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全册期末复习提纲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全册期末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全册期末复习提纲(1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期复习提纲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期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富强与创新 考点一:考点一:改革开放改革开放 一一.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1)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2)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二二. .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2、2)主要原因: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 三三.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 (1)(1)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2)(2)人民生活:人民生活: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3)(3)国际地位:国际地位: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四四. . 改革开放是怎样促进发展的?改革开放是怎
3、样促进发展的? (1)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 (2)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国家)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个尊重”)已成为社会共识。 (社会) 四四.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五五. .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六六. . 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我国过去 40 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水平不高、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考点二:共享发展考点二:共享发展 一一. . 党和政府为何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成果?党和政府为何
5、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成果?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二二. . 党和政府如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如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
6、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考点三:创新 一一. .创新的目的创新的目的: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二二. .创新的意义?创新的意义?P14P14- -P17P17 对国家、社会: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创新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推动社会取得长足进步,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让生活更美好创新的目的。 对个人(特别是对创新者) :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
7、,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三三. .为什么创新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引擎?为什么创新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引擎?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2)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3)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4)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5)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四四. .我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国科技创新的现状: (1)优势: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8、(2)不足: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五五.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 (1)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4)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 六六. .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
9、教育事业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 (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七七. .中学生应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能力?中学生应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建设创新型国家,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 (1)树立理想,努力学习,立志报效祖国。 (2)敢于质疑,善于挑战,培养好奇心,善于观察,提高创新意识。 (3)勇于实践,在日常生活中,从我们身边的新发现、新观点、小发明、小创造做起。 八八. .“富强”与“改革”
10、、 “创新”的关系?“富强”与“改革” 、 “创新”的关系?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正走在通往国强民富的创新路上。 九九. .如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企业不能跟着别人走,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个人:积极弘扬创新精神,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 考点一:追求民主价值考点一:追求
11、民主价值 一、民主价值的要求和实现形式是什么一、民主价值的要求和实现形式是什么: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二二. .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三三. .为什么需要法治体现、保障民主为什么需要法治体现、保障民主?P33 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四四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P30(P3034)34) (1)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2)特点: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
12、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目的: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4)意义:使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5)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6)主要形式: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五五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内容主要有哪些?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我国社会主义的民主制我国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度)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中
13、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六六. .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方式:民主选举(重要形式) 、民主决策(有效方式) 、民主监督(具体体现) 七七.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怎样参与民主生活)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怎样参与民主生活) 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八八. .为什么增强民主意识?怎样增强民主意识?为什么增强民主意识?怎样增强
14、民主意识? 原因(1)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 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2)在我国, 塑造现代公民, 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3)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做法(1)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2)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九九.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是什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15、的意义是什么? ? 使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 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 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十十. .民主决策途径民主决策途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 十一十一.民主监督途径民主监督途径和和意义:意义: 途径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监督。参加听证会、论证会等。 意义:国家: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16、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公民: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考点考点二二:建设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 一、一、为什么要实行法治?为什么要实行法治?( (法治的重要性法治的重要性) ) 对国家和社会: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对公民: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让人们建立起基本、 稳定、 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
17、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二二. .法治的要求?法治的要求?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三三. .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的核心核心、主体主体、依据依据、目的目的? 核心:依宪治国(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主体:人民群众;依据:宪法和法律;目的: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四四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依法治国
18、的重要性) :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五五、如何建设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如何建设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P49-P50 16 字方针: 建设法治中国, 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严格执法; 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 三个统一
19、: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六六. .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工作原则?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工作原则? (1)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2)权力来源: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3)宗旨:为人民服务 (4)工作原则: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七七. .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及核心。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及核心。 (1)地位: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
20、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3)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八、八、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 (1)对政府: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2)对公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九、九、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 (原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
21、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 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做法)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十十. .什么是厉行法治?什么是厉行法治?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 履行义务。 10.怎样厉行法治?(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对个人要求) 党和政府及
22、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对党和政府要求) 要加强法治宣传, 弘扬法治精神, 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对社会要求)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即: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文明与家园 考点一:守望精神家园考点一:守望精神家园 一、中华文化的一、中华文化的内容和特点内容和特点? 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
23、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或称文化的构成)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二二. .中华文化为什么能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中华文化为什么能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三、三、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文化?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文化?( (重要性重要性) )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四四.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为
24、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的内涵)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五五. .新时代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
25、辉煌 六六. .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及内容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及内容 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内容: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等等。 七七. .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 答: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部编版 九年级 道德 法治 期末 复习 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30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