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经典习题:第3章运动和力的关系 实验四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含解析)
《高考物理经典习题:第3章运动和力的关系 实验四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经典习题:第3章运动和力的关系 实验四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实验四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实验目的(1)学会应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掌握利用图像处理数据的方法。2.实验原理(1)控制变量法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保持合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2)求加速度a或a。3.实验器材小车、砝码、小盘、细绳、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天平、米尺。4.实验步骤(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小盘和砝码的质量m和小车的质量m。(2)安装:按照如图1所示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施加牵引力)。图1(3)用阻力补偿法
2、测合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使小车能匀速下滑。(4)操作:小盘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系于小车上,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断开电源,取下纸带,编号码。保持小车的质量m不变,改变小盘和砝码的质量m,重复步骤。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测加速度a。描点作图,作aF的图像。保持小盘和砝码的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重复步骤和,作a图像。1.注意事项(1)用阻力补偿法测合力:适当垫高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正好平衡小车和纸带受到的阻力。在用阻力补偿法测合力时,不要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让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匀速运动。(2)不用重复用
3、阻力补偿法测合力。(3)实验条件:mm。(4)一先一后一按:改变拉力或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2.误差分析(1)实验原理不完善:本实验用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mg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上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2)用阻力补偿法测合力不准确、质量测量不准确、计数点间距测量不准确、纸带和细绳不严格与木板平行都会引起误差。3.数据处理(1)利用xaT2及逐差法求a。(2)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描点、画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说明a与F成正比。(3)以a为纵坐标,为横坐标,描点、画线,如果该线为过原
4、点的直线,就能判定a与m成反比。命题点一教材原型实验【例1】 (20211月江苏新高考适应性考试,12)用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把左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载有砝码的木块右端连接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左端连接细线,细线绕过定滑轮挂有槽码,木块在槽码的牵引下运动。通过纸带测量木块的加速度,并测出木块与砝码的总质量M,槽码的总质量m,计算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f。改变M和m进行多次实验。图2(1)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顺序是_。释放木块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将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滑轮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并固定在木块上(2)实验打出的
5、一段纸带如图3所示,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图中纸带按实际尺寸画出,则木块的加速度为_ m/s2。图3(3)甲同学测得的数据见下表:M/kg0.7000.6000.5000.4000.300f/N2.482.181.801.501.16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4方格纸上作出fM图像。图4(4)已知重力加速度g9.80 m/s2,可求得该木块与木板的动摩擦因数_。(5)乙同学用(3)问表中的数据逐一计算出每次测量的值,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他发现该值比甲同学在(4)问中得出的值大。你认为哪位同学的结果更准确,请简要说明理由_。答案(1)(2)0.23(3)见解析图(4)0.33(0.3
6、20.34)(5)见解析解析(1)实验时,将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接着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并固定在木块上,然后把细线拴在木块上,使细线跨过定滑轮并挂上槽码,调节滑轮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接着释放木块。最后关闭电源,取下纸带。故正确顺序是。(2)如图所示每四个点选用一个计数点,标上字母。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 s40.08 s,用刻度尺测得C、E两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xOC1.88 cm,xOE4.35 cm,由逐差法得a0.23 m/s2。(3)根据表中数据描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如图所示(4)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得fgM可知,fM图线的斜率为g,则kg,解
7、得0.33。(5)用图像法求,需要连线,连线时尽量让更多的点在线上,偏离直线较远的点,说明有问题,可以舍去。但乙同学通过求平均值就做不到这一点,因此甲同学的结果更准确。【变式1】 (2020江苏南通市5月第二次模拟)“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5甲所示。(1)实验的五个步骤如下:A.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将一端固定在小车上;B.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小桶相连;C.用阻力补偿法测合力,让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测出小桶(和砂)的重力mg,作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F,利用纸带测量出小车的加速度a;E.更换纸带,改变小桶内砂的质量
8、,重复步骤D的操作。甲按照实验原理,这五个步骤的先后顺序应该为:_(将序号排序)。(2)实验中打出的某一条纸带如图5乙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 s,由此可以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m/s2。乙丙图5(3)利用测得的数据,可得到小车质量M一定时,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Fmg,m为砂和小桶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的关系图像(如图5丙所示)。拉力F较大时,aF图线明显弯曲,产生误差。若不断增加砂桶中砂的质量,aF图像中各点连成的曲线将不断延伸,那么加速度a的趋向值为_(用题中出现物理量表示)。 为避免上述误差可采取的措施是_。A.每次增加桶内砂子的质量时,增幅小一点B.测小车的加速度
9、时,利用速度传感器代替纸带和打点计时器 C.将无线力传感器捆绑在小车上,再将细线连在力传感器上,用力传感器读数代替砂和小桶的重力D.在增加桶内砂子质量的同时,在小车上增加砝码,确保砂和小桶的总质量始终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答案(1)ACBDE(2)1.46(3) gC解析(1)按照实验原理,这五个步骤的先后顺序应该为ACBDE。(2)根据xaT2可知a m/s21.46 m/s2。(3)因为砂和砂桶的重力在这个实验中充当小车所受到的合力,当砂和砂桶的重力非常大时,它将带动小车近似做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运动。随着砂的数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aF图线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所挂小桶和砂的总
10、质量太大,而我们把用小桶和砂所受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拉力,所以消除此误差可采取的简便且有效的措施应该测量出小车所受的拉力,即在小桶和砂与细绳之间放置一力传感器,得到力F的数值,在作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力传感器读数F的关系图像,故选C。命题点二教材实验创新创新点1实验原理的创新【例2】 (2020全国卷,22)一细绳跨过悬挂的定滑轮,两端分别系有小球A和B,如图6所示。一实验小组用此装置测量小球B运动的加速度。令两小球静止,细绳拉紧,然后释放小球,测得小球B释放时的高度h00.590 m,下降一段距离后的高度h0.100 m;由h0下降至h所用的时间T0.730 s。由此求得小球B加速度的大小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物理经典习题:第3章运动和力的关系 实验四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含解析 高考 物理 经典 习题 运动 关系 实验 探究 加速度 质量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36620.html