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单元第4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学案(含答案)
《2023年江苏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单元第4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江苏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单元第4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学案(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四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细化课标素养要求1.大气垂直分层及特点。2.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清热量的传递过程。3.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解释大气受热原理的主要应用。4.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会解释常见的热力环流现象。5.知道风的受力状况,会判读等压线分布图中的风向。1.综合思维:运用大气受热原理、热力环流原理、大气运动原理,分析解释有关温差大小、温室效应、海陆风、风向等实际问题。2.区域认知:结合实际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的热力差异和大气运动差异。3.地理实践力:结合实际观察海陆风、山谷风、温室生产、昼夜气温变化等现象,并运用相关知识加以解释。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1大气的组成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2、?大气成分作用干洁空气N2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O2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CO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O3能吸收太阳紫外线,对地球生物起保护作用水汽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固体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依据是什么?各层有何特点?(1)分层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2)垂直分层分层气温垂直变化大气运动状况与人类的关系对流层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平流层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臭氧层有保护作用高层大气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80500
3、 km有若干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特别提醒 对流层的高度有纬度差异和季节差异,低纬度地区可达1718 km,高纬度地区仅89 km;同一地区,夏季高于冬季。二、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受热过程中能量的根本来源和直接来源是什么?(1)大气根本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地面辐射。特别提醒 太阳辐射能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大气吸收的热量主要为长波辐射,对短波辐射吸收很少。因此,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2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表现为哪两个过程?(1)地面的增温过程: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2)大气的增温过
4、程:地面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3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分别是指什么?(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2)保温作用: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易误点拨大气逆辐射及其影响因素 (1)大气逆辐射在白天和夜晚都存在,而且白天比晚上还要强烈,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午后两小时(14时)左右。(2)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空中的云量多少,大气的洁净度、干燥度。一般情况下,云量越多、空气越浑浊、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4大气受热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三、热
5、力环流1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形成过程是什么?(1)形成原因:地面间冷热不均。(2)形成过程2完成下图,在图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高低。四、大气的水平运动1大气水平运动形成的原动力是什么?由水平气压差异产生的水平气压梯度力。2填写下表,理清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类型高空风近地面风图示(北半球)受力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与等压线斜交特别提醒 (1)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反之,夹角愈小。(2)风向与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的
6、方向:风向向右偏的处于北半球,向左偏的处于南半球。1读大气的热力作用图和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长短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各序号表示的作用过程是: 辐射; 辐射; 辐射。(2)冬天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要暖和一些,其原因是 。(3)在低纬地区,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较 ,被大气削弱得较 ,最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 。(4)下列自然现象是图中大气的什么作用的结果。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 作用;地球上观察晴朗白天的天空是蔚蓝色。 作用。答案(1)太阳地面大气逆(2)云层吸收的地面辐射较多,大气逆辐射较强(3)短少多(4)反射散射2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
7、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高空C比D的气压 (填“高”或“低”),地面A比B的气压 (填“高”或“低”)。(2)A比B的温度 (填“高”或“低”)。(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 (填“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4)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 (填“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 风。(5)此时高空C与D之间吹 风。答案(1)高低(2)高(3)顺(4)夜晚西北(5)南大气的受热过程(2020全国卷)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1
8、)(3)题。(1)图示观测时段内()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2)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白天温度低蒸发(腾)多空气湿度大大气逆辐射强ABCD(3)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12月 B45月C78月 D1011月思维流程第一步:提取信息绿洲位于我国甘肃,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图中显示该时段内绿洲的气温比沙漠低;相对而言,沙漠的气温昼夜变化比绿洲大。图中显示沙漠的最高气温接近40左右。第二步:调用知识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是地面,在大气的受热
9、过程中,大气通过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对太阳辐射起到削弱作用;通过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沙漠与绿洲相比,沙漠吸热快,放热也快。第三步:综合判断对信息综合分析可知:第(1)题,图中显示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约在15:00左右;傍晚沙漠降温速率大于绿洲;凌晨这段时间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温度越高物体辐射强度越大,上午绿洲温度低于沙漠,辐射强度也低于沙漠。第(2)题,绿洲夜间地表温度较沙漠低,主要是因为其白天地表温度较沙漠低得多,对;绿洲夜间地面水分蒸发和植物蒸腾较沙漠强,热量在水分蒸发和植物蒸腾过程中被吸收,夜间温度会持续降低,对;夜间空气湿度大,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强,大气逆辐射强
10、,对绿洲的保温作用强,绿洲地表温度下降较慢,故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低于沙漠与空气湿度、大气逆辐射无关,错误。第(3)题,由图中得出此时段内绿洲与沙漠温度均较高,沙漠地区最高气温甚至达到40,因此最可能是在夏季。结合选项,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78月(夏季)。尝试解答(1)C(2)A(3)C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应用(1)分析某地太阳辐射能分布的多寡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2)分析白天气温的高低2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主要看大气逆辐射的强弱(1)解释常在夜晚出现的一些自然现象(2)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3)分析农业实践中的
11、一些现象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华北地区早春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糖分的积累等。3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垂直分布(1)一般情况下,对流层的气温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 m气温降低0.6 ,即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 /100 m。(2)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温的现象,称为逆温。逆温现象的形成及消失过程逆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成雾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
12、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对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颠簸考向一结合示意图,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2020湖湘名校3月联合检测)2019年9月以来,澳大利亚多地发生了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山林大火,总过火面积超过1 000万公顷。其中,新南威尔士州灾情最严重。下图分别是澳大利亚简图、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与正常的晴天比,山火产生的烟霾最可能会使()a减弱c增强b减弱d增强A
13、B C D2新南威尔士州东部某山地植被几乎被山火烧光,推测该山地2020年的()降水量减少坡面径流增加蒸发(腾)量增加地下径流减少A B C D1D2.C第1题,山火产生的烟霾导致大气中的固体颗粒和二氧化碳含量上升,进而使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b)增强,到达地面的有效太阳辐射(a)减弱,地温较低,地面辐射(c)减弱,因此对,错;同时使得大气逆辐射(d)增强,保温作用增强,对。故选D。第2题,森林火灾导致当地植被覆盖率下降,植被的各项生态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年降水量取决于当地气候,气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短期内不会因为森林火灾的发生而变化,因此该地年降水量不会明显减少,错;植被减少会导
14、致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且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因此坡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对;植被减少会导致蒸发(腾)量减少,错。故选C。考向二利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相关自然现象(2020北师大附中模拟)下图示意华北某区域裸地和秸秆覆盖情况下土壤的冻结过程状况。据此完成34题。3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冻结厚度较薄的原因主要是秸秆()A增强了大气逆辐射B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C使地面反射率变小D使土壤与大气的热交换减弱4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融化时间较迟的原因主要是土壤()A冻结时间较迟 B获得光照较少C水分蒸发较弱 D上空气温较低3D4.B第3题,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江苏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单元第4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学案含答案 2023 江苏省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单元 冷热 不均 引起 大气 运动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35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