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改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2022年新改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表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新改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表格式)(10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精品教案 精品教学设计全册 表格式 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107目录1.1空间占据空间吗.31.2空间有质量吗.71.3热空气和冷空气.112.1土壤的成分.152.2土壤的类型.192.3肥沃的土壤.232.4保护土壤.273.1认识固体.313.2认识液体.353.3固体的混合与分离.393.4把盐放到水里.434.1河流与湖泊.474.2地下水.654.3海洋.704.4珍惜水资源.755.1人的呼吸.855.2运动和呼吸.905.3食物的旅行.95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100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课题空气占据空间吗单元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 1. 了解空气占据
2、空间。 2.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3. 将知识与生活知识相联系,学以致用。重点知道空气占据空间。难点能借助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阐明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同学们,你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说说聪明的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 石子有一定的体积,扔下去的时候,小石子占据了水的位置(空间),所以水没位置了,就升上来了。 我们知道了小石子这样的物体能占据空间,那么空气是否占有空间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一问题空气占据空间吗。出示课题:空气占据空间吗思考,回答。 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讲授新课活动一出示:装满粉笔的粉笔盒和装满水的水杯为
3、什么杯子里再倒不进去水了呢?学生思考,然会回答。水杯里的空间被水占满了,就不能再倒进去水了。2.什么是空间?我们把物体占的位置或地方叫“空间”。3.盒子里还能放粉笔吗?学生思考,不能加了。盒子里已经装满了,粉笔占满了盒子的空间。 小结:我们身边的许多物体占据着一些容器的空间,这些空间被占满后,其他物体就装不进来了。 (二)活动二 验证空气占据空间实验1:水会漏下去吗?将漏斗插入小口瓶,用橡皮泥封住瓶口,然后快速向漏斗里倒水。观察:水会漏下去吗。小组交流,代表发言,与同学们共享。 教师:因为水占据着瓶子的空间,所以水漏不进瓶子中。实验2:纸团会不会湿? 步骤:1. 纸塞底部,杯口向下。2. 倒立
4、竖直,扣入水中。3. 竖直移出,擦干杯口。观察:纸团会湿吗?结果:纸团不会湿,空气占据水杯的空间。生活实践: (1)老师买来的袋装酱油总是流不进瓶里。这是什么原因呢?瓶子里有空气占据着,酱油流不进来。(2)有什么办法让酱油顺利的流进瓶子里呢?由于空气占据了酱油瓶的空间,所以酱油就流不进去了。想让酱油流进去,就要把空气赶走。实验3:气球吹得大吗?将气球放入瓶中,并用气球套住瓶口,用力吹气球。观察:气球吹得大吗?结果:气球吹不大,因为空气占据着瓶子的空间,使气球无法增大。(三)活动三 :空气占据空气的变化挤压注射器里的空气,说说你的发现。实验材料:注射器针筒,橡皮擦 实验步骤:1、把注射器的活塞往
5、后拉一段距离,记下活塞的位置。将针筒口顶住橡皮擦。 2、推动活塞,记下活塞的位置,松手,观察 活塞有什么变化;用更大一点的力推动活塞,再松手,观察活塞又有什么变化。通过注射器小实验, 你有什么发现呢?当用力推动活塞时,活塞的位置变化小。这说明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受到压力后微粒之间的距离就会变得更小,这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然后用大一点的力推动活塞,再松手,活塞会发弹回来。拉伸时微粒之间的距离就会变得更大,这说明空气可以被扩张。教师: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四)压缩空气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例如:充气城堡、射钉枪、喷水壶、充气床垫等皮球里打入压缩
6、空气,气越足,球越硬;轮胎里打入压缩空气,轮胎就能承受一定的重量等。 学生分小组活动。 思考、实验、讨论、总结思考、讨论、解决问题。 观察装满粉笔的粉笔盒和装满水的水杯,研究空气占据空间。 小组活动,交流观察的发现和结果。 通过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了解压缩空气为人类服务。 课堂练习举例说明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课堂巩固练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练习习惯,不断巩固所学。作业布置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呢? 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我们懂得了:空气也能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改变;压缩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总结课堂内容,使学生加深理解
7、。板书第1课 空气占据空间吗 空气占据空间 占据空间可改变压缩空气产生弹力 苏教科学三上1.2空气有质量吗教案课题空气有质量吗单元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1. 知道空气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2. 能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3.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及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通过设计、操作实验得出空气是否有质量的结论。难点准确、规范地开展实验,能对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正确、有效地处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谜语:水冲不走,火烧不掉,吃了不饱,人人需要。 (谜底:空气)我们知道了空气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并且可以被压缩。 那你猜一猜,空气
8、有质量吗? 我们应该怎样来研究这个问题?出示课题:空气有质量吗思考,回答。 采用谜语,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讲授新课(一)实验:测一测气球里的空气是否有质量步骤:1.在一根细长棍的两侧端挂一只充了气的气球,并使之平衡。 2.将一只气球中的气慢慢放掉。3.放手后,原来平衡的细长棍会发生什么变化?观察:平衡的细长棍会不平衡,充气气球一端重,放气气球一端轻。结果分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空气有重量,但是很轻。所以平衡的细长棍会不平衡。(二)怎样可以使实验的效果更加明显一些呢? 多挂几个气球 气球吹得更大一些 (三)用电子秤测物体的质量电子秤的使用方法: 1.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 2.按
9、一下“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重之前显示为“0”。 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秤上,读取显示的数字即可。 用电子秤测皮球里空气的质量实验材料:电子秤、皮球、打气筒 实验步骤:1.将一个没有充气的皮球放在电子秤上,读取显示的数字并做好记录。 2.将称过的皮球用打气筒充满气后,再次进行测量,读取电子秤显示的数字并记录。 3.比较两次称重的数字。实验记录:气球较重很轻没有充气 充气 实验结论:空气有质量。C.出示:古代,人们一度认为空气是没有质量的。到了世纪,伽利略做了一个实验:用气泵向一个大玻璃瓶中尽可能多些气,并封住瓶口,用天平秤出瓶子的质量。然后把瓶口打开,再称,发现瓶子的质量减少了。伽利略认为,减
10、少的质量就是把瓶口打开后跑出来的空气的质量,从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后来,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学生朗读,然后总结。学生分小组活动。 思考、实验、讨论、总结思考、讨论、解决问题。 通过实验,观察气球的的变化,得出结论。 通过用电子秤测皮球里空气的质量的实验,了解空气有质量,每升空气的质量是1.293克。课堂练习1. 空气( )固定的形状。 A.有 B.没有 2. 空气( )流动。 A.会 B.不会3.空气( )质量的。A.有 B.没有课堂巩固练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练习习惯,不断巩固所学。作业布置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
11、验证空气是有质量的。 课堂小结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有重量,但是很轻。每升空气的质量是1.293克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总结课堂内容,使学生加深理解。板书 1.2空气有质量吗 放气 空气有重量,但是很轻。每升空气的质量是1.293克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热空气和冷空气单元第一单元学科小学科学年级3年级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2)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3)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学会冷热空气对流和风的形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兴趣研究空气的其他性质。(2)乐于亲近自然
12、,有研究自然的欲望。重点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难点理解风的成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孔明灯的图片,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怎么飞到天空中去的吗?观看图片并回答是孔明灯。有的会回答知道,有的说不知道 从学生身边的实物入手,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讲授新课一.研究热空气的流动1.展示实验器材,并提问学生2.小实验一:点燃蜡烛,感觉热空气在哪里?展示要求:方法、现象、结论3.小实验二:把纸蛇放在火焰的上方,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展示实验要求:方法、现象、结论4.提问:怎样解释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逐步引导学生深入问题)(1)熟悉实验器材(2)理清实验步骤:把两只大小相同
13、的纸杯挂在细木棍两端,使木棍保持平衡;用手扶住木棍的一端,用燃烧的火柴烤热另一端纸杯内的空气;移开燃烧的火柴,同时松开扶住木棍的手,观察发生的现象5.小应用:你能解释孔明灯往天空中飞的原因了吗?二.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1.布置实验观察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展示实验步骤,引导学生步步参与(1).准备两个一样大的玻璃瓶,其中一个设法使它变冷,另一个设法使它变热 (2).在热瓶中放入点燃的香,当瓶内充满烟后移走香,立即用玻璃板将瓶子盖上(3).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板,观察烟的流动。(4).重复1.2步骤,将冷瓶和热瓶的位置上下对调,观察烟又会如何流动2.联系生活:提问并引导。(1)打开冰箱
14、时“白气”向哪个方向流动?(2)制冷空调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3)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3.热空气的用途展示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参与生活知识的解释。(1)它是用热空气作为浮升气体的气球。1783年,法国蒙哥菲埃尔兄弟俩首先发明了热气球,并实现了第一次载人飞行.(2)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所发明,就利用热空气上升,用来传递信号。三.知识拓展1.猜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2.结合图,推测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3.展示风的级别的划分,引导学生学习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现总结风的作用1.认识第一步实验器材:蜡烛、火柴、纸蛇;
15、2.动手做第一个小实验并观察记录。方法:点燃一支蜡烛,用手分别靠近火焰的各个方向。现象:当手位于烛火上方时,空气是热的,有股热气往上冲;把手放在烛火下方时,空气是冷的。结论:热空气是向上运动的3.动手做第二个小实验观察并记录。方法:点燃两支蜡烛,把纸蛇挂在火焰的上方现象:看到纸蛇在转动结论:证明热空气确实在上升4.小组共同参与:(1)认识器材:一根细木棍、两只大小相同的纸杯、一根细线、一盒火柴(2)按照实验要求步步操作:(3)观察并记录:(4)分析现象出现的原因: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所以会上升,上升的热空气推着纸杯往上翘,所以木棍就不平衡了。1.动手参与:实验并观察(1)动手操作,小组
16、合作(2)记录观察结果a.热瓶放在冷瓶的上面:热瓶中的烟会上升流动到冷瓶里,朝各个方向流动,然后下沉流向热瓶,接着上升,这样不断循环,使冷热瓶里都充满了烟雾。b.冷瓶在热瓶的上面:热瓶中的烟会下降流入冷瓶的较少。冷热瓶中的烟全部充满需要较长时间 c.原因分析实验结论2.学生思考交流:(1)打开冰箱时“白气”向哪个方向流动?向下。(2)想一想,交流一下。并思考为什么?(3)对比学习,思考并交流。3.学生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原理。并进行知识的拓展。1.猜一猜谜语,学生积极参与2.小组合作说一说“风”的形成,然后学生站起来展示。3.看图学习风的级别4.学生七嘴八舌话风在生活中的作用。自己动手参与,不
17、仅仅获得是感性认识,从器材的认识到步步实验,学生获得理性认识,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知识蕴藏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善于总结和观察。每一个小实验都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或小组合作下完成,参与度非常的高,学习效果非常好。用所学的部分知识慢慢引导学生解释导入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应用。熟悉实验步骤,理清实验要求,做好实验记录,较好的完成实验并获得最真实的结论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身边的问题。参与故事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趣味知识的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课堂练习1.大自然中的空气总是( ),空气受热后会( )。2.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是( )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改版 苏教版 三年级 上册 科学 教案 表格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30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