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单元第1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学案(含答案)
《2023年江苏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单元第1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江苏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单元第1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学案(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细化课标素养要求1.运用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2.运用资料,说明城市化的利弊。1.综合思维:通过对城市化图文材料的分析,掌握城市化的过程、特点与差异以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地理实践力: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发现各自的城市化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3.人地协调观:判读城市化过程图,探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采取适当措施发展生态城市,保证城市与社会协调发展。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1城市的起源有哪些因素?(1)基本前提:农业生产的发展,剩余农产品的出现。(2)促进因素:社会分工,特别是手工业同农业的分工以及商业的出现。2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各
2、有何特点?阶段划分特点工业革命前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较单一工业革命后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二战”后城市发展迅速,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出现,出现了“科学城”“大学城”和旅游城市等专业化城市特别提醒 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中美洲。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二、城市化及其特点1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和主要标志是什么?(1)概念: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
3、扩大。(3)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4)推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提醒 城市化不只是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多,还表现在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观念的转变上。2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是什么?(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发达国家:出现了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主要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移动。易误点拨城市化水平城市化速度 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百分比越高,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后者表示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4、,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什么?1有利影响积极引导和推动合理有序的城市化,是实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及保护耕地的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径。2不利影响(2)社会问题:道路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1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左图中,A、B、C、D、E、F反映的是 过程,该过程的标志是 、城市用地规模增大、 。(2)左图中的变化过程与右图中的曲线相对应的是 (填“a”或“b”),右图中b曲线是 国家的城市化过程。(3)左图中EF反映了 现象,其原因是: ; 。答案(1)城市化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
5、比重上升(2)a发展中(3)逆城市化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完善2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和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表,回答下列问题。年份(年)降水量(%)蒸发量(%)地表径流(%)地下径流(%)19601004012482020100274132(1)根据图示信息,A、B、C三地地租最高的是 ,原因是 。(2)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该城市规模和人口都较快增长,可能带来 、 等不利影响。(3)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对该城市带来最主要的问题是 ,请你为该市缓解此问题献计献策。答案(1)A位
6、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2)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压力增加、住房紧张、社会保障不足(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3)城市内涝增加绿地面积;改硬化地面为可下渗地面;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恢复或保留天然河湖等湿地。(言之有理即可)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2020海南新高考)下图所示地区城镇化进程是我国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等,逐渐融入城镇生活。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新的发展理念,着力推动8 000余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据此完成(1)(3)题。1985年2015年(1)该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是()A多极化发展
7、,不同等级城市同步扩张B一极多核,大中小城市数量增多C多核心发展,高等级城市迅速扩张D多极多核,城镇分散发展(2)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该地区城镇能够吸纳较多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原因是()A城镇建设更加有序B地域文化特色更浓厚C对外开放程度更高 D农业机械化水平更高(3)新时代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措施有()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提高教育经费比重,扩大城镇教育规模城乡统筹,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城市落户门槛,加强户籍管理大力发展中小城镇A BC D思维流程第一步:提取信息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等,逐渐融入城镇生活。目前着力推动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
8、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图示地区是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两图比较显示出,到2015年时该地区的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多。第二步:调用知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逐渐增多,大量人口向城镇转移,使区域内的城镇数目增多、规模扩大,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第三步:综合判断第(1)题,读图可知,该区域人口大于1 000万的城市始终只有一个(注意图例信息的获取),符合“一极”;而5001 000万的大城市在2015年出现了两个,符合“多核”,其他中小城市明显增多,所以该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是一极多核,大中小城市数量增多。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是“一极多核”,
9、所以大中小城市数量分布合理,城镇建设更加有序,而“珠三角”地区城市发展中,广州、深圳规模过大,不符合中心地理论,所以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该地区城镇能够吸纳较多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建设更加有序,A正确;与地域文化特色关系不大,B错;“珠三角”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也高,C错;该地区河网密布,耕地破碎,农业机械化水平并不是很高,D错。第(3)题,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属于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并不能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错;提高教育经费比重,扩大城镇教育规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进城农民子女就学问题;城乡统筹,加强就业培训可以提高进城农民的就业技能,有利于促进进城农民就业;大力发展中小城镇可以为更多农
10、民进城发展提供发展空间,正确;提高城市落户门槛,加强户籍管理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错。尝试解答(1)B(2)A(3)C1城市化进程及差异(1)时间差异(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晚早(英国最早,18世纪中叶开始)晚(20世纪中叶以来)原因工业化早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目前速度快慢趋缓(甚至停滞)快原因城市化已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城市人口比重大小大较小原因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一般较低所处阶段后期成熟阶段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表现及原因表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
11、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2.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判断方法图1图2图3(1)郊区城市化表现为城市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如图1所示。(2)逆城市化指城市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或小城镇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并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如图2所示。(3)再城市化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的现象。如图3所示。考向一结合要素统计图,考查城市化的含义与特点(2020福建龙岩模拟)城市化
12、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选取人口(非农户籍人口)、经济(人均GDP)、土地(市辖区建成区面积)、社会(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个特征要素来研究城市化的时空分异特征。下图为19852012年京津冀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四个特征要素的年均增长率统计图。读图,完成13题。1此时期,京津冀地区城市()A人均GDP波动下降B第三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C非农户籍人口呈上升趋势D建成区面积2004年达到最大值2造成京津冀地区城市主要特征要素在某些时段发生突然快速增长的最可能原因是()A基础设施完善B技术水平提高C生态环境改善D国家政策实施3根据四个特征要素年均增长率差异判断,京津冀地区的城市()A非农劳动力过剩 B土
13、地供应紧张C居民购买力停滞 D交通快速发展1C2.D3.B第1题,读图可知,城市人口呈正增长,故非农户籍人口呈上升趋势;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第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读图可知,人口增长的速度小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故人均GDP呈上升趋势;读图可知,城市土地面积呈正增长,所以城市建成区面积此时期内不断扩大。第2题,京津冀地区城市主要特征要素在某些时段发生突然快速增长,说明是特殊因素造成的,国家政策的实施是最可能的因素;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和生态环境对主要特征要素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并不会使其突然快速增长。第3题,人口增长慢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不会出现非农劳动力过剩问题;土地增长慢于经
14、济增长,所以该区域土地供应紧张;经济增长速度高于人口增长速度,人均GDP上升,居民购买力上升;城市发展,人口增长,用地紧张,可能使城市交通更拥堵,但交通发展状况根据现有信息无法判断。考向二结合区域发展历程,考查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2020北京海淀区二模)某同学调查了自己所居住区域的发展历史,并绘制了示意图(下图)。读图,完成46题。4据图推断该地()A时期,农业生产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B时期,建设纺织厂促进了当地人口和经济增长C时期,商务办公用地出现是城镇化起步的标志D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变化主要受到耕地面积的影响5从时期到时期的发展()A第二产业的规模逐渐扩大B变化主要受文化因素影响C是为
15、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D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6该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农业用地 B工业用地C住宅用地 D商业用地4B5.D6.C第4题,时期,农业生产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村民种植粮食和蔬菜自给自足,发展的是自给农业,A错误;时期,该地建设纺织厂,提供了就业机会,吸引人口迁入,促进了当地人口和经济增长,B正确;时期,工业出现是城镇化起步时期,C错误;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变化主要受到资源数量和资源利用技术等因素的影响,D错误。第5题,从时期到时期,纺织厂合并搬迁,原有厂区升级改造,第二产业的规模并没有扩大,A错误;从时期到时期的发展,是因为北京城市规划的要求,其变化主要受政策因素影
16、响,B错误;棉纺织工厂对大气污染并不大,从时期到时期的发展主要原因不是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C错误;几座纺织厂合并搬迁,原有厂区升级改造,建成以高大的商务办公建筑为主的办公区和现代化的产业园等,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D正确。第6题,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区域时期有村落,时期有工人居住区,时期有现代化社区和老旧小区并存,说明该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用地,C正确;时期没有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时期没有农业用地,A、B、D错误。考向三结合统计资料分析,考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特点(2020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联考)都市区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空间上表现为高度集聚的中心
17、城市及其周围与之联系紧密的外围区域的结合,反映城市功能区覆盖到的空间范围。其大小可作为判定城市大小的主要依据。下表为2010年东、中、西部各级都市区数量及人口比重变化表。据此,完成78题。7.下列关于我国都市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动的叙述,正确的是()都市区数量,呈现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态势都市区沿海、沿江、沿边密集分布的格局明显与2000年相比,都市区人口向东部的集聚正在强化与2000年相比,中部都市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所上升AB CD8下列有关级都市区的分析,正确的是()西部地区因为区域发展差异明显,级都市区更具发展优势东部地区有区位及城市网络化发展等优势,级都市区数量最多中部地区主要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江苏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单元第1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学案含答案 2023 江苏省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单元 城市 发展 城市化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35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