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0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学案(含答案)
《2023年江苏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0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江苏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0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学案(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10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细化课标素养要求1.掌握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影响。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把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3.探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具体措施。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分布特点、成因及防治措施。2.区域认知:结合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理解不同地区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特点。3.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措施,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主要途径。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什么?(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内涵:生态的
2、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组成一个系统。(3)基本原则:公平性、共同性、持续性、阶段性原则。(4)从概念到行动:全球合作,公众参与。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是什么?控制人口,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人口战略?其主要内容是什么?(1)人口问题(2)人口战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资源战略?其主要内容是什么?(1)资源问题资源短缺(2)资源战略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依靠科技进步充分挖掘潜力,促使其增
3、值。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3我国为什么要实行环境战略?其主要内容是什么?(1)环境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2)环境战略搞好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体制。4稳定战略的重要性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1)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入点和归宿点。(2)稳定战略必须把发展经济摆在首位,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在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的前提下,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特别提醒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
4、,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短缺等。(2)联系: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5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什么?(1)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2)转变发展模式,实现循环经济。手段环境无害化技术核心提高生态效益方式环境友好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实践工业发展清洁生产农业推行生态农业公众适度消费1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
5、要求。(1)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 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可持续发展是目的。(2)“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属于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的 环节。(3)成语“涸泽而渔”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和 原则。答案(1)生态经济社会(2)人的管理调控(3)公平性持续性2读人类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箭头A、B表示产生环境问题的两个主要原因: A表示 ;B表示 。(2)图中箭头C、D表示的含义是: C表示 ;D表示 。(3)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和 。(4)将下列选项的代号分别填入AD(与图中箭头含义相同)空格内。滥采滥用石油等资源燃油产生的烟尘工业“三废”过度抽取地下
6、水植树造林,调节气候酸雨水利工程环境保护A ;B ;C ;D 。答案(1)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人类的经济活动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2)环境系统的反馈作用人类作用于环境(3)环境污染(4);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表现(2020北京新高考)为缓解塑料生产和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以玉米、木材等为原料的生物塑料产业逐渐兴起。2018年全球生物塑料的产量约200万吨,原料种植占用耕地约80万公顷。生物塑料()A用木材废料替代玉米为原料,少占耕地B产品在运输和消费过程中实现了零污染C生产区位向以石油为原料的塑料厂集聚D有效消除二氧化碳排放,削弱温室效应思
7、维流程第一步:提取信息以玉米、木材等为原料的生物塑料可以缓解塑料生产和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目前生物塑料的生产所需的原料种植占用耕地很多。第二步:调用知识传统塑料为石化产业中的产品,其生产和消费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第三步:综合判断玉米的种植需要占用耕地,用木材废料代替玉米为原料,可以尽量少的占用耕地,A正确;虽然相比于传统塑料而言,生物塑料对环境的污染相对较低,但产品在运输和消费过程中不可能实现零污染,也不能消除二氧化碳排放,削弱温室效应,B、D错;生物塑料以玉米、木材等为原料,因此生产区位并不会向以石油为原料的塑料厂集聚(以石油为原料的塑料属于传统塑料),C错。尝试解答A(2020海南新高考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将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推动垃圾减量、资源循环利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现阶段,生活垃圾分类是大势所趋。请结合热带海岛环境条件说明在海南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理由。思维流程第一步:提取信息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推动垃圾减量、资源循环利用,利于可持续发展。海南岛为热带海岛环境,应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第二步:调用知识进行垃圾分类,可以节约资源,减轻环境压力;海南岛是热带岛屿,环境承载力相对较低。第三步:综合判断海南岛是我国经济发展特区,同时随着海南自贸区的建立,经济发展迅猛,海南活动人口以及固定人口的数量不断增长,导致生活垃圾的数量与日俱增,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挑战,不
9、仅污染生态环境,还会影响海南省旅游城市形象。因此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是势在必行,同时有利于促进海南经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海岛面积空间有限,过多垃圾会占用土地;海南地处热带,气温高,垃圾腐化分解会污染空气、土壤和地下水,以及诱发各种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垃圾分类,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尝试解答海南省近些年经济发展迅猛,凭借自身地理位置优越及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着大批的国内外游客,但也产生大量的垃圾,亟需方案处理;垃圾资源会占用土地,海南省是岛屿城市,面积有限;生活垃圾有着较为复杂的成分,热带分解、传播速度快,污染空气、土壤及地下水,诱发各种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实现对垃圾的分类管理,将垃圾进行无
10、害处理,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促进海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垃圾分类,提升垃圾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而造成的,对其成因及表现的分析理解,可从以下方面进行:1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对立统的关系箭头分别代表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箭头是指人类通过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或改善;二是不合理利用,使环境质量下降。箭头是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
11、性的,另一种是恶性的,会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2准确把握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与表现3掌握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环境问题的考查往往以区域图、关联图及文字材料为线索,以社会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主线,主要考查环境问题的判断(类型、表现及分布)、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治理的措施等。考查角度关键词答题思路类型、表现及分布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从题目所给的图、表、文字等材料中判断出环境问题类型及其表现特征和分布等成因分析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一般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的,因此人为原因是分析的重点后果与危害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加剧、生
12、命财产损失对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解决措施植树造林、改善生态、治理污染、节约资源环境污染: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生态破坏:根本措施在于恢复生态,因此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再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资源短缺: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强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考向一解读漫画,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2020福建厦门模拟)读下面漫画,回答12题。1
13、漫画中“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A水资源短缺B全球变暖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沙尘暴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这种环境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突出B造成这种危险的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C除中国外,这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还有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D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必须禁止人类的开发活动1D2.D第1题,漫画反映植被破坏引起沙尘危害,说明植物具有防风固沙作用,植被破坏会引起沙尘暴现象,故选D项。第2题,森林资源破坏引起的风沙危害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为这些地区风力作用明显,A对;由图可知,这种问题的产生是人类破坏植被导致的,B对;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风沙危
14、害均较严重,C对;保护环境并不等于全面禁止人类的开发活动,而是选择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D错。故D项符合题意。考向二联系社会热点,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近年来,焚烧秸秆已是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10月下旬以后,吉林、黑龙江等地也将陆续进入秸秆焚烧多发高峰期。2017年11月14日,黑龙江村民烧秸秆被拘,家人想不明白:不烧还能怎么办?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下图是“禁止焚烧秸秆标语图片”与“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3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AB CD4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阻碍
15、农村能源结构调整造成资源浪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引起大气污染AB CD5农田大量焚烧秸秆的危害有()产生大量烟尘,影响交通产生大量CO2,加剧温室效应产生大量可吸入颗粒物,危害人体健康不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AB CD3D4.C5.A第3题,把秸秆作为沼气的原料,既可以产生沼气解决能源问题, 沼渣又可以作为肥料返还给农田,提高土壤肥力。秸秆直接燃烧不仅浪费能源更污染环境,这种做法不可取;既能提供生活能源(沼气)又能提高土壤肥力(沼渣、沼液还田),符合题意。做法虽然比的做法合理,但不能提供生活能源。第4题,在农田里大量燃烧秸秆不仅向大气中排放烟尘、二氧化碳等污染物,造成大气污染,还造成资源的浪费。第5
16、题,秸秆直接在田间燃烧的危害直接带来大气污染,产生大量CO2,加剧温室效应,产生大量可吸入颗粒物,危害人体健康;产生大量烟尘,影响交通;秸秆还田利于补充土壤有机肥,而秸秆有机质因燃烧而使土壤表层失去肥力,不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考向三结合区域分布图,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6关注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追求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新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某地区人口密度图2某地区生态环境危急区分布(1)图中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与该地区人口的分布有何关系?试说明其原因。(2)图2中地和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简要分析造成两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两图对比观察,能看出人口
17、密度大的地区与生态环境极危急区有对应关系。这是因为人口多,必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可能造成环境问题。第(2)题,从轮廓和经纬度可看出,这是我国东北地区,则地区森林资源破坏严重,地区在大兴安岭西侧,降水较少,为传统草原区,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等原因而造成土地荒漠化。答案(1)该地区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大于100人以上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工业发达,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频繁,对环境影响大(利用和改造环境深度、广度大,产生的废弃物多),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2)地的环境问题是森林资源的破坏;地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造成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采育失调,毁林开荒,乱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江苏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0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学案含答案 2023 江苏省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10 单元 可持续发展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35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