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习45:古代诗歌阅读——诗(含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习45:古代诗歌阅读——诗(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习45:古代诗歌阅读——诗(含答案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专题45 古代诗歌阅读诗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诸葛庙杜甫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注翊戴:辅佐拥戴。“欻忆”句:欻,忽然。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屡入”说明杜甫多次拜谒诸葛庙,体现诗人对诸葛亮景慕之深。B“君臣”两句由实入虚,由眼前之景转为追溯诸葛亮的一生功业。C“虫蛇”两句,描写庙内荒废破败,隐含了作者内心的伤感之情。D“欻忆”两句化用典故,表现诗人要学习诸葛亮超
2、然物外的精神。2学者陈贻掀认为杜甫有“诸葛亮情结”,请结合本诗与蜀相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日访山人戴叔伦远访山中客,分泉谩煮茶。相携林下坐,共惜鬓边华。归路逢残雨,沿溪见落花。候门童子问,游乐到谁家。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不辞路远去拜访山中客,足见两人情谊深厚。这在下文可得到印证。B诗歌二至四句描述了两人相见后的情景,和谐融洽,有浓郁的生活气息。C“共惜鬓边华”暗含时光流逝而壮志难酬的悲伤,令诗歌感情为之沉郁。D归途中碰到残雨、溪水上漂着落花,这些春天习见物事照应题中“春”。2本诗与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都出现了“童子”,但两者身份及其在诗
3、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岭南江行柳宗元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注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因谗被贬赴任柳州刺史途中。射工:即蜮,古代相传一种能含沙射影的动物。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写江水南流一直隐入茫茫云烟,黄茅遍地丛生,环境荒凉恶劣。B颔联写雨过天晴可见象迹,阳光和暖可见蛟涎,奇特的景致让诗人欢愉兴奋。C“华发”指花白的头发,“岂容华发待流年”蕴含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之情。D本诗将叙事、描写、
4、抒情融为一体,开拓了诗歌意境,突出了情感主旨。2好的诗句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请赏析颈联有何妙处。三、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临高台王融游人欲骋望,积步上高台。井莲当夏吐,窗桂逐秋开。花飞低不入,鸟散远时来。还看云栋影,含月共徘徊。临高台谢眺千里常思归,登台临绮翼。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注】绮翼,这里指窗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诗和谢诗都属于登高诗,开头均紧扣题目,直截了当交代登台原因。B王诗登台见到了莲桂花开的盛景,谢诗登台映入眼帘的是归巢的孤鸟。C王诗中的“含月”和谢诗中
5、的“朝夜”都表明诗人登高望远直至深夜。D王诗和谢诗虽然所写之景不同,但都能够体现出“诗以言志”的特点。2两首诗抒发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四、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芙蓉二绝(其二)刘克庄池上秋开一两丛,未妨冷淡伴诗翁。而今纵有看花意,不爱深红爱浅红。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师塔巍然静立,江水东流而去,作者着意描绘一幅秀美的锦江图景。B杜诗写春光与微风作伴,将自然景物人格化,状写春景倦懒可爱之态。C两诗将花作为吟咏对象,仅“一簇”或“一两丛”,却能见出季节景致。
6、D春日桃花与秋日木芙蓉应时而开,自由绽放,展现自然的生机与美丽。2两诗结句仅一字之差,却表现了作者不同的心境,请简要分析。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登凌歊台许浑宋祖凌歊乐未回,三千歌舞宿层台。湘潭云尽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来。行殿有基荒荠合,寝园无主野棠开。百年便作万年计,岩畔古碑空绿苔。【注】凌歊台:在安徽省黄山之巅,或云台高可以凌涤暑气。此诗题下注:“台在当涂县北五里,宋武帝所筑。”行殿:天子行幸的宫殿。寝园:墓陵之园。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极力渲染宋武帝南游筑台的盛况,生动展现了宋武帝好大喜功、穷奢极欲的形象。B颔联巧妙使用“尽”“消”“出”“来”四个动
7、词为诗人眼前的春景图增添了流动感。C颈联用行殿陈迹中长满的荠菜和无主陵园中开着的野海棠花渲染了静谧清幽的环境。D作者先通过艺术想象描写前代之情景,再补写眼前景物,这样写更便于抒发感情。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蕴含的情感。六、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代东门行(南北朝)鲍照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野风吹草木,行子心肠断。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丝竹徒满坐,忧人不解颜。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1诗歌首句隐含了“_”这一成语,“丝竹徒满坐”中的“丝竹”指代_。2赏析本诗的抒
8、情艺术。七、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甲)寻隐者不遇(宋)魏野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乙)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1你认为以上两首诗可以收录于下列哪本诗集( )A即事随感录B咏物选集C律诗集萃D古诗精选2对上面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甲诗首句“误”字体现了作者对清幽景象的惊异之情,也暗示了寻隐者不遇的原因。B乙诗以问答构篇,三番问答、寓问于答,所以连贯精简。C两首诗都抒发了对隐者的倾慕之情和寻访隐士不得的淡淡失落。D两诗在简短的篇幅中都表达了丰富的内容:人物、环境、情节俱全。E两诗皆是“以景结情”,一
9、言“深”,显山之高;一言“无人扫”,写落寞之情。3这两首诗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别严士元刘长卿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注】严士元:刘长卿的好友。阖闾城:今江苏的苏州城。相传春秋时伍子胥为吴王阖闾所筑。湖:指太湖。东道:一作“君去”。青袍:品级低的官服。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的首联可推测,这两位朋友是在城外江边偶遇,而且天气变幻不定。B颈联实写了落日去帆的景色,侧面带出两人薄暮时分而恋恋不舍的情景
10、。C第八句不仅是作者一句牢骚,也暗含其作于遭贬之后,郁郁不得志之时。D全诗景、事和情交错复迭出现,寄托了游子远行和朋友惜别的特殊感情。2前人论此诗,认为观察入微,情感丰富,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夕次洛阳道中崔涂秋风吹故城,城下独吟行。高树鸟已息,古原人尚耕。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不复叹岐路,马前尘夜生。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前往洛阳,途中停留于一座古城,“秋风”点出季节,渲染了气氛。B高高的树上,鸟儿已经栖息,既暗扣诗题,又从侧面烘托了作者处境。C“古原”句写原野上农人还在耕作,与“高树”句形成对比,动静相衬。D作者在
11、夜晚渡过河川,面对流水、明月,不禁感慨往事,感叹时光流逝。2你认为“不复叹岐路”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崔判官使太原武元衡劳君车马此逡巡,我与刘君本世亲。两地山河分节制,十年京洛共风尘。笙歌几处胡天月,罗绮长留蜀国春。报主由来须尽敌,相期万里宝刀新。【注】崔判官,武元衡任到南节度使时的蜀中幕僚,共事多年,辞职欲回大原。武元衡写此诗一方面是为其遇别,一方面是为其举荐。刘君:太原节度使。尽敌:全歼敌军。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元衡称属下崔判官为“君”,且用一“劳”字,尽显其礼贤下士的谦恭态度。B“两地”
12、句写作者与刘君一在剑南,一在河东,相距遥远,分别节制着两地山河。C“十年”表现共事之久,“共风尘”则传达出风雨同舟之情,颇有动人的力量。D颈联分写作者和崔判官的别后生活,出句推测对方情况,对句叙述自己的生活。2前人认为尾联是作者与刘君、崔判官二人的共勉,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十一、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出守桐庐道中十绝(其八、其九)范仲淹素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清。沧浪清可爱,白鸟鉴中飞。不信有京洛,风尘化客衣。注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范仲淹因谏获罪,被贬任睦州(桐庐郡)太守,赴任经过桐庐一带的富春江时,写下了十首绝句。诗出孟子离娄上:“沧浪之
13、水清兮,可以濯我缨。”缨,帽带。诗出晋代诗人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日东南行”紧承“爱云水”,仿佛被贬东南之地反而让诗人有得偿所愿的满足。B白鸟飞翔,影子映入如镜的江面,鸟儿的自由自在引发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之情。C“沧浪”这一意象,使得两首诗首尾相连,诗意衔通,意境相谐,颇具构思之妙。D两首诗的语言虽然平实质朴,却因为都能巧妙化用典故,显得清雅而不流于浅俗。2诗人不相信“风尘化客衣”的底气何在?请结合两首诗歌简要分析。专题45 古代诗歌阅读诗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诸葛庙杜甫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竹日斜虚寝
14、,溪风满薄帷。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注翊戴:辅佐拥戴。“欻忆”句:欻,忽然。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屡入”说明杜甫多次拜谒诸葛庙,体现诗人对诸葛亮景慕之深。B“君臣”两句由实入虚,由眼前之景转为追溯诸葛亮的一生功业。C“虫蛇”两句,描写庙内荒废破败,隐含了作者内心的伤感之情。D“欻忆”两句化用典故,表现诗人要学习诸葛亮超然物外的精神。2学者陈贻掀认为杜甫有“诸葛亮情结”,请结合本诗与蜀相简要分析。【答案】1D2(1)渴望像
15、诸葛亮一样,辅佐圣主,一展抱负。如“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抒发了对臣贤君圣、君臣相得的向往。(2)对诸葛亮一生功业充满景仰。如“并吞更出师”“两朝开济老臣心”等抒发了对诸葛亮济世扶危、鞠躬尽瘁的追慕。(3)对武侯祠如今冷落的感慨。如“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都描绘了武侯祠荒凉冷落的情景,抒发了英雄不再、无人瞻顾的伤感。(4)诗人以诸葛亮自况,借缅怀诸葛亮抒发自己矢志报国的志向,如“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5)借助对诸葛亮功业未成、赍志以殁的叹惋,表达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
16、力。D“表现诗人要学习诸葛亮超然物外的精神”错误,杜甫“吟梁父”和“躬耕”是意欲效仿诸葛亮,希望辅佐贤君,表现其积极入世的思想。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本诗中,“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意思是:君臣当共同成就事业,贤圣也应出于同时。抒发了对臣贤君圣、君臣相得的向往,也体现出渴望像诸葛亮一样,辅佐圣主,一展抱负的想法。本诗中“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意思是:您衷心辅佐先主刘备,您多次出师企图统一全国光复汉室。蜀相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这些诗句都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
17、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对诸葛亮一生功业的敬仰。本诗中“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落日透过竹子斜向空寂的大殿。江风吹满殿中薄薄的帐幔;“虫蛇穿画壁,巫觋缀蛛丝”虫蛇穿透了庙中的壁画,沉迷的巫师满身蛛丝。落日映竹,大殿空寂,江风吹幔。虫蛇穿壁,蛛丝缠人,所见是空寂凄凉之庙。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碧草映照石阶,不过自为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亦不过空作好音。“草自春色”“鸟空好音”,写祠堂的荒凉,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些诗句都是对武侯祠如今荒凉的描写,含无人欣赏、倾听之意,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本诗中“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
18、忽然想起诸葛亮好吟梁父的故事,俺现在躬耕陇亩等待明主也不迟。末联写感想,诸葛亮在遇刘备前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遇刘备后风云际会成就伟业,俺现在也躬耕夔州,是不是“也未迟”呢?见凄凉之庙忆君臣际会,忆君臣际会想武侯躬耕,由武侯躬耕及自身境遇。杜甫此时仍有“骑马发荆州”“醉别仲宣楼”到长安入朝“趋侍”的想法。尾联借缅怀诸葛亮抒发自己矢志报国的志向,以及壮志难酬的感慨。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尾联两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日访山人戴叔伦远访
19、山中客,分泉谩煮茶。相携林下坐,共惜鬓边华。归路逢残雨,沿溪见落花。候门童子问,游乐到谁家。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不辞路远去拜访山中客,足见两人情谊深厚。这在下文可得到印证。B诗歌二至四句描述了两人相见后的情景,和谐融洽,有浓郁的生活气息。C“共惜鬓边华”暗含时光流逝而壮志难酬的悲伤,令诗歌感情为之沉郁。D归途中碰到残雨、溪水上漂着落花,这些春天习见物事照应题中“春”。2本诗与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都出现了“童子”,但两者身份及其在诗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C2从身份看,本诗中的童子是诗人的僮仆,贾诗中的童子是隐者的弟子。从作用看,本诗中借
20、在门前迎候诗人的童子的询问从侧面表现出诗人从山中访友归来的愉悦心情;贾诗中借童子与诗人的对话,交代隐者的行踪,表现其高洁超然的性格,也折射出诗人寻访不遇的惆怅。【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古诗内容,赏析诗歌手法的能力。C.“暗含时光流逝而壮志难酬的悲伤,令诗歌感情为之沉郁”不正确。诗人春日访友,一起“林下坐”“分泉煮茶”,虽然归途遭遇阴雨,但诗人与朋友已尽游乐之兴。此句中虽流露出几许时光流逝、年华易老的叹息,但并无“壮志难酬的悲伤”;且感情“沉郁”也言过其实。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形象的能力。问题提示从“童子”的“身份”和“作用”分析。(1)“童子”身份:贾诗中,根据“言师采药去”可
21、知,“童子”是隐者的弟子;本诗中根据“候门”二字可知,“童子”是诗人的僮仆。(2)“童子”作用:贾诗中“松下问童子”,但这里把问话省去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相见当时松下所问的是“师往何处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意思是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在这里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略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词,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诗人借童子与诗人的对话,交代隐者的行踪,表现其高洁超然的性格,也折射出诗人寻访不遇的惆怅。本诗中“候门童子问,游乐到谁家”意思是候门的童子
22、见我归来,问道:是到谁那里游玩了?童子为何有此一问,这是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不妨试想一下:诗人与朋友游玩尽兴,冒雨归来,心情上定然有所排遣和解脱,难免舒心展颜。但诗人没有明说,却借在门前迎候诗人的童子的询问从侧面表现出诗人从山中访友归来的愉悦心情。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岭南江行柳宗元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注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因谗被贬赴任柳州刺史途中。射工:即蜮,古代相传一种能含沙射影的动物。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写江水南
23、流一直隐入茫茫云烟,黄茅遍地丛生,环境荒凉恶劣。B颔联写雨过天晴可见象迹,阳光和暖可见蛟涎,奇特的景致让诗人欢愉兴奋。C“华发”指花白的头发,“岂容华发待流年”蕴含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之情。D本诗将叙事、描写、抒情融为一体,开拓了诗歌意境,突出了情感主旨。2好的诗句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请赏析颈联有何妙处。【答案】1B2射工“窥伺”、飓母“偏惊”运用拟人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当地荒凉落后的自然环境,同时运用象征手法含蓄地写出了政治环境的险恶。【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B.“奇特的景致让诗人欢愉兴奋”错误。“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语文 二轮 复习 专项 练习 45 古代 诗歌 阅读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34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