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湖北省孝感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孝感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孝感市2022年九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 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死灰复燃B. 掩耳盗铃C. 刻舟求剑 D. 滴水成冰2. 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量筒读数B. 滴加液体C. 河水过滤D. CO2验满3. 202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是A. 植物秸秆就地焚烧B. 推广使用电动汽车C.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D. 加强大气监测治理4. 分类法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
2、广泛的应用,以下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A. 石油、煤、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属于碳单质C. 碳、氢气、一氧化碳都能与氧化铜反应,属于还原剂D. 冰、干冰、可燃冰的组成中都含有冰,属于氧化物5. 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说法错误的是A. FeCl2读作氯化亚铁B. 2N表示2个氮元素C. Na表明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 表示每12份质量的C与32份质量的O2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CO26. 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另一种方法是将CO2与H2反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由两个
3、氢原子构成B. 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1D. 丁中氢、碳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7.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实验1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B. 实验2探究水的组成C. 实验3探究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 实验4探究质量守恒定律8.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A. 化学观念:基于物质燃烧过程中发光放热,形成化学变化中一定有能量变化的观念B. 科学思维: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C. 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12 s后取出,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D.
4、科学态度与责任: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加油站要严禁烟火9.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其中正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药品与设计A检验N2中混有的少量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待测集气瓶内,观察现象B鉴别CH4和H2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C除去锰酸钾中的少量高锰酸钾将混合固体充分加热D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向盛满CO2的软塑料瓶里注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并振荡,观察现象A AB. BC. CD. D10. 将石灰石煅烧可得到氧化钙(假设杂质不含碳元素且不发生反应),下图中纵坐标能表示某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 若纵坐标表示固体质量,则杂质的质量为m2
5、gB. 若纵坐标表示固体质量,则CaCO3质量为(m1一m2)gC. 若纵坐标表示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则CO2质量为D. 纵坐标能表示固体中碳元素质量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5分)11.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1)现有三种常见物质:A.氧气;B.水;C.二氧化碳,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人类时刻也离不开的物质是_;称为生命之源的物质是_;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气体是_;(2)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原因是_;(3)古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从化学角度解释是因为_。12.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目前人们除了将煤作为燃料外,更是将它作为重要的化工
6、原料。工业上以煤和空气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一种流程如下:(1)在煤和水蒸气反应前需先将煤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_。(2)水煤气在铜催化下实现CO的转化:,其中X的化学式为_。(3)上述流程中合成尿素【CO(NH2)2】时需要在低温、加压条件下进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已知尿素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4)实际生产中,N2和H2不可能全部转化为NH3。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三种,分别是_(写化学式)。13. 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请依据H、C、O、Cu等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元素中处于第一周期的元素是_。(2)酒精灯的燃料是_(写化
7、学式)。(3)三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工匠就掌握了较成熟的“火法炼铜”技术。“火法炼铜”是用炭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从而将铜还原出来。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甲、乙、丙是由上述部分元素组成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乙的固体叫“干冰”。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某一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若丙是一种有毒气体,则甲的化学式为_。若丙是一种无色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A.反应甲乙、甲丙不可能是化合反应 B.反应甲乙、甲丙不可能是分解反应C.甲、乙、丙可分别为状态不同的氧化物 D.甲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5
8、分)14. “蛟龙号”是我国研制出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为保证载人潜水器长时间潜水,需要在潜水器里配备过氧化钠(Na2O2)供氧。过氧化钠供氧原理是:。若用这种方法制取32g氧气,则至少需要过氧化钠的质量为多少?四、实验探究题(本題包括2小题,共10分)15.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能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3)小妍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用F来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16. 秸秆用于制沼气可以解决农村的燃料短缺问题,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沼
9、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可能含有CO2、CO。小涵与小明采集了某沼气池中的气体样品,探究该沼气中是否含有CO2和CO。【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CO2,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设计实验】小明与小涵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忽略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实验分析】(1)实验前要先通一会儿气体样品,然后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其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从安全角度看可以防止_。【定性分析】(2)观察到装置A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明认为沼气中含有_,请写出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3)观察到装置D中的黑色固体变红,小涵认为沼气中含有CO,小明经分析认为小涵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_。
10、【定量分析】(4)小涵想通过装置D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即参加反应的CuO中氧元素的质量)和装置E增加的质量来判断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CO。反应结束后,测得装置D中固体减少的质量是a,装置E增加的质量是b。经分析沼气中含有CO,则a与b之间满足数学关系为_。问题解决】(5)上述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答案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u-64六、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 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死灰复燃B. 掩耳盗铃C 刻舟求剑 D. 滴水成冰【答案】A【解析】【详解】A.死灰复燃涉及到燃烧
11、,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B.掩耳盗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刻舟求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 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量筒读数B. 滴加液体C. 河水过滤D. CO2验满【答案】C【解析】【详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与筒内液体最低凹液面处保持水平,故A错误;B.滴加液体使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故B错误;C.河水过滤时,将液体使用玻璃棒引流通过漏斗,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壁,且滤纸边缘低于漏斗,故
12、C正确;D.二氧化碳气体验满时要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故D错误。故选C。3. 202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A. 植物秸秆就地焚烧B. 推广使用电动汽车C.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D. 加强大气监测治理【答案】A【解析】【详解】A.植物秸秆就地焚烧会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对人和其他生物健康形成威胁,故A符合题意;B.推广使用纯电动汽车有助于减少PM2.5颗粒物等污染物的的排放,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B不合题意;C.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C不合题意;D.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有利于保护大气,防治空气
13、污染,故D不合题意。故选A。4. 分类法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A. 石油、煤、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属于碳单质C 碳、氢气、一氧化碳都能与氧化铜反应,属于还原剂D. 冰、干冰、可燃冰的组成中都含有冰,属于氧化物【答案】D【解析】【详解】A.石油、煤、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是经过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形成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正确;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碳单质,故B正确;C.碳、氢气、一氧化碳都能与氧化铜反应,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使氧化铜还原为
14、单质铜,具有还原性,属于还原剂,故C正确;D.冰、干冰属于氧化物,可燃冰是天然气(甲烷等)被水分子包裹,在海底低温与压力作用下形成的透明晶体,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D。5. 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说法错误的是A. FeCl2读作氯化亚铁B. 2N表示2个氮元素C. Na表明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 表示每12份质量的C与32份质量的O2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CO2【答案】B【解析】【详解】A.FeCl2应该读作氯化亚铁,说法正确;B.2N表示2个氮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论个数,说法错误;C.由Na的结构示意图知,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结构不稳定,容易在化学反应
15、中失去1个电子,说法正确;D.化学方程式能够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表示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说法正确。故选B。6. 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另一种方法是将CO2与H2反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由两个氢原子构成B. 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1D. 丁中氢、碳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甲是氢气,乙是二氧化碳,丙是水,丁是甲烷,化学方程式为:4H2+CO22H2O+CH4。A.根据分析可知,甲是
16、氢气,一个氢气分子两个氢原子构成,故A错误;B.乙是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丙是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乙和丙的元素组成不相同,故B错误;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1,故C正确;D.丁中氢、碳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2=1:3,故D错误。故选C。7.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实验1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B. 实验2探究水的组成C. 实验3探究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 实验4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答案】B【解析】【详解】A.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则装置中的气体减少,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进入的水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该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孝感市 2022 2023 学年 九年级 上期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34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