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乡村和城镇 章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2023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2章乡村和城镇 章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2023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乡村和城镇 章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2023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2章乡村和城镇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经过多年探索,四川成都在农村地区成片成带推进“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并取得显著效果。其中“小规模”要求,山地、丘陵区、坝区因地制宜控制农户数量,每个小组团控制在50户以内,人均综合用地面积控制在5070 m2。下图为成都新农村综合体景观图。据此完成13题。1新农村综合体“小规模”体现的是()A尊重自然,生态优先原则 B合理用地,保护耕地原则C民生优先,宜居建设原则D传承文化,合理发展原则2新农村综合体各组团间距离不超过30米,这样建设的主要优点综合体现为()A交通运输更加便利,方便居民出行B靠近农田,方便居民从事农业
2、生产C有效利用公共设施,方便居民生活D保护农村的环境,集中处理污染物3新农村综合体的田园景观显著不同于城市景观,这反映了()A不同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B农村地域与城市地域的经济水平差异C农村地域与城市地域的生活水平差异D城市地域空间设计水平领先农村地域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小规模”要求在山地、丘陵区、坝区因地制宜控制农户数量,严格控制人均用地,体现了合理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选B。第2题,与过去松散分布相比,新农村综合体各组团间距离不超过30米,相对聚集,可以整合各要素,有效利用公共设施,方便居民生活,A、D项表述没有C项完整;居民点未必靠近农田,故B错。选C。第3题,农村和城市
3、景观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选A。答案:1.B2.C3.A读某城市空间分布图,完成45题。4上图中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5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D水岸名邸,上风上水解析:第4题,功能区位于城市中心,且交通便利,最有可能形成商业区;功能区占地最广,最有可能是住宅区;功能区分布在城市外缘,靠近铁路,交通便利,最有可能是工业区。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处东西
4、均临河,且位于河流上游地带,因此“水岸名邸,上风上水”最能反映出其优美自然环境。答案:4.D5.D各城市功能区在城市空间位置上往往交错分布,各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读某城市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完成67题。6图中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B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C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D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7图中可能形成商业区的有()ABCD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图中a、b、c三条曲线随着距市中心距离的增加,地租水平递减速度最快的是a曲线,其次是b曲线,最慢的是c曲线,所以它们分别代表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付租能力。第7题,影响地
5、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付租能力最强的功能区是商业区。读图可知,图中、地区付租能力较高,可以形成商业区。答案:6.B7.A读W市主城区2004年与2016年工业和居住用地情况图(如下图),完成89题。82016年与2004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该市主城区发生的变化是()A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南的工业功能明显减弱B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居住功能明显增强C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区中部D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乙河沿岸9由于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有效的对策是()A工业污染扩散加强河流水质监测B就业岗位减少提
6、高第三产业比重C居住区较偏远增加中心城区住宅用地D交通压力增大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解析:第8题,根据图例,2016年与2004年相比,城区的西北部居住用地占比增加明显。B对。读图可知,乙河以西、甲河以南的工业用地占比基本没变。A错。读图可知,乙河以东地区中,南部工业用地增加最明显,说明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区南部。C错。读图可知,乙河以东地区中,居住用地占比普遍增加,沿河地区并不集中。D错。第9题,根据图中信息,从2004年到2016年,主城区的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比重普遍上升,其他土地利用方式比重必然下降,工厂和人口的骤增必然导致交通压力增大,有效对策只能是完善交通网络布局,提高交通运输效率。D
7、对。读图可知,新增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均未向沿河地区集中。A错。工厂增多,就业岗位会增加。B错。本图显示的是主城区,且图中显示的居住区分布相对均衡。C错。答案:8.B9.D下图表示我国某城市2015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读图,完成1011题。102015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A居住用地B工业用地C道路用地D绿地用地11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施是()A改善居住条件B发展高技术工业C加强交通建设D美化城市环境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人均绿地面积介于国家标准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符合国家标准。人均道路用地小于国家标准最小值,说明交通用地少,交通建设滞后
8、。要想打造物流基地,必须加强道路建设。答案:10.D11.C读下图,回答1213题。12图示城市不同区域人口变化反映的是()不同区域人口增长类型的差异人口迁移的方向再城市化现象郊区城市化现象ABCD13近郊区常住人口增长率达26%左右,主要是由于近郊区()环境质量好交通通达度高土地价格高人文环境好ABCD解析:第12题,近郊区人口增加,核心区人口减少,说明人口由核心区迁往近郊区,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D项正确。第13题,结合所学知识,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市区出现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而近郊区由于基础设施条件变好,交通通达度高,环境质量优,吸引了核心区
9、人口的外迁,故A项正确。答案:12.D13.A最近几年,“城市看海”“逢雨必涝”给公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下图为城市径流量、降水量过程曲线图。据此完成1415题。14关于图中A、B、C三曲线的含义,正确的是()AA城市化前的水位过程曲线BB城市化后的水位过程曲线CB降水过程曲线DC城市化后的水位过程曲线15导致B曲线比C曲线峰值提前的原因有()水泥路面多排水不畅绿地多人口多ABCD解析:第14题,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硬化地面增多、湿地遭破坏,当城市遭遇强降雨时,排水不畅,径流量峰值提前。根据三条曲线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A表示降水量过程曲线,B表示城市化后的水位过程曲线,C表示城
10、市化前的水位过程曲线。第15题,径流量峰值提前,是因为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路面硬化,降水难以下渗、排水不畅。答案:14.B15.A下图反映了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19502050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含预测)情况。读图,完成1617题。162007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将增加25亿,世界城市人口预计将增加31亿。此两者之间的差额可代表()A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B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人口C旧城区的改造D逆城市化的进行17据图可知()A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B19502050年期间较发达区域平均城市化水平随着逆城市化的进行而下降C2020年世界城市人口在历史上首次超过农
11、村人口D未来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城镇解析:第16题,20072050年城市人口增加比世界人口增加多6亿,主要是城市化进程导致的。第17题,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19502050年较发达区域城市化水平缓慢上升;2020年欠发达区域城市人口将超过其农村人口。答案:16.B17.D陕北靠山(崖)式窑洞是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往往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有的在洞外加砌砖墙(如图所示)。近年来,随着陕北经济的发展,先富起来的中青年人开始急切地“弃窑购房”或“弃窑建房”,窑洞作为陕北传统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居住功能日渐衰弱。据此完成1820题。18图示窑洞建筑方式反映当地的
12、环境特点是()A冬暖夏凉B森林茂密C土厚坡陡D降水稀少19在窑洞外加砌砖墙的主要作用是()A阻挡风沙进入窑洞B减少侵蚀保护崖面C抗震防塌确保安全D加厚墙体减小温差20为保护和传承窑洞文化,当地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扩建更多窑洞技术改良窑洞居民搬出窑洞发展特色旅游ABCD解析:第18题,该地窑洞建筑方式为靠山(崖)式,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主要是因为当地的黄土土层深厚且该地为陡坡,C项正确。第19题,由于该地的窑洞是靠山(崖)式窑洞,所处的地区坡度较陡,在窑洞外加砌砖墙应该是为了防止坡面受到侵蚀而损坏窑洞。第20题,材料中提及先富起来的中青年开始急切地“弃窑购房”或“弃窑建房”,如果再扩建更多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章乡村和城镇 章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2023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乡村 城镇 综合 检测 试卷 答案 2023 新教材 人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 第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32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