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全册知识梳理
《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全册知识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全册知识梳理(3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一课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走进思维世界 一、思维的含义与特征一、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一)思维的含义: 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 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思维的类型: 类型: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 意义:是对人类理性认识方式的高度概括,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二)思维
2、的特征:(二)思维的特征: 思维具有间接性(思维不同于感觉)思维具有间接性(思维不同于感觉) 人们不可能对所要认识的每一个事物都去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不可能被直接感知到;但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思维具有概括性思维具有概括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思维具有能动性思维具有能动性(双重性) 任何思维都是对认识对象的反映,但又不是对认识对象的机械反映。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
3、客观实际的认识。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 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二、思维形态及其特征二、思维形态及其特征 (一)思维的基本形态 分类 划分标准 类型 含义 从思维的方向看 发散思维 向不同方向扩散的思维 聚合思维 向同一方向收敛的思维 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 综合思维综合思维 整体地认识对象的思维整体地认识对象的思维 分析思维分析思维 分别地认识对象的思维分别地认识对象的思维 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 辩证思维 用联系
4、、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思维 形而上学思维 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思维 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 抽象思维 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共同属性,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形象思维 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思维的基本单元 思维的基本形态: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思维的基本形态: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二)思维基本形态的特征(二)思维基本形态的特征 抽象思维抽象思维 基本形式: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
5、规律。 主要特征: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思维表达的严谨性。主要特征: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形象思维形象思维 基本形式:形象思维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主要特征: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思维表达的情感性。主要特征: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抽象思维反映认识对象,是通过一系列环节和阶段实现的,认识的对象被概括反映为概念,概念组合成判断,判断经过逻辑联系形成推理,推理再构成推理系列,从而构成复杂的思想。 第二课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把握逻辑要义 一、
6、 “逻辑”的多种含义一、 “逻辑”的多种含义 (一) “逻辑”的不同用法 “逻辑”是一个多义词。现代汉语中的“逻辑” ,或者与“规律”同义,或者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或者指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或者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逻辑学研究的对象: “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规律与规则” ,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学的含义: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 逻辑学研究的目的逻辑学研究的目的:逻辑学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作为工具性学
7、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狭义的逻辑学: 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视为狭义的逻辑学; 广义的逻辑学: 把含有狭义的逻辑学和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的辩证逻辑等视为广义的逻辑学。 二者关系: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二者关系: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 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 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 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
8、形式结构。 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 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 ,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论证” 。 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别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反驳别人的观点,就构成了“论辩” 。 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 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二、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二、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合乎
9、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明确性的思维 (一)同一律(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事实与规律,必须让思维确定下来,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游移不定。这就要遵循同一律的要求。 公式: 公式表达:“A 是 A” 。 公式意思公式意思: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 A” ,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 ,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就是假的。的。 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不能
10、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 。 条件性: 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 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和发展。 它所反对的, 只限于时间、 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 (二)矛盾律(二)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 要避免思维出现不融贯一致的逻辑错误, 就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 公式: 公式表达:“A 不是非 A
11、” 。 公式意思公式意思: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 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和它的否定论断“非 A A”不能同真,”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其中必有一假。 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 A” ,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自相矛盾自相矛盾” 。 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 思维中出现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辩证法所讲的事物的客观矛盾。 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作的论断而言的,自相矛盾的论断是对客观实际的错误反映。 客观事物是变
12、化发展的,此事物可以变成彼事物。从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对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论断,从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对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论断,并不是自相矛盾的。并不是自相矛盾的。 (三)排中律(三)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思维的明确性要求 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明确性的思维。 逻辑思维既要排除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也要反对在 “是” 与 “非”之间骑墙居中,在矛盾关系的论断之间持“两不可”的态度。这就要遵循排中律的要求。 公式: 公式表达:“A 或者非 A” 。 公式意思公式意思: :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 A”和“非”和“非 A A”不
13、能同假,其中必有一”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真。 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形成的论断“A”和“非 A” ,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也就是说,不能同时否认“A” ,又否认“非 A” ,对“是”与“非”各打五十大板。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两不可”“两不可” 。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只有遵循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才有可能成为科学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只有遵循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才有可能成为科学的思维,而违背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不可能是科学的思维。的思维,而违背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不可能是科学的思维。 第三课第三课 领会
14、科学思维领会科学思维 一、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一、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一)科学思维的含义 科学思维含义: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不科学思维是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 科学思维基本条件: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科学思维基本条件: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科学思维是以科学精神为向导的思维,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维,是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要求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
15、思维。 科学思维之所以需要逻辑,是因为合乎逻辑的思维具有确定性、一致性、明确性,这是任何正确思维都必科学思维之所以需要逻辑,是因为合乎逻辑的思维具有确定性、一致性、明确性,这是任何正确思维都必须具备的品质。须具备的品质。 (二)科学思维的特征:(二)科学思维的特征: 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 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不盲目崇拜权威, 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 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 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
16、见性 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推断。 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越是复杂的事物,对它的认识越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 二、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二、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 1学习科学思维的思维素养意义: 有利于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 有利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有利于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
17、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 学习科学思维的思想政治意义:学习科学思维的思想政治意义: 学习科学思维,有助于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正确认识不同的社会实践中的国情和世情,准确把握所在的历史方位,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 学习科学思维,有助于发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于当代中国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和谐,助力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 总之,把握科学思维的精髓,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可以帮助正确认识事物,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可以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更好地报
18、效国家、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四课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准确把握概念 一、概念的概述一、概念的概述 (一)概念的含义:(一)概念的含义: 概念与属性: 属性:事物总有许许多多的性质和关系。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本质属性: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概念概念: :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 【相关链接】反映某一客观事物的概念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它们
19、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概念的表达: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 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例如: “母亲”和“妈妈”是不同的语词,但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 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例如: “先生”这个词既可以指“老师” ,也可以指“尊者”等;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二)概念的基本特征: 1 1内涵与外延内涵与外延 内涵内涵:要知道一个概念究竟反映什么
20、一个概念究竟反映什么,就要弄清楚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 外延外延:要知道一个概念究竟是在指“谁”一个概念究竟是在指“谁” ,就要弄清楚这个概念的外延是什么。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21、。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相容关系相容关系:依据所指范围相同部分的多少,依据所指范围相同部分的多少,概念外延的相容关系分为:全同关系、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分为:全同关系、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交叉关系。交叉关系。 全同关系: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小的概念为种概念。 交叉关系:指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不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又称
22、为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可以进一步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不相容关系可以进一步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矛盾关系矛盾关系: 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 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反对关系反对关系: 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 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二、明确概念的方法二、明确概念的方法 (一)明确内涵的方法(一)明确内涵的方法定义定义 定义: 含义: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用简明的
23、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构成结构:被定义项构成结构:被定义项 、定义联项、定义联项 、定义项、定义项 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种差加属概念。即定义项包括种差和属概念。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种差加属概念。即定义项包括种差和属概念。 文学 就是 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 的艺术。 被定义项 定义联项 种差 + 属概念 下一个正确定义的要求下一个正确定义的要求 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把握其本质属性; 其次,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 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
24、。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定义一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定形式只是说明被定义项不是什么,而没有揭示它究竟是什么。违反这一逻辑规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定义不能用比喻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只是对被定义项作了生动形象说明,并没有准确揭示本质属性。 (二)明确外延的方法(二)明确外延的方法划分划分 划分: 含义: 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
25、个小类。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 构成: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如战争包括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其中战争是母项,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是子项。 作出正确的划分的要求作出正确的划分的要求 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 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 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逻辑与思维 2023 高考 政治 一轮 复习 统编 选择性 必修 逻辑 思维 知识 梳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30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