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说明文阅读专练(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说明文阅读专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说明文阅读专练(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20222022- -20232023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说明文阅读专练说明文阅读专练 一、一、课内基础课内基础阅读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 282 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
2、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 605 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 50.82 米,两端宽 9.6 米,中部略窄,宽 9 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 ju l n。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 (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 37.4 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
3、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 28 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龙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引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
4、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 1189 到 1192 年间。桥长 265 米,由 11 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 16 米到 21.6 米。桥宽约 8 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 11 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拦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
5、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早在 13 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拦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1937 年 7 月 7 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抗日战争的序幕。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
6、,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中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形式的公路桥和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1961 年,云南省建成可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 112.5米。在传统的石拱桥的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
7、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近几年来,全国早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 150米。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1根据下列拼音写出汉字:巧妙 ju l n_ 2从至段文字看,说明的顺序是( ) A由本质到现象 B由具体到概括 C由一般到个别 D由结果到原因 3第段划线句运用了_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 4第段中加点词“在当时”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
8、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
9、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高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峰,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共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摸样,往往安排桥架。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 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地沼里养着金鱼
10、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5 选文的作者以_身份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 _, 课文采用了_顺序,从四个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的。 6下面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面不仅是技术”这句蓝中的“艺术”和“技术”不能交换位置。 B选文第二段所说明的中心内容是: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该段主要运用了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C堆叠假山,只靠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艺术天赋,不靠技术水平。 D说明文的语言可平实可生动,“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表明语言以生动为主。 7“可是苏州各个同
11、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句中加点的词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二二、课外拓展课外拓展阅读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人类一直在“发低烧”吗? 人类的正常体温究竟是多少?如果你比较关注自己或家人的身体健康,就会本能地回答: “37啊!”但最新的研究证明,这个常识可能是错误的。1 月 7 日,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朱莉 帕森内特和她的团队刚刚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 发现自19世纪以来, 成年人的平均体温在持续下降, 不到200年间下降了0.4,从 37降到 36.6。这意味着,人类的正常平均体温可能需要重新定
12、义。难道百年前的古人一直在“发低烧”吗?别笑,事实可能还真的如此。 (一)平均每 10 年下降 0.03 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朱莉 帕森内特说,研究人体体温的医生几十年前就意识到平均体温 37这一数字过高,“但他们一直认为这只是过去的测量错误,并非因为人体体温真的下降了”。为弄清真相,帕森内特和她的团队综合分析了三个数据集。结果显示,美国人的体温平均每十年下降 0.03。19 世纪初出生的男性,体温比现在的男性高了 0.59;而女性的体温自 19 世纪 90 年代以来已下降了 0.32。这意味着,现在美国人的平均体温约为 36.6,而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 37。 此外,研究
13、还发现,不管哪一年的测量数据,老年人的平均体温都要高于同一年测量的年轻人的平均体温。帕森内特说:“最可能的解释是,在微生物学意义上,我们与过去的人差别很大。由于出现了疫苗和抗生素,现代人较少感染病菌,所以,我们的免疫系统不像过去那么活跃,身体组织也不易发炎。” 虽然这项调查对象只有美国人,但帕森内特指出,如果事实的确如此的话,那么在健康状况有所改善的其他国家,人体体温应该也已经下降。”人类体温的下降趋势会不会很快停止?她表示:“人体体温存在一个极限值,体温不会降至零,但具体降到哪个值,我现在也不知道。” (二)人类体温标准为什么是 37 人类的平均体温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进步在下降,原因则是我
14、们的免疫系统不那么活跃,这种说法听起来有那么点离经叛道, 但仔细探究一下, 你会发现标准体温 37这个常识其实也没你想象的那么可靠。 一个多世纪以来,37一直被用作人类健康的体温标准,但这个标准却在不断受到怀疑。摄氏度这个概念是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 摄尔修斯 1742 年提出的,也就是说在 18 世纪中叶以前,人类其实没有什么“正常体温”的概念,即便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医学界也认为人的体温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直到19 世纪中叶, 德国医生卡尔 翁德里希不信这个邪, 他对 2.5 万名成年人的腋窝进行了数百万次温度测量,并基于这些数据撰写了一篇影响深远的文章,提出 37是人类的平均体温。自此,
15、这一标准奉行了一个多世纪,即 37成了正常体温的“生理点”。 对于人类以及其它恒温动物为何具有恒温能力,科学界已经有了两种主流且流行的解释。一种是认为大脑在恒温下运作得更好,另一种则认为这是某些动物从依赖水生环境彻底转向陆生环境的演变结果,这两种解释也许都是一些动物维持身体恒温的目的。动物维持一个比环境温度稍高的体温,有利于增强动物体内糖酵解的能力,以及促进酶的活性。在生存竞争中这意味着许多优势。 如它可以提高动物的运动能力,使其更易捕捉猎物,保卫领地。但为何人类的体温要恒定在 37呢?研究发现,37其实是人类维持体内酶活性的一个“高限”,比如这个温度稍稍升高几度,人体内酶就会失活。但相反,温
16、度些许下降(比如在 30-35左右)对这些酶的影响并不明显,甚至更加高效。 (三) 既然维持越高的体温就要消耗越高的能量,为何人类会出现更高的体温呢?对此,生物学家提出了一个很奇怪却为学界比较认可的答案:保持较高的体温很可能是为了抵御致命的真菌。在生物界横行无阻的真菌,唯独在恒温动物这里遭遇了顽强抵抗。而那些体温略低的少数哺乳动物,似乎都更易感染真菌。这种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新的自然界图景恒温动物并不是自主选择了较高的体温,而是被真菌等病原体“逼上梁山”,不得不维持高体温,用这种升温的方法遏制无处不在的病原体入侵。 所以,人类的“高体温策略”其实是不情愿的,那么在一个真菌等病原体较少、免疫机制
17、不需要那般活跃的环境下,我们的体温是否会自主降下来呢?美国学者这项最新的研究似乎也体现了这种趋势在躲过了与我们缠斗上亿年的“宿命之敌”的骚扰后,一场全人类的“低烧”似乎也在退去。 8请给文章第(三)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随着疫苗和抗生素的出现和使用,人类的身体组织就不会发炎,也不会发低烧。 B由于人体体温存在一个极限值,所以人类的体温不会降至零。 C维持比环境温度稍高的体温,有利于增强动物体内糖酵解的能力,促进酶的活性,但是人 类的体温如果比 37稍稍升高几度,人体内酶就会失活。 D恒温动物并不是自主选择了较高的体温,而是用这种升温的方法遏制无处不在的病原体
18、入侵。 10最近,因为疫情的关系,文文每天都要测三次体温,却发现每次测量结果都在 36.3左右,家人的体温也很少会高于 36.7。文文很疑惑:人类的正常体温不是 37吗?为什么身边所有人的正常体温都达不 到 37呢?你能解答文文的疑惑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问天实验舱的“硬核科技”(节选) 凌霄“问天”,离不开硬核科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承担了问天实验舱电源分系统、对接与转位机构分系统、测控通信子系统、资源舱结构与总装及电缆网研制等任务。 资源舱承担多重使命 问天实验舱全长 17.9 米,发射质量 23 吨,由工作舱、气闸舱及资源舱三部分组成。外壁两侧挂着
19、1.2 吨重的太阳翼系统、头上顶着近 1 吨的对日定向装置与桁(hng)架组件、肚子里还装载了近 2 吨重的推进燃料储箱这个承担着多重使命的重要成员,就是位于问天实验舱最顶端的资源舱。资源舱在功能上,是空间站的能源与动力中心,同时也是一位“太空调解员”。它首先需要调解的一个矛盾是:在空间站成员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缓解太阳电池翼互相遮挡的现象。问天实验舱在轨工作后,还将进一步与天和核心舱协调。计划在轨将天和核心舱的太阳电池翼,转移至资源舱的桁架结构顶端,从而最优化地缓解太阳电池翼互相遮挡的现象。 _ 作为航天员未来在空间站内进行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问天实验舱配置了多台科学实验机柜,许多科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上册 期末 复习 说明文 阅读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30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