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三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复习资料
《2023年初三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三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复习资料(2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一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1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中国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点遗址:代表: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3.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4.(1)特征:分布广泛,多元一体。(2)代表:A黄河中下游: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B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C辽河上游:红山文化5人文始祖:黄帝,炎帝。6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7殷墟出土了甲骨文和许多青铜器。
2、8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9青铜铸造代表器物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第二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1、华夏认同: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周边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2、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3、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4、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核心观念是“仁”。(2)治国理念::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教育:“有教无类”。文化贡献:整理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的论语中。5、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
3、。6、百家争鸣: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7、诸子代表的思想儒家:代表:孟子和荀子。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墨家:代表: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法家:代表: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中央集权。第三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朝。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1)确立皇帝制度:(2)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3)地方实行郡县制:第四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1.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2.思想“大一
4、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3.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4.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5.东汉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6.史记:西汉中期司马迁撰写,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史记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名著。7.汉书:东汉班固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8.数学: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9.造纸术: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五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
5、族交融1.三国鼎立220年开始形成(1)魏:(2)蜀:(3)吴:2.西晋统一: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3.317年,东晋建立。4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5.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间:5世纪后期内容: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与汉族通婚。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6.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看重家世。第六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1.隋朝的统一:(1)建立:581年,(2)统一:589年。2
6、.隋朝开通大运河。3.唐太宗的统治,史称“贞观之治”。4.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5.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期间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6.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7.唐蕃友好的表现: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会盟。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1.科举制: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科举制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2.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3.唐中后期:两税法: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
7、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第八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1、唐诗:李白“诗仙”、杜甫“诗圣”2.书画:东晋王羲之世称“书圣”、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3.数学:祖冲之精确到圆周率在小数点后七位。4.农学: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5.建筑: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6.中外文化交流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鉴真曾六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1.北宋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增
8、设通判。(2)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2.北宋分散机构权力:枢密院专掌军权,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3.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4 .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目的是富国强兵。第十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1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2元朝实行行省制度:3元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地区。第十一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1.商业的发展: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2.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北宋。3.城市的兴盛:打破市坊之间的界限,出现早市夜市。4.经济重心南
9、移完成5.程朱理学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思想主张:“存天理,去人欲”。6.宋词:代表人物: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7.元曲:元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曲,包括散曲和杂剧。代表人物:马致远,关汉卿。8、三大发明的发展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火药: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指南针: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2)影响。三大发明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13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1、1368年,朱元璋在顺天府称帝,建立明朝,史称明太祖,同年攻占大都,灭亡元朝。2、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废除宰相,皇帝直接统领六部。明
10、成祖设立内阁。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领先欧洲半个多世纪,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4、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胜。5、葡萄牙获得在澳门租住权,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领台湾南部和北部。6、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1616建立大金。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族,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7、明朝灭亡:1644农民军首领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灭亡。 第十四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1、康乾盛世:清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期间,政局稳定、疆域开拓巩固,经济繁荣2、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3、清朝统治者通过文字狱严格控制思想文化,造成严重摧残。4、台湾
11、: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清朝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5、1689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确立了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6清朝1762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7、清初,五世达赖被册封为达赖喇嘛,五世班禅被赐予班禅额尔德尼尊号,1727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8、清政府专设理藩院管理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11、清朝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到喜马拉雅山脉。9、闭关锁国:清只保留广州,由政府特许十三行管理对外贸易
12、,对外交往受到严格约束,这种闭关自守的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第十五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1、随着新航路开辟,明后期,玉米、番薯等高产农作物传入。2、明朝出现商帮(晋商、徽商)。3、陆王心学:明王守仁提出致良知,强调主观能动性,隐含平等和叛逆色彩。4、李贽:提倡个性自由,反对权威教条,否定传统道德标准。5、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反对重农抑商,提倡工商皆本 顾炎武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经世致用观点 王夫之反对理学6、清曹雪芹红楼梦是古典现实主义文学巅峰7、清道光年间,以徽班为基础,融合不同戏曲特色,形成京剧8、明朝科技成就:医药学-李时珍本草
13、纲目;农学-徐光启农政全书;工艺学-宋应星天工开物;地理地质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中国近代史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十六课 两次鸦片战争(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2影响: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后进入北京城。4俄国借机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并承认瑷珲条约,强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5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的侵犯
14、,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林则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编成海国图志,在书中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第十七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一)太平天国运动1.太平天国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平分土地。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资政新篇主张:提出新的社会经济政策。(二)洋务运动。(1)目标:“自强”、“求富”。(2)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3)内容1.创办近代工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民用企业,如上海轮船招商局、湖北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等。2.创办近代教育:开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3.
15、筹划海防:建成了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4评价:进步性: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局限性: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失败是必然的。5.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正式建省。6.1885年设台湾省,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三)甲午中日战争1.威海卫战役:1895年,日军摧毁了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全军覆灭。2.清军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内容:(1)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款2亿两白银。(3)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
16、通商口岸。(4)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3.马关条约丧权辱国,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第十八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戊戌维新运动1.历史背景(1)政治形势:列强侵华加剧,民族危机的加深。(2)思想基础: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思想。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2.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光绪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3.义和团运动:以“扶清灭洋”为口号。(1)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也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3)义和团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
17、牲精神,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 1.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2.内容:(1)惩办“首祸诸臣”,(2)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本息共计约9.82亿两。(3)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界。(4)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5)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3.影响:(1)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2)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十九课 辛亥革命
18、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成立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建中国同盟会(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影响巨大。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新军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成立湖北军政府。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2、(1)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职第一任临时大总统。(2)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清王朝统治结束。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性质: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
19、民族民主革命。(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2)经济: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思想: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4)风俗:促使社会风俗发生新变化。历史局限: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理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第二十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1.袁世凯复辟帝制:1915年10月,袁世凯当上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府院之争”: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
20、首的国务院集团之间的斗争。2.民国初年的经济发展(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短暂春天”)(1)原因:政治: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政策: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国际:一战期间(1914-1918),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根本原因】民间: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2)表现: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的面粉厂和纱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以纺织、面粉等轻工业为主)(3)影响: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急剧增加,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阶级基础(五四运动)。3、新文化运动(1)兴起:19
21、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名新青年)(2)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4)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5)意义:(1)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2)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二十一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五四运动: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
22、动;(2)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背景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2)诞生时间:1921年7月23日 地点:上海、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的一艘游船上。标志: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3)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5、第一次国共合作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6、国民革命高潮北伐战争: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第二十二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1、南京国民政府统治(19271937,统治前期)改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2、中国共产党挽救革命的努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初 学业 水平 合格 考试 历史 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34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