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全章综合检测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全章综合检测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全章综合检测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第第 1 1 章种群及其动态章种群及其动态 一、一、单项单项选择题选择题: :本题共本题共 1313 小题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分, ,共共 2626 分。分。 1.2022 浙江绍兴高二期末考试种群是具有一定特征、能自我调节、动态变化和发展的有机整体。以下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是所有的种群都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全部数量特征 B.种群性别比例若偏离 11,则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 C.幼年个体数量占优势的种群,其种群数量一定会上升 D.种群内个体的死亡不利于保持物种的延续 2.2022 山东烟台高三联考说文云:“鹬知天将雨则鸣,故知天文者冠鹬。”滨鹬
2、是一种中小型涉禽,生活于湿地生态系统,食性较杂。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湿地的面积及滨鹬的数量均稳步增加。下列关于滨鹬种群数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滨鹬数量增加说明滨鹬的种群密度增大 B.滨鹬数量增加的原因最可能是滨鹬的出生率高于死亡率 C.可用标记重捕法估算滨鹬的种群数量 D.现在滨鹬种群的年龄结构最可能是增长型 3.如图是研究人员对某地布氏田鼠在 5 月到 10 月间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进行调查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采用标记重捕法对布氏田鼠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进行调查 B.根据调查结果可确定调查期间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C.结果显示雄性成年布氏田鼠的生
3、活力可能不如雌性成年鼠 D.根据年龄结构的调查结果可预测该种群的种群密度有增长趋势 4.为了调查某荒废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实验小组用50只捕鼠笼,每隔10米棋盘式散放,前两天诱捕,让田鼠习惯,第三天开始每天巡视一次,对捕获的田鼠进行统计并将捕获的田鼠全部标记后释放,每次捕获的田鼠中未标记数和标记积累数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荒废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约为 130 只 B.调查期间种群的迁入和迁出会影响调查结果 C.整个调查实验所持续的时间不能过长 D.该方法也适用于调查田螺、蚜虫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5.2022 河北名校联盟某研究小组对湖泊周边 1 公顷范围内褐家鼠的种群密度进行了
4、调查,第一次捕获并标记了 393 只褐家鼠。已知标记物不影响褐家鼠的生存和活动,但褐家鼠有记忆,再次被捕的概率会降低。检测到第一次标记的褐家鼠有 93 只在重捕前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该段时间内有褐家鼠出生,故种群总数量稳定。第二次捕获了 340 只褐家鼠,其中带有标记的褐家鼠 85 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计算可得该地区 1 公顷范围内褐家鼠的种群数量大约为 1 200 只 B.调查期间,该地区 1 公顷范围内褐家鼠的死亡率大于其出生率 C.调查期间,褐家鼠种群的数量波动一定会引起环境容纳量发生改变 D.按照上述数据计算得出的该地区 1 公顷范围内褐家鼠的种群数量比
5、实际值小 6.如图表示甲、 乙两个种群同时进入一个新环境后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呈“J”形,t1t2时间内甲种群的增长比乙快 B.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的数量小于乙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C.收获后将乙种群的数量控制在t3对应的种群数量附近可获得最大持续收获量 D.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则在t3时防治的效果最佳 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2时刻甲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值 B.t3时刻乙种群的数量多于甲种群的数量 C.若乙代表某害虫种群,对其防治应在t4时刻进行
6、D.乙种群的增长符合“S”形曲线 8.2022 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高二下期中考试种群是生命系统中重要的结构层次,研究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的规律,在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有害生物的防治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种群研究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利用性引诱剂改变蝗虫的性别比例达到防治蝗虫的目的 B.在禁渔期禁止使用小网眼渔具,能够优化鱼群的年龄结构以达到增产目的 C.人工捕杀家鼠的措施主要是通过降低家鼠的环境容纳量来控制家鼠的种群数量 D.牧民在养殖牛羊时,通过改善养殖环境、防治疫病来降低牛羊的死亡率 9.2022 广东广州高三一模毛束象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南方等地的
7、害虫,喜食植物嫩梢、 幼叶。 研究人员对西双版纳植物园的毛束象种群进行了研究,该地只有雨季(510 月)和旱季(11 月翌年 4 月)。研究发现毛束象成虫危害主要发生期为 410 月,有 2 个活动高峰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调查毛束象的种群数量时,可选择病害较重的植物进行统计 B.b 点对应数量小于 a 点对应数量,可能是 b 点时幼叶成熟,食物来源减少所致 C.调查结果说明毛束象的种群数量受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D.为有效防治毛束象,应在 5 月 10 日之前控制毛束象的种群密度 10.2022 广东深圳高二上期末考试为研究稻螟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某地区将鸭子引入农田捕食
8、稻螟虫,结果仅需 2 000 只鸭就能对 4 000 亩地里的稻螟虫进行有效控制。据此建立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 个模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引入鸭后,稻螟虫种群K值降低,其值为甲图中的N1 B.由甲图可知,稻螟虫和鸭二者的种群数量是相互影响的,变化符合循环因果关系 C.乙图AB时间段,若稻螟虫初始数量为N0,且每天增加 3%,则 t 天后种群数量为N00.03t D.天敌、竞争者等都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故也可通过引入稻螟虫的竞争者来达到防控目的 11.如图是某种昆虫在双因子影响下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相对来说,环境温度越高,该昆虫生活所需要的最适相对湿度
9、可能也越大 B.从图中可知,该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是温度和湿度综合作用的结果 C.该昆虫在相对湿度为 90%和温度为 32.5 的自然条件下,其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D.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除图中所示的非生物因素外,还应该有生物因素 12.2022 山东日照二模某小组利用无菌培养液培养酵母菌,探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实验人员抽取每种条件下的酵母菌培养液各 1 mL,分别稀释 10 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 1 mm1 mm0.1 mm,计数室为 2516 型)进行计数,测得不同条件下每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温度和培养时间是该实验的
10、自变量,酵母菌菌种、培养液成分等为无关变量 B.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稳定时间的长短与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有关 C.图示温度中,酵母菌在 15 时存活时间最长,25 是其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 D.由图可知,20 、24 h 实验条件下,血细胞计数板中方格中酵母菌数量平均约为 31 个 13.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 头/叶和 20 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果显示,封闭条件下,初始密度越大,种群数量的增长越快 B.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竞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C.初始
11、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先于封闭条件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 D.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先于封闭条件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 二、二、多项多项选择题选择题: :本题共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分, ,共共 1212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全部选对得对得 3 3 分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选对但不全的得 1 1 分分, ,有选错的得有选错的得 0 0 分。分。 14.陆均松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省,研究人员对霸王岭、吊罗山和尖峰岭三地的陆均松天然种群的年龄结构进行调查,结果如图。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
12、.研究陆均松种群的年龄结构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调查陆均松种群的种群数量和年龄结构可采用样方法 C.在进行调查的三个地点中霸王岭的陆均松种群数量最大 D.吊罗山和尖峰岭陆均松的年龄结构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 15.2022 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一模光肩星天牛是一种林木蛀干害虫,林业工作者常通过检查产卵孔、羽化孔(成虫羽化在树干留下的小孔)和幼虫粪便等方法对该虫进行监测预报。某研究机构借助“标记释放回捕法”,将引诱剂与诱捕器组合对某旱柳林内光肩星天牛的成虫数量进行估算,其结果如表所 示: 统计项目 标记释放总数/头 诱捕总数/头 回捕标记数/头 雄性 574 65 27 雌性 574 62 3
13、2 总数 1148 127 59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内光肩星天牛成虫的估算数量约为 2 500 头 B.经估算,该区域内光肩星天牛的雄性成虫数量多于雌性 C.利用实验中的引诱剂诱捕光肩星天牛可破坏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 D.调查该区域内旱柳株数和每株新羽化孔数也可估算光肩星天牛成虫数量 16.如图所示,图中甲和乙两条曲线代表两种生物某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 之间的关系,直线 p 表示Nt=Nt+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甲曲线代表的生物而言,B 点时其种群数量表现为上升 B.对于乙曲线代表的生物而言,F 点表示种群增长最快时其种群的数量 C.东北虎
14、等珍稀濒危动物容易灭绝,其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比较类似于甲曲线 D.乙曲线可表示家鼠等繁殖力强的动物,在种群密度低时也能迅速回升 17.小家鼠是烟威地区常见的三大家栖鼠之一。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由鼠害造成的粮食损失最高可达收获量的 15%20%。 为掌握小家鼠迁移和数量的变化信息,以便进行有效防治,研究人员连续四年对某地区小家鼠进行调查,其捕获率的月际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小家鼠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标记重捕法 B.图中 46 月份住宅区小家鼠数量高的原因最可能是出生率和迁入率高 C.对住宅区小家鼠集中歼灭的最佳时间为上半年的 46 月份 D.采用加强粮食储藏安全或室内地面硬
15、化等方式可以减少小家鼠的环境容纳量 三、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 ,共共 3737 分。分。 18.(13 分)2022 山东枣庄高三上期末考试近年来,某地山中的林木常遭到山鼠的危害,而山下石榴园也常遭遇黄蓟马(一种害虫)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当地林业和石榴产业的健康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1)山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外,还受 和 等数量特征的影响。 (2)对于鼠害比较严重的山林,管理人员通常先使用药物灭鼠,其目的是 。而对于石榴园中的黄蓟马,技术人员则通过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的方法来降低种群数量,其原理是 。 (3)现运用标记
16、重捕法对 1 公顷石榴园内的山鼠种群密度进行调查,首捕数为 80 只,标记后放回。重捕数为 60 只,其中标记个体为 10 只,由于操作不当,重捕个体中带标记的个体死亡 2 只,则石榴园内的山鼠密度约为 只/公顷。 (4)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调节理论主要有外源性调节理论和内源性调节理论。外源性调节理论主要包括非密度制约因素、密度制约因素等;内源性调节理论涉及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及遗传调节等。 黄蓟马危害的高峰期是 59 月,成虫冬天一般会全部死亡。 据此分析影响黄蓟马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该因素的影响过程主要归属于 调节理论的范畴。 科研人员设定了两个种群模型:一是具有较低的进攻性行为,能
17、相互容忍,繁殖力较高,可能有留居的倾向(型);二是具有较高的进攻性行为,其繁殖力比较低,可能有外迁的倾向(型)。 当山鼠种群数量接近 K 值时,其种群模型最可能为 型,判断的理由是 。 19.(12分)2022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下期中联考某农场为防治鼠害做了一些调查:甲组研究人员调查了该农场边界区域内田鼠的种群密度和年龄结构,并以体重作为划分田鼠年龄的标准,体重40 g 的为幼龄鼠,体重90 g 的为老龄鼠,其余为中龄鼠,结果如表所示;乙组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
18、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体重(g) 110 数量(只) 32 57 102 72 61 71 79 68 102 112 85 95 31 (1)甲组研究人员选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农场边界区域内的田鼠种群密度 ,是因为田鼠的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该区域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是 。性别比例可以通过影响 来影响种群密度。 (2)甲组研究人员认为若要控制该区域田鼠的种群数量,应捕杀体重大于 90 g 的个体,乙组研究人员认为这样做不正确,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你认为乙组的理由是 。控制该 区 域 田 鼠 的 种 群 数 量 时 , 采 取 减 少 食 物 来 源 、 毁 灭 巢 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种群 及其 动态 综合 检测 答案 2022 2023 学年 上学 生物 人教版 选择性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30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