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五下科学2-1《船的历史》教案
《新教科版五下科学2-1《船的历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五下科学2-1《船的历史》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船的研究本单元以船的材料、结构、动力等发展演变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为内容,引导学生在认识、设计、制作船的实践活动中,初步感知浮力,体验人类为了提升船只性能,对船进行不断地改进与发明,感受生产生活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本单元共7课,大致分为4个部分。第1课“船的历史”是单元起始课。在引出学习主题,了解学生关于船的前认知之外,还将引导学生在比较船的不同中,认识船只的科学技术演化特点,并借助体验活动生发后续研究的问题和兴趣。第23课“用浮的材料造船”和“用沉的材料造船”,引导学生经历两次“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的技术与工程学习过程,认识到相应结构对船功能的影响以及形状对船只稳定性的影响,从而
2、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的紧密联系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第45课“增加船的载重量”和“给船装上动力”,都是在研究船只的改进,渗透了最优化的思想,同时引导学生感受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促进了技术进步。第67课“设计我们的小船”和“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是对前五课学习成果的综合运用。学生需根据船的材料、结构、动力等重要特点,设计和制作一艘符合一定性能标准的小船,同时还需要反复优化自己的设计、进行成本控制、自我评估与反思改进,这是深化学生技术与工程等实践能力、展现创意创新的重要活动。对于船,五年级的学生非常熟悉,他们能说出许多种船的名称,知道一些常见船的用途。然而,他们对船缺乏深入了解,不清楚船在发展过程中哪些
3、方面发生了改变,对船在行驶中如何保持稳定、减少阻力等认识模糊。因此,本单元通过对造船材料、内外部构造、动力装置进行分项实践性的探究,引导学生经历设计和制作一个工程产品的完整过程,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增强动手能力,实现科学思维与知识、技能的多维融合。1重视学生的学习评价。学生在造船和改进船只的活动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解决。在教学时,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研讨,不能直接给出结论。并且需重视过程性评价,对积极思考解决办法的同学给予及时的正向反馈,以评促思,充分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2重视船只的迭代设计。第一次造船活动结束之后,集体研讨优化设计方案,并对改进后的方
4、案进行测验。在这个过程中,应鼓励学生不断挑战,让学生经历“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实现学生科学思维的内化。第1课 船的历史(教材P2123)授课时间:_累计_1_课时课题船的历史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2.知道造船的技术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不同时期船的特点。2.通过制作独木舟模型的活动,感受“最初的小船”的样子和船的载重量、稳定性和水阻特性。3.通过“独木舟负载物体”“船型与阻力关系”的实验认识到船的外形、结构和稳定性、阻力之间的关系。科学态度目标感受船的发展历程,感受劳动人民
5、的聪明才智。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船的发明和技术革新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不同时期、不同类型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难点:通过实验认识到船的外形、结构与稳定性、阻力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独木舟模型、船型模型(相同大小形状)、细线、垫圈、钩码、水槽、水、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独木舟制作方法视频、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21图片。)船是生活中常见的运输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教学提示:出示“东风号”的图片。)“东风号”远洋货船是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船,它的性能在当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船的历史 新教 科版五下 科学 历史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32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