,蛇又抬起头待机吞吃蜘蛛,蜘蛛仍又回到网中 ,像这样三四次;蛇精力疲惫了,把头趴在地上,这时蜘蛛乘其不备,迅速悬丝垂下,盘踞在蛇的头上,拼死不动;蛇(被吱得)乱跳乱颠,以至到死。蜘蛛于是吸饮其脑,吃饱肚子才离去。 【四】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 未可。 齐人三鼓。刿日: 可矣 0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
11、战) 【乙】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缺。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选自孙子今译) 【注释】陵:山头。向:仰攻。匪:高地。逆:迎击。佯北:假装失败。从:追逐。饵兵:用来诱敌上钩的部队。遏:阻击。囤师:包围敌方部队。缺:让条出路。穷寇:走投无路的敌军。迫:逼迫。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公与之乘 (2)公将驰之 (3)既克 (4)望其旗靡 2用现代汉语写出甲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根据甲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象,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出战斗的经过(可运用文中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也可用自己的话叙述)。 4“一鼓作气”流传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0课曹刿论战 部编版 九年级 上册 文言文 20 课曹刿 论战 对比 阅读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29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