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8年秋季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给巴特勒的信》教学课件
《【语文版】2018年秋季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给巴特勒的信》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2018年秋季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给巴特勒的信》教学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走进圆明园,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东西,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把火把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的“万园之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圆明园在北京海淀区附近,是清代名园之一。,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为环绕福海的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总称,共占地5200余亩。,里面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草,仿照国内外名胜40景,有建筑物145处 。,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巨大皇家宫苑。艺术价值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16 给巴特勒的信,1.了解作
2、者及写作背景知识;体会本文对比及铺陈手法的作用。(重点) 2.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和极具特色的语言风格,辨别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差别。(难点) 3.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领悟作者站在人类的立场上仗义执言的正直和公正。(重点),学习目标,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笑面人“诺曼底”号遇难记等。,走近作者,本文选自雨果文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程曾厚译。有改动。鸦片战争后,英法两国不满足在华的既得利益,制造借口,于1856年联合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
3、,大肆抢掠。最后还一把火将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背景链接,作为侵略者之一的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但是,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于1861年11月25日,大义凛然地写下了这封满怀斥责和讽刺的书信。,书信的格式:1.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尊敬的”等。2.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文体知识,3.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4.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
4、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也可以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5.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再下一行写日期。,赃物( ) 给予( ) 恍若( ) 琉璃( ) 珐琅( ) 晨曦( ) 劫掠( ) 瞥见( ) 箱箧( ) 令人惊骇( ) 眼花缭乱( ),zn,j,hun,li l,f ln,x,l,pi,qi,hi,lio,字词学习,词语解释,【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晨曦】晨光。 【赃物】通过贪污、受贿或抢劫、盗窃等非法手段得来的物品。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
5、东西完全失去。 【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宏伟美丽。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阅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第一部分(1):交代写信缘由,指出巴特勒上尉征求自己对远征中国的看法的用意。 第二部分(2-9):热情赞美圆明园的辉煌灿烂,强烈谴责英法联军的侵略罪行。 第三部分(10):呼应开头,表达对英法联军侵略行径的愤恨之情。,整体感知,【第一部分(1)】,1.怎样理解文章开头的作用?,文章开头,作者直接指明对方让自己写信的用意,即在侵略者看来,他们的侵略是高尚的、光荣的,为下文展开批驳树立了靶子。,课文解读,2.作者把远征行为形容为是“体面”的,这有什么表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版 2018 秋季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16 巴特勒 教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3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