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直初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
《广西钦州市直初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钦州市直初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2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广西钦州市直初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K-39 Ca-40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 用高粱酿造高粱酒B. 干冰用于食品冷藏保鲜C. 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D. 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答案】B【解析】【详解】A、高粱酿酒是使高粱中的糖类变为酒精,有新物质的生成,为化学变化。用高梁酿造高梁酒体现了高粱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B、干冰用于冷藏食品主要是利用干冰升华需要大量吸热,获得低温,在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体现了干冰的物理性质,符合题意;C、
2、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虽然组成元素未变,但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体现了石墨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与金属矿物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金属单质,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体现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2. 下列有关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分类观:从组成上看干冰和冰都是氧化物B. 守恒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相等C. 转化观: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D. 结构观: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分子种类不同【答案】B【解析】【详解】A、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冰是固态的水,二氧化碳和水均是由两
3、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与反应的镁的质量与参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符合题意;C、氧气可通过呼吸作用或燃烧等转化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氧气,故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不符合题意;D、水和过氧化氢元素组成相同,但是分子种类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故选B。3. 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错误的是A.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 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液体或固体C. 氧气极易溶于水D. 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答案】C【解析】【详
4、解】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描述正确;B、物质一般有三态的变化,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淡蓝色的液体或固体,故选项描述正确;C、氧气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故选项描述不正确;D、一般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与氧气接触是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描述正确。故选C。4.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 水的三态变化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B. 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 水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
5、以再分D. 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答案】D【解析】【详解】A、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水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选项A正确;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是因为香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闻到香味,选项B正确;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选项C正确;D、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是因为原子之间间隔变小的缘故,原子的大小本身并没有改变,选项D错误。故选D。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
6、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用大理石作装修材料B. 用煤炭作燃料C. 用金属铜制怍导线D. 把黄金压成金箔【答案】B【解析】【详解】A、用大理石作装修材料,利用物理性质:较坚硬,美观,不符合题意;B、用煤炭作燃料,利用化学性质:碳燃烧释放热量,符合题意;C、用金属铜制作导线,利用物理性质:导电性,不符合题意;D、把黄金压成金箔,利用物理性质:延展性,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联系物理变
7、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闻气体时应轻轻移开集气瓶玻璃片,小心吸入少量气体B. 为了验证是否集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C.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少于试管容积的D. 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A、闻气体时应该用手在瓶口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以防中毒,错误;B、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集气瓶是否集满,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可放于瓶中,若木条熄灭,则集满,错误;C、为防止液体加热时溅出,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8、 ,错误;D、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以中和碱液,正确。故选D。7.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因此燃烧均能看到火焰C. 可燃性气体跟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时能发生爆炸,所以氢气在空气中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D.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石墨具有导电性,因此金刚石也有导电性【答案】C【解析】【详解】A、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例如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故A错;B、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例如碳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没有火焰,故B错;C、点燃可
9、燃性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物,容易发生爆炸,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氢气在空气中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故C正确;D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不同,金刚石不导电,故D错误;答案为:C8.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 水在0时结冰不能流动温度降低,分子不再运动B. 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分子变大C.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不变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改变D. 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答案】D【解析】【详解】A、水在0时结冰不能流动,但温度降低后,分子仍在不停的运动,只是运
10、动速度减慢了,此选项表述不正确;B、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后,二氧化碳分子没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此选项表述不正确;C、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不变是由于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会变,数目可能会变,此选项表述不正确;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是由于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不同,其分子的化学性质也不同,此选项表述正确。故选D。9. 下列有关氧气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氧气极易溶于水B.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气体,能与所有物质反应C. 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氧气由个氧原子构成D. 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
11、产和航空航天等都要用到氧气【答案】D【解析】【详解】A、氧气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和很多物质反应,但不能与所有物质反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每个氧分子由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氧气具有助燃性和供给呼吸的性质,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航空航天等都要用到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0. 化学研究的问题涉及到各行各业,以下不属于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大洋深处发现“可燃冰”,研究其组成、性质和用途B. 研究航天飞机在太空中的运行轨迹C. 探究金刚石的内部结构D. 利用空气
12、中氮气制造氮肥【答案】B【解析】【详解】A、大洋深处发现“可燃冰”,研究其组成、性质和用途,属于化学研究的对象,故A正确;B、研究航天飞机在太空中的运行轨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对象,故B错误;C、探究金刚石的内部结构,属于化学研究的对象,故C正确;D、利用空气中氮气制造氮肥,属于化学研究的对象,故D正确。故选B。11. 锂矿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有着21世纪改变世界格局的“白色石油”和“绿色能源金属”之称。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 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C. 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 941gD. 锂原子核内有3
13、个质子【答案】D【解析】【详解】A、由“金”字旁可知,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不符合题意;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 941,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锂原子的质子数=3,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另外,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12. 偏二甲肼(C2H8N2
14、)是导弹、卫星、飞船等发射试验和运载火箭的主要材料下列关于偏二甲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偏二甲肼有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B. 1个偏二甲肼分子中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C. 偏二甲肼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6:2:7D. 偏二甲肼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答案】D【解析】【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偏二甲肼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式可知,每个偏二甲肼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C、偏二甲肼中C、H、N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2):(18):(142)=6:2:7,故不符合题意;D、偏二甲肼中C、H、N三种元素的质
15、量比是(122):(18):(142)=6:2:7,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符合题意。13. 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老师观察到了四个同学的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连接仪器B. 检查气密性C. 取用石灰石D. 验满【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连接仪器时应用两只手分别抓住试管和橡皮塞,通过旋转橡皮塞连好仪器。也不要在桌面上进行,以防出现用力过大而损坏试管。此项不正确。B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将导管的末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如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放开手一段时间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此项正确。C石灰石为块状固体,取用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时应用镊子
16、夹取。步骤:将试管横放,把药品放入试管口后,再把试管缓缓地竖立起来。此项不正确。D二氧化碳气体验满时应用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观察到木条熄灭,说明气体已收集满。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B项。考点:实验基本操作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C. 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 明矾、活性炭都可用于水的净化【答案】D【解析】【详解】A、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B、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选项说法错误;C、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
17、下,可燃物的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一般不能降低,选项说法错误;D、明矾溶于水产生胶状物质具有可吸附沉降大颗粒物质,活性炭也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异味,二者都可用于水的净化,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要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就不能发生反应B. 质子数相同的一类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 门捷列夫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D. 在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得氧气,这个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A、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B、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可能是原子、分子或离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
18、的贡献,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得氧气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过氧化氢溶液常温下就能分解生成氧气,要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放出氧气,不一定必须加入二氧化锰,也可以用其它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B、质子数相同的一类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说法错误。D、在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得氧气,利用的是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元素的特征、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原理、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得
19、氧气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选项ABC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探究燃烧的条件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的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A. B. C. CD. 【答案】A【解析】【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因此集气瓶中的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冷却至室温后,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在压强
20、差的作用下,量筒中的水进入集气瓶,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故选项说法正确;C、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受热不均会发生炸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是为了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故选项说法正确;D、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时水的作用是:加热铜片;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底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空气(或氧气),这时水的作用是:隔绝空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7. 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略)。已知HCOOHH2OCO。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B. 挤压甲中胶头滴
21、管的同时点燃酒精灯C. 乙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丙中增加的质量D. 此装置内空气易排尽,实验危险系数较小【答案】D【解析】【详解】A、液体接触反应即开始,由装置的特点可知,该装置不能控制反应的停止,该说法错误;B、为了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在点燃时发生爆炸,挤压甲中的胶头滴管后,过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该说法错误;C、乙中固体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丙中增加的质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二者不相等,该说法错误;D、“微型”实验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尽,实验危险系数小,该说法正确。故选D。18. 下列说法合理的有()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有可能是混合物将白磷浸没在80的热水中不燃烧
22、,再对着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后白磷燃烧,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要与氧气接触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的用量多少对实验结论无影响A. 一种B. 两种C. 三种D. 四种【答案】C【解析】【详解】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但是有可能是混合物,如臭氧和氧气的混合物,都是由氧元素组成,正确;将白磷浸没在80的热水中不燃烧,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是没有与氧气接触,再对着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要与氧气接触,正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钦州市 初中 2022 2023 学年 九年级 学期 期末 化学试题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33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