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XX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天津市XX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XX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2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19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1.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 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 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 ”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D. 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判断时,应该先考虑清楚对应化学物质的成分,再结合题目说明判断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或对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A谷物中的淀粉在酿造中发生
2、水解反应只能得到葡萄糖,葡萄糖要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得到酒精和二氧化碳。酒中含有酒精,醋中含有醋酸,显然都不是只水解就可以的。选项 A 不合理。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 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青铜是铜锡合金。选项 B 合理。C陶瓷的制造原料为黏土。选项 C 合理。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是利用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度较大的原理,将青蒿素提取到乙醚中,所以属于萃取操作。选项 D 合理。点睛:萃取操作有很多形式,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液液萃取,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实际应用中,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萃取形式是固液萃取,即:用液体溶剂萃取固体物质中的某种成分,例如:用
3、烈酒浸泡某些药材。本题的选项 D 就是一种固液萃取。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为B. HClO 的结构式: H-O-ClC. 肼(N 2H4)的电子式为 :D. CCl4 分子的球棍模型是【答案】B【解析】A氢氧根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电子式为 ,故 A 错误;B HClO 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 1 个 O-H 键和 1 个 Cl-O 键,中心原子为 O,结构式为 H-O-Cl,故 B 正确;C. 联氨(N 2H4)中 N 原子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式为 ,故 C 错误;D. CCl4 分子中氯原子比碳原子大,球棍模型为 ,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
4、查常用化学用语的书写判断,注意掌握离子符号、电子式等化学用语的概念及书写原则,明确羟基与氢氧根离子区别。本题的易错点为 D,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中要注意原子的相对大小。3.N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25 g FeCl3 水解形成的 Fe(OH)3 胶体粒子数为 0.1 NAB. 一定条件下,6.4g 铜与过量的硫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0.2NAC. 常温常压下,22.4LSO 2 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 NAD. 6.4gCaC2 中所含的共价键数为 0.2NA【答案】C【解析】【详解】A.16.25 g FeCl3 的物质的量为 0.1mol,由于胶体是分子的集合体,因
5、此水解形成的 Fe(OH)3 胶体粒子数小于 0.1 NA,错误;B.6.4g 铜的物质的量为 0.1mol,铜与过量的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铜,即铜元素由 0 价升高到+1 价, 因此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0.1NA,错误;C. 标况下,22.4LSO 2 物质的量为 1mol,含有的分子数 NA,常温常压下,22.4LSO 2 物质的量小于1mol,含有的分子数小于 NA,正确;D. 6.4gCaC2 物质的量为 0.1 mol,C22-中碳碳原子间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即 0.1 molC22-中所含的共价键数为 0.3NA,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 C。【点睛】1mol 铜与足量氯气加热反应生成氯化
6、铜,转移电子为 2 mol;1mol 铜与过量的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铜,转移电子为 1 mol;这说明,针对同一种还原剂,氧化剂的氧化能力不同,金属被氧化的程度就不一样,上述反应证明非金属性:Cl S。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A. 溶解度:Na 2CO3H2CO3 H2SiO3,故 C 正确; D.氨气极易溶于水,图示装置不能收集到氨气,故 D 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 C。16.将 CO2 气体缓缓地通入到含 KOH、Ba(OH)2 和 KAlO2 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生成沉 淀的物质的量与所通 CO2 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整个反应进程中的各种描述不正 确的是A. OA
7、段反应的化方程式是 Ba(OH)2CO 2=BaCO3H 2OB. BC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AlO2 3H 2OCO 2=2Al(OH)3CO 32C. AB 段与 CD 段所发生的反应相同D. DE 段沉淀的减少是由于碳酸钡固体的消失所致【答案】C【解析】【分析】只要通入 CO2,立刻就有沉淀 BaCO3 产生,首先发生反应 Ba(OH)2+CO2=BaCO3+H2O,将 Ba(OH)2消耗完毕,接下来消耗 KOH,发生反应 2KOH+CO2=K2CO3+ H2O,因而此段沉淀的量保持不变, 然后沉淀量增大,发生反应 2AlO2-+3H2O+CO2=2Al(OH)3+CO32-,沉淀量
8、达最大后,再发生 CO32-+ H2O+CO2=2HCO3-,最后发生反应 BaCO3+ H2O+CO2=Ba(HCO3)2,沉淀部分溶解,以此来解答。【详解】只要通入 CO2,立刻就有沉淀 BaCO3 产生,首先发生反应 Ba(OH)2+CO2=BaCO3+H2O,将 Ba(OH)消耗完毕,接下来消耗 KOH,发生反应 2KOH+CO2=K2CO3+ H2O,因而此段沉淀的量保持不变,然后沉淀量增大,发生反应 2AlO2-+3H2O+CO2=2Al(OH)3+CO32-,沉淀量达最大后,再发生 CO32-+ H2O+CO2=2HCO3-,最后发生反应 BaCO3+ H2O+CO2=Ba(HC
9、O3)2,沉淀部分溶解,A. 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OA 段反应的化方程式是 Ba(OH)2CO 2=BaCO3H 2O,A 正确;B. 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BC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AlO2 3H 2OCO 2=2Al(OH)3CO 32 ,B正确;C. 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 CD 段所发生的反应:CO 32-+H2O+CO2=2HCO3-,AB 段所发生的反应:2OH-+CO2 =CO32-+H2O,所以 AB 段与 CD 段所发生的反应不相同,C 错误;D. DE 段发生 BaCO3+H2O+CO2=Ba(HCO3)2 反应,导致沉淀的减少,D 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 C。17.下列实验
10、操作、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A向 Fe(NO3)2 样品溶于稀硫酸,滴入KSCN 溶液溶液变红 稀硫酸能氧化 Fe2BCu 与浓硫酸反应,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后,再向反应器中加入冷水溶液变蓝 验证生成 Cu2C向盛有 Na2SO3 溶液的试管中向加入BaCl2 溶液,再滴入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原 Na2SO4 溶液已被空气中 O2 氧化D电解 FeCl2 和盐酸的混合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在阳极附近滴加 KSCN 溶液阳极附近溶液变红,并无气泡产生Fe2 的还原性强于 Cl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详解】A.向 Fe(NO3
11、)2 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结论不合理,故 A 错误;B. Cu 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会有浓硫酸剩余, 因此加水稀释时,一定要遵循浓硫酸加入水中,玻璃棒不断搅拌,不能相反操作,易发生危险, B 错误;C. Na2SO3 溶液与 BaCl2 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钡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亚硫酸钡被氧化为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故不能证明 Na2SO4 溶液已被空气中 O2 氧化, 故 C 错误;D.电解 FeCl2 和盐酸的混合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在阳极附近滴加 KSCN 溶液, 阳极附近溶液变红,并无气泡产生,
12、说明有铁离子产生 ,亚铁离子被氧化,而氯离子没有发生氧化反应,因此还原性:Fe2 的还原性强于 Cl ,结论正确,故 D 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 D。18.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A. 用盐酸酸化的 KMnO4 溶液与 H2O2 溶液反应,证明 H2O2 具有还原性2MnO4 6H 5H 2O2=2Mn2 5O 28H 2OB.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 CO2,证明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2C6H5O CO 2H 2O2C 6H5OHCO 32C. 向 NaAlO2 溶液中滴加 NaHCO3 溶液,发生双水解反应:AlO 2 HCO 3 H 2O=Al(OH)3CO 2D. 等
13、体积、等浓度的 FeBr2 溶液和氯水混合,发生反应:2Fe 2 2Br 2Cl 2=2Fe3 Br 24Cl 【答案】D【解析】【详解】A、用盐酸酸化的 KMnO4 溶液与 H2O2 溶液反应时,浓盐酸也能被高锰酸钾氧化,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从而不能确定是 H2O2 的还原性, 故 A 错误;B.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 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苯酚, 正确的离子反应为C6H5O CO 2H 2OC 6H5OHHCO 3 ,故 B 错误;C. 因为碳酸氢根离子的酸性大于氢氧化铝, 则向 NaAlO2 溶液中滴加 NaHCO3 溶液,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钠,没有发生双水解反应 ,故 C
14、错误; D. 还原性:Fe 2 Br ,据题意可知 n(FeBr2)=n(Cl2),如果 2molCl2 完全反应转移电子 4 mol,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在 2molFeBr2 中,就会有 2mol Fe2 完全被氧化为 Fe3 ,失去 2 mol 电子,而4molBr 中只有 2molBr 失电子被氧化为 Br2,所以等体积、等浓度的 FeBr2 溶液和氯水混合,发生反应:2Fe 2 2Br 2Cl 2=2Fe3 Br 24Cl ,故 D 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 D。19.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 20。W、X、Z 最外层电子数 之和为10;W 与 Y 同
15、族;W 与 Z 形成的化合物 ZW2 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Z 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B. 常温常压下 X 的单质为气态 C. Y 和 Z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显碱性 D. W 和 Y 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合价【答案】A【解析】【分析】W 与 Z 形成的化合物与浓硫酸反应,生成腐蚀玻璃的物质,说明生成 HF;W 与 Z 形成的化合物ZW2,且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所以 W 为 F,又因为 W 与 Y 同族,所以 Y 为Cl,Z 为 Ca;则再结合 W、X、Z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0,可以推出 X 为 Na;据以上分析解答。【详解】W
16、与 Z 形成的化合物与浓硫酸反应,生成腐蚀玻璃的物质,说明生成 HF;W 与 Z 形成的化合物 ZW2,且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所以 W 为 F,又因为 W 与 Y 同族,所以 Y为 Cl,Z 为 Ca;则再结合 W、X、Z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0,可以推出 X 为 Na;A 项,Z 为 Ca,其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故 A 项正确;B 项,X 为 Na,常温下为固态,不可能为气态,故 B 项错误;C 项,Y 和 Z 的化合物为 CaCl2,溶液不水解,均显中性,故 C 项错误;D 项,W 为 F,无最高正价,Y 为 Cl,最高正价为+7,故 D 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XX 中学 2019 届高三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3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