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诗绘景。“野芳发而幽香,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是欧阳修对山间四季风光的概括,给人美学享受。“_,枳花明驿墙”是温庭筠对早行的山野情趣的描绘。“浮光跃金,_”是范仲淹对洞庭湖的月夜美景的最佳写照。诗言情。从“_,病树前头万木春”中感受刘禹锡面对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从“长风破浪会有时,_”中体会李白的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从“秋草独寻人去后,_”中感受刘长卿的寂寞怅惘之情。杜甫在月色中融入了主观情感,从“_,_”(月夜忆舍弟)能体会其对故乡的思念与感怀。从苏轼的“_,_”(水
2、调歌头)中感受对亲人的美好祝愿。【答案】 佳木秀而繁阴 槲叶落山路 静影沉璧 沉舟侧畔千帆过 直挂云帆济沧海 寒林空见日斜时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解析】【详解】考查名篇背诵,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繁阴、槲、璧、畔、婵娟。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江南秋末冬初的天气仍是宜人的,无边的落木纷然而下,有些落寞,但天空依然高远,青山依旧凝绿,远非北方的一派甲(A.萧索 B.繁盛)。这江南的初冬如袅袅的佳人,穿上一件夹袄,显得更加雍rng(A.容 B.荣)起
3、来。苏东坡说过:“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这碧云天,黄叶地的景象,自然是秋兴华彩乐章的尾声,乙(A.余韵未绝 B.绕梁三日)。放眼苏州城乡内外,绿水白波,涟漪荡漾,丰盈不减;_,_,_,_,_。一片青色苍茫之中,天平山下的枫叶忽地燃起一片火焰,在秋风中猎猎飞,天平山看枫叶,古人有最富色彩的一则记载:“冒霜叶赤,颜色鲜明,夕阳在山,纵目一望,仿佛珊瑚灼海。”秋末冬初的江南真是个赏心悦目的季节,大自然在临近休憩(A.tin B.q)的时候,再次给了人们一个惊喜。枫叶与菊花,营构了地面、天空中绚丽明净的色彩和拒霜耐寒的品格提醒。(1)根据拼音为文中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
4、读音。(只填序号)_ _(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甲_ 乙_(3)文中画横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4)文中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山色不寒 绿意犹存 树头枝梢 仿佛五彩着色 层林尽染A. B. C. D. 【答案】(1) A B(2) A A(3)示例:江南的秋末冬初真是个赏心悦目的季节。(4)A【解析】【小问1详解】考查字音字形。雍容,yng rng,意思是形容仪态温文大方。故选A。休憩,xi q,休息。故选B。【小问2详解】考查词语运用。甲:萧索:冷落衰颓的样子。繁盛:繁荣兴盛。根据前面的“天空依然高远,青山依旧凝绿”“远非
5、”可知,应用“萧索”。故选A。乙:余韵未绝:余下的韵味还没有消失。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根据前面的“尾声”可知,应用“余韵未绝”。故选A。【小问3详解】考查病句修改。“江南”与“季节”搭配不当。可改为:江南的秋末冬初真是个赏心悦目的季节。【小问4详解】考查排序与衔接。“丰盈不减”和“山色不寒”结构相似,故在前;先写山,然后写“层林”,由大到小,故;句具体描述“层林尽染”的景象,故;写完山和林,视野继续缩小,开始看“树”,故;而句是对句的“树”的具体描写,故。故选A。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
6、,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3.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中“朝奏”而“夕贬”可见获罪之快,隐含作者忧愤之情。B. 额联中“除弊事”“惜残年”坦陈心志,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坚。C. 尾联中诗人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表现了诗人看淡生死的达观之情。D. 全诗如行云流水,奔放不羁,又抑扬顿挫,笔势纵横,极富表现力。4. “雪拥蓝关马不前即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加以分析。【答案】3. C4. 眼前蓝关,大雪拥塞,马亦不前。此景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大雪阻路,马难前行。
7、虚写诗人留恋长安,不忍离去的感情,“马不前”道尽英雄失路的悲慨。【解析】【3题详解】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C.“尾联中诗人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表现了诗人看淡生死的达观之情”表述有误,“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尾联是说,我知道你远道而来另有心意,正好在瘴江边把我的尸骨收清。结语沉痛而稳重,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语意紧扣第四句,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愤激之情;故选C。【4题详解】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雪拥蓝关马不前”,意思是大雪拥塞蓝关马儿不肯前行。该句就景抒情,情悲且壮。他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蓝关”形容关山险恶,归途渺渺,前途茫茫;“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
8、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作者英雄失落之悲,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5. 解释加点词语。(1)湖中人鸟声俱绝_(2)是日更
9、定矣 _(3)及下船 _6.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B. 选文文笔简练,“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传达出悠远阔大的境界。C. 选文结尾舟子说“痴”与“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D. 选文第二段写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8. 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答案】5. 消失 这 等到6. D7. (1)湖面上冰花一
10、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意思对即可)(2)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8. 示例1:课文先从听觉入手,“湖中人鸟声俱绝”表现了雪后的寂寥凄清,这属于侧面描写。接着从视觉上描绘雪后天地间的景象,同时写湖上的影子也是间接表现出雪后西湖给人的孤寂、清冷之感。示例2:侧面描写,即“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两句,没有正面写雪,而且“大雪三日”后人声鸟鸣断绝,寂寥凄清。间接描写,即“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几句,没有直接写雪,而是写出了雪后雾气弥漫,云天山水合而为一,完全成为雪与雾的世界。全景式描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
11、粒而已”几句,由远及近,把雪后西湖仅能见到的景物收罗在一起,仿佛是一个逐渐拉长的长镜头,极写大雪造成的“艺术效果”。【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绝,消失。(2)句意:这天初更时分。是,这。(3)句意:等到下船。及,等到。【6题详解】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选文第二段写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场面,表现了作者于湖上得遇知己时的欣喜。特意点明两人是金陵人,隐晦地表达了作者的故国哀思;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
12、意:(1)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概。(2)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像小草一样微小)。而已:罢了。【8题详解】考查内容理解。“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从听觉的角度写景,大雪三日后,西湖上人鸟声俱无。从侧面表现了此时西湖的寂寥凄清。“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从视角角度写景,纯用白描写写景,境界阔大,天地的广大与人物的渺小形成了对比,突出了雪后西湖给人的孤寂冷清之感。“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与“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
13、,上下一白”同为侧面描写。都没有正面写景,前者通过人鸟声全无突出雪景的寂寥。后者通过写雪后的雾气弥漫表现雪后天地的阔大。“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对雪后西湖全景的描写,由远及近。雪后西湖,仅此几物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永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点睛】参考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水混为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
14、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到了湖心亭上,我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胎记郑宪发现父亲的胎记,是在他92岁时。那天,我帮父亲上厕所。他颤巍巍的,步履极细碎,帕金森病的缘故。僵直的手,无法照顾到自己。他对我轻语:“你帮
15、我。”我扶他上坐便器。我站着,他的头微靠着我的肚子。父亲原来的手下,曾回忆父亲的过往。一个说,郑主任多才多艺。他喜欢乒乓球,球艺佳。神出鬼没的球技助他在卫生系统屡摘奖牌。另一个说,郑老师英文打字堪称一绝。他使用的是十指打字法,盲打,斜瞟文稿,手指如长了眼睛。而那天,我在坐便器前手忙脚乱,他向前弯腰,我也弯腰向前,整个人附在父亲的后背,两人叠在一起。在他起身前的刹那,我的脸和他后颈有小半尺之距,眼光直击那部位,那一大块的赭红一下惊悚了我;比我的巴掌还要阔大,印在他后颈上。我问母亲,这比我巴掌还大的赭红,是什么?小时候曾经烫伤后的印痕,还是受迫害年代里的遗留?母亲有点惊异:那是你父亲从娘胎里带出来
16、的胎记啊。深度回想,才依稀记起,应该至少两次,我隐隐遇见了父亲“藏匿”于颈后的胎记。先是我35岁不到的时候,他也就60多岁20世纪80年代末的仲春日,我们祖孙三人,骑两辆自行车去植物园。那时父亲的脸,皱纹很淡,脚劲十足,浓发依旧很黑,坚挺的鼻梁上架一副宽边眼镜。太阳当头,父亲骑得满脸赤红,尤其汗津津的颈后一大片,红得刺目。我突然担心地问他:“你是不是高血压,脸红脖子红?”他很不高兴:“你讲话不要瞎七搭八(上海方言,有胡说之义)。”他如此气昂昂地说,我便不再关注他颈后那片红。还有一次,是上海世博年,父亲84岁,我们开始担心他的身体:该不该带他去参观这场声势浩大的现代展览盛宴?父亲对新事物的好奇和
17、积极参与的态度一直贯穿他的生命。他去了,但他走路的步伐开始变小“老态龙钟”向他袭来。那天,我们说:“你坐轮椅上,享受。”他很反感。虽然坐轮椅,但一进馆,他依然坚持自己迈步。走了七八个国家馆,两个中国主题馆。到最后的德国馆,父亲依然坚持自己走着看互动展项。不知是累,还是腿的问题,一个趔趄,摔了。我急忙出手搀扶父亲,脸凑向他的肩颈,又望见他颈后那一片红。但还来不及定眼看,他已右手撑地,一跃而起,瞬间转过头来,对着我,脸上写满不服和倔强我好着呢。现在想起,我真的很少凝视父亲。我从来说不出我爱父亲之类情感外露的话。我长年对父亲的称谓是“老爸”,后来,还会叫“老老头”,以示一种别样的亲热。很久以前,父亲
18、不陪伴我们,也不要我们陪伴。我们之间保持相对的独立。前些年,他开始说一些需要我们在身边的话,并看重我们一次次的探望,他的眼光开始有了一层加一层的痴痴依恋。而我呢?我总有许多的忙碌,前往探望时,眼光对他,最多只是匆匆的几瞥。父亲终是走了。多少父亲曾经的故事,有色彩的,有激情的,有跌宕的,我却都懵懂不知,就如父亲颈后那巴掌大的胎记(选自解放日报,有删改)9. 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围绕一个重要的形象“父亲的胎记”来展开,切入点小,所见者大。B. 第段“惊悚”原指“惊慌恐惧”,这里写“我”看到胎记时十分震惊。C. 第段里写老去的父亲对“我”日渐珍重、依恋的情感变
19、化,耐人寻味。D. 本文以真挚深沉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素朴而有感染力的语言打动读者。10. “我”有两次差一点发现父亲胎记的经历,请简要概括。11. 第段的插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12.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回答问题。(1)他去了,但他走路的步伐开始变小“老态龙钟”向他袭来。(品味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但还来不及定眼看,他已右手撑地,一跃而起,瞬间转过头来,对着我,脸上写满不服和倔强我好着呢。(从人物描写手法赏析句子)13. 本文充满了反思的意味,而朱自清在背影一文中,也反思自己“聪明过分”,其原因是否一样?请简要分析。【答案】9. D10. 示例:父亲60岁时,祖孙三人骑车去植物园,父亲的
20、胎记因出汗红得刺目。父亲84岁时参观世博,步行摔倒,“我”无意中望见他颈后那一片红。11. 示例:插叙父亲手下回忆,再现父亲年轻时球技佳、打字绝,突出他曾经的多才多艺、健康敏捷,与当前的衰老病弱、无法自理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感慨心酸。12. (1)示例:“袭”字原指突然攻击,这里指衰老来得突然,对父亲的影响大。(2)示例:通过动作、神态描写,写父亲摔倒之后又迅速跃起的情景,表现父亲的倔强自尊、不服老。13. 示例:不一样。文中的“我”直到父亲离去都未曾了解他的故事,为自己对至亲长久的无知无视而“悔”;而朱自清悔恨“聪明”过分,是因为当年的他不懂父爱,不理解父亲为他讲价钱、托茶房等行为。【解析】
21、【9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D.有误,“丰富的想象”表述错误,文中没有丰富的想象;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概括。根据段“他也就60多岁20世纪80年代末的仲春日,我们祖孙三人,骑两辆自行车去植物园”“太阳当头,父亲骑得满脸赤红,尤其汗津津的颈后一大片,红得刺目”可概括为:父亲60岁时,祖孙三人骑车去植物园,父亲的胎记因出汗红得刺目;根据段“还有一次,是上海世博年,父亲84岁”“他去了,但他走路的步伐开始变小”和段“走了七八个国家馆,两个中国主题馆。到最后的德国馆,父亲依然坚持自己走着看互动展项。不知是累,还是腿的问题,一个趔趄,摔了。我急忙出手搀扶父亲,脸凑向他的肩颈,又望见他颈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三明市 2022 2023 学年 九年级 上期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35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